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風」從海上來,海洋正在成為風電產業新的「角鬥場」。
2019年以來,海上風電產業政策利好不斷,企業投資建設海上風電的熱情高漲。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大陸累計核准的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超過了6000萬千瓦,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有人稱大陸海上風電的裝機規模相當於數個三峽,也有人擔心海上風電會變成一場「大躍進」。
海上風電將成為風電進一步發展的新藍海。海上具有更強更穩的風力資源,海上風機具有更大的單機容量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時數。此外海上風電場緊鄰負荷中心,無棄光限電的憂慮。因此海上將成為未來風電進一步發展的必然方向。大陆具有約18000公里海岸線,海上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達500GW,發展潛力巨大。
2019年5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下稱《政策》)稱,將2019年新核准近海風電指導價調整為每千瓦時0.8元(人民幣,下同),2020年調整為每千瓦時0.75元;對2018年底前已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可以享受每千瓦時0.85元的電價。
這是大陸首次調低海上風電的上網電價。為了能夠享受到更高的上網電價,不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正在與時間賽跑。
海上「三峽」紛紛跑建
在《政策》正式公佈前,海上風電上網電價要調整的跡象就已經出現了。
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而在2014年至2018年期間,全大陸海上風電的上網標杆電價是每千瓦時0.85元。
《通知》發佈後,為規避2019年的競爭性配置,確保拿到0.85元的上網電價,以江蘇和廣東為代表的沿海省份,突然掀起爭相核准海上風電項目的浪潮。
根據水電水利規劃總院的統計,到2020年,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山東、上海、河北、遼寧等省市,海上風電開工規模總計將突破7800萬千瓦(相當於3.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規模),遠遠超過《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達到1500萬千瓦的目標。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海上風電每千瓦的造價大約16000元。按此測算,上述780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所需投資額將高達1.2萬億元。
目前,大陸海上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福建3省。其中,江蘇和廣東是這股核准浪潮的急先鋒。
江蘇海上風電起步在全大陸最早,2004年大陸首個風電特許權項目落戶南通如東,隨後,江蘇海上風電一直保持迅猛的發展態勢。整個江蘇在過去5年時間裏,全部核准批複的海上風電項目將近560萬千瓦。相比之下,廣東更為激進。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廣東明確提出,「要緊緊抓住海上風電發展的難得機遇」。在支持海上風電方面,廣東可以說是走在了前列。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2月,江蘇一次性核准批複了24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達67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同在2018年12月,廣東一次性核准批複了31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達187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3600億元。短短一個月裏,廣東核准的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是《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提出的「到2030年建成3000萬千瓦」的規模的一半還多。
相對而言,福建核准批複的並不多。2018年,福建一共核准批複5個海上風電項目,規模總計171萬千瓦,總投資374億元。其中,在2018年12月核准批複的項目就占了其中的3個。
江蘇和廣東在2018年12月共核准批複的254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規模超過了赫赫有名的三峽水電站。作為世界上裝機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總裝機規模高達2240萬千瓦。
江蘇和廣東兩個省上述項目的總投資高達4800億元,相當於24台核電機組的總投資,也相當於2018年整個海南省的GDP(2018年海南GDP為4832億元)。這對於一個地方經濟的拉動的意義不言而喻。
江蘇和廣東上述舉措,一度引起了全行業的震驚。「這超出了我當時的預期。」國家發改委一位內部人士這樣回憶,「當時確實挺驚異的。」
對此,長期觀察風電行業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在2021年底前並網就能獲得每千瓦時0.85元的上網電價,這對地方政府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
這個吸引力究竟有多大?按照《政策》,2019年新核准近海風電指導價將由此前的每千瓦時0.85元調整為每千瓦時0.8元,2020年調整為每千瓦時0.75元,記者為此算了一筆賬:
總裝機容量為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在2018年的發電量突破了1000億千瓦時,如果一切順利,廣東和江蘇總裝機容量為254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能夠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話,從理論上來說,它們將因為每千瓦多出的0.05元的上網電價,可多獲得補貼50億元。
