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语文老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记录师生通过实践和摸索,在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养成上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阅读 质疑 品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52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其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渗透于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的,无论课堂还是课外,无论校内亦或家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无论文字还是其他形式,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都能渗透“阅读”二字。时间可以是零星的也可以是整块的,所谓“积跬步至千里”。
新一届学生又满含期望地走进了二中校园,我不想把他们培养成只在乎考分的考者,所以在这一届的教学中我进行了新的尝试——阅读素养的习惯培养。虽不是独创但我实践了并有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的做法呈现。
一、争取家长的支持
我利用新初一第一次“家长会”向学生家长讲清我的带班理念之一——热爱阅读。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精心为学生准备了阅读书单,并跟家长委员会成员商量好了从网上购买到校。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还学生阅读的时间,把学生在家的部分电视时间或题海时间变为课外阅读时间。
二、提出硬性要求
周末语文作业为阅读课外书籍,规定每周末同学从图书角选择图书携带回家,一本书四周看完,提倡提前看完。每周看完后要做好记录(阅读的页码、日期、书籍名称、复述),填写好“读书卡”。
做好摘抄、赏析、仿写。前提是老师要教会学生摘抄的内容(比如:修辞句、哲理句、写景句、描写句等等),教会学生赏析方法。
三、课堂传魅力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是培养阅读素养的良好机会,也是老师能把控的时间。我个人认为阅读素养的最终养成是使学生养成一种质疑习惯、一种思考习惯、一种品读习惯。
首先从培养质疑习惯说起,新课的预习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从各个角度提出心中疑问。刚开始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提疑甚至提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疑问来,这时候我就引导他们怎么选角度,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思想、反常处、矛盾处等角度提疑,逐渐的学生开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疑问了。记得在初一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疑问“文章中写了那么多事件,如果把这些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会有什么不同?”。这一个疑问就涉及到了记叙顺序的知识点,插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也正是讲授这课的一个重点。在讲《最后一课》时学生又提出“文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伏笔,请举例”,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我给学生讲解了“伏笔”的知识点,他们就能在此课联系旧知来提疑是我没有想到的,原本在这课的备课中我并未把“伏笔”作为学习内容,但因为有了学生的疑问,我及时增加了备课内容,同学们再次巩固了这一知识点。因为长期坚持,现在同学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都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疑问。
培养质疑的习惯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困惑,也可以真正做到从学情出发备课,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了以老师的主观意志为主导的课程,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讲课的切入点,促进了学生钻研文本,从阅读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情绪。改变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的记忆多于思考的习惯,做到“认真读书”。这是高年级语文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习惯。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认真读书’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
其次培养品读习惯也要从课堂抓起。诗歌和散文是教学生细细品读的好载体。记得上《秋天》(何其芳)这首诗歌的课堂上,我以朗读技巧中的“重读”为切入点,以第一节诗歌为例,请同学们做了如下学习活动:独立朗读——画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字、词——品析重读的原因,在书中做好旁批——交流展示,各抒己见,老师适时引导——展开想象描写画面。这样的教学活动前半部分看似安静,但我以为语文学习常常是需要给学生一些“静”,学生静心的学习效果果然是很好的,他们找出了“满披着”、“飘出”、“饱食”、“肥硕”、“栖息”等需重读的词,还品读出了拟人的修辞,秋天带来的喜悦满足、安逸,画面生动形象等特点……。诗歌凝练的语言特点在这样的品读中传递给了学生画面感,浓浓的诗意荡漾在课堂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征服学生,激发了他们写诗的欲望和阅读诗集的激情,课后图书角中的席慕容、舒婷、冰心的诗集被学生借阅。诗歌也从他们的笔下源源不断地出现,其中不乏好诗。
一直到现在,有的同学还保留着在日记中写写诗歌,摘抄本中抄抄诗歌,仿写几句的习惯。我想细细品读文章,细细品读文字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使老师的教学事半功倍。
四、活动促兴趣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推介活动,甚至还可以从文字阅读扩展到对电影的“阅读”,初一(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文章主题都为“爱国”,上完后我布置孩子们跟父母一起观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并写了观影报告。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项活动让学生增强了爱国情感,也进一步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历史。学生被影片中的小人物的精神感动着,被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着,这多好!
