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建筑大学秉承立足首都、融入首都城乡建设的办学传统,着眼于建设“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不断为首都城乡建设贡献力量。近5年来,学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达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4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共8项,2010年~2012年连续3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服务经费连续7年过亿元。
近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奥运工程、故宫古建筑大修等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网”的控制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基于经纬仪、全站仪以及数码相机为传感器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重构技术,发明了专用测量装置,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68篇(其中EI 9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行业标准3项。
本项目已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线、北京国贸大厦、武广客运专线、故宫古建筑大修、全国地铁建设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到7亿多元,为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受理发明专利申请7项,编制国标4部、行业规范4部,相关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近3年来,本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33亿元,引领了交通运输、建筑、钢铁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就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本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项,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6篇,形成地方标准2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学科,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
工程中心围绕我国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需求,发挥与国内古建筑数据库生产企业联合的产学研优势,通过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环境建设,构筑起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的工程能力平台;建立并完善工程化产业化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建筑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系统与技术: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扫描系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设备,形成一个能够以多种手段获取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各种空间几何、影像纹理、点云等多源数据的系统。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复杂对象的逆向三维建模软件与技术: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包括数据处理构建点云模型、根据点云模型提取构成建筑构件的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点云模型构建建筑表面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载影像纹理构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个步骤。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技术:数据库中要包含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还有文学数据、历史数据、影像数据等。要设计一种能够管理、查询、显示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构成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将数据库应用于建筑遗产生命过程分析、建筑遗产备灾数据库、数字化建筑遗产复原研究、推动建筑学的实境化教学、国际化的建筑数据交换平台等5个方面。
基于文献的历史建筑复原研究数据库: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资料与文献数据重建为历史建筑的代用数据,并使用现代信息获取、存储与可视化技术,提取各个朝代特色建筑的丰富资料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可共享的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
建筑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标准:建立富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据库,以及国内首个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字档案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近几年,该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建设,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问题,以城市雨水系统为切入点,以可持续水循环为引领,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以揭示城市水环境水量水质保障各环节的科学机理为支撑,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水质净化与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再生利用与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领域,通过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重点开展跨学科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城市雨水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评估模型工具研发;城市雨水产汇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响应机理研究;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处置技术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研究;城市雨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决策控制系统 ;可持续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回收反应过程和机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处理新工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内源过程机理研究;污水资源化回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城市工业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节水影响机理研究;城市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集成;城市工业和公共建筑节水相关定额研究。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包括:北京市东方太阳城水环境系统与雨水利用工程、数字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研究方案、龙潭湖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与示范等。
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凭借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设行业优势,面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构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特色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营造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实验室学术环境,培养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形成高层次学术交流、成果培育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城市测绘技术体系与标准化:基础测绘方面:研究大地基准现代化、城市三维测量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高可靠高精度处理、高效能网络分布式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倾斜摄影与面阵摄影测量技术、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数据融合、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地图智能综合与质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动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时空数据通用模型与一体化管理、地图数据级联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等。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建设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测绘基准框架,通用和专用标准。
城市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研究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历史多源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平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面向网格化、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探索基于空间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细测量与重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构)筑物精细测量技术:为建筑施工进行精密放样、建筑运营进行质量监控和安全监测服务;文化遗产精细三维重构技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服务。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200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认定的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过第二期建设项目验收,2010年9月进入第三期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研究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天然气梯级高效利用技术、集中供热和区域供冷技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应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技术。
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包括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空调用冰蓄冷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监测和优化技术、浅层地热和水源热泵技术等。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手段相关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统、能源输配系统能耗并提高能效技术、监测和优化管理建筑用能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一五”子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验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许多已直接应用于北京市场,内容涉及旋流式烟气除尘器、低污染催化燃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同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实验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服务方向,将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结合北京的城乡建设需求,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规划评估理论与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与模式;新型围护结构研究;建筑风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节能墙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和玻璃幕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砌体外墙及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及节能玻璃幕墙的系统设计理论。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再生结构材料与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节能环保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研究工业废弃物在可持续性结构材料中的性能机理及应用技术。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研究: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热泵机组及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及环境控制系统特性评价指标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理论及技术研究;蓄能机理及建筑应用研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绿色建筑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研究;非传统水源循环途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建筑节水与场地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绿色建筑水环境生态调蓄净化技术与集成技术。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数十项。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在绿色医院设计研究、采光遮阳一体化建筑构件研究、高层建筑风噪机理及对策研究、节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个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示范项目的成果转化实践。同时,实验室针对绿色建筑重点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国进行开放性课题资助。典型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参处绿色建筑设计、北京腾达大厦绿色建筑优化对策研究、北京宣武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及设计研究、佛山东平新城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认定技术咨询等。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1月成立。该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工程检测资质,拥有国家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全国行业领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设领域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结构节能、抗震、耐久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节能抗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工程结构相关的抗震新技术和国外先进抗震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节能新型墙体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监控技术与标准化施工技术:开展大型复杂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高效预应力成套技术标准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维修加固:开展工程结构的材料检测、结构检测、检测鉴定和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开展环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热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共计80余项,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申请专利10余项,获批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心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致力于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享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北京乃至全国建筑安全监测提供所需高新技术和装备。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声学技术的建筑安全监测。