「能核准多少就盡量核准。」談及2018年年底的那一段經歷,上述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那一段時間,我的工作量是一天當作三天用。」
海上風電帶動萬億產業鏈
海上風電產業鏈結構主要分為運營、整機製造、零部件3環節。
但海上風電建設不同於陸上風電項目建設。海上風電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需要借鑒海洋工程技術,這牽扯到海域功能的區分,航道、電纜鋪設,海上風機的設計、施工、安裝、並網和環保,甚至國防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海上風電建設呈現不同的產業格局。由於涉及海洋工程,海上風電項目比陸上風電多了海上樁基及海底光纜,開發投資成本構成不同。
在海上風電的總投資中,整機、風塔、海底光纜等設備投資約為50%,按照目前海上風電平均開發投資造價14000元/KW計算,2018-2020年面向整機製造商以及周邊部件供應商如樁基、海底光纜等的海上風電市場近900億元。
陽江是廣東正在加速打造的一個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陽江市政府官方資料顯示,預計到2020年,陽江風電裝備產業初步形成以風電整機、葉片、零部件製造為主導,檢測認證、裝備製造、運輸安裝等為一體的海上風電產業鏈雛形,力求產值達300億元。
張成林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目前有一部分的海上風電業務就在陽江。其他企業還有以三峽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等為代表的央企,也有以粵電集團為代表的地方國企,也有以明陽集團、金風科技等為代表的民企。
相對於往年,風機供應企業的項目經理張成林所在公司的訂單量一夜暴漲數倍。
從已核准和在建項目來看,除了明陽集團、金風科技等少數民營企業,海上風電的主要開發運營商為大型電力央企。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技術壁壘更高,開發商均是大型央企或者地方能源巨頭,且投資主體高度集中,三峽集團、中廣核、國家電投、國家能投、華能集團等五家能源央企合計的份額達65%。
對於具備海上風電項目開發能力的能源類央企或國企而言,海上風電是其偏好的投資品種。目前,傳統的火電、水電和核電的投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能源巨頭紛紛加快了進軍海上風電的步伐。
比如,中廣核已經制定了「響應國家能源戰略,爭當海上風電開發建設主力軍」的戰略;國家電投則提出,「要爭取把海上風電打造成風電發展的後發優勢」。
從投資回報方面來說,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分析說,和位於西北部地區的風力發電場和光伏電站不同的是,海上風電位於東部沿海等發達省份,建成後發電可以就地消納,不會出現「棄風」、「棄電」現象,最大程度地實現滿負荷運行,從而增加企業的收入。
在大陸西北部的風電場,主要由上述電力央企開發建設,但前兩年內蒙古、青海等地,因為消納問題,大量的風機處於停運狀態。
但現在,海上風電的機會來了。
三峽集團旗下子公司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斌在去年表示:「廣東省淺水區海上風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廣東已成為三峽集團打造『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的重點區域。」中廣核副總經理束國剛表示,廣東海上風電的戰略定位給中廣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非常契合中廣核清潔能源集團的定位。
海上風電還將拉動地方經濟的一股新力量。
在海上風電的整個產業鏈中,明顯受到影響的是鋼鐵。鋼材、永磁材料等關鍵原材料影響風電產業的發展。鋼材用量約占機組總重量的90%,鋼材的供給需求及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風電成本。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在2018年介紹,一臺5500千瓦的海上風力發電機要消耗1600噸鋼材,一台7000千瓦的風機要消耗2000噸鋼材。
葛長偉說,到2030年廣東將建成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這要消耗鋼結構產品約900萬噸,按1萬元/噸計算,將帶動鋼結構產值約900億元。他認為,這對廣東鋼鐵產業升級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廣東這3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所需鋼材的確驚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投入使用的「鳥巢」(國家體育場)總共消耗了11萬噸鋼材,但廣東這些海上風電一下子消耗的鋼材相當於82座鳥巢。
但這僅是海上風電產業鏈上的冰山一角。從整個海上風電的產業鏈來說,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不久前宣稱,「海上風電將如同高鐵一樣」,廣東3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將帶動形成過萬億元的世界級裝備產業集群。
根據《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大力發展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業,將形成海上風電研發設計、製造施工、運維等一體化上下遊產業鏈。
海上「三峽」跑建隱憂
大陸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汙染氣體被認為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因。作為一種與化石能源截然不同的清潔能源,海上風電是一個利用風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是一種綠色、清潔,幾乎沒有汙染物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也就是說,發展海上風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不僅有利於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對於地方經濟拉動甚至還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同時,隨著大陸海上風電電價政策最終落地,為了謀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並網獲得高補貼電價,地方政府在2019年前進行突然核准批複,加上能源企業的瘋狂追逐,業內普遍認為,這將導致新一輪海上風電搶裝潮的出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在電價(每千瓦時0.85元)的鼓勵下,肯定會出現搶裝的現象。」
