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少爷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绪年间,酆家在药都是数得上的富户。酆大掌柜以做口外药材而暴富,娶了四房太太,却只生下酆少爷一个男孩。酆少爷自然就成了酆家十几口人的心头肉。
  这样一来,酆少爷就活得精细。吃穿住行,无所不精其极。但酆少爷并非像城内其他家公子哥,不学诗书,飞扬跋扈。他不仅读书刻苦,而且对下人极其宽容。他对书童曾瑞最为平易可亲,两人兄弟般地处着。曾瑞十六岁那年,酆少爷突然对他说:“你伴我这些年了,总不能老跟着我,这些银子你拿着,去学个手艺吧。”曾瑞感激涕零,流着泪离开了酆家大院。
  离开酆家后,曾瑞就随着表哥去京城学厨师了。要做一个手艺精到的厨子不易,有人做了一辈子都做不出一道精菜来。可曾瑞不是笨人,进京城第五年就被一家王府选中了。这家王爷最爱吃鱼,而做鱼正是曾瑞的绝活。曾瑞能做的鱼有鱼丸、鱼羹、鱼粥、干蒸鱼、豆瓣鲜鱼、酥小鲫鱼、白蹦鱼丁、独鱼腐、醋椒鱼、锅塌鱼、五柳活鱼、罾蹦鲤鱼等七十二道。有这般手艺,自然过得很好。进京城第十年,他与这家王爷的一个丫鬟成了亲,生了子,其乐融融。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人都说叶落要归根,药都人乡土观念更浓。这年腊月,曾瑞带着家人回到药都城。让曾瑞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的药都城已非旧时的模样,房屋倒塌,城门被烧。原来,土匪孙殿英十二月打进城里,放火抢劫、杀人越货十八个昼夜。城内富商几乎被洗劫一空,家人被杀自杀所剩无几。曾瑞首先去大有街酆家大院找酆少爷。此时的酆家大院只有六间完整的房子,酆少爷正一身光鲜地坐在天井的红木椅上。酆家有十四人被杀或自杀,只剩酆少爷一人了。
  曾瑞在北关永和街买了一处房子,安顿下来后,就着手准备,要亲自为酆少爷做两道从宫中传出的好菜,一是为他压惊,再是表达藏在心中四十多年的情分。
  这天,天还没亮,曾瑞夫妇就忙了起来。第一道菜是“扒羊肉”:先将整块羊肉洗净放入锅中,加水、葱段、姜片、花椒,小火慢炖,将汤耗尽后再加入酒和醬油,炖至汁尽肉熟。然后把炖好的肉出锅,切成一指厚的小条,一片一片整齐地放入大碗里,再将酱油、葱花、姜末、花椒、白糖、酒和少量鸡汤兑成的汁均匀地洒在肉条上,上笼蒸至肉酥烂为止,出笼时滴入麻油而成。
  第二道菜“八仙锅”更为讲究:土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放入大锅中,加水、盐、花椒、菱角、黄酒等炖两个时辰;鸭子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加水、葱、菱角蒸三个时辰直到烂熟;海参每条切四块,鱼翅收拾干净,火腿切成半指粗、四指长的条,鸽子蛋煮熟后剥去壳,白菜切成三指见宽的块;锅中倒入猪油,油热之后倒入海米、葱、鲜姜末、白菜块,用鸡汤煮,到烂熟时方才出锅;然后把白菜放入八仙锅锅底,鸽子蛋放在后面,海参条放在前面,两边放上火腿和鱼翅,中间摆放鸭子,旁边放鸡,倒入鸡汤,将锅上蒸笼,蒸上一个时辰,这道菜方可上桌。
  曾瑞把两道菜端到桌上,再加两盘什锦素果,正好两荤两素,四菜一汤。酆少爷坐在椅上,端起一杯玉泉春呷了一小口,并不动筷。曾瑞夫妇请他品尝扒羊肉,他却夹了一片荔枝;请他尝八仙锅,他却夹了一片苹果。一顿饭酆少爷只吃了几片素果,喝了三杯酒。曾瑞夫妇不便再劝,只好作罢。酒菜撤下,曾瑞不解地说:“老爷,我知道您心情不好,可您也得尝尝呀。”酆少爷摇头不语。曾瑞再劝,酆少爷只得说:“我是闻不得菜中的烟味,你这两道菜不是用炭火做的!”“啊!”曾瑞惊叫了一声,“老爷还是活得这般精细呀。”酆少爷笑笑:“人呀,粗活百岁又有何用!”
  酆少爷回到酆家大院后,便不再进食。第六天,他告诉曾瑞:西厢房东北角地砖下埋有白银四万两。第七天夜里,酆少爷便微眯着眼,去世了。
  选自《特别关注》
其他文献
顺治帝看破红尘,把万里江山传给他八岁的儿子玄烨,玄烨就是康熙帝。  康熙帝成年亲政后,文治武功远远超过了顺治,于是就志得意满,飘飘然起来。  这天,康熙来到一处深山古寺,见一群僧人正在寺外种水稻,他决定进寺庙看看。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和尚把康熙迎入寺内。寺庙破败不堪,一张破茶几摇摇晃晃,老和尚急忙用瓦片支住一条腿,茶几才算稳当。康熙用手晃了晃茶几,见稳当了,满意地说:“这才像康熙帝坐江山——稳稳当当!
