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使命的统一要求。职业教育要完成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办学路径上如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自2005年起与一汽丰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始,就开启了引名企入教,育汽车匠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最终秉持“五业联动”策略,探索了协同育人新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五业联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c)-0249-03
关于产教融合最新的顶层设计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新意义与总体目标,并依据该目标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部委也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天津市也出台了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指导意见。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具体工作要求,在“互联网+”时代,秉承“五业联动”策略,从2005年与一汽丰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始,就开启了引名企入教,育汽车匠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又引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奥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华星北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天津捷通达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集团化企业入教,从单企业单项目的初始发展时期到单企业多项目的稳步发展时期到现在的集团企业共享的跨域发展时期。在“互联网+”的时代,依托协同育人管理平台,实现合作企业的大数据管理,校企优质资源整合,促进校际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实现行业、企业、学校的项目精准对接,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
1 产业沃土的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发展需要和绿色、安全的行业要求,围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推广,要想实现产业沃土的人才培养,就要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进行对接,并且要携手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联动机制。我院在围绕汽车产业与天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校企共建了订单式的培养育人模式,模块化项目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名企汇聚的实训基地,专兼互融的师资团队,优质专业的服务体系,实现了教学设备对接生产工具、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师对接技术人员、学生能力对接岗位需求,确保专业围绕产业、技能围绕岗位,从而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产业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2 行业标准的学习环境,实现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汇聚
引入行业标准与前沿技术,校企共建实训中心与教学资源平台,汇聚院校场地、教具、专任教师、技术专利、课程资源及企业车辆、工具、技术标准、兼职教师、项目成果等,搭建校企深度合作交流的创新平台,在完成校企订单教学外,共同研发实训设备、技术标准、教学资源等,推广新技术,开放实验室及校内实训基地,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协同创新课题研究,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协同创新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動相融合、与校企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融合,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另外,借助该平台的研发成果,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等。
我院引入了e-tron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德国I8686E行业标准等汽车行业的前沿技术及标准,校企共建了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对外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中心。与高教出版社、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共享了“名师讲堂、在线培训课程和在线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配套虚拟资源与智能教具深度结合,有效支持“教-学-做”、“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云存储、大数据分析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实现了在行业标准的学习环境下,在汇聚的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平台下,达到了“互联网+”下高效、交互的课堂教学。
3 企业订单的育人模式,实现知识学习与岗位要求融合
根据校企合作项目对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规格的要求,植入项目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形成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双方进行人才培养,使师资素质、实训设备、教育模式、评价方式等与该背景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企业订单的育人模式,知识学习与岗位要求深度融合。
我院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利用校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从合作开始,我院根据经销商当年用人需求,经学生申请,通过全面考核,在汽车专业群中选拔品牌忠诚度高、专业扎实、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利用教务在线管理系统组建、管理“订单班”,并利用学生一站式服务平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授课教师则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优化课程设计,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不断完善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院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校企协同开展“跟岗+顶岗”的“整建制实习”育人实践中,将企业员工上岗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操守、岗位能力等培训内容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融入顶岗实习课业体系,将学生/准员工顶岗实习的“活模块”典型性任务考核与企业内训技能考核、岗位任务融合,实现考核结果互认。 学生在校期间的认证考核由我院和企业双方分两阶段共同完成,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考核项目和内容依据企业的需求和任务设置,考官由企业技术经理/培训师与学院教师共同担任,从理论、实操两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对学生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评估与反馈,实现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
4 职业认证的教师团队,实现专任教师与能工巧匠互聘
在高职院校中,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很少,大都是偏重理论的教师,对于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学水平很难保证。这就要求各院校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平台,使专任教师团队达到职业认证,实现专任教师与能工巧匠互聘。
