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的传说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光别致的天津燕园,有堵古色古香的影壁,上绘传统的杨柳青年画一幅──莲年有鱼。远远望去,那莲花粉生生,荷叶绿葱葱,大胖小子精灵灵,怀抱的鲤鱼直打挺,简直就要活了!据说,这幅画还真的“鼓”过呢。“鼓”的意思便是活了。
  相傳,清乾隆年间,河北胜芳镇有个叫薛富贵的财主,他从卫里(天津市里)回来,船过杨柳青时,听岸上有人操琴唱曲儿,唱的是地方小调《画扇面》:“天津城西杨柳青,有一个美女白俊英,她妙手丹青会画画……”
  小曲勾起了薛富贵弃船登岸游画乡的兴致。他下了篷船,走下河堤,抬眼一望,只见这北靠西河,南沿定河的古镇,郊外白杨参天,垂柳拂地。镇内店铺繁多,车水马龙。心想难怪乾隆爷亲口赐名杨柳青,果真是宝地一方啊。
  薛富贵走街串巷,东瞧西看,见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他本不懂画,也不爱画,可一到画乡,却被一幅幅男有男性,女有女性,花儿飘香,叶儿映翠的年画迷住了,竟然买了一幅神笔妙手白俊英的亲笔画《莲年有鱼》,带回了老家胜芳。
  你可别小看这张年画,往屋里一贴,嘿!那可真是满屋增彩,四碧生辉呀!薛家老两口对这张画那个爱劲儿就甭提了。他们白天借着日头看,晚上举着油灯瞧,边看边夸:“这大胖小子多精灵,这莲花荷叶多水灵,这金色鲤鱼多鲜灵……”看着看着眼神一暗打起盹来。刚一合眼,就见那画上的胖小子,眉一挑,眼一动,腿一伸,腰一挺,从画上跳了下来,他东瞅瞅,西瞧瞧,捅捅这儿,摸摸那儿。接着孩声孩气地说:“老爷爷,老奶奶,想吃鱼,我会逮,您老拿个木盆来。”说罢,一眨眼,又回到画上。
  老两口猛醒过来,把梦一说,两个人梦的都一样。薛富贵心里一亮,想起杨柳青年画年年鼓,一年鼓一张的说法,像“金驹送宝”“黑驴拉磨”“美人就亲”“春牛耕作”等关于杨柳青年画的故事。他赶忙叫老伴儿找来一个大木盆,对画上的胖小子说:“你刚才的话听真了,木盆拿来了,我们就等着鱼吃了。”说罢,上炕安歇。
  一夜无话。转天早上,睁眼一看,木盆里果真有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薛富贵心里那个美呀。从这天开始,天天这样,老两口越吃胃口越大,吃着吃着就想歪道了。
  这天晚上,薛富贵对胖小子说:“好孩子,听我说,韩信点兵不怕多,大红鲤鱼印把个,每天给我一箩筐。”你猜怎么着,他要多少,胖小子就给送多少。薛富贵天天卖鱼,赚的钱都海了去了。他钱越多越不嫌多,掐着指头暗盘算,过不了多会儿,赵家的庄院、钱家的船、孙家的苇塘、李家的滩,整个胜芳都要姓薛了。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可抬头一看,可要了命了,那张画变成了一张纸。他“啊”的一声,活活急死了。
  那画上的大胖小子是怕被薛富贵的铜臭玷污了自己的灵性,张起荷叶帆,架起莲花船,抱着大鲤鱼,沿着大清河,又回到了杨柳青。
  选自《民间传奇故事》
其他文献
孙涵三是康家的私塾先生。  当初在物色人选时,康百万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其实,康百万的条件并不高,一要人品好,二要有学问,即德才兼备。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聘用了孙涵三。这个孙涵三没有别的毛病,就是饭量大,一顿饭能消灭串起一筷子的油馍。他原先在没有考取举人前,是个驮煤的,心疼自家的驴,比驴背得还多,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个好胃口。康家上下都不理解,有的还说康百万这次做了赔本买卖。  康百万感慨地说,这人吃得
期刊
救命榜  明朝宣德年间,一天,长安县贴出了一张榜文,引来众人围观。榜文写道:本县首富刘老爷,身染奇病,今出榜求醫,凡能妙手回春者,无论三教九流、身份尊卑,一律重赏良田百亩,黄金千两。榜文贴出三月有余,却无人揭榜。原来这刘老爷染的病很怪,几乎是命悬一线,鬼门关前来回打转。他不惜重金聘请了诸多名医,都未能见效,刘老爷一怒之下,大打出手,重伤了好几个名医,如今谁还敢再去揭这榜文?  哪知这天一早,城墙下
期刊
