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冰心(1991.1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史专业。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作品批评家,《人间词话》是王国维重要著作之一。在今天来说,其书的重要意义不可小觑,在我国近代史上,《人间词话》这本书同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启了近代文学作品的兴起之路。王国维曾说,谈到境界,离不开其核心“真”,不论是创作文学作品还是体味大自然,都要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受和体会,这样才能做出有真感情的作品。其中,他要求,语言一定要真,并且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做到做文章时的“真”?这里就可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核心要求:首先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情感要表达自然;其次,作品的创作主体要结合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从优秀、合格的文学作品;这里就是要作者做出的文章要“不隔”。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一书中明确提出境界说的三对范畴如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隔”与“不隔”来阐述其境界说的主要内容,王国维从文学的角度要求作者在做文章时要做到作品的情、景的统一、情须真、表达自然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着重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进行简明阐释,并从王国维对“境界说”规定的三对范畴和两种境界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王国维谈到“境界说”时,其主要讲到以下几个点:首先,诗词作品在创作时要做到情与景相互融合、情感自然真切。如何做到“有境界”?王国维这样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1]王国维讲境界,必须包含情与景,二者缺一不可。王国维一再强调,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真实写景,还是诗词创作的言情,谈其关键,还是在于要“真”,创作主体要有真切自然的表达,和鲜活生动的表述。所谓“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2]因此,他称赞“‘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3]称赞纳兰性德的词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4]显然,这又是对传统“意境说”的补充发展。
其二,在谈到作品的境界一说时,王国维强调,一定要真切的把握写实与理想的辩证关系。《人间词话》第二则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5]第五则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6]很明显,这里王国维的说法是受到了叔本华“理念说”的深刻影响,但是在具体表述上王国维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下结合了叔本华的“理念说”的核心思想进行要求的。
其三,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差异。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7]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8]朱光潜曾这样评价王国维“他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一例可证。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所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忘我之境)。它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与其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似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9]比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国维还认为,创造“無我之境”要比创造“有我之境”难,只有“豪杰之十”才能达到心远意静、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达到“无我之境”。[10]
王国维在对境界说的创作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和规定后,之后的创作者大体依次来要求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且以境界说的规定为基准,在创作文章时,严格要求自己的文学作品。王国维运用了西方美学的概念和思想来解释他的“意境”思想。这一点上,是值得赞许的。王国维在融合了中西文学的共通点之后又加以扬弃。因此,王国维所说的境界说并不完全属于中国传统的古典美学意境说的范畴。王国维将其中西思想的文化碰撞毫无保留的加入到对境界的阐释当中。这在文学史上是少之又少的。
注释:
[1]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8页.
[2]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12.第66页.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178页.
[4]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3页.
[5]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3页.
[6]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3页.
[7]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0页.
[8]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1页.
[9]朱光潜:《诗论》.朱光潜美学文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0]周圣伟:《中国古典诗文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101页.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
[2]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12.
[3]陈运良:《中国诗学批评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美学文集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作品批评家,《人间词话》是王国维重要著作之一。在今天来说,其书的重要意义不可小觑,在我国近代史上,《人间词话》这本书同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启了近代文学作品的兴起之路。王国维曾说,谈到境界,离不开其核心“真”,不论是创作文学作品还是体味大自然,都要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受和体会,这样才能做出有真感情的作品。其中,他要求,语言一定要真,并且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做到做文章时的“真”?这里就可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核心要求:首先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情感要表达自然;其次,作品的创作主体要结合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从优秀、合格的文学作品;这里就是要作者做出的文章要“不隔”。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一书中明确提出境界说的三对范畴如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隔”与“不隔”来阐述其境界说的主要内容,王国维从文学的角度要求作者在做文章时要做到作品的情、景的统一、情须真、表达自然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本文着重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进行简明阐释,并从王国维对“境界说”规定的三对范畴和两种境界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王国维谈到“境界说”时,其主要讲到以下几个点:首先,诗词作品在创作时要做到情与景相互融合、情感自然真切。如何做到“有境界”?王国维这样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1]王国维讲境界,必须包含情与景,二者缺一不可。王国维一再强调,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真实写景,还是诗词创作的言情,谈其关键,还是在于要“真”,创作主体要有真切自然的表达,和鲜活生动的表述。所谓“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2]因此,他称赞“‘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3]称赞纳兰性德的词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4]显然,这又是对传统“意境说”的补充发展。
其二,在谈到作品的境界一说时,王国维强调,一定要真切的把握写实与理想的辩证关系。《人间词话》第二则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5]第五则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6]很明显,这里王国维的说法是受到了叔本华“理念说”的深刻影响,但是在具体表述上王国维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下结合了叔本华的“理念说”的核心思想进行要求的。
其三,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差异。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7]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8]朱光潜曾这样评价王国维“他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一例可证。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所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忘我之境)。它的‘无我之境’的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与其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似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9]比如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国维还认为,创造“無我之境”要比创造“有我之境”难,只有“豪杰之十”才能达到心远意静、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达到“无我之境”。[10]
王国维在对境界说的创作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和规定后,之后的创作者大体依次来要求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且以境界说的规定为基准,在创作文章时,严格要求自己的文学作品。王国维运用了西方美学的概念和思想来解释他的“意境”思想。这一点上,是值得赞许的。王国维在融合了中西文学的共通点之后又加以扬弃。因此,王国维所说的境界说并不完全属于中国传统的古典美学意境说的范畴。王国维将其中西思想的文化碰撞毫无保留的加入到对境界的阐释当中。这在文学史上是少之又少的。
注释:
[1]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8页.
[2]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12.第66页.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178页.
[4]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3页.
[5]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3页.
[6]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3页.
[7]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0页.
[8]王国维:《人间词话》,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第41页.
[9]朱光潜:《诗论》.朱光潜美学文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0]周圣伟:《中国古典诗文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101页.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
[2]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社,2012.
[3]陈运良:《中国诗学批评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朱光潜.《诗论》[M].朱光潜美学文集二[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