我院探索了“三双三层”的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在专业建设层,专任带头人与兼职带头人双向任职,构建稳定的专业建设团队。项目建设层,专任骨干教师与兼职骨干教师双向建设,构建动态的项目服务团队。课程建设层,专任授课教师与兼职授课教师双向授课,构建“1+N”课程教学团队),推动了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各校企合作项目建设以来,双方采取“专业教师走出去,企业培训师走进来”的师资培养路径。学院派出专任教师参加各企业组织的基础培训、高级培训、新产品技术培训、认证培训,并获得企业教师认证资格。企业派出培训师到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将经销商现场技术带入学院。同时,学院通过“1+N”(1门专业课程由1名专任教师主讲,N名企业兼职教师辅助实施)教学模式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一支专兼互融的教学团队。
5 专业辐射的社会责任,实现服务贡献与产业升级同步
我院以专业教学优势服务企业员工培训,承担一汽丰田、东风本田、东风风神等企业在天津及华北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汽车各岗位的员工培训、等级考核和资格认证工作。以站所资质优势服务社会认证鉴定,积极组织、策划和参与企业的汽车新产品、新工艺的展示及推介活动,面向行业和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利用学院所属的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第72站、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考核第一工作站、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一所的资源优势,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以基地技术优势服务行业技术推广,积极开展各种级别的汽车维修专业工种的技术培训和等级鉴定工作。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承担面向天津市汽车维修行业的汽车维修工、电动汽车维修工等相关技术工种的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及认证考核工作。
同时,承办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天津市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东风本田售后技能竞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且利用各种优势携手比亚迪、行云新能等合作企业,采用“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校企共建、师资综合培训、人才订制培养”五个路径,对云南怒江职业教育中心、西藏昌都市中等职业学院校、新疆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等实施了个性化帮扶,从专业规划、实训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帮扶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提升汽车类高职院校建成汽车行业前瞻与共性技术转化的重要基地、产教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汽车后服务市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關系,在“互联网+”时代本着校、企、生互动多赢的原则,不断提升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及汽车后服务市场对专业学生的吸引力,使我院汽车运用专业群校企合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更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
[3] 各部委行动计划、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34号)的工作要求[Z].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
[5]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Z].
[6]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津政发[2016]3号)[Z].
[7] 刘海微,李红梅.“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8):129-130.
[8] 解云霞.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7(7):167-168,176.
[9] 王艳.“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130-131.
关键词:“互联网+”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五业联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c)-0249-03
关于产教融合最新的顶层设计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新意义与总体目标,并依据该目标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部委也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天津市也出台了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指导意见。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具体工作要求,在“互联网+”时代,秉承“五业联动”策略,从2005年与一汽丰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始,就开启了引名企入教,育汽车匠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又引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奥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华星北方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天津捷通达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集团化企业入教,从单企业单项目的初始发展时期到单企业多项目的稳步发展时期到现在的集团企业共享的跨域发展时期。在“互联网+”的时代,依托协同育人管理平台,实现合作企业的大数据管理,校企优质资源整合,促进校际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实现行业、企业、学校的项目精准对接,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
1 产业沃土的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发展需要和绿色、安全的行业要求,围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推广,要想实现产业沃土的人才培养,就要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进行对接,并且要携手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联动机制。我院在围绕汽车产业与天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校企共建了订单式的培养育人模式,模块化项目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名企汇聚的实训基地,专兼互融的师资团队,优质专业的服务体系,实现了教学设备对接生产工具、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师对接技术人员、学生能力对接岗位需求,确保专业围绕产业、技能围绕岗位,从而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产业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2 行业标准的学习环境,实现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汇聚
引入行业标准与前沿技术,校企共建实训中心与教学资源平台,汇聚院校场地、教具、专任教师、技术专利、课程资源及企业车辆、工具、技术标准、兼职教师、项目成果等,搭建校企深度合作交流的创新平台,在完成校企订单教学外,共同研发实训设备、技术标准、教学资源等,推广新技术,开放实验室及校内实训基地,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协同创新课题研究,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协同创新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動相融合、与校企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融合,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另外,借助该平台的研发成果,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等。
