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热情,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干扰,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生物兴趣也是如此。但学生的生物兴趣到底从何而来?有哪些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兴趣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特别个案深入分析,希望揭示出中学生生物兴趣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特点,引起大家的共鸣。
关键词:兴趣;生物兴趣;中学生;质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因为兴趣的形成往往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量的研究不太容易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质的研究的一些特点比较适合该研究的这方面内容和目的,容易说明生物兴趣形成中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所以笔者在量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质的研究,希望能从总体关系和个体特征两方面上很好地把握学生生物兴趣的来源及变化。
关于质的研究,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间有些明显的区别,例如:研究的层面是从微观出发,抽样方法为目的性抽样,样本较小,理论来源为自下而上,推广度为认同推广、理论推广和累积推广,研究关系是密切接触,相互影响、变化、共情等。
二、研究过程
笔者所任教的W校属完全中学,每年招收一定数量西藏高中插班生。这些学生在西藏当地往往都是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但可能是因为教学资源等原因,这些学生的成绩相当于内地普通高中的中等学生的水平,但由于西藏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很低,他们往往高中毕业后都能考入重点高校。
1.西藏来的学生
杨小薇就是2008年编入W校的西藏插班生。杨小薇:女,17岁,现在读高二,汉族,家在西藏那曲,父母亲均为援藏干部。因为离家太远,常年住校,一年中仅能在暑假回家一次。父亲为牙科医生,多年从事医疗工作,因为身體原因,几年前病退,现在定居成都。母亲为西藏那曲地区财政局官员,哥哥现在北京大学读研一,主修人类学。杨小薇的性格比较开朗,主动热情,经常为老师同学提供帮助。粉笔字写的挺好,在班上承担着黑板报等宣传活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发现,杨小薇受到作为牙科医生的父亲的影响,对医学及生物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笔者大体上了解到她过去的经历:1991年在西藏出生,之后在甘肃兰州的姑姑家一直长到10岁,在姑姑较为严厉的教导下,在甘肃读到小学四年级,之后回到西藏父母身边。当在西藏读完初中二年级时,转到山东烟台插班多读了一年初中的课程。其间,杨小薇的父亲在山东烟台从事社区服务,给人治疗牙病。一年后杨小薇回到西藏继续读完初三并参加了中考,因为成绩优异,被西藏统一编排送往内地读高中,于2008年进入安徽省W校高中部学习。
2.父亲多年的影响
杨小薇的父亲从事牙医,而且热爱他的事业。1977年,国家号召援藏,杨小薇的父亲通过了考试后进入西藏,之后建立了家庭并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杨小薇在和父亲一起的日子里,父亲经常给她讲许多医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有关于牙科方面的事,例如牙为什么会坏的,怎么治疗,补牙时怎样做模子等等。由于父亲对牙医的热爱,也非常希望杨小薇以后能继承他的事业,就如同以前对杨小薇的哥哥的期望一样。
显然,受到父亲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小薇对生物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一选择的是学理科。在高一的学习中,成绩虽有一些起伏,在理科班里属中等偏上水平(在西藏生中属于优秀)。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她就很可能考上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也很容易实现她父亲多年的愿望,成为一名医生或牙医。
然而,随着高一暑假她回了趟西藏那曲的老家后,事情起了变化。
3.忽然改学文科了
杨小薇的家在西藏那曲,属藏北牧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恶劣,回家的路程也相当漫长:先要坐一天的火车到达四川成都,与父亲会合,住一两天后再坐两天的火车,到达西藏拉萨,之后再坐半天的汽车,才能回到那曲的老家中,见到母亲和哥哥。
之后,暑假结束返校后,她突然主动放弃了理科,转学文科,在高二的文科实验班,笔者成了她的生物老师。发现她学习比较用功,而且对生物也比较感兴趣。
当笔者第一次问及她为什么转学文科时,她说:“主要是妈妈和哥哥觉得文科在生活中用的比较多,那些文字、历史在生活中常用到。理科像物理、化学在生活不一定经常用到。”
她的这番回答让笔者稍感疑惑,因为从实际生活来说,最先接触到和应用到的应该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即理科方面的知识,至少不应该出现明显的“文科用的多”感受。即便各人感受不同,她的确认为“文科在生活用的多”,这也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半途弃理学文的主要原因吧。抑或还有其他的原因?
