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中国文学史上那么多的作家、作品,有的已渐渐被世人遗忘,而有的却历久弥新。比如,作为影响了我国几代人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正是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在经历了数次“进退”之后,再一次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
几年前,《包身工》曾退出了中学课本,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 不能“与时俱进”。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對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种种令人发指的现象,如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和佛山本田工人罢工事件等。“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视野。如今再读《包身工》,我们不禁会赞叹夏衍先生创作的严谨态度,更会感叹这部中国报告文学的“三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的价值和魅力。那么,《包身工》在中学教材中的“复活”,对我们今天的阅读又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谨求是,人文关怀
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一批在艺术性、思想性上都比较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品集中问世,而夏衍的这部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包身工》更是带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它切取包身工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从包身工二十四小时的遭际,折射出了包身工整个的悲惨命运。其社会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将罪恶的制度曝光,更为重要的是要抨击非人的制度,揭露容许这种制度存在罪恶的黑暗社会。同时,也是在向社会呼吁,我们需要认清这个现实,需要推翻这样的社会和制度。夏衍晚年在回顾他的创作生涯时曾经说过:“我以为其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这固然是他对自己作品过于苛刻的评价,但从中也透露出对这部传世之作客观价值的重视,让世人看到了夏老严谨的创作态度,求是的作风。
中国的文学在改革开放之后江河日下,虽然不乏大家和大作,但是却缺少一种大气的、能把握历史的脉搏、引领时代的作品。当下,我国文艺界种种荒谬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大量虚假、暴力、低俗的东西充斥耳目,优秀的传统遭到颠覆,经典的作品被篡改,文学沦为了商业的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期盼能有反映时代面貌、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的作品出现。文学创作离不开关注现实的热情,离不开深入实际生活调查研究的求实态度,更离不开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报告文学更是要求“要高瞻远瞩,在更广阔的背景面前,向事物的纵深开拓,去掌握、去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夏衍《关于报告文学的一封信》)。虽然《包身工》的时代性离当代中学生稍微远一点,但它还是有极大的生命力。 “以史为鉴”,历史永远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而《包身工》闪耀着的人文主义的光芒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则正好能为当代文学树立一个榜样。
二、双性并重,文质兼备
“《包身工》几上几下,因为有不少专家认为这篇文章年代过于久远。争论了好久,最终同意其入选,理由是将其作为新闻、报告文学一类归在语文教材里。”看得出《包身工》能否入选确实曾让一些专家举棋不定,专家们的审慎和负责精神让人钦佩。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从艺术性和真实性上来说,《包身工》的入选是绝对无愧于它的价值的。
《包身工》可以算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它并没有局限于新闻性的陈述和报告,而是运用了小说、散文乃至戏剧、电影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使其具有了文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虽然它还带有浓重的新闻纪实色彩,但由于作者着重刻画了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这三个人物,就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特别是通过对芦柴棒烧火做饭、被逼带病出工及下工搜身的三次细腻的描写,相当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芦柴棒这一人物形象,也和其他成功的典型一样,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作家夏衍并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进行叙述和说明,而是带着情感和认识向我们打开了一道我们从未触碰过的大门,带着责任感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付诸笔头。这篇报告文学将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几种表达方式熔为一炉,交错运用,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真可谓是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文学功力。作家通过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理性思考、敏锐判断,同时将个人学识修养等在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来,更使作品具有了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独特魅力。作品坚持艺术性和真实性并重,深刻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则更被当代人看好。
三、为时而著,探索创新
《包身工》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虽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和现如今我们的时代有较大的隔膜,但是文章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却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我们不应仅把它作为一篇报告文学来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因为传授技能和知识不过是教育承担的其中一项任务而已,我们更应借助作品,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伟大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真理的敬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事物的判断,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学生能从课本的狭小天地中跳出来,用分析的眼光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并能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相信长此以往,必能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7年,新浪网曾进行过一场名为 “那些消失的课文”的网络调查,共吸引了13645名网友参与。在 “你印象最深的高中课文是哪一篇”的问题,选择《包身工》的多达5400人,成为得票数最多的课文。也许这个数据在专家们的心目中算不得什么,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经典是不会过时的。
