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图: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那么,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原来,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摄影/朱庆福
左图:赵家堡的完璧楼是赵家堡最重要的建筑,它不仅是一个抵御外敌的堡垒,更是赵氏皇族后裔怀念故朝,缅怀先祖的精神寄托。摄影/陈俊艺
数千年来,中国大小朝代不知更迭了多少,在历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也不知有多少皇族后裔散落到民间。在福建,就有不少皇族后裔。明末史学家何乔远有诗云:“宋家南外刺桐新,凤凰台榭冢麒麟。至今十万编民满,犹有当时龙种人。”诗中的“宋家”和“龙种人”即指在泉繁衍生息的宋太祖赵匡胤后代。永春有一支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的后裔;泉州部分李氏为唐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后代……赵、李、陈、王、粘都是有据可考的皇族后裔。
漳浦赵家堡 赵宋后裔在闽南
在福建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那里不仅保存有结构完好的城池,而且城内的生活及防御功能齐全,协调而古朴的建筑风格在闽南当地十分少见。城堡中生活的居民大多姓赵,自称来自一个同姓同源的大家族,但是,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那么,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
原来,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据当地居民介绍,赵家堡里留存着一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赵氏家谱》。据这本家谱记载,公元1291年初,20万宋军遭元军南北夹攻,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着当时年仅9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在南宋灭亡之际,闽冲郡王赵若和驾船冲出重围,几经周折来到漳州,并从此隐居下来。族谱中,甚至还清楚地记录了赵若和的逃亡路线:“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势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予冒至浯屿之东,船亦失其杠具,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
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赵若和及其族人被迫隐姓埋名、流落异乡,这一躲就是百年之久。直到元朝泯灭,明王朝崛起,隐姓埋名的赵氏后人才得以恢复原姓。
永春陈氏 南朝陈国皇裔
泉州永春有一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的后裔,其后裔有五里街镇华岩村店前的金峰陈、埔头村侯山的玉峰陈、桃城镇洋上村洋头的硕峰陈和东关镇东关村的九甲陈。据《丰泽区姓氏志》载,南朝陈霸先建立陈国后,陈氏宗室子弟封王封侯,联翩入闽,陈世祖第六子陈伯恭封晋安王(即今南安丰州),陈宣帝第五子陈叔卿封建安王,第二十四子陈叔俭封南安王(即丰州),均居留福建开基。至此,陈姓已成为闽中林黄陈郑四姓之一,称巨族。
据《永春县志》、《永春州志》及族谱记载: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陈后主的三个儿子领兵率族南奔入闽,占据桃林场肥湖、官市(即后来的永春县蓬壶、五里街),进行藩镇割据。隋朝仁寿四年(604年),他们奉隋文帝之旨,释兵就地定居。陈后主的儿子陈敬台(又作陈镜台),名易知,散军为民,居住慕仁里溪西;其弟易任,后来化佛,称为威应侯;又一弟名易简,任为御史中丞,世称中丞公。他们或隐居蓬壶陈岩峭峰,或聚居五里街华岩及侯山。
《闽南古镇五里街》一书记载:1966年2月,五里街金峰山南麓永春一中校内开挖大操场时,发现四座砖室唐墓,墓砖上有“贞观廿一年”(647年)“永徽二年”(651年)的字样,地砖的侧面则有“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示后生”的铭文。据考证,墓葬群很可能是陈镜台等三位太子及“光禄大夫”皇叔的墓葬。
