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科学定位及发展思路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zf2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中医历史与现实价值的论述,肯定了中医的科学性,并提出了“中医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但它必然符合未来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的论点。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要像叶天士那样创立更多的新理论,提出更多的新疗法,才是目前中医发展的正确思路。
  关键词 中医的科学定位 发展思路 叶天士
  
  中医实践与西医检验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以及数学化处理,是现代医学科学所必须遵从的重要准则和手段,而中医在这方面恰恰不能通过。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方法问题。以“肺炎”举例来说,中医认为肺炎属于外感病范畴,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以及时行疫疠之邪皆能引起肺炎,尚有病因兼挟问题,如客寒包火,外寒内饮等。其治法各不相同。同时,外感病尚有卫气营血或六经辨证问题,即从表到里的变化过程,如果再结合病人的体质情况,严格地说,中医对急性外感性疾病治疗的方药,几乎是每天都不尽相同的。如果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来观察某方药治疗肺炎的疗效,而不去详细区分病因及疾病所处的阶段,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学术刊物上这一类的科研文章,其样本愈大,随机性愈强,数学统计愈有意义,对中医理论而言,其文章的可信度就愈低。
  欲用现代医学认知中医,并使其现代化,首先,其从事人员必须是学贯中西,且要精通。如果一边是中医,一边是西医,搞“两强联合”,由于理论基础不同,貌合神离,恐难成功。
  中医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概念,但它必然符合未来医学科学概念
  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实践不能通过实验室和数字化处理,所以不能通过现代医学科学所接受。勿庸诲言,它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概念,但也勿庸置疑,它必然被未来医学科学所接受。
  科学在发展,实验手段在进步,科学的概念也不断变化,只要不懈努力,多发现和创造两者之间的结合点,相互理解和沟通,也许通过某一个突破点就会溃决这万里长堤,从而使这两股科学洪流汇集在一起。
  
  中医要发展,理论须突破
  
  五行学说早已成为诟病中医者的众矢之的,经络学说亦是如此。有人想用西医的解剖学观点使经络学说实物化,曾花费不少人力物和时间去努力,结果都是无果而终。可能是受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对中医的理解过于概念化所致。
  其实这些学说,都不是中医的核心内容,中医核心的内容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其中,通过辨证思考而求得的“病因”,以及论治时所用的“法、方、药”,才是中医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应该是进行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这些内容是朴素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又是很神奇的。
  虽然中药已有几千种之多,但临床常用的药物仅300多味而已,基本上还在《本经》范围之内。用这300多味药物,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不同的组合与配伍,治疗世上诸多的疾病,这是西医西药所绝对不能理解和做不到的,创造这种神奇的是中医的“法”。
  现代医学可以帮助中医加深对生理病理的理解,现代药理学研究可以帮助中医更好地选择药物,但现代医药学都不能代替中医的“法”,而无法之药是不能治病的,这可能是现代医学科学所难以接受中医的又一方面。
  当现代医学的发展由约至博,能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看待疾病时,中医理论成为主导思想也不无可能。
  “法”是所有的学说运用于临床的最终体现,而只有新理论的提出, 才会有新法的确立。确立了新法,便会产生新的方药配伍,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动中医进步。
  
  叶天士推动中医发展与进步
  
  300多年来, 对中医理论发展有重大贡献者,叶天士堪称榜样。
  叶氏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使中医对外感病的治疗更臻完善,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宝库,对中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叶氏发明了内风学说,使中医对中风这一历古大证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治疗;叶氏首先提出了养胃阴方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脾胃病的治疗范畴;叶氏首先提出“肝为刚脏,当济之以柔药”的理论,并制定了很多与之相适应的方药。叶氏提出了“久病入络”的理论,并创立了以“飞升灵动”的虫类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叶氏还独创“奇经治法”等等。叶氏在对中医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方面的成就远不止这些。
  遵古而不泥古,大力创新而不轻言弃旧,像叶氏那样创立更新的理论,提出更多的方法,这才是中医发展的正确道路。
  
  老年人意外伤害与心理症状密切相关
  
   从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获悉,该院护理学博士李斯俭教授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专家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意外伤害与其心理症状存在密切关系。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30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每年至少有8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其中老年人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
  该课题由美国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资助。李斯俭教授等从2005年10月起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在武汉某社区开展调查,先后调查了364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1.6%。调查发现,大于70岁的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达40%,60~70岁的老年人,其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3.9%,同时还发现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其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3.7%,远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老年人群的4.9%。(蒋明)
其他文献
克林姆特的沉默  孩子气的女人  蛇蝎美人、恶毒女巫、慕男狂  坠落的少女,清纯的名妓  神秘莫测的官式花瓶  真相的谜团与谣言弥漫如烟  而沉默的神智学与世界主义  深潜于色块的解放  浓艳忧伤装饰了严肃情欲  原始镶嵌的生命力  天真的羞耻浮云于面颊  永远的女性  在尤物与神祇的交界处  神早已抽出黄金分割之线条  高处的静默  筵席已散,杯盘伫现并不狼藉的庄严  高处的静默如灵光乍现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