大型建筑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建筑安全物联网系统工程。
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技术。
建筑装备安全监测规范与服务。
目前,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2项。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该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依托,并联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省部级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环保的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中心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理论、功能设计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决高效交通换乘、优化枢纽内部流线等交通运行效率及紧急情况下行人疏散等安全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减灾,解决地下道路及空间火灾烟气控制、内涝防治、安全疏散、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评价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相关技术难题,着重开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应用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预测、评价技术与应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新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解决施工的空间制约、资源制约、无障碍施工等问题。
该中心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6项;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5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75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10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约60余项,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5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有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100余篇论文被CSSCI收录。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建设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资源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伦理研究: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公共参与;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智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储备中心。
基地建设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汇聚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精英人才和技术,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各类资源,开展气候变化对本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培养储备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努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性基地。
基地将组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交通、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与金融、规划与管理等跨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系统全面地分析气候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应对机制与技术、应对计划与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展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标准的研究;搭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和研发网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及相关低碳政策在短期内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学和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勤业集团”)共同组成并申报建设。中心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批复(浙经信技术[2009]311号)。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切实发挥产学研联合作用为目标,以实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
中心自建立以来围绕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围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重点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四新技术”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大力做好应用与推广工作。
中心的科研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浙江勤业集团设立或拟定的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发明专利、国家级工法等;二是学校根据具体土木工程热点、难点技术而设立或拟定的项目;三是国家及地区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科研课题。浙江勤业集团与学校拟定的项目由各单位分别提交到研发中心,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列为正式选题并由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申报指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面向首都城乡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扩散高新技术,建设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是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首都城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园以建筑科技为主导,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开展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监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设计、实验、应用、信息等产业化基地。
科技园重点发展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古建筑保护、建筑结构与施工、新型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市政工程建设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数字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新技术等领域。
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科技园在园企业已初步形成由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组成的一条龙服务产业。目前共有7个单位,其中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为甲级资质设计院,京精大房监理公司为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综合甲级资质监理公司。多年来,校办产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多项古建修复设计。京精大房监理公司在国内外(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监理项目有:国家体育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外交部新闻中心、北京国际中心、地铁8号线、地铁9号线、地铁10号线、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中央政府驻澳门办公楼、哈萨克斯坦北京大厦等多项重要工程,已完成的项目中有多项工程获詹天佑奖、国家鲁班奖,尤其是在奥运工程监理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理,被奥组委评为“科技奥运先进集体”,总监理师被评为“奥运建设标兵”。
[责任编辑:蔡桂兰 张 雯]
近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奥运工程、故宫古建筑大修等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网”的控制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基于经纬仪、全站仪以及数码相机为传感器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重构技术,发明了专用测量装置,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68篇(其中EI 9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行业标准3项。
本项目已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线、北京国贸大厦、武广客运专线、故宫古建筑大修、全国地铁建设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到7亿多元,为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受理发明专利申请7项,编制国标4部、行业规范4部,相关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近3年来,本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33亿元,引领了交通运输、建筑、钢铁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就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本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项,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6篇,形成地方标准2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学科,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
工程中心围绕我国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需求,发挥与国内古建筑数据库生产企业联合的产学研优势,通过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环境建设,构筑起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的工程能力平台;建立并完善工程化产业化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建筑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系统与技术: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扫描系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设备,形成一个能够以多种手段获取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各种空间几何、影像纹理、点云等多源数据的系统。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复杂对象的逆向三维建模软件与技术: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包括数据处理构建点云模型、根据点云模型提取构成建筑构件的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点云模型构建建筑表面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载影像纹理构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个步骤。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技术:数据库中要包含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还有文学数据、历史数据、影像数据等。要设计一种能够管理、查询、显示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构成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将数据库应用于建筑遗产生命过程分析、建筑遗产备灾数据库、数字化建筑遗产复原研究、推动建筑学的实境化教学、国际化的建筑数据交换平台等5个方面。
基于文献的历史建筑复原研究数据库: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资料与文献数据重建为历史建筑的代用数据,并使用现代信息获取、存储与可视化技术,提取各个朝代特色建筑的丰富资料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可共享的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
建筑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标准:建立富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据库,以及国内首个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字档案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近几年,该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建设,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问题,以城市雨水系统为切入点,以可持续水循环为引领,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以揭示城市水环境水量水质保障各环节的科学机理为支撑,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水质净化与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再生利用与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领域,通过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重点开展跨学科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城市雨水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评估模型工具研发;城市雨水产汇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响应机理研究;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处置技术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研究;城市雨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决策控制系统 ;可持续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回收反应过程和机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处理新工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内源过程机理研究;污水资源化回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城市工业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节水影响机理研究;城市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集成;城市工业和公共建筑节水相关定额研究。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包括:北京市东方太阳城水环境系统与雨水利用工程、数字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研究方案、龙潭湖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与示范等。
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凭借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设行业优势,面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构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特色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营造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实验室学术环境,培养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形成高层次学术交流、成果培育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城市测绘技术体系与标准化:基础测绘方面:研究大地基准现代化、城市三维测量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高可靠高精度处理、高效能网络分布式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倾斜摄影与面阵摄影测量技术、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数据融合、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地图智能综合与质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动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时空数据通用模型与一体化管理、地图数据级联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等。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建设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测绘基准框架,通用和专用标准。
