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初中教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一道例题中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归纳解题方法,掌握该类题型,进而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探究能力。当前,问题导学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不同阶段的有效渗透问题,研究问题导学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导学是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进行思考研究。新时代的问题导学法,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提问式教学,而是学生积极思考、共同合作的过程。问题导入的情境、解决问题的形式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控的问题。初中数学学习的主线是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问题导学法可以渗透到教学的不同阶段。
1 初中数学导入情境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
据调查发现,初中生在数学课堂前十分钟的积极性远不及其他学科,因为数学课堂是严肃的,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上过几节课的学生往往会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就可以考虑在导入情境中,结合问题导学法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
如在讲授“图形的相似”这一节课时,主要是对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进行学习。相似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生疏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只见过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或者两个大小、结构相似的物体。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展示:一个变形金刚图片。然后通过复制功能复制图片,接着再对图片复制一次,将复制后的图片适当缩小;要求学生回答这三个变形金刚图片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回答前两个变形金刚图片一模一样,和之前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类似。教师接着以问题进行导入:后面两个变形金刚图片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只是大小不一样,但是非常相似。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小学阶段学习的比例知识,标出后两个变形金刚图片中两组不同的线段,并询问学生这两组线段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分析,再结合比例知识,很快提出每一组线段的比值都相等。
在导入情境中,结合课堂教学要讲授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示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再通过问题导学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逐渐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比例,让学生通过比例的方式来探究问题,最后教师再讲授成比例线段。
2 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导的问题导学法实践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陈旧老套的学习方法,但是其效果仍非常明显。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和不同的教学形式相结合。问题导学法也可以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1]。
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共有五种,课堂上教师要思考判定方法是直接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还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来内化。肯定是学生自主探究更加有效果,自主探究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而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听,大部分学生不会思考问题,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效果。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为每组准备一份学习资料,设置问题:导学案中的图形哪些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边和角相等吗?两个图形的边都相等可以互为全等吗?两个角相等的图形是互为全等的图形吗?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导学案中非常简单的问题,教师要求组内每一位学生回答。教师随后设置五道例題,要求组内学生分别对这五道例题进行分析探索,根据提示,试着从两边相等夹角相等、三边相等等角度,探究两个图形是否相等。以例题为主导的问题应是具有难度的探究性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并解答。
开设以问题导学为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先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随后再让学生对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性的问题才真正涉及新知识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思考的学习能力。
3 课后学习阶段的问题导学设计研究
课后学习效率的提高一直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在课后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不会主动探究难题。没有问题研究和思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发展起来,学生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的习题解答,就不能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2]。
将自媒体网课教学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先选定一个网课直播软件,让教师申请一个账号,班上每一位学生也申请一个账号。在学生熟悉了软件操作后,每个礼拜在规定的时间和教师开启网课直播。在直播中,教师可以利用软件白板的书写、播放PPT、截图等功能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围绕这一周学习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如本周学习了一次函数,教师就要针对一次函数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列举一个相关的情境,要求学生试着建立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教师询问学生函数中的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和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课后开设网课直播,在直播中针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围绕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的复习。
总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知识之间的深度和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应用问题导学法,将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学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小艾.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
[2]俞冬志.探究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10).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导学是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进行思考研究。新时代的问题导学法,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提问式教学,而是学生积极思考、共同合作的过程。问题导入的情境、解决问题的形式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控的问题。初中数学学习的主线是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问题导学法可以渗透到教学的不同阶段。
1 初中数学导入情境中的问题导学法研究
据调查发现,初中生在数学课堂前十分钟的积极性远不及其他学科,因为数学课堂是严肃的,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上过几节课的学生往往会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就可以考虑在导入情境中,结合问题导学法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
如在讲授“图形的相似”这一节课时,主要是对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进行学习。相似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生疏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只见过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或者两个大小、结构相似的物体。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展示:一个变形金刚图片。然后通过复制功能复制图片,接着再对图片复制一次,将复制后的图片适当缩小;要求学生回答这三个变形金刚图片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回答前两个变形金刚图片一模一样,和之前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知识类似。教师接着以问题进行导入:后面两个变形金刚图片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只是大小不一样,但是非常相似。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小学阶段学习的比例知识,标出后两个变形金刚图片中两组不同的线段,并询问学生这两组线段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分析,再结合比例知识,很快提出每一组线段的比值都相等。
在导入情境中,结合课堂教学要讲授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展示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再通过问题导学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分析问题,逐渐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比例,让学生通过比例的方式来探究问题,最后教师再讲授成比例线段。
2 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导的问题导学法实践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陈旧老套的学习方法,但是其效果仍非常明显。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和不同的教学形式相结合。问题导学法也可以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1]。
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共有五种,课堂上教师要思考判定方法是直接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还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来内化。肯定是学生自主探究更加有效果,自主探究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而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听,大部分学生不会思考问题,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效果。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为每组准备一份学习资料,设置问题:导学案中的图形哪些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边和角相等吗?两个图形的边都相等可以互为全等吗?两个角相等的图形是互为全等的图形吗?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导学案中非常简单的问题,教师要求组内每一位学生回答。教师随后设置五道例題,要求组内学生分别对这五道例题进行分析探索,根据提示,试着从两边相等夹角相等、三边相等等角度,探究两个图形是否相等。以例题为主导的问题应是具有难度的探究性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并解答。
开设以问题导学为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先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随后再让学生对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性的问题才真正涉及新知识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思考的学习能力。
3 课后学习阶段的问题导学设计研究
课后学习效率的提高一直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在课后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不会主动探究难题。没有问题研究和思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发展起来,学生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的习题解答,就不能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2]。
将自媒体网课教学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先选定一个网课直播软件,让教师申请一个账号,班上每一位学生也申请一个账号。在学生熟悉了软件操作后,每个礼拜在规定的时间和教师开启网课直播。在直播中,教师可以利用软件白板的书写、播放PPT、截图等功能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围绕这一周学习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如本周学习了一次函数,教师就要针对一次函数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列举一个相关的情境,要求学生试着建立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教师询问学生函数中的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和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课后开设网课直播,在直播中针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围绕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的复习。
总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知识之间的深度和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应用问题导学法,将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学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小艾.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
[2]俞冬志.探究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