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考试时。
儿子坐在桌子一旁写作业,可能是太用力了,小脑袋一起一伏的。他时而托着下巴深思,时而甩一甩那细细的胳膊。台灯下,我感觉他瘦小的身子更小了。
时间溜得很快,转眼间,时针已经过了“9”的位置。不知道又过了多长时间,他从本子上抬起头,喊我。我看着他,问道:“怎么了?”
小小年纪的他,轻轻地叹了一声,仿佛已经走累了人生似的。他摇了摇头,冒出一句:“妈妈,我觉得做学生太苦了,每天都要写作业!我想做你,你是大人,你不用写作业。”我没有来得及插句话,他已经一口气说完了。
我怔住了,想不出怎么应答。一时,心里有许多感慨上下翻涌。
我的儿子,一个小小的人儿,几年前,他正憧憬着小学生活,恨不得马上坐在小学教室里,朗读、写字、游戏……所有这些在他眼里,是和游戏一样好玩的。是的,为了他能尽快地适应,我把小学生活描述得天花乱坠:红红的墙,青青的瓦,比幼儿园宽敞得多的教室,许多许多小朋友,还有很多很多知识,在等着去探索呢!
可是现在,他已经有了几年的小学经历,他快乐吗?我甚至没有闲暇去过问,或者说,根本就是在刻意回避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一直要用冰冷的分数来填充他的童年生活。难道那个虚幻的分数的增长,就能促进他精神世界的成长?我不敢让他在这个随着国门打开,电脑、网络、游戏机充斥生活每一个角落时,仍像汤姆·索亚那样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生活。
我该用什么丰实他的童年?或者说,他的童年该放在哪里呢?
当我们这些曾经的儿童一天天长大,为人父,为人母,再回首童年,每个人的眼里都是泛着光的。那光,来自童年,那个遥远的童年。那个物质贫乏的童年,穿透时光的封锁和记忆的堆积,脚尖轻轻一踮,就跳进我们温软的心田。
我和他爸爸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人们都生活在物资匮乏的阴影里。可就是因为物资的匮乏,那些带有泥土气息的欢笑和充满野趣的追逐,成就了我们树叶般丰润、蜻蜓般灵动的童年。
每代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每种童年都打着时代的烙印。我们这一代拥有滚铁环、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弹弹珠……追追打打就是一天的童年。可这一切,不知什么时候,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甚至开始销声匿迹。今天,孩子们的时光大多给了重重的书包,好容易漏下的、“偷”来的一点点,又给了电脑、手机、游戏机……
在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更有许多父母亲自觉地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教师,用各种题海、各类辅导班塞满了孩子们的空间。孩子们作文时艰涩的眼神、紧缩的眉头,上辅导班前漠然的面孔、迟滞的动作,无不在警告我们:童年在消逝。
很多父母早已忘记,自己也曾童年;他们装作忘记,孩子正在童年。为什么非要为了物质的奢靡与虚荣的泛滥,让孩子一出生就已衰老呢?自己人生的缺憾,不应该逼着孩子用梦想去换补偿;孩子灿烂的未来,也无须父母提前20年去代为规划。
其实,天下的父母只需要和孩子一起,把自己失去的记忆重新找回,让那些美好的童年生活片段告诉自己:你在小的时候和孩子一样,是个孩子。
带着孩子到野外放一次风筝。孩子亲手制作风筝时,让他咧嘴而笑的,不只是手工制作的成功喜悦,而是游戏的体验、生活的经验。阳光下放飞风筝时的奔跑与欢声,让他愉悦的,也不只是飞向天空的风筝,更是他们快乐的心。
和孩子去看看学校围墙边满树的白玉兰。也许他会很矫情地嚷嚷,要把这些白色的小精灵带回家,放到冰箱里,说是能保鲜,到明年春天,再把花儿放回树枝上。他不清楚花树的荣枯盛衰就是生命的轮回,人为地保鲜意味着一种强迫与摧残,但此刻,整个春天已经珍藏在他小小的心中。
三个人的童年。让每个人都拥有、度过和回味自己的童年,让自己的童年参与到更大的世界里,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建设生活。
儿子坐在桌子一旁写作业,可能是太用力了,小脑袋一起一伏的。他时而托着下巴深思,时而甩一甩那细细的胳膊。台灯下,我感觉他瘦小的身子更小了。
时间溜得很快,转眼间,时针已经过了“9”的位置。不知道又过了多长时间,他从本子上抬起头,喊我。我看着他,问道:“怎么了?”