陈氏皇族带来长江流域先进的经济、技术,带来陈朝的文化、音乐、美术、佛教,促使永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不久,依山傍水的永春桃林场“视廛里若巨邑,览风物如大邦”,有若陈朝国都建康的繁荣兴盛,陈氏家族也兴旺起来。
浯潭李氏 深藏乡间的大唐皇族
晋江浯潭村与其他闽南村落相比,显得平淡无奇,唯独村中的李氏祖厝和李氏家庙门前那一副副揭示家族历史的对联,彰显其不凡的身世。坐落在村南的李氏家庙,正堂左右悬联“支分唐室江王嗣,衍派皇源龙凤孙”,追忆姓族来源、家族声望。守庙人李先生称,这些祠堂楹联将他们宗族的“根”追溯到遥远的陇西,讲述了闽南与唐室皇族血脉相连、同姓同根的历史文化,也维系大唐江王李元祥后裔的宗族情谊。
据《龙潭李氏店仔房护厝宗支玉牒》记载,浯潭李氏开山祖李蟾是李元祥十二世孙,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1年),从德化县龙浔镇一个叫英山的小村庄迁来的。再从宗室世系谱往前追溯,李元祥竟然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第二十子、唐太宗李世民胞弟。李元祥后裔缘何迁居晋江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福建李氏历史研究会《李元祥世系图》载: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时年10岁的李元祥被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公元662年,年轻的李元祥,定居三明永安,为闽南李氏皇族开基祖。
据考证,李姓为晋江大姓,大多属陇西衍派,而源自大唐宗室且有族谱可考的晋江李姓,唯独浯潭村2000名李氏族人。对此,浯潭村李姓村民也表示,他们就是大唐皇室在晋江的唯一后裔。
晋江粘氏 金国皇族完颜后裔
粘厝埔村是晋江龙湖镇福林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也是晋江唯一一个满族村,聚居着500多名粘氏村民。粘氏本姓完颜,汉姓王,一世祖完颜宗翰,汉人称粘罕(1080~1137年),是金国一代开国元勋。粘罕的父亲撒改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哥哥,撒改不愿继承皇位,完颜宗翰数度恳请阿骨打登基。后来朝中争权,为避免皇帝加害,1149年,完颜宗翰的大儿子完颜真珠与二儿子完颜昭毅,改姓为“粘”,至今860年,流传32代。泉州与台湾均有粘姓之居民与宗庙,完颜宗翰的后代可以说是“闽台繁衍、两岸同根”。
族谱记载,博温察儿是福建、台湾粘氏的共同始祖。元代时,博温察儿曾任河中知府(今山西永济县),于元朝末年到晋江居住。这里在元代产海盐,设有浔美场。时至今日,博温察儿的坟墓尚存,在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村。
如今,粘氏族人在泉州市区和南安、晋安、石狮等地均有分布。据统计,晋江900余人,石狮50多人(包括外来人口),泉州市区500多人(其中开元街道、鲤中街道、海滨街道就有280多位粘姓居民),南安1100多人,福州、厦门、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合计2640余人。而台湾粘姓族人主要集居在彰化县的鹿港镇和福兴乡,约有380多户、6000余人。台湾的粘姓来自福建,是在清乾隆年间越海去台湾谋生的。
粘姓族人少,凝聚力却很强。在福建和台湾均设有粘氏宗亲会、粘氏宗祠,定期地举行祭祖活动,并编纂家谱、族谱。在福建的粘姓人,在户口上均填为满族(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曾报为汉族),在台湾的粘姓族人则自称是女真族。
五代十国 三王开闽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以独立割据政权雄霸一方。公元885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率领农民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鼎建闽国,史称“开闽三王”。
唐末政治腐败,农民纷纷起义。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寿州(今安徽寿县)农民军首领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对诸将多疑猜忌,王潮身为其参军,日夜忧患,遂发动兵变,自立为元帅,王绪自杀。其后王潮克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病死。大顺二年(公元891年),陈岩的妻舅福州护军使范晖,号称留后,发兵抗潮,王潮命王审知攻城,于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攻克福州,逐渐占领今福建省全境,王审知时任福建道副观察使。乾宁四年,王潮过世,遗命以王审知继位福建道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建都福州,别称“闽都”。从那时起,福州便成了闽国的皇城。
