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為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语力量”单元的展映影片,电影《爱情邮局》将在4月22日进行展映,这部电影的编剧兼导演——郑真,就是一位温柔的女性。虽然从外表和性格上看,她常被人说不像一个导演。但什么样子才是导演该有的样子?她说,自己已经做到的,是内心无比的强大。
在拍摄第一部电影之前,郑真没有过任何跟组经历。所以她认为自己导演的前几部电影都是在摸索和学习,而这一部《爱情邮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
影片以层层嵌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澳门总裁莫庭与未婚妻唐小余的结婚典礼即将举行,但二人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微妙。酒吧老板娘英姐有一天收到了“爱情邮局”寄来的邮件,她的身份才被揭开,原来英姐就是莫庭的前女友宁远。莫庭与她的爱情曾刻骨铭心,只是一直在错过,了解这一切的唐小余一心想要成全两人。面对司机荣哥的默默付出,和曾经深深爱过的莫庭,还有酒吧歌手阿兴的倾慕,宁远选择了离开。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澳门和珠海,是因为珠海这个郑真非常喜欢的城市给了她创作的灵感。“我对珠海很熟悉,有人说它是澳门的后花园嘛。澳门的酒吧也很多。”而影片的主题“爱情邮局”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郑导颇有些感概。“现在大家连邮局都不用了,为什么邮政部门会特批做这个爱情邮局,其实就是在唤醒一种情感的回归,让大家慢下来,去珍惜情感。”
电影是一个“造梦”的过程,从无到有,创作的过程常常是孤独的。从构思创作到开拍,这部电影历经了10年才得以实现。写剧本的过程中,郑真称自己常常融不进周围人的圈子。而拍摄的过程却完全不同于创作的喜悦,充满了艰辛和考验。“做导演,除了艺术上的把控,其实你还在做一个领导者。”领导一个团队不仅需要协调,还要随时准备好接受一切可能会使这个“梦”坍塌的状况。“最终总结出来的就是你的内心一定要强大,强大到无比的强大,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事情可以撼动你。”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几次面临“流产”,但郑真坚持说是“各种幸运”,即使经历了剧组人员百分之七八十的“大换血”,也在大家的努力和帮助下始终坚持不停机,“一定要每天拍,不管拍多少。后来我慢慢感觉他们不是在帮我,是在帮这部电影。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命运。”
2005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郑真就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在经营公司的同时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学。
一毕业就创业,郑真说是因为喜欢追求自由。意想不到的是,她很快就幸运地获得了“第一桶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公司还在办手续的时候,就已经和一个合作企业签了合同,公司成立了之后他们就把预付款打给我了。”这份信任使郑真更懂得了珍惜机会,她也相信“坚持比幸运更重要”。
在学习电影的过程中,她看了很多高品质的电影,其中包括《辛德勒的名单》和《铁皮鼓》,“那时候我心里就几乎对拍电影放弃了,因为我觉得那种电影太高不可攀了,当时我就在想,我的知识领域没有那么宽泛,这个东西挺难的。但2007年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下了决心:如果我不能够把握那些,我就拍我自己最熟悉的,就是情感,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点点滴滴的情感。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给自己做了定位。”
于是在2009年,她投拍了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七年之痒》,“其实最开始我是没有计划自己做导演的,只是做出品,但当时找的导演不OK,身边的人就跟我讲其实我可以的,最后是被‘逼’的,包括写剧本。”
之后,她又相继导演了《爱的喜悦》、《一生有你》、《蓝调海之恋》、《一见未钟情》和《爱情邮局》,其中《蓝调海之恋》获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制片人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提名奖。这几部电影也都如郑真的设想,主题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点点滴滴的情感”。而她也凭借这几部电影收获了“治愈系导演”的称号。
“治愈”源于郑导本人的性格和她对生活的态度。虽然在片场是“无比强大”的把控者,但郑真导演却并不是急躁的性格,她说自己“首先是个女人,不太希望把自己搞得那么狼狈和粗糙。”
虽然是一个单亲妈妈,但乐观的态度让她非常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我喜欢喝咖啡,也喜欢买衣服,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而且我超喜欢音乐,电影里的音乐也是我跟作曲一点一点弄出来的。生活中你会遇到很多不美好的事物,需要调整自己,所以听听音乐、看看书、喝茶都可以让人安静下来。”即便是面对着种种状况的考验,她也不过是坐在监视器前喝着咖啡淡然面对,剧组的人常说导演“不像个导演”。因为电影不过是工作,除此之外,她更热爱生活。
“导演有时是一个拼体力的活儿”,而她觉得“人生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和事业上,郑真总是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射到电影中也同样,她不愿意用现在影视剧惯用的“虐恋”套路去填满一部爱情电影,反而平淡的情感更容易打动观众。《爱情邮局》的故事围绕着几个主要人物间的情感谜团展开,虽然有着错过,但每个角色面对感情都不是绝对自私的,没有所谓的“腹黑”或强烈的冲突,“这部电影里有温暖和忠诚的东西,你会看到它根本就没有黑暗”。
一直以来,郑真大多数的电影主角都在坚持用新人演员,也包括这部电影中的程媛媛和李至正。是否担心新人演员无法带动票房?她认为“现在很有名的演员,如果拍的是一部从剧本上就不是很OK的电影的话,其实票房也很低。我觉得观众的观影水平都已经提高了,而且现在电影的类型化更加清晰了。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看电影本身,当然宣传、发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郑真很看重演员本人对角色的理解。“我和我们的演员说,一定要对电影有敬畏之心。电影不是电视剧,它是一个放大的艺术,拍你的时候连你身上的汗毛都能看清楚,所以你没办法骗人。如果不是很认真地去演绎的话,观众是会出戏的。所以为什么说所谓的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个区别。”
Q=《北京青年》周刊A=郑真
Q:女性导演和男性导演的拍摄方式和视角会有不同吗?
