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知识中心说”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训练课、政治课、美育课,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位——语感的培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轨,才能走出历史的迷雾,走向柳暗花明之所在。
一、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感。语感是语文直觉思维能力的充分反应,是对语言文字具有想象性质的感受,是对言语行为意义的感知。就语文课而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弱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人对语言的把握主要凭借直觉,有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信笔而成;听相声,不等演员的话音落地,观众便会止不住哈哈大笑;读文章往往会觉得某句话不通,某个词用得不准,这些识别和感受,既不是通过语法检验的结果,也并非逻辑推理分析使然,甚至说不清楚造成某个不规范句子或某个词语使用不当的错误原因是什么,而凭借的往往是一种语感。语感强的人见了“朝阳”二字就会联想道太阳初升时的壮美画面,并由此感受到希望、理想以及蓬勃的生机;见了“夕阳”二字,就会联想道夕阳西下时的凄美画面,并体会到落寞、垂暮之年的平和。由此可见,有了语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就能有深刻的理解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正是由于语感在语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语感培养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轴心。
其次,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新课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发展知识技能并达到精神世界的锤炼。语感培养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感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用于它的言语对象,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又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这一言语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改造。学生再对美的言语作品进行大量反复的感知、认同的同时,必然会受其熏陶与同化,促使自身的情感趋向于美。可以说,语感培养既包含语言知识又包含了语言使用而又以语言使用为最终目的,并且把各项内容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语感培养都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1.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是培养其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欲望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说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缜密的思路、传神的描绘、丰富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
语感的训练首先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语言,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名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教师训练学生的语感,就必须注重朗读。朗读的方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的“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而是要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并对读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意的内涵、表达的确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2.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依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出相应的语感情境,那么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其多种感官,这样就能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语感训练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利于训练的情境。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古诗《晓出净慈寺》时,先出示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叶,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特别鲜艳。学生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的赞美声。老师指着画面缓缓地向学生讲述“在一个夏天的早晨,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了满地的荷花长得如此妖艳动人,真是感慨万千,于是就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此时,老师已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把握了古诗的基调,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感悟诗意了。这种方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想象的神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境熏陶,转化为积极的营造课堂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3.开阔视野,观察生活,拓宽语感培养渠道。语感的培养,不能在语言的学习中独立进行,它是一种综合效益,丰富的知识、丰富的阅历都有助于语感的提升。因此,除了书籍中不断地汲取营养,还要善于从生活中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积极和轻微。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而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不可缺少的契机,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只有充满感情地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在艺术作品再现现实生活时,读出字画背后的无尽内涵。为此,语感培养必须覆盖课内外两个空间,特别应向课餐延伸,要有效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自然,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关注书本以外的世界,去采撷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象。
一、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感。语感是语文直觉思维能力的充分反应,是对语言文字具有想象性质的感受,是对言语行为意义的感知。就语文课而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弱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人对语言的把握主要凭借直觉,有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信笔而成;听相声,不等演员的话音落地,观众便会止不住哈哈大笑;读文章往往会觉得某句话不通,某个词用得不准,这些识别和感受,既不是通过语法检验的结果,也并非逻辑推理分析使然,甚至说不清楚造成某个不规范句子或某个词语使用不当的错误原因是什么,而凭借的往往是一种语感。语感强的人见了“朝阳”二字就会联想道太阳初升时的壮美画面,并由此感受到希望、理想以及蓬勃的生机;见了“夕阳”二字,就会联想道夕阳西下时的凄美画面,并体会到落寞、垂暮之年的平和。由此可见,有了语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就能有深刻的理解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正是由于语感在语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语感培养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轴心。
其次,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新课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发展知识技能并达到精神世界的锤炼。语感培养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感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用于它的言语对象,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又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这一言语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改造。学生再对美的言语作品进行大量反复的感知、认同的同时,必然会受其熏陶与同化,促使自身的情感趋向于美。可以说,语感培养既包含语言知识又包含了语言使用而又以语言使用为最终目的,并且把各项内容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语感培养都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1.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是培养其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欲望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说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课文优美的意境、缜密的思路、传神的描绘、丰富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
语感的训练首先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语言,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名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教师训练学生的语感,就必须注重朗读。朗读的方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的“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而是要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并对读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意的内涵、表达的确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2.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依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出相应的语感情境,那么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其多种感官,这样就能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语感训练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利于训练的情境。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古诗《晓出净慈寺》时,先出示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叶,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特别鲜艳。学生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的赞美声。老师指着画面缓缓地向学生讲述“在一个夏天的早晨,诗人来到西湖边,看到了满地的荷花长得如此妖艳动人,真是感慨万千,于是就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此时,老师已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把握了古诗的基调,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感悟诗意了。这种方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想象的神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境熏陶,转化为积极的营造课堂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3.开阔视野,观察生活,拓宽语感培养渠道。语感的培养,不能在语言的学习中独立进行,它是一种综合效益,丰富的知识、丰富的阅历都有助于语感的提升。因此,除了书籍中不断地汲取营养,还要善于从生活中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积极和轻微。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而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不可缺少的契机,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只有充满感情地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在艺术作品再现现实生活时,读出字画背后的无尽内涵。为此,语感培养必须覆盖课内外两个空间,特别应向课餐延伸,要有效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自然,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关注书本以外的世界,去采撷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