我院引入了e-tron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德国I8686E行业标准等汽车行业的前沿技术及标准,校企共建了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对外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中心。与高教出版社、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共享了“名师讲堂、在线培训课程和在线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配套虚拟资源与智能教具深度结合,有效支持“教-学-做”、“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云存储、大数据分析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实现了在行业标准的学习环境下,在汇聚的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平台下,达到了“互联网+”下高效、交互的课堂教学。
3 企业订单的育人模式,实现知识学习与岗位要求融合
根据校企合作项目对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规格的要求,植入项目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形成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双方进行人才培养,使师资素质、实训设备、教育模式、评价方式等与该背景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企业订单的育人模式,知识学习与岗位要求深度融合。
我院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利用校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从合作开始,我院根据经销商当年用人需求,经学生申请,通过全面考核,在汽车专业群中选拔品牌忠诚度高、专业扎实、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利用教务在线管理系统组建、管理“订单班”,并利用学生一站式服务平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授课教师则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优化课程设计,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不断完善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院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校企协同开展“跟岗+顶岗”的“整建制实习”育人实践中,将企业员工上岗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操守、岗位能力等培训内容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融入顶岗实习课业体系,将学生/准员工顶岗实习的“活模块”典型性任务考核与企业内训技能考核、岗位任务融合,实现考核结果互认。 学生在校期间的认证考核由我院和企业双方分两阶段共同完成,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考核项目和内容依据企业的需求和任务设置,考官由企业技术经理/培训师与学院教师共同担任,从理论、实操两方面考核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对学生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评估与反馈,实现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
4 职业认证的教师团队,实现专任教师与能工巧匠互聘
在高职院校中,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很少,大都是偏重理论的教师,对于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学水平很难保证。这就要求各院校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平台,使专任教师团队达到职业认证,实现专任教师与能工巧匠互聘。
我院探索了“三双三层”的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在专业建设层,专任带头人与兼职带头人双向任职,构建稳定的专业建设团队。项目建设层,专任骨干教师与兼职骨干教师双向建设,构建动态的项目服务团队。课程建设层,专任授课教师与兼职授课教师双向授课,构建“1+N”课程教学团队),推动了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各校企合作项目建设以来,双方采取“专业教师走出去,企业培训师走进来”的师资培养路径。学院派出专任教师参加各企业组织的基础培训、高级培训、新产品技术培训、认证培训,并获得企业教师认证资格。企业派出培训师到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将经销商现场技术带入学院。同时,学院通过“1+N”(1门专业课程由1名专任教师主讲,N名企业兼职教师辅助实施)教学模式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一支专兼互融的教学团队。
5 专业辐射的社会责任,实现服务贡献与产业升级同步
我院以专业教学优势服务企业员工培训,承担一汽丰田、东风本田、东风风神等企业在天津及华北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汽车各岗位的员工培训、等级考核和资格认证工作。以站所资质优势服务社会认证鉴定,积极组织、策划和参与企业的汽车新产品、新工艺的展示及推介活动,面向行业和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利用学院所属的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第72站、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考核第一工作站、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一所的资源优势,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以基地技术优势服务行业技术推广,积极开展各种级别的汽车维修专业工种的技术培训和等级鉴定工作。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承担面向天津市汽车维修行业的汽车维修工、电动汽车维修工等相关技术工种的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及认证考核工作。
同时,承办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天津市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东风本田售后技能竞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且利用各种优势携手比亚迪、行云新能等合作企业,采用“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校企共建、师资综合培训、人才订制培养”五个路径,对云南怒江职业教育中心、西藏昌都市中等职业学院校、新疆和田职业技术学院等实施了个性化帮扶,从专业规划、实训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帮扶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提升汽车类高职院校建成汽车行业前瞻与共性技术转化的重要基地、产教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汽车后服务市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關系,在“互联网+”时代本着校、企、生互动多赢的原则,不断提升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及汽车后服务市场对专业学生的吸引力,使我院汽车运用专业群校企合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更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
[3] 各部委行动计划、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34号)的工作要求[Z].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
[5]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Z].
[6]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津政发[2016]3号)[Z].
[7] 刘海微,李红梅.“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8):129-130.
[8] 解云霞.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7(7):167-168,176.
[9] 王艳.“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