期刊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汴京上空忽然彩云飘浮,18只仙鹤飞鸣于皇城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更神奇的是,另外有2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路过的行人纷纷仰头观看,对这一景象惊叹不已。  原本这样的奇景应该被史官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册,但巧合的是,当时在位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宋徽宗。据称,徽宗亲睹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是国运兴盛之兆,于是欣然提笔,将目
期刊
清朝康熙年间,谢庄镇出了一位名医,他就是武先生。武先生是名医武承福的后代。他从小秉承家学,加上他天资聪明,人又勤奋,所以,武先生21岁那年在他们武家的“慕圣堂”诊所一开始行医,便妙手回春,治愈了别人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声名鹊起,方圆百里已是家喻户晓。  武家的诊所名为“慕圣堂”,是追慕医圣张仲景之意,当然,也有武家要成为当代医圣的心愿。  有一次,谢庄镇上张老五的左胳膊上长了一个大疮,找武先生诊治。
期刊
公元1136年8月15日,夏云姑降生时,除异光穿室、霞光横贯外,家中的鸡犬都匍匐在地,院子里的桂花瞬间全开,香气萦绕,绝美异常。她的父亲夏协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欢喜,认定这是孩子大福大贵的兆头,将来一定能为衰败的夏家光宗耀祖。  转眼间到了公元1153年(宋绍兴二十三年),南宋朝廷为了充实后宫,颁发圣旨,在全国各地大选美女。袁州是盛产美女之地,素有“万载花爆浏阳伞,宜春美女不用拣”的美誉。因此袁州(下
期刊
自从防风把“同济堂”的牌匾摘掉,换上“同济医院”后,葛根就不再去同济医院坐诊了。尽管在阳光下,“同济医院”这四个铜字,比“同济堂”那三个木刻字要金光灿烂百倍,但看病的人较以往还是少了很多,渐渐地竟有些冷清了。  防風不止一次恳求葛根:“爹,没事到医院坐坐,总比在家闷着好。”  葛根只是给他的画眉喂水,似乎防风不是在跟他说话。  葛根简直成了一个深居简出的隐士。早晨天还蒙蒙黑时,他就提着跟随了他大半
期刊
民国初期。有一天,在京汉铁路列车的一节车厢里,有一位怀里抱着一个小孩的山村姑娘,突然在一个农民的肩头上轻轻拍了一下,指指他鼓鼓囊囊的衣袋,附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那农民顿时慌慌张张走进了厕所间,过了一会儿,农民下车走了。  那山村姑娘眼看农民下车后,到了一个小站口,她也抱着孩子下了车,走了一段路,便进入了太行山的一条峡谷之中。  山姑正在那山峰耸立、树木阴森的山谷中走着,突然有八个彪形大汉从背后追
期刊
刑警队的何队长在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出事现场——金虹小区18号楼。  凭多年办案经验,何队长就知道坠楼者至少已气绝身亡一小时以上。  坠楼者是位男性,60岁左右,西装革履,一只意大利老人头牌皮鞋掉在一边。坠楼者七窍流血,很是可怕。  金虹小区是高档住宅小区,所以住户不多,闲杂人员一律不能入內,故小区内很少能见到行人。住户与住户之间也极少来往,大家车进车出的,连打照面的机会也很少,甚至连楼上
期刊
仙人鱼  明嘉靖年间,宋知远被任命为江西兴国知县。他在途中耽搁了两天,一到任上,兴国县的富豪士绅早就伸着脖子在等候。哪知宋知远宣称一概宴席全免,让大家一时心里摸不着底。直到当地大户方鸿涧亲自来请,师爷又在旁周旋美言,宋知县这才移步方府。  方府宅深景幽、气象不凡。席间更是极尽异馐奇珍之能事,尤其惹人注目的是中间一只雕琢精细的玉盆盛着的羹汤。这汤异香扑鼻,不知用什么炖成,清湛湛的,恰似翡翠碧玉一般。
期刊
成刚是刑警队的副队长,为了破获一个贩毒团伙,只身受命来到中缅边界,假扮成贩毒人员与毒贩接触,不料在毒贩窝里遇到了老对手胡三。胡三原是成刚他们县一个黑社会组织的老大,他的团伙被成刚带人一举打掉,他却逃了出来,没想到,他竟跑到这里当了毒贩。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成刚一看情势不好,踢倒两个打手逃了出来。穷凶极恶的胡三带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翻越一个山坡时,成刚的脚崴了,情况非常危急。  成刚一瘸一拐地拼命跑着
期刊
光绪二十年五月底的一天,天刚亮,颐和园乐寿堂便被阵阵鸟声惊醒。在正门口悬挂的一只鸟笼里,有两只五彩鹦鹉一声接一声地叫,叫声里时而夹杂着人声,听着很像李莲英的腔调:“老佛爷吉祥,老佛爷万寿。”  颐和园乐寿堂,还有个别名,叫“玉堂春富贵”,缘于周边种满了玉兰、海棠、迎春和牡丹。  老佛爷在五彩鹦鹉的祝福声中笑吟吟地起床,笑吟吟地梳头洗漱,笑吟吟地传早膳。  鹦鹉叫门,是乐寿堂总管李莲英的杰作之一。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