身在行業一線的張成林對此深有感觸:「時間有限,開發商都希望越早開工越好,我們現在趕著出貨。」
但對於海上風電「大躍進」,大陸某風電企業的一位高管持有謹慎的態度。「搶裝本質上就是搶電價,但是沒有兩年艱苦的准備時間,誰敢開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舉例說,「目前,海上風機技術尚未成熟,此外前期的准備工作也異常複雜和繁多。」
相對於陸上風電和光伏電站來說,由於海洋環境複雜多年,海上風電的建設周期更長。一般來說,海上風電建設周期需要兩到三年,時間周期是光伏電站的十倍。
廣東省發改委在2018年出台的《關於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指出,目前,「海上風電開發難度大、風險高、投入大、要求高」。
目前,大陸海上風電尚無長期運營經驗和成本數據積累,海上運維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與陸上風電不同,海上風電項目均采用5000千瓦以上的大容量機組,但目前除了福建興化灣安裝有試驗風機外,大陸尚無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批量運行的經驗。
與此同時,根據目前大陸已建成的海上風電場運維情況看,海上運維工作量是陸上的2~4倍,費用遠超陸上風電。
海上風電除了運維成本高企之外,運維船只還十分有限。海上風電的運維工作需要大量的海工船只,但目前大陸海工船只非常有限,需要特殊維修船舶在適航條件下方可進行搶修,同時船舶本身也容易出現損失。例如2016年9月3日,風電安裝船「遼河一號」在鹽城大豐港安裝風力發電機的過程中出現船體中拱變形進水擱沉事故,其保險賠付金額就已過億元。
當前,海上風機的維護模式仍以定期維護和故障檢修的「被動式運維」為主。雖然開發商、整機廠商以及部分關鍵部件生產商都逐步開始建立故障診斷和遠程預警能力,但受限於海上風機運行數據積累、經驗知識庫的匱乏等原因,當前體系和水平尚不足以支撐海上運維成本的大幅降低。
大陸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大唐集團規劃發展部的李海濤公開表示,光伏大規模超規劃發展,在本就千瘡百孔的補貼基金池上捅出了一個更大的窟窿,而海上風電的突擊核准,又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出台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業內統稱「5·31新政」),對光伏進行限規模、限指標、降補貼,對光伏行業的補貼進行「斷奶」,頓時引發了行業的共振。當時多家光伏企業的高層表示,一批光伏企業將因此走上絕路。此後,「5·31新政」不得不再次進行修改。
可以預見的是,按照目前的退補速度,未來海上風電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愈加慘烈。
2019年以來,海上風電產業政策利好不斷,企業投資建設海上風電的熱情高漲。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大陸累計核准的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超過了6000萬千瓦,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有人稱大陸海上風電的裝機規模相當於數個三峽,也有人擔心海上風電會變成一場「大躍進」。
海上風電將成為風電進一步發展的新藍海。海上具有更強更穩的風力資源,海上風機具有更大的單機容量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時數。此外海上風電場緊鄰負荷中心,無棄光限電的憂慮。因此海上將成為未來風電進一步發展的必然方向。大陆具有約18000公里海岸線,海上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達500GW,發展潛力巨大。
2019年5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下稱《政策》)稱,將2019年新核准近海風電指導價調整為每千瓦時0.8元(人民幣,下同),2020年調整為每千瓦時0.75元;對2018年底前已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可以享受每千瓦時0.85元的電價。
這是大陸首次調低海上風電的上網電價。為了能夠享受到更高的上網電價,不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正在與時間賽跑。
海上「三峽」紛紛跑建
在《政策》正式公佈前,海上風電上網電價要調整的跡象就已經出現了。
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而在2014年至2018年期間,全大陸海上風電的上網標杆電價是每千瓦時0.85元。
《通知》發佈後,為規避2019年的競爭性配置,確保拿到0.85元的上網電價,以江蘇和廣東為代表的沿海省份,突然掀起爭相核准海上風電項目的浪潮。
根據水電水利規劃總院的統計,到2020年,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山東、上海、河北、遼寧等省市,海上風電開工規模總計將突破7800萬千瓦(相當於3.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規模),遠遠超過《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達到1500萬千瓦的目標。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海上風電每千瓦的造價大約16000元。按此測算,上述780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所需投資額將高達1.2萬億元。
目前,大陸海上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福建3省。其中,江蘇和廣東是這股核准浪潮的急先鋒。