对《包身工》“复活”的争议还在持续,其实欢呼也好,反对也罢,这些声音必将都是暂时的,因为文学的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民众参与社会建设、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哪个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
几年前,《包身工》曾退出了中学课本,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 不能“与时俱进”。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對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种种令人发指的现象,如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和佛山本田工人罢工事件等。“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视野。如今再读《包身工》,我们不禁会赞叹夏衍先生创作的严谨态度,更会感叹这部中国报告文学的“三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的价值和魅力。那么,《包身工》在中学教材中的“复活”,对我们今天的阅读又有着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谨求是,人文关怀
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一批在艺术性、思想性上都比较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品集中问世,而夏衍的这部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包身工》更是带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它切取包身工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从包身工二十四小时的遭际,折射出了包身工整个的悲惨命运。其社会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将罪恶的制度曝光,更为重要的是要抨击非人的制度,揭露容许这种制度存在罪恶的黑暗社会。同时,也是在向社会呼吁,我们需要认清这个现实,需要推翻这样的社会和制度。夏衍晚年在回顾他的创作生涯时曾经说过:“我以为其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这固然是他对自己作品过于苛刻的评价,但从中也透露出对这部传世之作客观价值的重视,让世人看到了夏老严谨的创作态度,求是的作风。
中国的文学在改革开放之后江河日下,虽然不乏大家和大作,但是却缺少一种大气的、能把握历史的脉搏、引领时代的作品。当下,我国文艺界种种荒谬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大量虚假、暴力、低俗的东西充斥耳目,优秀的传统遭到颠覆,经典的作品被篡改,文学沦为了商业的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期盼能有反映时代面貌、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的作品出现。文学创作离不开关注现实的热情,离不开深入实际生活调查研究的求实态度,更离不开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报告文学更是要求“要高瞻远瞩,在更广阔的背景面前,向事物的纵深开拓,去掌握、去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夏衍《关于报告文学的一封信》)。虽然《包身工》的时代性离当代中学生稍微远一点,但它还是有极大的生命力。 “以史为鉴”,历史永远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而《包身工》闪耀着的人文主义的光芒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则正好能为当代文学树立一个榜样。
二、双性并重,文质兼备
“《包身工》几上几下,因为有不少专家认为这篇文章年代过于久远。争论了好久,最终同意其入选,理由是将其作为新闻、报告文学一类归在语文教材里。”看得出《包身工》能否入选确实曾让一些专家举棋不定,专家们的审慎和负责精神让人钦佩。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从艺术性和真实性上来说,《包身工》的入选是绝对无愧于它的价值的。
《包身工》可以算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它并没有局限于新闻性的陈述和报告,而是运用了小说、散文乃至戏剧、电影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使其具有了文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虽然它还带有浓重的新闻纪实色彩,但由于作者着重刻画了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这三个人物,就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特别是通过对芦柴棒烧火做饭、被逼带病出工及下工搜身的三次细腻的描写,相当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芦柴棒这一人物形象,也和其他成功的典型一样,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作家夏衍并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进行叙述和说明,而是带着情感和认识向我们打开了一道我们从未触碰过的大门,带着责任感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付诸笔头。这篇报告文学将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几种表达方式熔为一炉,交错运用,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真可谓是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文学功力。作家通过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理性思考、敏锐判断,同时将个人学识修养等在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来,更使作品具有了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独特魅力。作品坚持艺术性和真实性并重,深刻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则更被当代人看好。
三、为时而著,探索创新
《包身工》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虽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和现如今我们的时代有较大的隔膜,但是文章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却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我们不应仅把它作为一篇报告文学来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因为传授技能和知识不过是教育承担的其中一项任务而已,我们更应借助作品,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伟大事物的热爱以及对真理的敬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事物的判断,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学生能从课本的狭小天地中跳出来,用分析的眼光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并能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相信长此以往,必能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7年,新浪网曾进行过一场名为 “那些消失的课文”的网络调查,共吸引了13645名网友参与。在 “你印象最深的高中课文是哪一篇”的问题,选择《包身工》的多达5400人,成为得票数最多的课文。也许这个数据在专家们的心目中算不得什么,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经典是不会过时的。
对《包身工》“复活”的争议还在持续,其实欢呼也好,反对也罢,这些声音必将都是暂时的,因为文学的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民众参与社会建设、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哪个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