笔者首先想到了是不是她的理科的课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因为根据经验的推测:如果理科的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遇到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这往往是一些学生转学文科的主要原因。
于是笔者找来她高一两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她的理科排名显然要比文科的要好,这就是说,显然不是因为理科的课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跟不上了。至少成绩不是她转学科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后来也得到了杨小薇本人的认同。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使得她一改以往对生物及医学知识的兴趣,很可能不再能实现她父亲多年希望她学医的愿望了呢?
笔者又想到她的母亲和哥哥,是不是对她转变起了作用?因为笔者了解到,杨小薇的哥哥比她大6岁,以前父亲也很希望杨小薇的哥哥的能继承他的事业,而且杨小薇的哥哥在高中三年时学的就是理科,但考大学时却转报了文科方向,进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摄影。2009年本科毕业后又考研进了北京大学,学习影视人类学(藏学方向),拍摄记录片,记录历史事件。 虽然他们兄妹平日里见面不多,但在一起的时候挺谈得来。这里笔者并不清楚为什么她的哥哥在几年前就改变了方向,转考了文科类专业,但很显然,杨小薇的哥哥对杨小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杨小薇转学文科的最主要原因吗?
笔者又想起交流中她曾说到:“我爸常讲这个,讲他的事业没有人继承。……我就是学医吧,也不会去学牙医。”为什么父亲多年的引导、热切的期望孩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最终他的女儿却坚持不学牙医呢?
4.偶然的原因吗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门又对杨小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当笔者问她为什么不愿做牙医时,她说:“我感觉天天对着人嘴,看着别人的口腔,觉得不舒服。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当笔者又问到她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时?她逐渐叙述出几年前这样的一个场面:
杨小薇在山东烟台插班读初三的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学后,杨小薇照例去父亲工作的社区服务站,看父亲给人治疗牙齿,偶尔顺带着帮帮忙。这时,来了位牙痛的病人,有个牙神经痛,杨小薇的父亲先是给他补好牙,那人又要求洗一下牙,于是,杨小薇帮父亲拿着洗牙的机器,站在边上看。“那个人的牙齿蛮脏的,应该是抽烟抽的,洗牙的机器给我的感觉是往下刮脏。”杨小薇回忆道。“然后我就在想:如果以后要当牙医,那就要天天面对这样的脏牙。……不想当牙医了。”
不難想象:一个爱干净的小女孩,乍然间面对着一个吸烟多年人的嘴巴,牙齿黄中带黑,还散发出某种气味,会有什么样的强烈感觉。
几年后的今天,她还是非常清晰地记得和描述出这件事,显然这件事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以下是笔者对她访谈的记录片段:
笔者问(以下简称问):牙科医生不是挺好吗。国外专门还有牙科医生dentist,待遇也都挺高。
杨小薇:我爸也这样讲过。
问:你觉得牙医对着别人的口腔不好,其实你想想外科,常看到人断腿、烂胳膊;内科常看到人感染什么的,说不定更不舒服呢。
杨小薇:没接触过其他医科,想尝试吧。但牙科心理上不能接受。
问:这种不习惯是从小就有?
杨小薇:不是。
问:还是偶然那次你帮父亲给人洗牙,觉得恶心?
杨小薇:就那一次吧。
现在似乎可以理解她为什么放弃了原先的爱好,转而改学文科了:母亲和学文科的哥哥的劝说,理科科目上也可能遇到些困难,也许还有别的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应当就是那次给人洗牙的经历。使她放弃了当牙医的念头,甚至放弃了学习理科,转而学习文科了。
杨小薇的父亲是非常热爱他的牙科事业,希望有人能继承,(现在除了带着两个徒弟,家里还有个亲戚正在陕西医科大学学牙医。)所以常年对子女们加以引导,但最终没有取得效果,看起来是偶然因素的作用,然而这种偶然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如何防止这种偶然因素产生不利的作用?
三、反思
显然,杨小薇的生物兴趣的变化和转移显然带有一些偶然性,但似乎又不完全出于偶然(她的哥哥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也与其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定的联系。中学生在生物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会使他们的失去了原有的生物兴趣。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时,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做好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四、后记
那么,是不是杨小薇的父亲多年的影响就完全不起作用呢?从以下的对话说明,杨小薇对生物和医学的兴趣并没有因为这种偶然因素完全的消失。
问:你曾想过学医吗?如果不学牙医的话。
杨小薇:想过吧,是受我爸的影响,想过学医。
问:想过要学医,没有方向,只是不学牙医。
杨小薇:是的。
问:你父亲对你在生物方面还有影响吗?
