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幸福感指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办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构建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民办高校教师幸福感,并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 主观幸福感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3;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14-02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与其教师教育行为的积极主动性密不可分,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构建其幸福感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民办高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经济学中,幸福是可以度量的,相应地在工作中人们的幸福程度也是可以度量的。因此可以选取与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相关度较大的关键因素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加以量化,在确定相应权重的基础上建立民办高校幸福指数模型,以此来分析计算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大小。
我们对陕西5所民办高校的400多名教师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就他们的幸福感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构建民办高校主观幸福感评价的指标体系,也为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奠定了基础。只有对幸福的本质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1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分析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牵涉多种因素,既有人的诸多内在心理特点的作用,又有许多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纵观以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主观幸福感与自尊、与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概念的关系;(3)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与经济收入的关系。但都有可以归入物质基础、精神基础和对幸福的观点和态度三类。
1.1 物质基础
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的吃、穿、住、行都建立在物质资料的基础上。民办高校的教师也不例外,物质基础是确定幸福的最基本条件。如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工作环境、交通设施等。因此,物质基础是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基本要素。
1.2 精神基础
人的幸福除了物質以外,精神追求是生活的强大支柱,也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信念、理想、期望、工作中的成就感、满足感、自尊得到满足等。民办高校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一般高于其职业。因此,精神基础是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要素。
1.3 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所能提供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宽泛,这使得人们对幸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比如过去普通电话所能带来的幸福感现在就得用高档手机才能体会到,过去自行车所带来的幸福感现在就得用豪车才能体会到。这个因素也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
1.4 对幸福的观点和态度
物质和精神到底那个对幸福感影响最大是因人而异的,甚至有时候幸福感对某些人来讲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和精神,而取决于态度。有些人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但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物质和精神可能极大丰富,幸福感可能也不是很强。因此,态度决定幸福的可能分为三类:(1)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或不幸福的人;(2)物质重于精神;(3)精神重于物质。
2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应该具有系统性,不是单一要素的体现,应该是对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的系统性总结。系统性的评价体系才能客观的反映出评价客体的现状。
2.2 独立性原则
该评价体系能够独立使用,经过对评价客体的调查能做出客观的评判。不需要其他辅助和技术工具的支持。
2.3 科学性原则
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听取意见,就民办高校教师对主观幸福感的观点进行了充分的综合和归纳,不管是在要素的选取上还是要素的量化上,都在民主化的意见上进行取舍,能代表民办高校教师的意见,符合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
2.4 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构建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只要按照所列示的要素按照民办高校教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终就可以得到自己幸福指数值,易于操作。
2.5 通用性原则
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的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该评价体系对所有民办高校的教师都是适合的。而且我们在确定要素和分值的时候也考虑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
2.6 可量化、可比较原则
通过对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指标体系的建立,民办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感受进行打分,最终幸福感的分数可以实现量化和可比。
3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以上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物质满足感、精神满足感和对满足感的认知态度三个维度选取16个分项指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然后细化个指标,组成量表。满分100分,参与评价的民办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打分,获得幸福感的分数。
3.1 物质满足感
个人的薪资水平、工作量、住宿条件、工作环境、交通条件、生活便捷度、学校的制度和管理、家庭责任、身体状况、福利待遇等。
3.2 精神满足感
学校的知名度、职称、职务、学生认可度、同事认可度、才能发挥程度、前景展望度、家庭和谐度、业余生活、工作稳定性。
3.3 对幸福感的认知态度
主要分为幸福、不幸福、物质重于精神、精神重于物质等几类。
4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块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就可以建立相应的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模型,其模型构架如表1所示。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对陕西8所民办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毕竟这是把定性事物定量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1)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指标选取可能对某些教师不是面面俱到,其中的赋值也不可能非常准确;(2)在测评过程中可能受测评人当时的情绪、心态以及对该测评的态度所致,准确性难免有所影响。因此,该评价体系仅供各位民办高校教师进行幸福感的自我测评的参考和各民办高校进行教师幸福感调查的参考,希望通过该体系能使民办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幸福有正确认识,在社会、学校和个人努力下不断提高个人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王岩,高小涵.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湖北师范学院报,2014,34(3):121-124.
[2] 陈翠翠,李刚.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7):125,152.
