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把课堂变成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它以活动代替过去的运用,说明对学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加深理解,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达到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因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采用严谨的学习态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教材中的活动课设计是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新《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从七年级至九年级设置的活动有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资料的,有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的,有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的,有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有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的,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例如:“对中学生上网热的冷思考”一课,让全班学生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正反方两组,围绕“队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炼、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四、充分利用好社会大课堂,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活动课,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例如:“从身边的变化谈改革开放”时,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做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使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达到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例如:在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时,列举二战以来危害世界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的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还有世界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状况的资料、图片等,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高速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法律常识部分,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从而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尤其是活动课的教学中,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把课堂变成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它以活动代替过去的运用,说明对学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加深理解,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达到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因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采用严谨的学习态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教材中的活动课设计是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新《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从七年级至九年级设置的活动有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资料的,有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的,有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的,有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有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的,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例如:“对中学生上网热的冷思考”一课,让全班学生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正反方两组,围绕“队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炼、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四、充分利用好社会大课堂,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活动课,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例如:“从身边的变化谈改革开放”时,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做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使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达到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例如:在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时,列举二战以来危害世界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的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还有世界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状况的资料、图片等,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高速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法律常识部分,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从而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尤其是活动课的教学中,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