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人的精神生活,脱不开「狂」与「逸」两个圈圈。
狂时,浩然正气兼济苍生,天地不仁万物刍狗;
逸时,万径人踪灭独钓寒江雪,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
文人在人生的进退之间,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意象,来构建自己的生活模式。他们酗酒深醉,抒发自己的情怀;他们小酌浅饮,寻回自己的一颗清净心。但无论哪一种,心中的那份高傲和孤独永远被小心翼翼地供着。唐宋文人上承魏晋名仕的风骨,下续明清文人的情致与淡雅,恰好处在人性的平衡状态,其人生故事,值得我们流连、品味。
简约之例 郑板桥
在学者吴杨波眼中,古代文人生活方式就是“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纸窗,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童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影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何必十二金钗,梨园百辈,须置身于清风静响中也。”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的这段话,基本就是文人的理想了: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雅简约生活。对于雅俗的看法,郑板桥有一句话:不论雅俗只论高低。窦文涛将此理解为“大俗就是大雅,”比如相声、小品演员,甚至一个木匠,只要艺能通神,就能称之为“雅”。雅俗的“高”是精神境界、艺能的更高水平追求。
雅痞之例 倪瓒
元代的画家倪瓒,曾经在他家厕所的马桶(那个时候不是马桶了,是厕所地板下一个瓮)里放入大量的飞蛾翅膀,垂粪于其上。用飞蛾翅膀当做粪纸以代替沙子。粪团落下,无数蛾翅烟雾一般升腾起来,那些干爽的蛾翅含蕴着金色的底光,又薄又亮,就像云母的碎片,瞬间把粪团包裹起来,看不见了。想象着就很美。连拉屎都要这么浪漫。艺术家冯峰感慨:“你想,这得多少翅膀,每次一遍一遍地换,要一大批人扑捉成千上万的蛾子,储存起来备一年用。这种极尽豪奢的事儿,只有在古代的中国才会发生。”
痴狂之例 米芾
北宋文人、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痴,见奇丑之石,往往倒头就拜,以兄弟相称。他听说安徽灵璧产奇石,就坚决要求去那里做官,然后整日在画室神魂颠倒地玩石头,疏于政事。他的上司杨次公过来规劝,谁知他从袖中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兼具,色泽青润,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能叫人不爱!”说罢,变戏法似的又取出一块,比前一块更妙。紧接着又取出第三块。杨次公看完平静地说:“这样的石头,不止你爱,我们也爱啊。”说完拿了这三块石头,上车回去了。文人为官,需要收拾情致,装作威严;但米芾为官,却放纵感官,其率真性情,被传为佳话。
古木幽禽
张大千 (1899-1983)
创作时间:1947年
款识︰古木幽禽
材质:设色纸本 立轴
尺寸:130×58.3cm
日期:2014年10月7日
成交价:¥2.501.384
拍卖公司:蘇富比
大俗大雅一物念
“雅”在古代字里通“夏”,指夏民族所居之地,即西周王畿地区。对此,窦文涛有更详尽的解释:《诗经》分国风和雅,风和雅的区别本来是指地区的地理概念,雅指周王朝的直辖地区,统治文化中心,统治中心。所谓的正声雅乐,是庙堂之高这部分的。风在当时被认为是民间的,地区的,周边的。《诗经》的风比较易懂,小雅勉强能懂,大雅完全不认识。窦文涛认为,少数人的趣味爱好是雅,多数人的是俗。
但窦文涛对于雅俗还有另一种理解,说书算俗文化,以明代文人张岱描写柳麻子为例:南京柳麻子,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其描写刻划,微入毫发,然又着截干净,并不唠叨,悖夬声如巨大钟。说至筋节处,叱吒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他这一吼,店中空缸嗡嗡有声……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一个俗文化的评书,却能达到这种程度,而且当他被这样一个文人去关照的时候,他好像又登上了大雅之堂似的,是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大俗大雅呢?
