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地区不同水源涵养林土壤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防护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o1361315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岫岩地区不同类型水源涵养林内土壤储水能力,对该区域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落叶松(Larix spp.)林、灌木林、混交林〔红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松采伐迹地等5种不同类型水源涵养林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水源涵养林中,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中,2 mm以下较细径级的根系占比较大,有较好的涵养水源效果,其中,以灌木林、红松林、红松+白桦混交林涵养水源的效果较好,根系数量相对较多,较细根系分布比例高。
其他文献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特色专业课程。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和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等特征,通
森林经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培养必备人才的重任。在此背景下,森林经理学作为林学一级学科下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需对“如何为
摘 要:通过林分样地调查和模拟天然更新发芽试验,研究珍贵树种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实生天然更新情况,为火力楠可持续经营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火力楠8个成熟人工林分林下天然更新实生苗木密度250~4000株/hm2,平均更新密度1395株/hm2;更新频度6.7~66.7%,平均更新频度35.9%,实生天然更新等级为坏等级。天然更新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同时它也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
“水质工程学”实验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该实验课程内容体现了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
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创新形式。通过分析“家具检测”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以及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
为探寻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T)的分配规律,选取辽西北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叶、枝、根系中的可溶性糖、淀
摘要:从树冠的截留雨水效果、枯落物厚度以及持水效果等项目作为指标对辽西干旱地区4种人工林开展了涵养水源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各人工林树冠对雨水的截留率在15.1%-35.45%,依次为杨树+沙棘、毛榛纯林、刺槐纯林、杨树纯林;枯落层厚度在1.7-4.0cm,枯落物贮量在1885.35-6357.25kg/hm2,最大持水量为6052.43-18672.31kg/hm2,均表现为杨树+沙棘>毛榛>刺槐
摘要:为给冬奥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文以崇礼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构建了以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发展3个层次1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熵值确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法计算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结果显示:2015-2018年崇礼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分别0.7099、0.8150、0.9512、0.9736,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2017-2018年均在优的状态。  关键词
以湖北巴东产的皱皮木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皱皮木瓜果实7个不同生长期采样,通过果实颜色、纵横径、鲜果质量等形态特征的测定,并采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期内的有效成分(齐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