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战术指导思想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打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它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和战术行动等构成。散打的战术指导思想是在战术观念影响下,基于对战术规律认识基础之上,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它决定了战术形式的采用和战术行动的执行,是战术活动的核心。采用的战术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取决于散打战术指导思想正确与否。
  
  一、散打的战术指导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古代武术吸收了母体文化的时代精华和思想精髓,又因古代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术与军事战争同属于攻击性文化形态,其战术思想因此与兵法谋略有着共同的规律。源于武术的散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的竞技运动项目,关于散打的战术指导思想我们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依据军事兵法谋略的思想确定散打战术基本指导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兵家位列其中,《孙子兵法》也被誉为“兵家圣典”、“中国古代第一兵书”。中国古代武术与中国军事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最基本的统一在技击,即采用各种方法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因此,散打运动员将用于战争的一切制胜的战略战术、方法、措施运用到散打运动当中,一定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
  我们谈一下来自兵法的“敢打必胜,勇气为先”这一战术指导思想在散打中的运用。
  两兵相遇,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少林拳术秘诀》中说:“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关。”《少林交手诀》中有:“一虎能胜十人胆,临敌要有十虎勇,一人胆大百人怕,孤将勇猛万夫惊。”这些记载说明,胆小如鼠,一上场就畏手畏脚怕伤怕痛,甚至一见血或见对方的气势就六神无主的人,是不能与之论及技击的。同样,散打运动员只有在战略上蔑视敌人,绝对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对手,才能正确运用战术形式,发挥自己的长处,即使在失利的情形下,也要坚持信念,力挽狂澜,拼搏到底,以求一线生机。“敢打必胜,勇气为前”这一战术指导思想就是要求散打运动员要勇往直前,死拼到底,这也是散打运动员意志力的表现。
  2.依据拳法阴阳说确定散打战术指导思想
  《周易》概括了阴阳既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规律,精辟地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武术人基于对这个普遍规律的认识,将“道”改为“拳”,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拳”,认为阴阳是武术运动的规律。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进攻与防守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对矛盾。比赛中有些运动员一味地讲究进攻而不顾防守,有的则单纯防守而不讲进攻,结果使攻防失调,顾此失彼。彼此也属于阴阳范畴。《孙子谋攻》中说:“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因此,散打运动员需要在战前了解对手的优势、劣势所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战略,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分清对方的攻与守,攻击后要注意自我的防守,在防守时要争取打反击。虚实也是拳法阴阳说中的一对矛盾,它讲究“因势制宜”,根据形势的变化虚可变实、实可变虚。散打运动员面对对手的进攻应该避实击虚,如果对手虚中有实则使实变虚、虚实相应,在比赛中要贯彻“明了攻守,攻防兼顾;分明虚实,虚实相生”的战术指导思想,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中保持攻防的合理节奏。
  3.依据比赛目的的外在表现确定散打战术指导思想
  散打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战胜对手,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散打运动员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制定可行有效的战术方案并付诸行动。从散打运动的外在表现来看,这些行动应当表现为“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状态。一个散打运动员如果在比赛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何谈技术的发挥和战术的运用?比赛中在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散打运动员应将已经获得的技能、体能、心能和智能,在比赛中优化地进行综合运用,争取主动权,使对手丧失自信心,进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制人而不制于人”,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要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集中我力,分散敌力,此谓善战也。运动员如果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在比赛场上就会积极主动、越战越勇、超水平发挥,令对手步步后退,四面楚歌。“制人而不制于人”还包括“先发制人”的思想,这一散打战术指导思想必须贯穿比赛始终。
  4.依据比赛的过程确定散打战术指导思想
  散打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由规则我们可以看出,散打比赛是打与息交替的过程,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过程,这为战术指导思想的确定提供了依据。认真看过散打比赛的人都知道,第一局相对于后面较不激烈,第二局很激烈,第三局很精彩。在第一局比赛中运动员为了了解对手的情况做试探性进攻和防守,不做多余的动作以保存体力,而局间休息时则分析与重新制定战术。在第二局比赛中运动员都会扬长避短,争取主动权,打得不亦乐乎。在第三局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将技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方则处处被动。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正常比赛的总体节奏应该是由慢到快再到又稳又快。当然,这一节奏根据具体情况在一局当中也可以实现。总之,这一战术指导思想是从宏观上做到稳、快、再稳、再快。
  
  二、散打战术指导思想的运用
  
  以上对散打战术指导思想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运动员根据对方的特殊情形(设定除研究的情况外运动员的其他条件相差不大)在综合分析后做出正确的战术选择。根据双方运动员的形态和技能的不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散打战术指导思想的运用进行分析。
  1.在散打比赛中,同级别运动员的身高悬殊大时,运用战术指导思想就可以轻松地选择战术形式。遇到高大的对手时,我们的战术形式和行动应分四步:第一步,“勇气为先,敢打必胜”。在心理上我要赢他,气势上压倒对方,找准机会,集中力量使对方受到重创。第二步,“明了攻守,攻防兼顾;分明虚实,虚实相生”。一方面判断对方的动作是攻是守,据此做出是打防守反击还是打强攻或多点的战术,自己的进攻意图不能暴露(除佯攻战术外),使对方分不清自己的虚实,以此迷惑对手。第三步,“制人而不制于人”。遇到对方身高高于自己时,运用控制原理逼近对方使其失去有效的打击距离,对方自然无法施展长臂和长腿的威力,进而采用过肩摔技术,使对方处于被动状态。第四步,“做到稳、快、再稳、再快”。要求运动员严格控制自己的进攻节奏,先稳住自己的心理,不能急躁,对对方的情况做深入的分析后,抓住机会快速进攻,并将自己的体力合理分配到每一局。
  2.同级别运动员的技能差别大,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战术行动同样采取以上四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自己的技能差于对方很多,那自然要输掉比赛。如果自己的技能优于对手,那自己的胆量会更大,一定要防止出现“物极必反”。这种情形下容易控制对方,易于打出自己的特长,争得主动权,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快进攻的速度和比赛的节奏,抓住机会KO对方,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使比赛更加精彩。
  3.同级别的运动员势均力敌,比赛时需要处处小心,一不注意就会失利和被动。这样的比赛想要取得胜利非常困难,各种战术指导思想必须交叉和综合运用。例如,当对手的动作力量大、正面攻击火力强或者当对手集中注意力进行正面防守时,运动员应当采用迂回战术,向左右两侧移动步子,这样既可以避实击虚,又可以制造战机、争取主动。这也是增加勇气的过程。每一个运动员都有长处和短处,只不过有的运动员优点多一点,有的运动员缺点多一点罢了。运动员可以根据“制人而不制于人”这一战术指导思想选用制长战术和制短战术。比如对手的防摔能力差,那么运动员就采用强攻战术近身使用摔法。又如对手的体力差,那么运动员就不能虎头蛇尾,应该合理分配体力打持久战,消耗对方的体力。再如对手的心理素质差,那么运动员就可以虚实相生采用佯攻战术分散对手的注意力,或者故意漏出破绽造成对方的错觉。
  4.随着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不同国家的搏击运动员之间进行着武艺的切磋。在国内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出现在同一竞技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级别的运动员面对大级别的运动员时,第一要树立自信心,相信通过智力的较量可以取胜。第二,不要强攻硬拼,可采用迂回战术消耗对手的体力,找准机会利用规则赢点数。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