城市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研究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历史多源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平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面向网格化、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探索基于空间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细测量与重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构)筑物精细测量技术:为建筑施工进行精密放样、建筑运营进行质量监控和安全监测服务;文化遗产精细三维重构技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服务。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200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认定的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过第二期建设项目验收,2010年9月进入第三期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研究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天然气梯级高效利用技术、集中供热和区域供冷技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应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技术。
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包括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空调用冰蓄冷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监测和优化技术、浅层地热和水源热泵技术等。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手段相关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统、能源输配系统能耗并提高能效技术、监测和优化管理建筑用能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一五”子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验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许多已直接应用于北京市场,内容涉及旋流式烟气除尘器、低污染催化燃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同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实验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服务方向,将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结合北京的城乡建设需求,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规划评估理论与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与模式;新型围护结构研究;建筑风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节能墙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和玻璃幕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砌体外墙及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及节能玻璃幕墙的系统设计理论。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再生结构材料与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节能环保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研究工业废弃物在可持续性结构材料中的性能机理及应用技术。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研究: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热泵机组及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及环境控制系统特性评价指标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理论及技术研究;蓄能机理及建筑应用研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绿色建筑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研究;非传统水源循环途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建筑节水与场地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绿色建筑水环境生态调蓄净化技术与集成技术。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数十项。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在绿色医院设计研究、采光遮阳一体化建筑构件研究、高层建筑风噪机理及对策研究、节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个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示范项目的成果转化实践。同时,实验室针对绿色建筑重点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国进行开放性课题资助。典型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参处绿色建筑设计、北京腾达大厦绿色建筑优化对策研究、北京宣武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及设计研究、佛山东平新城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认定技术咨询等。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1月成立。该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工程检测资质,拥有国家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全国行业领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设领域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结构节能、抗震、耐久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节能抗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工程结构相关的抗震新技术和国外先进抗震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节能新型墙体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监控技术与标准化施工技术:开展大型复杂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高效预应力成套技术标准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维修加固:开展工程结构的材料检测、结构检测、检测鉴定和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开展环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热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共计80余项,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申请专利10余项,获批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心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致力于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享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北京乃至全国建筑安全监测提供所需高新技术和装备。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声学技术的建筑安全监测。
大型建筑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建筑安全物联网系统工程。
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技术。
建筑装备安全监测规范与服务。
目前,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2项。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该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依托,并联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省部级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环保的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中心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理论、功能设计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决高效交通换乘、优化枢纽内部流线等交通运行效率及紧急情况下行人疏散等安全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减灾,解决地下道路及空间火灾烟气控制、内涝防治、安全疏散、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评价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相关技术难题,着重开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应用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预测、评价技术与应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新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解决施工的空间制约、资源制约、无障碍施工等问题。
该中心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6项;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5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75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10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约60余项,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5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有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100余篇论文被CSSCI收录。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建设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资源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伦理研究: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公共参与;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智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储备中心。
基地建设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汇聚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精英人才和技术,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各类资源,开展气候变化对本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培养储备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努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性基地。
基地将组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交通、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与金融、规划与管理等跨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系统全面地分析气候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应对机制与技术、应对计划与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展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标准的研究;搭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和研发网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及相关低碳政策在短期内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学和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勤业集团”)共同组成并申报建设。中心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批复(浙经信技术[2009]311号)。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切实发挥产学研联合作用为目标,以实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
中心自建立以来围绕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围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重点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四新技术”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大力做好应用与推广工作。
中心的科研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浙江勤业集团设立或拟定的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发明专利、国家级工法等;二是学校根据具体土木工程热点、难点技术而设立或拟定的项目;三是国家及地区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科研课题。浙江勤业集团与学校拟定的项目由各单位分别提交到研发中心,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列为正式选题并由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申报指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面向首都城乡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扩散高新技术,建设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是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首都城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园以建筑科技为主导,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开展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监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设计、实验、应用、信息等产业化基地。
科技园重点发展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古建筑保护、建筑结构与施工、新型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市政工程建设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智能化技术、数字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新技术等领域。
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科技园在园企业已初步形成由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组成的一条龙服务产业。目前共有7个单位,其中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为甲级资质设计院,京精大房监理公司为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综合甲级资质监理公司。多年来,校办产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多项古建修复设计。京精大房监理公司在国内外(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监理项目有:国家体育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外交部新闻中心、北京国际中心、地铁8号线、地铁9号线、地铁10号线、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中央政府驻澳门办公楼、哈萨克斯坦北京大厦等多项重要工程,已完成的项目中有多项工程获詹天佑奖、国家鲁班奖,尤其是在奥运工程监理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理,被奥组委评为“科技奥运先进集体”,总监理师被评为“奥运建设标兵”。
[责任编辑:蔡桂兰 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