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梅山新区”。这是宁波落实中央关于“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精神的重要探索,是集成发挥宁波国际大港优势、沿海开放门户功能的必然选择,对新时期我国进一步优化沿海开放布局、增强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梅山新区谋划建设,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和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作为重要任务。2016年9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宁波梅山新区总体方案》。
梅山新区建设
基础良好 潜力巨大
拟规划建设的梅山新区包括北仑区全域和鄞州区咸祥、塘溪、瞻岐三镇,陆域面积8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新区港口优势明显,陆江海多式联运体系完备,内外辐射便捷高效,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000万标箱;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石化、汽车、装备、新材料制造基地,也是我省重点建设的港航物流、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放环境优越,拥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5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综合承载能力突出,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土地和海涂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创新要素集聚,具备大规模集聚人口产业、高质高效开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250亿元、财政总收入约410亿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约300亿美元,已成为促进宁波、浙江和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建设更高层级和能级经济区的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梅山新区建设
作用独特 意义重大
宁波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谋划建设梅山新区,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中央要求和宁波需要,对引领带动宁波、浙江乃至更大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响应落实习总书记对新时期浙江和宁波发展新期盼的紧迫任务。最近,习总书记对浙江发展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G20杭州峰会之后,又勉励宁波要与杭州唱好“双城记”。宁波梅山新区集聚了全省最优质的港口资源和诸多实体制造企业,汇聚了国内外知名的海洋科教研究院所和创新人才,是宁波努力与杭州唱好浙江“一体双翼”“双城记”新的增长极和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二是主动承担新时期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的使命担当。梅山新区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区拥有五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地处浙江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前沿阵地,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带动全省,乃至更多内陆地区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承担着新时期实施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
三是服务我国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新门户的战略需要。梅山新区处于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港口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环境优越,有利于在投资贸易体制机制、口岸便利化、民营经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为国家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四是深化宁波港口经济圈战略,打造港口经济圈核心区的关键之举。高起点建设宁波港口经济圈是浙江“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梅山新区作为宁波港口经济圈的重大平台和核心载体,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通江达海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推进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和经贸合作交流中心。
五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助推宁波智能经济示范引领的重要任务。宁波是国家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有利于增强宁波试点示范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加快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经济发展,打造以创新为基础、人才为支撑、智能为方向的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高起点规划布局
按照立足优势、体现特色的原则,经前期谋划,梅山新区总的设想是:在功能定位上,努力打造成为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功能承载区、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门户、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在空间布局上,着力形成以梅山—春晓为核心,绿色临港产业片、甬江创业创新创意片、城市综合服务片及大嵩智能制造片联动发展的“一核四片”格局。力争到2020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财政收入达600亿,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
新区以开放、创新、智造、宜居为主题,切实推进四个方面建设。
一是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提升国际化为重点,打造港口经济圈核心区。积极参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争创国家级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全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梅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大榭自由贸易岛。
二是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经济为重点,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先行区。聚焦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石化、钢铁、船舶等临港工业绿色转型,推动纺织服装、电子机械、模具文具向智能制造升级,发展壮大以智能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全力发展高端港航产业,积极创建一批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以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新材料科技城为重点,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加快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全力办好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创新学院、河海大学(宁波)研究生院、宁波海洋研究院等一批科教创新机构,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平台和众创空间建设,着力打造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双创”基地和科创高地。
四是以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和宁波都市圈建设为重点,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滨海品质新区。强化国际化、生态化、品质化发展导向,打造宁波都市圈核心节点,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定居落户,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新城区。
创新引领 强化落实
高标准启动建设
梅山新区建设事关宁波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要按照国家级新区标准,加强系统谋划,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力争早日使规划蓝图变成实景图,助推“名城名都”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在深化完善梅山新区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围绕交通网络、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谋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实施。
二是加快搭建重大平台载体。重点是推进能源国际贸易主体多元化、网运分离、国际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能源企业中央地方合作等,试点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打造大榭自由贸易岛。依托区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临港岸线空间资源,重点布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增值加工等产业,建设国家级现代国际贸易物流基地。加快甬江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整体利用甬江文创科教资源,打造宁波城市创业创新高地。
三是加快编制重点片区规划。以总体方案为依据,加快编制梅山新区总体规划,推进大嵩新区智能制造片、甬江创新创业创意片等片区规划,健全规划体系,明确发展导向和空间范围,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支撑。