江蘇海上風電起步在全大陸最早,2004年大陸首個風電特許權項目落戶南通如東,隨後,江蘇海上風電一直保持迅猛的發展態勢。整個江蘇在過去5年時間裏,全部核准批複的海上風電項目將近560萬千瓦。相比之下,廣東更為激進。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廣東明確提出,「要緊緊抓住海上風電發展的難得機遇」。在支持海上風電方面,廣東可以說是走在了前列。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2月,江蘇一次性核准批複了24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達67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同在2018年12月,廣東一次性核准批複了31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規模達187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3600億元。短短一個月裏,廣東核准的海上風電裝機規模,是《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提出的「到2030年建成3000萬千瓦」的規模的一半還多。
相對而言,福建核准批複的並不多。2018年,福建一共核准批複5個海上風電項目,規模總計171萬千瓦,總投資374億元。其中,在2018年12月核准批複的項目就占了其中的3個。
江蘇和廣東在2018年12月共核准批複的254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規模超過了赫赫有名的三峽水電站。作為世界上裝機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總裝機規模高達2240萬千瓦。
江蘇和廣東兩個省上述項目的總投資高達4800億元,相當於24台核電機組的總投資,也相當於2018年整個海南省的GDP(2018年海南GDP為4832億元)。這對於一個地方經濟的拉動的意義不言而喻。
江蘇和廣東上述舉措,一度引起了全行業的震驚。「這超出了我當時的預期。」國家發改委一位內部人士這樣回憶,「當時確實挺驚異的。」
對此,長期觀察風電行業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在2021年底前並網就能獲得每千瓦時0.85元的上網電價,這對地方政府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
這個吸引力究竟有多大?按照《政策》,2019年新核准近海風電指導價將由此前的每千瓦時0.85元調整為每千瓦時0.8元,2020年調整為每千瓦時0.75元,記者為此算了一筆賬:
總裝機容量為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在2018年的發電量突破了1000億千瓦時,如果一切順利,廣東和江蘇總裝機容量為254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能夠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話,從理論上來說,它們將因為每千瓦多出的0.05元的上網電價,可多獲得補貼50億元。
「能核准多少就盡量核准。」談及2018年年底的那一段經歷,上述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那一段時間,我的工作量是一天當作三天用。」
海上風電帶動萬億產業鏈
海上風電產業鏈結構主要分為運營、整機製造、零部件3環節。
但海上風電建設不同於陸上風電項目建設。海上風電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需要借鑒海洋工程技術,這牽扯到海域功能的區分,航道、電纜鋪設,海上風機的設計、施工、安裝、並網和環保,甚至國防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海上風電建設呈現不同的產業格局。由於涉及海洋工程,海上風電項目比陸上風電多了海上樁基及海底光纜,開發投資成本構成不同。
在海上風電的總投資中,整機、風塔、海底光纜等設備投資約為50%,按照目前海上風電平均開發投資造價14000元/KW計算,2018-2020年面向整機製造商以及周邊部件供應商如樁基、海底光纜等的海上風電市場近900億元。
陽江是廣東正在加速打造的一個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陽江市政府官方資料顯示,預計到2020年,陽江風電裝備產業初步形成以風電整機、葉片、零部件製造為主導,檢測認證、裝備製造、運輸安裝等為一體的海上風電產業鏈雛形,力求產值達300億元。
張成林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目前有一部分的海上風電業務就在陽江。其他企業還有以三峽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等為代表的央企,也有以粵電集團為代表的地方國企,也有以明陽集團、金風科技等為代表的民企。
相對於往年,風機供應企業的項目經理張成林所在公司的訂單量一夜暴漲數倍。
從已核准和在建項目來看,除了明陽集團、金風科技等少數民營企業,海上風電的主要開發運營商為大型電力央企。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技術壁壘更高,開發商均是大型央企或者地方能源巨頭,且投資主體高度集中,三峽集團、中廣核、國家電投、國家能投、華能集團等五家能源央企合計的份額達65%。
對於具備海上風電項目開發能力的能源類央企或國企而言,海上風電是其偏好的投資品種。目前,傳統的火電、水電和核電的投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能源巨頭紛紛加快了進軍海上風電的步伐。
比如,中廣核已經制定了「響應國家能源戰略,爭當海上風電開發建設主力軍」的戰略;國家電投則提出,「要爭取把海上風電打造成風電發展的後發優勢」。
從投資回報方面來說,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分析說,和位於西北部地區的風力發電場和光伏電站不同的是,海上風電位於東部沿海等發達省份,建成後發電可以就地消納,不會出現「棄風」、「棄電」現象,最大程度地實現滿負荷運行,從而增加企業的收入。
在大陸西北部的風電場,主要由上述電力央企開發建設,但前兩年內蒙古、青海等地,因為消納問題,大量的風機處於停運狀態。
但現在,海上風電的機會來了。
