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教育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200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正如麦肯锡所说:“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如今,我们既离不开数据,如购物、打车和交流等行为都在成为大数据的一个部分,又每時每刻被数据包围着。因此,面对大数据,我们要努力提升数据素养,努力摆脱大数据带来的困扰,成功地掌控数据。
  虽然提升数据素养的途径很多,但信息技术教育无疑是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倡导数据科学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独立承担的任务,更要明晰信息技术课程所承载的责任。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到底在数据科学教育体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承担多少责任,必须要通过研究和实践加以明确。我们倡导数据科学教育不是拼盘式“加入”信息技术课程,而是要“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正在发生改变,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培养合格的信息化社会公民走向关注学生个体创造。但数据科学教育不是要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再加入一个“大数据”模块,而是要将数据科学教育与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等内容有机融合,作为有机组成部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
  数据科学教育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了。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数据科学教育的内涵在发生改变。因此,我们也应在不断尝试中升华认识,努力向前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之路。
  (本刊特约撰稿人
其他文献
利用新型开顶式气室(OTC)开展CO_2浓度升高和大气增温试验,分别为模拟增温2.0℃,模拟增温2.0℃且CO_2浓度增加到650μmol·mol-1,对照CO_2浓度约410μmol·mol^(-1),
疫情管控期间,在學校门岗值班,利用这点闲暇在网上给孩子找一本RISC-V方面的英文版教材,发现其价格在800~1000多元,不由感叹计算机方面的书真贵。同事取笑说:“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收入高啊,这点书费跟年薪50万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了。”一旁的门卫大爷听到,不屑地说:“哪来那么多的年薪50万,现在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身边的人都是没上大学的比上大学的混得好。”  面对老一套的“读书无用”论,我一时竟
为摸清稻菜轮作土壤中农药(CUPs)残留特征与生态风险,采集海南岛南渡江流域稻菜轮作系统168个土壤样品,利用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土壤中25种C
电子穿梭体是一类可通过自身氧化还原介导电子转移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电子穿梭体可加速微生物向细胞外部进行的电子传递,参与矿物的微生物还原,驱动碳、氮、硫元素循环,并偶联有机污染物降解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电子穿梭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对于元素循环、污染物环境行为以及微生物的生存行为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因此,该文以自然界存在的典型电子穿梭体为阐述对象,综述了以腐殖质、硫单质
广东省植被类型丰富、气候条件复杂,开展气候因子对植被的影响研究,对于全省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ODIS NDVI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基于变化趋势
降雨类型和生物措施是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喀斯特区降雨类型和不同坡面生物措施共同作用下的水土保持效益,以贵州蚂蟥田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2014—2018年5年
降水与气温之间的不同关系类型对植被、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有着不同的影响,全面揭示大范围多气候类型区关系类型及其时空变异性和影响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以范围较广、涵
为提高内蒙古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根系的生长能力,对东(E)、南(S)、西(W)、北(N)不同坡向沙棘植株进行了距地表0、10、15、20 cm(即a、b、c、d)留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