王氏三兄弟其子嗣也遍布甚广,如今没有确切数字。
左图:赵家堡的完璧楼是赵家堡最重要的建筑,它不仅是一个抵御外敌的堡垒,更是赵氏皇族后裔怀念故朝,缅怀先祖的精神寄托。摄影/陈俊艺
数千年来,中国大小朝代不知更迭了多少,在历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也不知有多少皇族后裔散落到民间。在福建,就有不少皇族后裔。明末史学家何乔远有诗云:“宋家南外刺桐新,凤凰台榭冢麒麟。至今十万编民满,犹有当时龙种人。”诗中的“宋家”和“龙种人”即指在泉繁衍生息的宋太祖赵匡胤后代。永春有一支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的后裔;泉州部分李氏为唐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后代……赵、李、陈、王、粘都是有据可考的皇族后裔。
漳浦赵家堡 赵宋后裔在闽南
在福建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那里不仅保存有结构完好的城池,而且城内的生活及防御功能齐全,协调而古朴的建筑风格在闽南当地十分少见。城堡中生活的居民大多姓赵,自称来自一个同姓同源的大家族,但是,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那么,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
原来,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据当地居民介绍,赵家堡里留存着一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赵氏家谱》。据这本家谱记载,公元1291年初,20万宋军遭元军南北夹攻,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着当时年仅9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在南宋灭亡之际,闽冲郡王赵若和驾船冲出重围,几经周折来到漳州,并从此隐居下来。族谱中,甚至还清楚地记录了赵若和的逃亡路线:“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势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予冒至浯屿之东,船亦失其杠具,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
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赵若和及其族人被迫隐姓埋名、流落异乡,这一躲就是百年之久。直到元朝泯灭,明王朝崛起,隐姓埋名的赵氏后人才得以恢复原姓。
永春陈氏 南朝陈国皇裔
泉州永春有一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的后裔,其后裔有五里街镇华岩村店前的金峰陈、埔头村侯山的玉峰陈、桃城镇洋上村洋头的硕峰陈和东关镇东关村的九甲陈。据《丰泽区姓氏志》载,南朝陈霸先建立陈国后,陈氏宗室子弟封王封侯,联翩入闽,陈世祖第六子陈伯恭封晋安王(即今南安丰州),陈宣帝第五子陈叔卿封建安王,第二十四子陈叔俭封南安王(即丰州),均居留福建开基。至此,陈姓已成为闽中林黄陈郑四姓之一,称巨族。
据《永春县志》、《永春州志》及族谱记载: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陈后主的三个儿子领兵率族南奔入闽,占据桃林场肥湖、官市(即后来的永春县蓬壶、五里街),进行藩镇割据。隋朝仁寿四年(604年),他们奉隋文帝之旨,释兵就地定居。陈后主的儿子陈敬台(又作陈镜台),名易知,散军为民,居住慕仁里溪西;其弟易任,后来化佛,称为威应侯;又一弟名易简,任为御史中丞,世称中丞公。他们或隐居蓬壶陈岩峭峰,或聚居五里街华岩及侯山。
《闽南古镇五里街》一书记载:1966年2月,五里街金峰山南麓永春一中校内开挖大操场时,发现四座砖室唐墓,墓砖上有“贞观廿一年”(647年)“永徽二年”(651年)的字样,地砖的侧面则有“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示后生”的铭文。据考证,墓葬群很可能是陈镜台等三位太子及“光禄大夫”皇叔的墓葬。
陈氏皇族带来长江流域先进的经济、技术,带来陈朝的文化、音乐、美术、佛教,促使永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不久,依山傍水的永春桃林场“视廛里若巨邑,览风物如大邦”,有若陈朝国都建康的繁荣兴盛,陈氏家族也兴旺起来。
浯潭李氏 深藏乡间的大唐皇族
