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无聊感与广泛性焦虑的关系研究

来源 :校园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无聊感与广泛性焦虑的关系,分析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和采用不同娱乐途径对三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和多维状态无聊量表,对广东省962名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 ①广泛性焦虑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以及其2个维度都呈负相关;与无聊感总分以及其5个维度均呈正相关.②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开放的态度”维度通过无聊感为中介途径,对广泛性焦虑产生负向影响.③采用不同信息获取途径的大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采用不同娱乐途径的大学生在无聊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批判性思维倾向对降低广泛性焦虑有积极意义,无聊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高中生一方面自身面临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困扰、高中课业的挑战;另一方面还面对家庭、学校的“唯分数论”,社会外部环境给予的“厚望”.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亟需拓宽发展培养路径.
期刊
为探究受欺负对于个体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反刍这一认知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与性别差异,采用受欺负问卷、儿童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悲伤反刍分量表、愤怒反刍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对258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男生1328人,女生1254人;平均年龄13.95岁,SD=0.6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1)受欺负与悲伤反刍、愤怒反刍、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2)受欺负、悲伤反刍、愤怒反刍均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抑郁情绪,且悲伤反刍和愤怒反刍在受欺负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该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悲伤反刍对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