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好一堂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选好课眼、设好主问题、教好关键性细节,也就抓住了上好课的关键。下面阐述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以文眼或情感的聚焦点为课眼
  “眼”,即事物的关键所在。所谓“课眼”,就是指一堂课藉以展开的关键性内容。如果把一堂课比成一张网,“课眼”就是纲,纲举则目张。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不惜下功夫去寻找课眼,把选择课眼看成是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怎么选择课眼呢?
  (一)以文眼为课眼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是一首诗的画龙点睛的词语;文眼,则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如果能以文眼为课眼,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文眼的选择因文而异,小说的文眼经常设在高潮处,如《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最能反映闰土的性格特点,是文眼;散文的文眼设置则不拘一格,或以标题,或以人物形象,或以用来比拟事物的意象,或以一句警句为文眼。《军神》,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标题即文眼;《白杨》,用白杨象征边疆建设者,描写白杨特点的语句即文眼;哲理性散文如《钓鱼的启示》,有关表述启示的语句就是文眼。“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寻找文眼作课眼,就是探寻作者思路,深入文本的过程。
  (二)以情感的聚焦点为课眼
  有的课文,并没有很明显的文眼;或虽有文眼,却不大适宜用来设置课眼。对这样的文章,可以在深入的备课中,找到文章情感的聚焦点,把情感的聚焦点作为课眼。比如《月光曲》,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从表面看,源于他在散步时听到穷兄妹的对话;但从深层次看,是他有颗博爱、敏感的心。有颗博爱的心,所以他被穷兄妹热爱音乐所感动;有颗敏感的心,所以他被清幽的月光感动,即兴创作出经典之作《月光曲》。“感动”,是全文情感的聚焦点,是传说的精华。因此,把“感动”作为课眼,用“感动”去串起关键词、句、段,感悟、品味、朗读,能更好的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浙江蒋军晶老师教学《月光曲》,就是以“感动”为课眼。《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悲痛”是全文情感的聚焦点,鲁迅的逝世,悲痛的不仅是他的亲人,还有“数不清的”“各色各样的人”。教这一课,讲完第一段笔者就以“还有谁悲痛”为问题,直接切入“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的教学,引导体会鲁迅先生的“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尚人格。
  二、以主问题使课眼活起来
  选好课眼,还要设好课眼。以主问题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设置课眼,把课堂聚焦到教学关键之处的有效方法。围绕课眼,教师只设置极少几问,甚至只有一个问题,然后引导、点拨学生由此引发开去进行思考讨论。而教师则像一位放风筝的大师,无论怎样风云变幻,无论风筝飞得多高多远,他都能应付自如地掌握着手中的线,让人觉得大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大将风范。主问题的设置,也要因文而异。
  (一)从文眼切入,设置主问题
  以文眼为课眼的,要根据文眼设置主问题。《军神》设置的主问题可以是:“军神”的“神”什么意思?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刘伯承是“军神”?又如《少年闰土》设置的主问题可以是:从“看瓜刺猹”你体会到闰土的什么性格特点?主问题可以是显性的,明确向学生提出来;也可以是隐性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问题展开。
  (二)从情感的聚焦点切入,设置主问题
  有的课文,没有很明显的文眼。需要教师深入备课,把握好课文的情感维度,从情感的聚焦点切入,设置主问题。比如《月光曲》,贝多芬怎么谱写出《月光曲》?通过深入备课,认识到作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他一定特别敏感,特别容易受感动,他创作出《月光曲》就是受感动后上天赐给他的礼物。因此,可以把“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作为主问题。
  三、以关键性细节使课丰满起来
  假如只有主问题,而没有教学细节的支撑,就只能是内容的初步感知或情感的初步领悟,课就会显得苍白。抓住几个关键性教学细节,课眼才能如泉眼,才能用语文的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关键性教学细节,是指在教与学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与科学化的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那么,怎么做好关键性细节呢?
  (一)抓住几个关键性细节,使课的层次清楚
  事物的发展有它内在的联系,抓住关键性细节,就是抓住事物联系的几个节骨眼。比如《月光曲》围绕主问题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笔者设计了几个关键性教学细节:一是走进茅屋前受到什么感动,使他走进小茅屋;二是弹了一曲后受了什么感动,使他决定再弹一曲;三是他又是受到什么感动,使他能即兴创作出《月光曲》?一线串珠式的几个细节,前一个细节是后一个细节的铺垫,而后一个细节是前一个细节的升华,追求的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就在教学细节的琢磨中,品味教学语言,并凭借语言深入贝多芬的内心。
  (二)突出词句的品味与感情朗读,使课的语文味充盈
  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重点句段的朗读,应构成教学细节的主体。
  先说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如《月光曲》中的“清幽的月光”,是贝多芬见景生情,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重要触发点。在教学中,对“清幽”做了浓墨重彩的处理,先是在检查预习效果时听写“清幽”一词,体会“清幽的月光”是怎么样的;接着,要求学生用上“清幽”“蜡烛”等词语,说说课文内容;然后是在讲读过程中,在学习课文有关贝多芬弹第二首的环境描写时,要求学生想象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的内心活动。
  再说感情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读,可以在情感的聚焦点上朗读,更可以是在教师的点拨中读。在教师的点拨中读,一堂课中,可以经常地适时地加以应用,比如《鸟的天堂》“榕树正在茂盛时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段的教学,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有新的生命力在颤动?”点拨学生,“借助你的生活经验,想想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学生体会到这是“生命涌动之美”时,教师要求他读读这句话,表现生命的涌动之美;一个学生体会到“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笔者开导他,“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再后来是过渡语之后的齐读。在过渡语中点拨“作者的心在动,你们的心也在动,齐读这段话”。最后是引读,引读其实也是点拨,要学生读的都是语段中的重点词句。
  总之,选准课眼和设置好主问题,能突出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落实关键性细节,能使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课眼、主问题、关键性教学细节,丝丝相扣,和谐交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环节,而提高政治教师素质是重中之重。政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寓素质教育于政治课教学中。  一、切实转变教育思想  什么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是指教育应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根本目的。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形成的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马铃薯产业化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级和全乡干部群众的一致努力下,已发展成为带动该乡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使该乡渐渐摆脱著名贫困乡的阴影,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使用语言这门工具,从而方便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好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创设合理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使学生理解文意和文章宗旨。   如教学《颐和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合理的教学情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
摘 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高中教学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等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高中数学具有知识量大、逻辑思维性强、内容抽象等特征,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时,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深入,很多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信心不足、成绩下滑等不良
乡镇统计工作是我国政府基层统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和内容涵盖了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承担着描述农业生产现状及反映农村发展水平与揭示农村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