杨小薇:想过学中医,想上大学的时候学中医,觉得中医蛮有用的。还有西藏的藏医、藏药,有些病也治……
关键词:兴趣;生物兴趣;中学生;质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因为兴趣的形成往往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量的研究不太容易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而质的研究的一些特点比较适合该研究的这方面内容和目的,容易说明生物兴趣形成中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所以笔者在量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质的研究,希望能从总体关系和个体特征两方面上很好地把握学生生物兴趣的来源及变化。
关于质的研究,北京大学的陈向明教授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间有些明显的区别,例如:研究的层面是从微观出发,抽样方法为目的性抽样,样本较小,理论来源为自下而上,推广度为认同推广、理论推广和累积推广,研究关系是密切接触,相互影响、变化、共情等。
二、研究过程
笔者所任教的W校属完全中学,每年招收一定数量西藏高中插班生。这些学生在西藏当地往往都是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但可能是因为教学资源等原因,这些学生的成绩相当于内地普通高中的中等学生的水平,但由于西藏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很低,他们往往高中毕业后都能考入重点高校。
1.西藏来的学生
杨小薇就是2008年编入W校的西藏插班生。杨小薇:女,17岁,现在读高二,汉族,家在西藏那曲,父母亲均为援藏干部。因为离家太远,常年住校,一年中仅能在暑假回家一次。父亲为牙科医生,多年从事医疗工作,因为身體原因,几年前病退,现在定居成都。母亲为西藏那曲地区财政局官员,哥哥现在北京大学读研一,主修人类学。杨小薇的性格比较开朗,主动热情,经常为老师同学提供帮助。粉笔字写的挺好,在班上承担着黑板报等宣传活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发现,杨小薇受到作为牙科医生的父亲的影响,对医学及生物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笔者大体上了解到她过去的经历:1991年在西藏出生,之后在甘肃兰州的姑姑家一直长到10岁,在姑姑较为严厉的教导下,在甘肃读到小学四年级,之后回到西藏父母身边。当在西藏读完初中二年级时,转到山东烟台插班多读了一年初中的课程。其间,杨小薇的父亲在山东烟台从事社区服务,给人治疗牙病。一年后杨小薇回到西藏继续读完初三并参加了中考,因为成绩优异,被西藏统一编排送往内地读高中,于2008年进入安徽省W校高中部学习。
2.父亲多年的影响
杨小薇的父亲从事牙医,而且热爱他的事业。1977年,国家号召援藏,杨小薇的父亲通过了考试后进入西藏,之后建立了家庭并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杨小薇在和父亲一起的日子里,父亲经常给她讲许多医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有关于牙科方面的事,例如牙为什么会坏的,怎么治疗,补牙时怎样做模子等等。由于父亲对牙医的热爱,也非常希望杨小薇以后能继承他的事业,就如同以前对杨小薇的哥哥的期望一样。
显然,受到父亲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杨小薇对生物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一选择的是学理科。在高一的学习中,成绩虽有一些起伏,在理科班里属中等偏上水平(在西藏生中属于优秀)。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她就很可能考上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也很容易实现她父亲多年的愿望,成为一名医生或牙医。
然而,随着高一暑假她回了趟西藏那曲的老家后,事情起了变化。
3.忽然改学文科了
杨小薇的家在西藏那曲,属藏北牧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恶劣,回家的路程也相当漫长:先要坐一天的火车到达四川成都,与父亲会合,住一两天后再坐两天的火车,到达西藏拉萨,之后再坐半天的汽车,才能回到那曲的老家中,见到母亲和哥哥。
之后,暑假结束返校后,她突然主动放弃了理科,转学文科,在高二的文科实验班,笔者成了她的生物老师。发现她学习比较用功,而且对生物也比较感兴趣。
当笔者第一次问及她为什么转学文科时,她说:“主要是妈妈和哥哥觉得文科在生活中用的比较多,那些文字、历史在生活中常用到。理科像物理、化学在生活不一定经常用到。”
她的这番回答让笔者稍感疑惑,因为从实际生活来说,最先接触到和应用到的应该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即理科方面的知识,至少不应该出现明显的“文科用的多”感受。即便各人感受不同,她的确认为“文科在生活用的多”,这也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半途弃理学文的主要原因吧。抑或还有其他的原因?
笔者首先想到了是不是她的理科的课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因为根据经验的推测:如果理科的基础没打好,后面的学习遇到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这往往是一些学生转学文科的主要原因。
于是笔者找来她高一两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她的理科排名显然要比文科的要好,这就是说,显然不是因为理科的课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跟不上了。至少成绩不是她转学科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后来也得到了杨小薇本人的认同。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使得她一改以往对生物及医学知识的兴趣,很可能不再能实现她父亲多年希望她学医的愿望了呢?