一  大清朝两百多年间,朝廷一直在东北松花江边设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隶属内务府,专职为皇宫内院采集进贡农副产品,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不在其中,鳇鱼是其中重要一项。  捕捞鳇鱼是在春夏秋三季,因为天气炎热无法长途运送,捕捞到鳇鱼后就先放进水塘里蓄养,到了寒冬腊月时再捉出来,泼水挂冰,送进京城,进贡给朝廷。水塘是在江边挖成的,靠江一侧有条沟渠,引水入内,沟渠里用粗壮的圆木做成坚固的栅栏,故
期刊
销赃备礼  朗州知县林至韦刚刚收到消息,近日知县以上官员要去巡抚衙门参加堂会,为巡抚严大人下月进京面圣饯行。林至韦正在为准备贺礼的事情犯愁,张捕头前来复命道:“老爷,前日的盗墓案已破,赃物尽数收缴,人犯逃脱。”林至韦责问道:“人犯又逃脱了?最近几桩盗窃案子也是一个人没抓到,为何?”张捕头面露难色地解释说:“您又不是不知道,犯案的全都是吃不上饭的可怜百姓,抓进牢里还要管饭,咱们衙门都快揭不开锅了。”
期刊
潘太太经常说:“我家先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吃,嘴吃万丈无人知,坐吃山空的道理难道做老师的他不比我更明白吗?我不跟他吵这个家还不被他吃光了!”  外人其實认为这不是缺点,男人吃点小菜,喝点小酒不是天经地义吗?这能算缺点吗?要说缺点,大家一致公认,潘先生的缺点是怕老婆。  年轻的时候,每次为了酒钱和太太吵架的时候总是潘先生先服软。等到小孩们叫他潘爷爷了、大人叫他老潘了、儿女们都过得很体面了、老两口的私房
期刊
明朝崇祯年间,在金堂的大山腳下有一个叫老牛坡的小村寨,虽然当时地处边远,却坐落在川东通往成都府的一条盐茶古道上。那时因各地战乱不休,这条当时重要的物流通道更是盗匪出没,通行不畅。由于当地不产盐,食盐都是靠“盐帮”翻山越岭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山里人家把盐看得比油都金贵。  民间流传着一首打趣的民谣:“有盐千里来相会,无盐对面手难牵;食盐修得同船渡,海盐修得共枕眠。”虽然这民谣有些夸张,但这山里上门相亲
期刊
早年间,山西有一处盛产煤炭的地方,叫黑山县。黑山县不是很大,老百姓但凡有什么不舒服,都是自己爬到县后山上去找张大夫看病。  张大夫是个妙手神医,只要是病,无论大小,先给你来一番望闻问切,完了再开一剂药,病人吃了再睡一觉保准就好。于是,一来二去的,张大夫就被传为神医,不仅黑山县的人上山看病,连隔壁几个县的人都跑过来一睹神医风采。  当张大夫不在的时候,就由他的3个儿子来替病人记录病情,等待张大夫回来
期刊
一  宋仁宗明道二年,苏州暴雨连天,造成洪水泛滥,太湖决堤,三吴俱成巨浸,禾沉水底,死者相望于道。  原本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北部边境防御上的朝廷再不能视而不见,在次年六月,调任曾提出吴淞江流域水利建设意见的范仲淹出知苏州,治理水患。  彼时,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人生信条的北宋第一“杠头”范仲淹,因上疏反对仁宗废后,直接怼上了皇帝,而被贬守睦州才刚两个月。  这天,苏州一条长街上走来两个风尘仆仆
期刊
曹操年少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许多人都看不起他,只有桥玄说他将来必能做一番大事。桥玄去世后,曹操十分悲痛,总想到桥玄墓前祭奠一番。  一次,曹操出征途中正好经过桥玄的墓地,于是他就前往祭拜这位恩师。他写了一篇悼词说,桥公啊,今天我来看望你老人家了。记得你说过,你死后,要我带上一只鸡、一壶老酒来祭拜。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走过三步就要肚子疼,现在我已经准备了太牢之礼(带上一头牛)来祭奠,自己應该肚子不会
期刊
大太监安德海八岁进宫,深得咸丰皇帝喜爱,咸丰驾崩之后,他帮助两宫太后除掉了八个辅政大臣,然后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他被封为内务府总管太监,是慈禧面前一等一红人。  同治七年的冬天,大太监安德海大婚,只见前门外大酒楼张灯结彩,王公大臣纷纷前往送礼祝贺,慈禧太后赏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相互打听新娘是谁,知情人说,是徽班的旦角,艺名叫“九岁红”,年方19岁,长得天仙一般。一时间,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