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穿支皮瓣在臀部压疮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由式穿支皮瓣在臀部压疮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2月—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自由式穿支皮瓣修复臀部压疮患者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71岁;骶尾部19例,股骨转子部9例,坐骨结节部7例,骶尾部合并股骨粗隆部4例。术前应用多普勒探查并标记出缺损周围血流流速超过2.5 cm/s的穿支血管,以此穿支为自由式穿支皮瓣的供血血管,以血管穿出点所在位置为旋转点,结合常规的皮瓣供区选择原则优选供区。常规行清创术,彻底切除溃疡周围坏死及失活组织,包括创面周围瘢痕及纤维化组织,直至创面新鲜。清创后创面组织活力好、无炎性反应患者行一期皮瓣修复术;清创术后创面组织活力较差、有潜在局部感染倾向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每次5~7 d,更换1~3次,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行二期皮瓣修复术。39例患者臀部压疮修复共采用螺旋桨皮瓣34个、旋转皮瓣9个、V-Y推进皮瓣7个,其中单个皮瓣修复30例、组合皮瓣修复9例;皮瓣切取范围为10.5 cm×6.5 cm~22.0 cm×7.0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密切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对症处理;随访术后功能、外形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7例切口一期愈合,皮瓣顺利成活;1例术后皮瓣下出血,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次清创,游离皮瓣及周边软组织,拉拢缝合修复;1例静脉回流不畅,皮瓣淤血,针刺放血处理后,切口延迟愈合。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6个月。39例患者术后皮瓣供区与受区功能及外形均满意,其中2例因护理不当分别于术后半年和1年臀部压疮复发。结论:自由式穿支皮瓣既减少了传统轴型皮瓣或肌皮瓣的较大手术创伤,又避免在设计与操作中因血管解剖异常造成的困难,且血供可靠、操作简便,是修复压疮的理想皮瓣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体化股骨头导板在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5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17具成人骨盆标本,其中男9具、女8具,年龄40
目的:探讨经脑沟裂手术与传统经皮层造瘘手术治疗优势半球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杂交手术方式在复杂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7月—2018年9月26例复杂性多节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但少数AF病因不明,被称为孤立性AF。AF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突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14例肱骨髁上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2~86[33(22,48)]岁,髁上突位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微创心脏外科直视手术(MI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淮北矿工总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接受MIDCS的患者20例,其中男8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皮肤牵张技术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创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1月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跟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