笔者又想到她的母亲和哥哥,是不是对她转变起了作用?因为笔者了解到,杨小薇的哥哥比她大6岁,以前父亲也很希望杨小薇的哥哥的能继承他的事业,而且杨小薇的哥哥在高中三年时学的就是理科,但考大学时却转报了文科方向,进入了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摄影。2009年本科毕业后又考研进了北京大学,学习影视人类学(藏学方向),拍摄记录片,记录历史事件。 虽然他们兄妹平日里见面不多,但在一起的时候挺谈得来。这里笔者并不清楚为什么她的哥哥在几年前就改变了方向,转考了文科类专业,但很显然,杨小薇的哥哥对杨小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杨小薇转学文科的最主要原因吗?
笔者又想起交流中她曾说到:“我爸常讲这个,讲他的事业没有人继承。……我就是学医吧,也不会去学牙医。”为什么父亲多年的引导、热切的期望孩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但最终他的女儿却坚持不学牙医呢?
4.偶然的原因吗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门又对杨小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
当笔者问她为什么不愿做牙医时,她说:“我感觉天天对着人嘴,看着别人的口腔,觉得不舒服。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当笔者又问到她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时?她逐渐叙述出几年前这样的一个场面:
杨小薇在山东烟台插班读初三的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学后,杨小薇照例去父亲工作的社区服务站,看父亲给人治疗牙齿,偶尔顺带着帮帮忙。这时,来了位牙痛的病人,有个牙神经痛,杨小薇的父亲先是给他补好牙,那人又要求洗一下牙,于是,杨小薇帮父亲拿着洗牙的机器,站在边上看。“那个人的牙齿蛮脏的,应该是抽烟抽的,洗牙的机器给我的感觉是往下刮脏。”杨小薇回忆道。“然后我就在想:如果以后要当牙医,那就要天天面对这样的脏牙。……不想当牙医了。”
不難想象:一个爱干净的小女孩,乍然间面对着一个吸烟多年人的嘴巴,牙齿黄中带黑,还散发出某种气味,会有什么样的强烈感觉。
几年后的今天,她还是非常清晰地记得和描述出这件事,显然这件事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以下是笔者对她访谈的记录片段:
笔者问(以下简称问):牙科医生不是挺好吗。国外专门还有牙科医生dentist,待遇也都挺高。
杨小薇:我爸也这样讲过。
问:你觉得牙医对着别人的口腔不好,其实你想想外科,常看到人断腿、烂胳膊;内科常看到人感染什么的,说不定更不舒服呢。
杨小薇:没接触过其他医科,想尝试吧。但牙科心理上不能接受。
问:这种不习惯是从小就有?
杨小薇:不是。
问:还是偶然那次你帮父亲给人洗牙,觉得恶心?
杨小薇:就那一次吧。
现在似乎可以理解她为什么放弃了原先的爱好,转而改学文科了:母亲和学文科的哥哥的劝说,理科科目上也可能遇到些困难,也许还有别的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应当就是那次给人洗牙的经历。使她放弃了当牙医的念头,甚至放弃了学习理科,转而学习文科了。
杨小薇的父亲是非常热爱他的牙科事业,希望有人能继承,(现在除了带着两个徒弟,家里还有个亲戚正在陕西医科大学学牙医。)所以常年对子女们加以引导,但最终没有取得效果,看起来是偶然因素的作用,然而这种偶然之中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如何防止这种偶然因素产生不利的作用?
三、反思
显然,杨小薇的生物兴趣的变化和转移显然带有一些偶然性,但似乎又不完全出于偶然(她的哥哥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也与其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定的联系。中学生在生物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会使他们的失去了原有的生物兴趣。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时,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做好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四、后记
那么,是不是杨小薇的父亲多年的影响就完全不起作用呢?从以下的对话说明,杨小薇对生物和医学的兴趣并没有因为这种偶然因素完全的消失。
问:你曾想过学医吗?如果不学牙医的话。
杨小薇:想过吧,是受我爸的影响,想过学医。
问:想过要学医,没有方向,只是不学牙医。
杨小薇:是的。
问:你父亲对你在生物方面还有影响吗?
杨小薇:想过学中医,想上大学的时候学中医,觉得中医蛮有用的。还有西藏的藏医、藏药,有些病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