四是加快研究制定政策需求清单。在国际贸易和投資便利化改革、海铁联运综合改革、跨境电商及配套金融改革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推进制度创新。在交通基础设施、土地海域、资金要素、环境容量、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强力推动新区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梅山新区建设
基础良好 潜力巨大
拟规划建设的梅山新区包括北仑区全域和鄞州区咸祥、塘溪、瞻岐三镇,陆域面积8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新区港口优势明显,陆江海多式联运体系完备,内外辐射便捷高效,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000万标箱;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石化、汽车、装备、新材料制造基地,也是我省重点建设的港航物流、金融保险、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放环境优越,拥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5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综合承载能力突出,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土地和海涂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创新要素集聚,具备大规模集聚人口产业、高质高效开发建设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250亿元、财政总收入约410亿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约300亿美元,已成为促进宁波、浙江和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建设更高层级和能级经济区的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梅山新区建设
作用独特 意义重大
宁波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谋划建设梅山新区,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中央要求和宁波需要,对引领带动宁波、浙江乃至更大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响应落实习总书记对新时期浙江和宁波发展新期盼的紧迫任务。最近,习总书记对浙江发展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G20杭州峰会之后,又勉励宁波要与杭州唱好“双城记”。宁波梅山新区集聚了全省最优质的港口资源和诸多实体制造企业,汇聚了国内外知名的海洋科教研究院所和创新人才,是宁波努力与杭州唱好浙江“一体双翼”“双城记”新的增长极和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二是主动承担新时期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的使命担当。梅山新区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区拥有五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地处浙江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前沿阵地,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带动全省,乃至更多内陆地区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承担着新时期实施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
三是服务我国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新门户的战略需要。梅山新区处于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港口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发展环境优越,有利于在投资贸易体制机制、口岸便利化、民营经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国际经贸合作新模式,为国家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四是深化宁波港口经济圈战略,打造港口经济圈核心区的关键之举。高起点建设宁波港口经济圈是浙江“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梅山新区作为宁波港口经济圈的重大平台和核心载体,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通江达海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推进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和经贸合作交流中心。
五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助推宁波智能经济示范引领的重要任务。宁波是国家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有利于增强宁波试点示范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加快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经济发展,打造以创新为基础、人才为支撑、智能为方向的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高起点规划布局
按照立足优势、体现特色的原则,经前期谋划,梅山新区总的设想是:在功能定位上,努力打造成为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功能承载区、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门户、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在空间布局上,着力形成以梅山—春晓为核心,绿色临港产业片、甬江创业创新创意片、城市综合服务片及大嵩智能制造片联动发展的“一核四片”格局。力争到2020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财政收入达600亿,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
新区以开放、创新、智造、宜居为主题,切实推进四个方面建设。
一是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提升国际化为重点,打造港口经济圈核心区。积极参与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争创国家级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全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梅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大榭自由贸易岛。
二是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经济为重点,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先行区。聚焦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石化、钢铁、船舶等临港工业绿色转型,推动纺织服装、电子机械、模具文具向智能制造升级,发展壮大以智能经济为特色的新经济,全力发展高端港航产业,积极创建一批产业型特色小镇,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以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新材料科技城为重点,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加快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全力办好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创新学院、河海大学(宁波)研究生院、宁波海洋研究院等一批科教创新机构,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平台和众创空间建设,着力打造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双创”基地和科创高地。
四是以服务长三角城市群和宁波都市圈建设为重点,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滨海品质新区。强化国际化、生态化、品质化发展导向,打造宁波都市圈核心节点,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定居落户,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新城区。
创新引领 强化落实
高标准启动建设
梅山新区建设事关宁波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要按照国家级新区标准,加强系统谋划,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力争早日使规划蓝图变成实景图,助推“名城名都”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在深化完善梅山新区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围绕交通网络、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谋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实施。
二是加快搭建重大平台载体。重点是推进能源国际贸易主体多元化、网运分离、国际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能源企业中央地方合作等,试点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打造大榭自由贸易岛。依托区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临港岸线空间资源,重点布局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增值加工等产业,建设国家级现代国际贸易物流基地。加快甬江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整体利用甬江文创科教资源,打造宁波城市创业创新高地。
三是加快编制重点片区规划。以总体方案为依据,加快编制梅山新区总体规划,推进大嵩新区智能制造片、甬江创新创业创意片等片区规划,健全规划体系,明确发展导向和空间范围,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支撑。
四是加快研究制定政策需求清单。在国际贸易和投資便利化改革、海铁联运综合改革、跨境电商及配套金融改革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推进制度创新。在交通基础设施、土地海域、资金要素、环境容量、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强力推动新区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