“雅”与“俗”,吴杨波透过人性的本质来划分。人活天地间,有欲望、有本能,古今中外、无论贵贱皆然。但高雅者将欲望和本能淬炼成进退自如的性情,在“文明”、“教化”的同时保留着人性的率真,这是吴杨波看到的“雅”。而俗呢,就是毫不掩饰的原始本能和欲望表征。
如今我们依然无法返回古代,很难想象出门没有飞机,在家没有网络的日子会怎样。这是一个多变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彷徨的时代。我们害怕自己落伍,于是拼命在抓取东西,让自己保持和外界一致。但为什么要害怕落伍呢?要知道,内心的幸福感和虚荣心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古代的精英文人早有思考,那是沉淀了千年的结果:雅文化。借助于极具特质的器物——对米芾来说,那就是石头;对郑板桥,那是竹子——让自己沉浸于某种忘言的境界,心灵的独立、觉醒和充盈,自然使自己看上去如此高雅超绝。
当代人,想要真正体验到古代的高雅境界,吴杨波描绘出这么一幅感官景象:凝视着上古的器物,抚摸着温润的玉石,嗅到隐隐的檀香,啜一口极淡的香茗,这时的感官世界蔓延开来,心灵的诸多杂念像肥皂泡一样迸裂消失。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开始在你身边扭曲,一瞬间,极远就是极近,远古就是未来;而此刻,内心一片祥和。呼吸之间,人生充盈了满满的正能量……
狂时,浩然正气兼济苍生,天地不仁万物刍狗;
逸时,万径人踪灭独钓寒江雪,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
文人在人生的进退之间,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意象,来构建自己的生活模式。他们酗酒深醉,抒发自己的情怀;他们小酌浅饮,寻回自己的一颗清净心。但无论哪一种,心中的那份高傲和孤独永远被小心翼翼地供着。唐宋文人上承魏晋名仕的风骨,下续明清文人的情致与淡雅,恰好处在人性的平衡状态,其人生故事,值得我们流连、品味。
简约之例 郑板桥
在学者吴杨波眼中,古代文人生活方式就是“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纸窗,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童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影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何必十二金钗,梨园百辈,须置身于清风静响中也。”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的这段话,基本就是文人的理想了: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雅简约生活。对于雅俗的看法,郑板桥有一句话:不论雅俗只论高低。窦文涛将此理解为“大俗就是大雅,”比如相声、小品演员,甚至一个木匠,只要艺能通神,就能称之为“雅”。雅俗的“高”是精神境界、艺能的更高水平追求。
雅痞之例 倪瓒
元代的画家倪瓒,曾经在他家厕所的马桶(那个时候不是马桶了,是厕所地板下一个瓮)里放入大量的飞蛾翅膀,垂粪于其上。用飞蛾翅膀当做粪纸以代替沙子。粪团落下,无数蛾翅烟雾一般升腾起来,那些干爽的蛾翅含蕴着金色的底光,又薄又亮,就像云母的碎片,瞬间把粪团包裹起来,看不见了。想象着就很美。连拉屎都要这么浪漫。艺术家冯峰感慨:“你想,这得多少翅膀,每次一遍一遍地换,要一大批人扑捉成千上万的蛾子,储存起来备一年用。这种极尽豪奢的事儿,只有在古代的中国才会发生。”
痴狂之例 米芾
北宋文人、书法家米芾,爱石成痴,见奇丑之石,往往倒头就拜,以兄弟相称。他听说安徽灵璧产奇石,就坚决要求去那里做官,然后整日在画室神魂颠倒地玩石头,疏于政事。他的上司杨次公过来规劝,谁知他从袖中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兼具,色泽青润,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能叫人不爱!”说罢,变戏法似的又取出一块,比前一块更妙。紧接着又取出第三块。杨次公看完平静地说:“这样的石头,不止你爱,我们也爱啊。”说完拿了这三块石头,上车回去了。文人为官,需要收拾情致,装作威严;但米芾为官,却放纵感官,其率真性情,被传为佳话。
古木幽禽
张大千 (1899-1983)
创作时间:1947年
款识︰古木幽禽
材质:设色纸本 立轴
尺寸:130×58.3cm
日期:2014年10月7日
成交价:¥2.501.384
拍卖公司:蘇富比
大俗大雅一物念
“雅”在古代字里通“夏”,指夏民族所居之地,即西周王畿地区。对此,窦文涛有更详尽的解释:《诗经》分国风和雅,风和雅的区别本来是指地区的地理概念,雅指周王朝的直辖地区,统治文化中心,统治中心。所谓的正声雅乐,是庙堂之高这部分的。风在当时被认为是民间的,地区的,周边的。《诗经》的风比较易懂,小雅勉强能懂,大雅完全不认识。窦文涛认为,少数人的趣味爱好是雅,多数人的是俗。
但窦文涛对于雅俗还有另一种理解,说书算俗文化,以明代文人张岱描写柳麻子为例:南京柳麻子,满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其描写刻划,微入毫发,然又着截干净,并不唠叨,悖夬声如巨大钟。说至筋节处,叱吒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他这一吼,店中空缸嗡嗡有声……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一个俗文化的评书,却能达到这种程度,而且当他被这样一个文人去关照的时候,他好像又登上了大雅之堂似的,是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大俗大雅呢?
“雅”与“俗”,吴杨波透过人性的本质来划分。人活天地间,有欲望、有本能,古今中外、无论贵贱皆然。但高雅者将欲望和本能淬炼成进退自如的性情,在“文明”、“教化”的同时保留着人性的率真,这是吴杨波看到的“雅”。而俗呢,就是毫不掩饰的原始本能和欲望表征。
如今我们依然无法返回古代,很难想象出门没有飞机,在家没有网络的日子会怎样。这是一个多变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彷徨的时代。我们害怕自己落伍,于是拼命在抓取东西,让自己保持和外界一致。但为什么要害怕落伍呢?要知道,内心的幸福感和虚荣心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古代的精英文人早有思考,那是沉淀了千年的结果:雅文化。借助于极具特质的器物——对米芾来说,那就是石头;对郑板桥,那是竹子——让自己沉浸于某种忘言的境界,心灵的独立、觉醒和充盈,自然使自己看上去如此高雅超绝。
当代人,想要真正体验到古代的高雅境界,吴杨波描绘出这么一幅感官景象:凝视着上古的器物,抚摸着温润的玉石,嗅到隐隐的檀香,啜一口极淡的香茗,这时的感官世界蔓延开来,心灵的诸多杂念像肥皂泡一样迸裂消失。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开始在你身边扭曲,一瞬间,极远就是极近,远古就是未来;而此刻,内心一片祥和。呼吸之间,人生充盈了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