三峽集團旗下子公司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斌在去年表示:「廣東省淺水區海上風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廣東已成為三峽集團打造『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的重點區域。」中廣核副總經理束國剛表示,廣東海上風電的戰略定位給中廣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非常契合中廣核清潔能源集團的定位。
海上風電還將拉動地方經濟的一股新力量。
在海上風電的整個產業鏈中,明顯受到影響的是鋼鐵。鋼材、永磁材料等關鍵原材料影響風電產業的發展。鋼材用量約占機組總重量的90%,鋼材的供給需求及價格波動將直接影響風電成本。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在2018年介紹,一臺5500千瓦的海上風力發電機要消耗1600噸鋼材,一台7000千瓦的風機要消耗2000噸鋼材。
葛長偉說,到2030年廣東將建成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這要消耗鋼結構產品約900萬噸,按1萬元/噸計算,將帶動鋼結構產值約900億元。他認為,這對廣東鋼鐵產業升級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廣東這3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所需鋼材的確驚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投入使用的「鳥巢」(國家體育場)總共消耗了11萬噸鋼材,但廣東這些海上風電一下子消耗的鋼材相當於82座鳥巢。
但這僅是海上風電產業鏈上的冰山一角。從整個海上風電的產業鏈來說,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不久前宣稱,「海上風電將如同高鐵一樣」,廣東3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將帶動形成過萬億元的世界級裝備產業集群。
根據《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大力發展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業,將形成海上風電研發設計、製造施工、運維等一體化上下遊產業鏈。
海上「三峽」跑建隱憂
大陸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汙染氣體被認為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因。作為一種與化石能源截然不同的清潔能源,海上風電是一個利用風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是一種綠色、清潔,幾乎沒有汙染物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也就是說,發展海上風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不僅有利於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對於地方經濟拉動甚至還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同時,隨著大陸海上風電電價政策最終落地,為了謀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並網獲得高補貼電價,地方政府在2019年前進行突然核准批複,加上能源企業的瘋狂追逐,業內普遍認為,這將導致新一輪海上風電搶裝潮的出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在電價(每千瓦時0.85元)的鼓勵下,肯定會出現搶裝的現象。」
身在行業一線的張成林對此深有感觸:「時間有限,開發商都希望越早開工越好,我們現在趕著出貨。」
但對於海上風電「大躍進」,大陸某風電企業的一位高管持有謹慎的態度。「搶裝本質上就是搶電價,但是沒有兩年艱苦的准備時間,誰敢開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舉例說,「目前,海上風機技術尚未成熟,此外前期的准備工作也異常複雜和繁多。」
相對於陸上風電和光伏電站來說,由於海洋環境複雜多年,海上風電的建設周期更長。一般來說,海上風電建設周期需要兩到三年,時間周期是光伏電站的十倍。
廣東省發改委在2018年出台的《關於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指出,目前,「海上風電開發難度大、風險高、投入大、要求高」。
目前,大陸海上風電尚無長期運營經驗和成本數據積累,海上運維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與陸上風電不同,海上風電項目均采用5000千瓦以上的大容量機組,但目前除了福建興化灣安裝有試驗風機外,大陸尚無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批量運行的經驗。
與此同時,根據目前大陸已建成的海上風電場運維情況看,海上運維工作量是陸上的2~4倍,費用遠超陸上風電。
海上風電除了運維成本高企之外,運維船只還十分有限。海上風電的運維工作需要大量的海工船只,但目前大陸海工船只非常有限,需要特殊維修船舶在適航條件下方可進行搶修,同時船舶本身也容易出現損失。例如2016年9月3日,風電安裝船「遼河一號」在鹽城大豐港安裝風力發電機的過程中出現船體中拱變形進水擱沉事故,其保險賠付金額就已過億元。
當前,海上風機的維護模式仍以定期維護和故障檢修的「被動式運維」為主。雖然開發商、整機廠商以及部分關鍵部件生產商都逐步開始建立故障診斷和遠程預警能力,但受限於海上風機運行數據積累、經驗知識庫的匱乏等原因,當前體系和水平尚不足以支撐海上運維成本的大幅降低。
大陸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大唐集團規劃發展部的李海濤公開表示,光伏大規模超規劃發展,在本就千瘡百孔的補貼基金池上捅出了一個更大的窟窿,而海上風電的突擊核准,又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出台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業內統稱「5·31新政」),對光伏進行限規模、限指標、降補貼,對光伏行業的補貼進行「斷奶」,頓時引發了行業的共振。當時多家光伏企業的高層表示,一批光伏企業將因此走上絕路。此後,「5·31新政」不得不再次進行修改。
可以預見的是,按照目前的退補速度,未來海上風電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愈加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