[3] 贾敏.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10):57-63.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 主观幸福感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3;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14-02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与其教师教育行为的积极主动性密不可分,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构建其幸福感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民办高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经济学中,幸福是可以度量的,相应地在工作中人们的幸福程度也是可以度量的。因此可以选取与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相关度较大的关键因素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加以量化,在确定相应权重的基础上建立民办高校幸福指数模型,以此来分析计算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大小。
我们对陕西5所民办高校的400多名教师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就他们的幸福感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构建民办高校主观幸福感评价的指标体系,也为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奠定了基础。只有对幸福的本质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1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分析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牵涉多种因素,既有人的诸多内在心理特点的作用,又有许多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纵观以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主观幸福感与自尊、与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概念的关系;(3)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与经济收入的关系。但都有可以归入物质基础、精神基础和对幸福的观点和态度三类。
1.1 物质基础
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的吃、穿、住、行都建立在物质资料的基础上。民办高校的教师也不例外,物质基础是确定幸福的最基本条件。如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工作环境、交通设施等。因此,物质基础是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基本要素。
1.2 精神基础
人的幸福除了物質以外,精神追求是生活的强大支柱,也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信念、理想、期望、工作中的成就感、满足感、自尊得到满足等。民办高校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一般高于其职业。因此,精神基础是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要素。
1.3 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所能提供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宽泛,这使得人们对幸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比如过去普通电话所能带来的幸福感现在就得用高档手机才能体会到,过去自行车所带来的幸福感现在就得用豪车才能体会到。这个因素也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
1.4 对幸福的观点和态度
物质和精神到底那个对幸福感影响最大是因人而异的,甚至有时候幸福感对某些人来讲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和精神,而取决于态度。有些人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但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物质和精神可能极大丰富,幸福感可能也不是很强。因此,态度决定幸福的可能分为三类:(1)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或不幸福的人;(2)物质重于精神;(3)精神重于物质。
2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应该具有系统性,不是单一要素的体现,应该是对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的系统性总结。系统性的评价体系才能客观的反映出评价客体的现状。
2.2 独立性原则
该评价体系能够独立使用,经过对评价客体的调查能做出客观的评判。不需要其他辅助和技术工具的支持。
2.3 科学性原则
我们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听取意见,就民办高校教师对主观幸福感的观点进行了充分的综合和归纳,不管是在要素的选取上还是要素的量化上,都在民主化的意见上进行取舍,能代表民办高校教师的意见,符合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
2.4 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构建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只要按照所列示的要素按照民办高校教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终就可以得到自己幸福指数值,易于操作。
2.5 通用性原则
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的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该评价体系对所有民办高校的教师都是适合的。而且我们在确定要素和分值的时候也考虑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
2.6 可量化、可比较原则
通过对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指标体系的建立,民办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感受进行打分,最终幸福感的分数可以实现量化和可比。
3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以上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物质满足感、精神满足感和对满足感的认知态度三个维度选取16个分项指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然后细化个指标,组成量表。满分100分,参与评价的民办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打分,获得幸福感的分数。
3.1 物质满足感
个人的薪资水平、工作量、住宿条件、工作环境、交通条件、生活便捷度、学校的制度和管理、家庭责任、身体状况、福利待遇等。
3.2 精神满足感
学校的知名度、职称、职务、学生认可度、同事认可度、才能发挥程度、前景展望度、家庭和谐度、业余生活、工作稳定性。
3.3 对幸福感的认知态度
主要分为幸福、不幸福、物质重于精神、精神重于物质等几类。
4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块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就可以建立相应的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模型,其模型构架如表1所示。
民办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对陕西8所民办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毕竟这是把定性事物定量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1)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指标选取可能对某些教师不是面面俱到,其中的赋值也不可能非常准确;(2)在测评过程中可能受测评人当时的情绪、心态以及对该测评的态度所致,准确性难免有所影响。因此,该评价体系仅供各位民办高校教师进行幸福感的自我测评的参考和各民办高校进行教师幸福感调查的参考,希望通过该体系能使民办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幸福有正确认识,在社会、学校和个人努力下不断提高个人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王岩,高小涵.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湖北师范学院报,2014,34(3):121-124.
[2] 陈翠翠,李刚.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7):125,152.
[3] 贾敏.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10):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