A:我觉得男性导演比如说张艺谋导演、陈凯歌导演,可能对于人性的关注和画面的控制比较多,然后女性导演可能对那种很细腻的情感,很微小的东西会把握得更细致一些。
Q:你的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唯美浪漫的比较多,有没有想过接下来突破这种风格?
A:我在写这部电影之前其实写过另外一个剧本,那个剧本就有一点悬疑,然后有绑架,但它还是围绕爱情。等这部电影上映完之后,今年拍。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不可能去违背自己,拍很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并不排除别的题材,目前可能还会继续拍围绕家庭和情感的。
Q:现在有很多不同行业的人都转行做导演了?
A:我觉得都挺好的呀。因为我觉得做导演还是想表达,就像写书一样,如果我老了,我可能就会自己写书。
Q:你既是出品人又是导演,对于现阶段的影视剧和电影市场“小鲜肉当道”,你怎么看?
A: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吧。作为导演,如果有特别优秀的好演员可以合作,当然更好,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受限制,比如说经费、档期各种方面,所以我就觉得是缘分。但是对于资方来讲,选择在前期降低风险的话,也没有错,所以这个很正常。我觉得都是过程,可能大家以后会逐步地越来越关注戏好的演员和好电影。还是作品最关键。”
在拍摄第一部电影之前,郑真没有过任何跟组经历。所以她认为自己导演的前几部电影都是在摸索和学习,而这一部《爱情邮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
影片以层层嵌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澳门总裁莫庭与未婚妻唐小余的结婚典礼即将举行,但二人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微妙。酒吧老板娘英姐有一天收到了“爱情邮局”寄来的邮件,她的身份才被揭开,原来英姐就是莫庭的前女友宁远。莫庭与她的爱情曾刻骨铭心,只是一直在错过,了解这一切的唐小余一心想要成全两人。面对司机荣哥的默默付出,和曾经深深爱过的莫庭,还有酒吧歌手阿兴的倾慕,宁远选择了离开。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澳门和珠海,是因为珠海这个郑真非常喜欢的城市给了她创作的灵感。“我对珠海很熟悉,有人说它是澳门的后花园嘛。澳门的酒吧也很多。”而影片的主题“爱情邮局”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郑导颇有些感概。“现在大家连邮局都不用了,为什么邮政部门会特批做这个爱情邮局,其实就是在唤醒一种情感的回归,让大家慢下来,去珍惜情感。”
电影是一个“造梦”的过程,从无到有,创作的过程常常是孤独的。从构思创作到开拍,这部电影历经了10年才得以实现。写剧本的过程中,郑真称自己常常融不进周围人的圈子。而拍摄的过程却完全不同于创作的喜悦,充满了艰辛和考验。“做导演,除了艺术上的把控,其实你还在做一个领导者。”领导一个团队不仅需要协调,还要随时准备好接受一切可能会使这个“梦”坍塌的状况。“最终总结出来的就是你的内心一定要强大,强大到无比的强大,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事情可以撼动你。”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几次面临“流产”,但郑真坚持说是“各种幸运”,即使经历了剧组人员百分之七八十的“大换血”,也在大家的努力和帮助下始终坚持不停机,“一定要每天拍,不管拍多少。后来我慢慢感觉他们不是在帮我,是在帮这部电影。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命运。”
2005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郑真就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在经营公司的同时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学。
一毕业就创业,郑真说是因为喜欢追求自由。意想不到的是,她很快就幸运地获得了“第一桶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公司还在办手续的时候,就已经和一个合作企业签了合同,公司成立了之后他们就把预付款打给我了。”这份信任使郑真更懂得了珍惜机会,她也相信“坚持比幸运更重要”。
在学习电影的过程中,她看了很多高品质的电影,其中包括《辛德勒的名单》和《铁皮鼓》,“那时候我心里就几乎对拍电影放弃了,因为我觉得那种电影太高不可攀了,当时我就在想,我的知识领域没有那么宽泛,这个东西挺难的。但2007年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下了决心:如果我不能够把握那些,我就拍我自己最熟悉的,就是情感,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点点滴滴的情感。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给自己做了定位。”
