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影响层面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证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旨在从理论层面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制度 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8-157-02
  
  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源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6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社会各界基本上将其看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纲领。200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目标,提升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纳入了国家的总体部署,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列入了国务院的工作要点。9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体系,”标志着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历史性提升。
  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和特征
  (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从宏观角度给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作出了如下的界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不断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造就宏大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总体谋划。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的就是要通过建立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创新、创业、创富环境。大力提高我国公民和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力、拥有量和运用能力,大幅度增强知识产权战略资源的储量,大幅度提升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目的。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增强我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资源竞争挑战,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产业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应用和保护,促进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大力发展“知識产权经济”,从而使我国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引导和鼓励我国公民和各类市场经济主体走知识产权致富之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并由此达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和国家强盛的战略目标。
  (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求政府担负起指导实施的主导作用,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来促进国家总体目标的实现。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应当以政府为主导,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已经被学理与实践证明是有局限性的、不可靠的。因此,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应当从全局性、宏观性和指导性的角度出发,承担起指导实施的主导作用。
  2.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当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纵观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各国政府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积极为本国的公民、公司、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平台,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80年代以来,美国将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贸易挂钩,为了进攻和控制他国市场,达到既垄断技术又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目的,极力倡导保护知识产权,以掩盖其技术保护政策和贸易政策,其中的“特殊301条款”就是最明显的反映。
  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求注重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与WTO规则的对接以及立法内容的国际化。知识产权虽然具有地域性,但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也针对新情况做出了修改,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各国的国内法也纷纷重新修订。在此方面,日本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日本不仅推动欧盟、美国与国际组织合作,而且加强东盟及其重要成员国的多边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合作贸易。
  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围绕五个方面的核心重点: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即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公共卫生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调与衔接。二是促进知识产权的创作与运用,即运用各种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成为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的主体。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即修订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提高权利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制侵权行为。四是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五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即广泛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署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和国防知识产权七大领域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要完成的专项任务,并详细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具体战略举措。
  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影响层面分析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一国知识产权事业的“根本法”,在宏观层面上对一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做出整体规划和战略部署。
  (一)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宏观影响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中之重是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政府部门作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指导者,除了应当明确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做好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制度的工作。具体的说就是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的管理、调节、激励和保障功能,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会和产业化的机制和环境形成,扶持和保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形成和发展,最终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2.加强政策导向的相互衔接和协调,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方向。国家应当充分运用政策导向承担起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协调的职责,使得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能够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制定地方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完成战略部署、实现具体的战略目标,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建立一个与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政策体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建立起适时的的政府公共政策体系,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和贸易规则保护好企业的利益,践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同时,进一步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当然也要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诚信守法的舆论氛围。培植知识产权文化需要努力影响植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与发展,既包括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化、整合和创新,又包含将那些基于我国本土资源品质和国家利益需要的规则争取纳入到日益标准化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规则中的努力。
  5.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制度从立法与执法层面提出了新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因为制定科学、系统、严密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力保障。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前提与保障;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战略框架的提出,也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中观影响
  (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起着指导和依据作用
  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指导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规划。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纽带和桥梁,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地方知识产权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或工作规划,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深化,最终促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全面完成。
  2.在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务实、有效、特色鲜明,牢牢把握四项基本原则,即要以国家战略为指导,已经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地区,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统一部署和指导加以调整、完善和提高。总体发展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实现战略目标,确保战略发挥实效。
  3.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应当坚持“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结构,形成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上位的“指导原则型”战略、以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为中位的“资源配置型”战略和以地方知识产权战略为下位的“法制保障型”战略的整体化战略体系。
  (三)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微观影响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微观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企业的影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求企业推行知识产权的经营战略,鼓励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经营战略及战略指标,促进企业公开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信托制度促进知识产权管理和流通,实现利用知识产权筹集资金制度的多样化,加大消化吸收的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日益成为一个成功企业的法宝。通过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挖掘企业知识产权中蕴涵的巨大商业价值,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1.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确立本企业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应基于对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状况的了解,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企业战略规划应确立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管理、侵权分析等控制机制,保障知识产权战略的实现。
  2.建立先进、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从资源、信息、制度、流程等多个方面给予有力的保障,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整个企业的业务管理范围之中。同时,为了推动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将知识产权管理指标纳入科研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中,进一步强化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
  3.细化现有的各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专利经营管理规范》、《商标管理办法》、《商业秘密保护办法》等相关制度。
  4.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行需要既懂懂技术又懂专利知识、法规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企业一方面应注重企业管理层、主要管理者和普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另一方面应注意根据需要引进相关人才,这样才能整体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与优化,对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注释:
  佚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求是.2005(24).17-18.