小小年纪的他,轻轻地叹了一声,仿佛已经走累了人生似的。他摇了摇头,冒出一句:“妈妈,我觉得做学生太苦了,每天都要写作业!我想做你,你是大人,你不用写作业。”我没有来得及插句话,他已经一口气说完了。
我怔住了,想不出怎么应答。一时,心里有许多感慨上下翻涌。
我的儿子,一个小小的人儿,几年前,他正憧憬着小学生活,恨不得马上坐在小学教室里,朗读、写字、游戏……所有这些在他眼里,是和游戏一样好玩的。是的,为了他能尽快地适应,我把小学生活描述得天花乱坠:红红的墙,青青的瓦,比幼儿园宽敞得多的教室,许多许多小朋友,还有很多很多知识,在等着去探索呢!
可是现在,他已经有了几年的小学经历,他快乐吗?我甚至没有闲暇去过问,或者说,根本就是在刻意回避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一直要用冰冷的分数来填充他的童年生活。难道那个虚幻的分数的增长,就能促进他精神世界的成长?我不敢让他在这个随着国门打开,电脑、网络、游戏机充斥生活每一个角落时,仍像汤姆·索亚那样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生活。
我该用什么丰实他的童年?或者说,他的童年该放在哪里呢?
当我们这些曾经的儿童一天天长大,为人父,为人母,再回首童年,每个人的眼里都是泛着光的。那光,来自童年,那个遥远的童年。那个物质贫乏的童年,穿透时光的封锁和记忆的堆积,脚尖轻轻一踮,就跳进我们温软的心田。
我和他爸爸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人们都生活在物资匮乏的阴影里。可就是因为物资的匮乏,那些带有泥土气息的欢笑和充满野趣的追逐,成就了我们树叶般丰润、蜻蜓般灵动的童年。
每代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每种童年都打着时代的烙印。我们这一代拥有滚铁环、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弹弹珠……追追打打就是一天的童年。可这一切,不知什么时候,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甚至开始销声匿迹。今天,孩子们的时光大多给了重重的书包,好容易漏下的、“偷”来的一点点,又给了电脑、手机、游戏机……
在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更有许多父母亲自觉地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教师,用各种题海、各类辅导班塞满了孩子们的空间。孩子们作文时艰涩的眼神、紧缩的眉头,上辅导班前漠然的面孔、迟滞的动作,无不在警告我们:童年在消逝。
很多父母早已忘记,自己也曾童年;他们装作忘记,孩子正在童年。为什么非要为了物质的奢靡与虚荣的泛滥,让孩子一出生就已衰老呢?自己人生的缺憾,不应该逼着孩子用梦想去换补偿;孩子灿烂的未来,也无须父母提前20年去代为规划。
其实,天下的父母只需要和孩子一起,把自己失去的记忆重新找回,让那些美好的童年生活片段告诉自己:你在小的时候和孩子一样,是个孩子。
带着孩子到野外放一次风筝。孩子亲手制作风筝时,让他咧嘴而笑的,不只是手工制作的成功喜悦,而是游戏的体验、生活的经验。阳光下放飞风筝时的奔跑与欢声,让他愉悦的,也不只是飞向天空的风筝,更是他们快乐的心。
和孩子去看看学校围墙边满树的白玉兰。也许他会很矫情地嚷嚷,要把这些白色的小精灵带回家,放到冰箱里,说是能保鲜,到明年春天,再把花儿放回树枝上。他不清楚花树的荣枯盛衰就是生命的轮回,人为地保鲜意味着一种强迫与摧残,但此刻,整个春天已经珍藏在他小小的心中。
三个人的童年。让每个人都拥有、度过和回味自己的童年,让自己的童年参与到更大的世界里,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建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