于是在2009年,她投拍了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七年之痒》,“其实最开始我是没有计划自己做导演的,只是做出品,但当时找的导演不OK,身边的人就跟我讲其实我可以的,最后是被‘逼’的,包括写剧本。”
之后,她又相继导演了《爱的喜悦》、《一生有你》、《蓝调海之恋》、《一见未钟情》和《爱情邮局》,其中《蓝调海之恋》获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制片人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提名奖。这几部电影也都如郑真的设想,主题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点点滴滴的情感”。而她也凭借这几部电影收获了“治愈系导演”的称号。
“治愈”源于郑导本人的性格和她对生活的态度。虽然在片场是“无比强大”的把控者,但郑真导演却并不是急躁的性格,她说自己“首先是个女人,不太希望把自己搞得那么狼狈和粗糙。”
虽然是一个单亲妈妈,但乐观的态度让她非常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我喜欢喝咖啡,也喜欢买衣服,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而且我超喜欢音乐,电影里的音乐也是我跟作曲一点一点弄出来的。生活中你会遇到很多不美好的事物,需要调整自己,所以听听音乐、看看书、喝茶都可以让人安静下来。”即便是面对着种种状况的考验,她也不过是坐在监视器前喝着咖啡淡然面对,剧组的人常说导演“不像个导演”。因为电影不过是工作,除此之外,她更热爱生活。
“导演有时是一个拼体力的活儿”,而她觉得“人生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和事业上,郑真总是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射到电影中也同样,她不愿意用现在影视剧惯用的“虐恋”套路去填满一部爱情电影,反而平淡的情感更容易打动观众。《爱情邮局》的故事围绕着几个主要人物间的情感谜团展开,虽然有着错过,但每个角色面对感情都不是绝对自私的,没有所谓的“腹黑”或强烈的冲突,“这部电影里有温暖和忠诚的东西,你会看到它根本就没有黑暗”。
一直以来,郑真大多数的电影主角都在坚持用新人演员,也包括这部电影中的程媛媛和李至正。是否担心新人演员无法带动票房?她认为“现在很有名的演员,如果拍的是一部从剧本上就不是很OK的电影的话,其实票房也很低。我觉得观众的观影水平都已经提高了,而且现在电影的类型化更加清晰了。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看电影本身,当然宣传、发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郑真很看重演员本人对角色的理解。“我和我们的演员说,一定要对电影有敬畏之心。电影不是电视剧,它是一个放大的艺术,拍你的时候连你身上的汗毛都能看清楚,所以你没办法骗人。如果不是很认真地去演绎的话,观众是会出戏的。所以为什么说所谓的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个区别。”
Q=《北京青年》周刊A=郑真
Q:女性导演和男性导演的拍摄方式和视角会有不同吗?
A:我觉得男性导演比如说张艺谋导演、陈凯歌导演,可能对于人性的关注和画面的控制比较多,然后女性导演可能对那种很细腻的情感,很微小的东西会把握得更细致一些。
Q:你的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唯美浪漫的比较多,有没有想过接下来突破这种风格?
A:我在写这部电影之前其实写过另外一个剧本,那个剧本就有一点悬疑,然后有绑架,但它还是围绕爱情。等这部电影上映完之后,今年拍。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不可能去违背自己,拍很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并不排除别的题材,目前可能还会继续拍围绕家庭和情感的。
Q:现在有很多不同行业的人都转行做导演了?
A:我觉得都挺好的呀。因为我觉得做导演还是想表达,就像写书一样,如果我老了,我可能就会自己写书。
Q:你既是出品人又是导演,对于现阶段的影视剧和电影市场“小鲜肉当道”,你怎么看?
A: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吧。作为导演,如果有特别优秀的好演员可以合作,当然更好,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受限制,比如说经费、档期各种方面,所以我就觉得是缘分。但是对于资方来讲,选择在前期降低风险的话,也没有错,所以这个很正常。我觉得都是过程,可能大家以后会逐步地越来越关注戏好的演员和好电影。还是作品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