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吗?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湾垦丁,我们的导游兼司机是个环保志工,业余经常参与环保活动,对本地的生态知识了如指掌。在路边看到一种植物,挂着绿色的果实,扁平,呈三角状。问导游这是什么。答曰,因为外形像橄榄的核儿,故称榄仁。早些年,台湾生活还很苦,一干活就是一整天,但上午的时候特别热,有些农民干一个时辰的活儿,找借口跑到榄仁树下歇息,时人笑话这些农民,说是“榄仁树下坐懒人”。
  


  我们随口问了一句,能吃吗?
  司机笑起来,说,你们大陆朋友都爱问这句话。
  我想,我们的祖先也是饿怕了。
  还有一种螃蟹,称为陆蟹,就是在陆地上生活的螃蟹。其实它们也不完全在陆地上生活,还要跟大海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年中秋前后,陆蟹都要大迁徙,穿过街路,到海边浅滩上产卵。小螃蟹长大后,再搬迁到陆地上,以果实和树叶为生。
  我们又下意识地问了一下,能吃吗?
  问完,赶紧掩嘴。
  司机倒是认真地回答,能吃。陆蟹有三百多种,有的很大,大概有人的拳头的三倍;有的很小,像硬币一样;大多数可以吃。以前的人难得温饱,所以吃一点,现在没人吃了。
  还看到一种圆溜溜的果实,绿色,晶莹剔透,很可爱。问司机叫什么名字,答曰海檬果。
  司机看着我们,说,这个不能吃,微毒。
  大家都笑了。
  (于正军荐自《羊城晚报》)
  责编:我不是雨果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不少国土横跨超过一个时区的国家,这些国家中有一部分使用了统一时区制,其中不乏横跨区域很大的,如日本、阿根廷、沙特等,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管理。  不过还有一些更大的,不得不采取多时区制。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就曾经划分了11个时区,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俄罗斯在2010年3月把全国时区的数量减少到了9个。  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四的美国也是个典型的分时区制国家,除了海外领地和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美国的
期刊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州谢尔普霍夫历史艺术博物馆雇佣了一只名叫玛瑞的猫咪当门卫。两年前,这只姜黄色的猫就经常在博物馆附近闲逛,和博物馆的员工们也都成了“熟人”。员工们为它取名玛瑞,以纪念这座建筑的前任所有者安娜·玛瑞瓦。4月1日愚人节的时候,员工们帮这只猫咪写了一封求职信,信上写道“既然我是安娜·玛瑞瓦的‘直系亲属’,我要求博物馆给我安排一份工作”,上面还印了猫的爪印。员工们后来将照片发布到了insta
期刊
美国东北部特拉华州贝瑟尼沙滩上的一位员工在清理沙滩时一次性举起25把椅子,相关照片被发到网上后震惊了网民。  在一场派对结束之后,一个年轻的沙滩俱乐部工人负责清理场地。他一次性拿起25把躺椅,每只手臂各挂11把,背上还扛起3把,弯着身体,向储物间走去。据估计,这名男子身上的负荷约有130磅(约合59千克)。  这种节约时间整理椅子的做法被曝光后,网民们纷纷表示惊讶。    (摘自环球网)
期刊
澳大利亚渔民西蒙·米尔菲尔德(Simon Merefield)在达尔文市的布法罗河中捕获了一只似鱼非鱼的四眼生物,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  该生物的头前和两侧分别长有一对眼睛,外形酷似《辛普森一家》中受到辐射的鱼布林奇。之后,米尔菲尔德将该生物的照片发布到“脸谱”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评论称该生物多长出的一对眼睛可能用于帮助它捕食,也有人推测这是一条畸形鱼。  关于它的品种,科学家们也无法
期刊
美国达拉斯一名顾客在餐馆只消费了37美分(约合2.45元人民币),却留给服务生凯西·西蒙斯500美元(3316元)小费。这位顾客为何如此慷慨?写在餐巾纸上的一段文字道出缘由。32岁的西蒙斯去当地一家商店买东西,在收款台前排队时看到那名顾客的母亲,看到老人面露哀伤。当其他人对老人的神情视若无睹时,西蒙斯主动上前和老人打招呼,帮老人拎起买的酒,还代付了17美元(113元人民币)账单。    老人的女儿
期刊
一直延伸到北极圈的军事“存在”  美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比任何单一国家甚至国家组织(例如欧盟)都要强大。美军军费占世界总军费的47%,但直到现在,大部分美国人仍坚信,海外军事基地是保护这个国家的第一力量。  为此,在世界各个角落,包括北极圈内、地球外的宇宙空间中,美国的存在都不容小觑。根据五角大楼提供的数据,在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的今天,美国仍然占领了全球
期刊
出生在小城,生活在小城,对小城四通八达的路,了如指掌。  溜达在两千米长的人民路,忽然觉得设计得非常美妙,它简直就是一条绝版的人生之路。  首先,从人民路东头开始,始端有个妇产医院,人们都从那里出生;再走,就是人才市场,表明人活着就得找工作;再走就是一路酒店、咖啡厅、不夜城等等,花天酒地一直到城里十字路口,这说明人生已到了最高峰;随后下坡有个婚纱店,结婚要走一段下坡路,结完婚后,一路平坦,直至火车
期刊
虽然香烟广受世人欢迎,但其主要刺激成分——尼古丁——却不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瘾品,而是屈居第三位,排名第二者为酒精,榜首则是咖啡因。全世界的咖啡因消耗量大约是每人每天70毫克,有些国家(如瑞典、英国)每天的平均消费量还超过400毫克,相当于4杯咖啡。据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指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名词(几乎每种语言都用得到)即4种含咖啡因植物的名称:咖啡、茶、可可、可乐。  咖啡是含咖啡因植物当中最具经
期刊
《汉书·郑当时》记:武帝时有个廷尉号为翟公,他当官时宾客盈门,他罢官后门可罗雀,故人朋友都避之,后来官复原职了,宾客又纷纷登门来结交他,他在官署大门上写了几句格言:“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这几句话写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也证明了人性的善恶。据说,当代一位伟人临终时也引用过这句话,送给他的女生活秘书。这证明真正的友情是在患难之中才可辨别,在生死之际才能表
期刊
人人都会打哈欠,感觉疲劳时尤其如此。然而有关哈欠还有很多不解之谜。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载文,告知你或许不知道的哈欠趣事。  打哈欠不都是因为困。人们不只是疲劳的时候才会打哈欠。1986年一项小规模研究认为,打哈欠似乎与感觉无聊相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打哈欠是为了给大脑降温,以保持大脑清醒。  打哈欠真的会传染。一项研究发现,观看打哈欠视频的时候,大约50%的参试者也开始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