  郭明生.略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涵以其实现途径.知识产权.2006.16(6).33-38.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51.
  杨和义.论日本实施知识财产立国战略后知识产权法律变化的主要特征.宁夏社会科学.2008(2).26-27.
  这5个方面的内容来自国务院文件国发[2008].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毛卢丹.促进城市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10).
  蒋昆玲,唐楠栋.统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现代经济信息.2009(7).
  王玮,张瑞鹏,范向红,李彦民.深化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战略实施.2009.
  
  参考文献:
  [1]田力普.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2]胡开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学术动态.2009(1).
  [3]周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江苏科技信息知识产权.2008(1).
  [4]梅术文,马利.实施知识產权战略与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国际学术动态.2008(6).
  [5]梅术文.中国为什么需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电子知识产权.2008(4).
其他文献
谢峻刚  摘要本文指出在职务犯罪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历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罪行四个阶段,侦查人员需要掌握四个阶段的规律性,依靠良好的讯问技巧,方能成功讯问嫌疑人。  关键词职务犯罪 定势心理 讯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180-02    检察机关依法负责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工作,而讯问是侦
摘要随着电信诈骗行为之猖獗,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归属于何种犯罪,其与传统的诈骗罪究竟有何不一样。本文将对电信诈骗在客观构成要件上的特殊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信诈骗 诈骗罪 客体 客观方面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78-01    一、电信诈骗之概念特征  电信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
摘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于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建立一套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劳动争议 调解 仲裁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130-02    一、引言  在今年“五一”国际
摘要侵权责任法在规定多元的侵权责任方式的同时,亦应确定责任方式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本文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可视为责任方式的一般规定,其规定的责任方式均以过错为要件,且可适用于各种侵权行为;第21、45条可视为责任方式的特殊规定,不以过错为要件,适用于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侵权行为。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方式 一般规定 特殊规定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对于生命的紧急避险这一问题,国内外理论界主要有否定说、肯定说和折中说这几种学说分歧,其中肯定说更为符合刑法发展的趋势,但是也有相应的问题,应提出“修正的肯定说”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紧急避险 生命权 肯定说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46-02    一、学说评析  对于生命权究竟能否作为紧急避险客体这一问题,学界存在
摘要发起人制度是公司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先公司合同无疑是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现行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于先公司合同的效力和责任承担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亦有不同认识。本文结合较为成熟的美国发起人制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发起人 设立中公司 先公司合同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086-0
摘要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效力即将到期,后京都时代的来临,各国急需通过谈判确定后京都时代中采用的减排合作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所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进行国际合作时所采取的方式。  关键词后京都时代 京都议定书 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D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167-02    一、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存在的主要问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战略管理必要性、高校文化及其对高校战略实施的影响的分析,提出高校应该在对现有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变革不合理的文化,发展适应高校发展战略的建设性的文化,以发挥高校文化对高校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减少其阻碍作用,确保高校战略的成功实施。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 高校文化 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06-01    随着
摘要刑事和解是对我国传统的重刑主义和犯罪观的扬弃,突出当事人尤其是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在原有基础之上优化当事人的利益,重视刑罚的教育、感化、挽救功能的实现;和解过程的公开性不可或缺。  关键词和解 厌讼 和谐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64-02    刑事和解,简而言之,是对于传统刑法重视利用国家公权打击犯罪,重视社会秩序维护,轻视当事
摘要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制度是是中国检察制度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作为检察工作改革的新生事物,就目前状况而言,其相关配套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各基层检察院在操作过程中也没有统一规范的做法。为达到设置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专职委员的初衷,保障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职能的充分履行,检委会专职委员制度在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