晋江浯潭村与其他闽南村落相比,显得平淡无奇,唯独村中的李氏祖厝和李氏家庙门前那一副副揭示家族历史的对联,彰显其不凡的身世。坐落在村南的李氏家庙,正堂左右悬联“支分唐室江王嗣,衍派皇源龙凤孙”,追忆姓族来源、家族声望。守庙人李先生称,这些祠堂楹联将他们宗族的“根”追溯到遥远的陇西,讲述了闽南与唐室皇族血脉相连、同姓同根的历史文化,也维系大唐江王李元祥后裔的宗族情谊。
据《龙潭李氏店仔房护厝宗支玉牒》记载,浯潭李氏开山祖李蟾是李元祥十二世孙,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1年),从德化县龙浔镇一个叫英山的小村庄迁来的。再从宗室世系谱往前追溯,李元祥竟然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第二十子、唐太宗李世民胞弟。李元祥后裔缘何迁居晋江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福建李氏历史研究会《李元祥世系图》载: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时年10岁的李元祥被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公元662年,年轻的李元祥,定居三明永安,为闽南李氏皇族开基祖。
据考证,李姓为晋江大姓,大多属陇西衍派,而源自大唐宗室且有族谱可考的晋江李姓,唯独浯潭村2000名李氏族人。对此,浯潭村李姓村民也表示,他们就是大唐皇室在晋江的唯一后裔。
晋江粘氏 金国皇族完颜后裔
粘厝埔村是晋江龙湖镇福林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也是晋江唯一一个满族村,聚居着500多名粘氏村民。粘氏本姓完颜,汉姓王,一世祖完颜宗翰,汉人称粘罕(1080~1137年),是金国一代开国元勋。粘罕的父亲撒改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哥哥,撒改不愿继承皇位,完颜宗翰数度恳请阿骨打登基。后来朝中争权,为避免皇帝加害,1149年,完颜宗翰的大儿子完颜真珠与二儿子完颜昭毅,改姓为“粘”,至今860年,流传32代。泉州与台湾均有粘姓之居民与宗庙,完颜宗翰的后代可以说是“闽台繁衍、两岸同根”。
族谱记载,博温察儿是福建、台湾粘氏的共同始祖。元代时,博温察儿曾任河中知府(今山西永济县),于元朝末年到晋江居住。这里在元代产海盐,设有浔美场。时至今日,博温察儿的坟墓尚存,在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村。
如今,粘氏族人在泉州市区和南安、晋安、石狮等地均有分布。据统计,晋江900余人,石狮50多人(包括外来人口),泉州市区500多人(其中开元街道、鲤中街道、海滨街道就有280多位粘姓居民),南安1100多人,福州、厦门、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合计2640余人。而台湾粘姓族人主要集居在彰化县的鹿港镇和福兴乡,约有380多户、6000余人。台湾的粘姓来自福建,是在清乾隆年间越海去台湾谋生的。
粘姓族人少,凝聚力却很强。在福建和台湾均设有粘氏宗亲会、粘氏宗祠,定期地举行祭祖活动,并编纂家谱、族谱。在福建的粘姓人,在户口上均填为满族(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曾报为汉族),在台湾的粘姓族人则自称是女真族。
五代十国 三王开闽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以独立割据政权雄霸一方。公元885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率领农民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鼎建闽国,史称“开闽三王”。
唐末政治腐败,农民纷纷起义。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寿州(今安徽寿县)农民军首领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对诸将多疑猜忌,王潮身为其参军,日夜忧患,遂发动兵变,自立为元帅,王绪自杀。其后王潮克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病死。大顺二年(公元891年),陈岩的妻舅福州护军使范晖,号称留后,发兵抗潮,王潮命王审知攻城,于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攻克福州,逐渐占领今福建省全境,王审知时任福建道副观察使。乾宁四年,王潮过世,遗命以王审知继位福建道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建都福州,别称“闽都”。从那时起,福州便成了闽国的皇城。
王氏三兄弟其子嗣也遍布甚广,如今没有确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