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20-0026-01
摘 要:思維导图在小学数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整个教学过程也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用思维导图时仍有诸多不足。文章就国内外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高效率应用模式,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利用图形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某一知识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解题思路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并且不同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相比于文字体现形式的书本内容,图片形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好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小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自觉分析和探索问题。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倍数”章节时,教师可以列举5的一些倍数,让学生通过九九乘法表找出倍数间的规律。同时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数的倍数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倍数相关题目,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利用思维导图理顺关系
在小学数学中引用思维导图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顺数学关系,方便教师答疑解惑;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探索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综合水平。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钟表”章节学习时,教师在介绍钟表的具体常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利用思维导图认识时间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顺钟表概念和要点,促使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其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也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每位学生参与课堂研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利用思维导图总结问题
对小学生而言,应用题是一项难点内容,但同时应用题也是数学考试中占据分值比较大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快速地找寻正确的解题思路,总结各类解决数学问题的要点和考点。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章节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基础知识以后,应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举一些形象的案例进行说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帮助学生在分析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
(1)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不拘于已有的方式,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小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2)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主要指的是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逆向和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学习时,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不会受到一些标准的约束,当遇到一些问题采用常用办法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可以从其他角度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3)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各个知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高,可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看待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对问题进行研究的层面和深度。
思维导图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强有力的教学手段,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和框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条理性,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促进学生脑力和智力的全面开发,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充分有力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
参考文献:
[1]刘 芬.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2]马学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8):73.
[3]曹 靖.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4):54.
摘 要:思維导图在小学数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整个教学过程也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用思维导图时仍有诸多不足。文章就国内外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高效率应用模式,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利用图形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某一知识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解题思路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并且不同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相比于文字体现形式的书本内容,图片形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好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小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自觉分析和探索问题。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倍数”章节时,教师可以列举5的一些倍数,让学生通过九九乘法表找出倍数间的规律。同时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数的倍数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倍数相关题目,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利用思维导图理顺关系
在小学数学中引用思维导图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顺数学关系,方便教师答疑解惑;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探索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综合水平。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钟表”章节学习时,教师在介绍钟表的具体常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利用思维导图认识时间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顺钟表概念和要点,促使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其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也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每位学生参与课堂研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利用思维导图总结问题
对小学生而言,应用题是一项难点内容,但同时应用题也是数学考试中占据分值比较大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快速地找寻正确的解题思路,总结各类解决数学问题的要点和考点。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章节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基础知识以后,应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举一些形象的案例进行说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帮助学生在分析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
(1)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不拘于已有的方式,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小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2)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主要指的是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逆向和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学习时,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不会受到一些标准的约束,当遇到一些问题采用常用办法无法解决的时候,就可以从其他角度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3)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各个知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高,可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看待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对问题进行研究的层面和深度。
思维导图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强有力的教学手段,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和框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条理性,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促进学生脑力和智力的全面开发,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充分有力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水平。
参考文献:
[1]刘 芬.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2]马学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8):73.
[3]曹 靖.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