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坚持,我确实从学生现在的文章中看到了“积跬步”带来的好处:思维的活跃,理解的深入,文字的美丽,心灵的净化,积极的态度。我希望我的坚持能给学生带去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真正能达到“至千里”。
【关键词】阅读 质疑 品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52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其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渗透于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的,无论课堂还是课外,无论校内亦或家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无论文字还是其他形式,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都能渗透“阅读”二字。时间可以是零星的也可以是整块的,所谓“积跬步至千里”。
新一届学生又满含期望地走进了二中校园,我不想把他们培养成只在乎考分的考者,所以在这一届的教学中我进行了新的尝试——阅读素养的习惯培养。虽不是独创但我实践了并有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的做法呈现。
一、争取家长的支持
我利用新初一第一次“家长会”向学生家长讲清我的带班理念之一——热爱阅读。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精心为学生准备了阅读书单,并跟家长委员会成员商量好了从网上购买到校。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还学生阅读的时间,把学生在家的部分电视时间或题海时间变为课外阅读时间。
二、提出硬性要求
周末语文作业为阅读课外书籍,规定每周末同学从图书角选择图书携带回家,一本书四周看完,提倡提前看完。每周看完后要做好记录(阅读的页码、日期、书籍名称、复述),填写好“读书卡”。
做好摘抄、赏析、仿写。前提是老师要教会学生摘抄的内容(比如:修辞句、哲理句、写景句、描写句等等),教会学生赏析方法。
三、课堂传魅力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是培养阅读素养的良好机会,也是老师能把控的时间。我个人认为阅读素养的最终养成是使学生养成一种质疑习惯、一种思考习惯、一种品读习惯。
首先从培养质疑习惯说起,新课的预习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从各个角度提出心中疑问。刚开始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提疑甚至提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疑问来,这时候我就引导他们怎么选角度,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思想、反常处、矛盾处等角度提疑,逐渐的学生开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疑问了。记得在初一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疑问“文章中写了那么多事件,如果把这些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会有什么不同?”。这一个疑问就涉及到了记叙顺序的知识点,插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也正是讲授这课的一个重点。在讲《最后一课》时学生又提出“文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伏笔,请举例”,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我给学生讲解了“伏笔”的知识点,他们就能在此课联系旧知来提疑是我没有想到的,原本在这课的备课中我并未把“伏笔”作为学习内容,但因为有了学生的疑问,我及时增加了备课内容,同学们再次巩固了这一知识点。因为长期坚持,现在同学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都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疑问。
培养质疑的习惯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困惑,也可以真正做到从学情出发备课,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了以老师的主观意志为主导的课程,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讲课的切入点,促进了学生钻研文本,从阅读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情绪。改变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的记忆多于思考的习惯,做到“认真读书”。这是高年级语文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习惯。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认真读书’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
其次培养品读习惯也要从课堂抓起。诗歌和散文是教学生细细品读的好载体。记得上《秋天》(何其芳)这首诗歌的课堂上,我以朗读技巧中的“重读”为切入点,以第一节诗歌为例,请同学们做了如下学习活动:独立朗读——画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字、词——品析重读的原因,在书中做好旁批——交流展示,各抒己见,老师适时引导——展开想象描写画面。这样的教学活动前半部分看似安静,但我以为语文学习常常是需要给学生一些“静”,学生静心的学习效果果然是很好的,他们找出了“满披着”、“飘出”、“饱食”、“肥硕”、“栖息”等需重读的词,还品读出了拟人的修辞,秋天带来的喜悦满足、安逸,画面生动形象等特点……。诗歌凝练的语言特点在这样的品读中传递给了学生画面感,浓浓的诗意荡漾在课堂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就会征服学生,激发了他们写诗的欲望和阅读诗集的激情,课后图书角中的席慕容、舒婷、冰心的诗集被学生借阅。诗歌也从他们的笔下源源不断地出现,其中不乏好诗。
一直到现在,有的同学还保留着在日记中写写诗歌,摘抄本中抄抄诗歌,仿写几句的习惯。我想细细品读文章,细细品读文字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使老师的教学事半功倍。
四、活动促兴趣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推介活动,甚至还可以从文字阅读扩展到对电影的“阅读”,初一(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文章主题都为“爱国”,上完后我布置孩子们跟父母一起观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并写了观影报告。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项活动让学生增强了爱国情感,也进一步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历史。学生被影片中的小人物的精神感动着,被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着,这多好!
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坚持,我确实从学生现在的文章中看到了“积跬步”带来的好处:思维的活跃,理解的深入,文字的美丽,心灵的净化,积极的态度。我希望我的坚持能给学生带去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真正能达到“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