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采用的“讲解—接受”模式的不足,结合本校教学现状及当前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者尝试探索一种适应本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三环”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课前独学环节、课中展示分享环节、课后小结反馈环节。“七步”是指一节数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七个基本步骤,即“明确目标、独学、交流·展示、典型分享、巩固·应用、小结·反思、反馈·评价”。应用该模式设计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关于移项的教学操作流程,有机整合了独学、对学与群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弥补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使学生在有意识的课堂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模式的应用和落实推动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坚定了学校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三环七步
  一、“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采用“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讲解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呈现如下情况:教师讲得多,学法指导少;教师提问多,启发思维少;作业布置多,目标达成少等。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呈现如下情况:学生接受多,实际吸收少;被动回答多,主动提问少;机械练习多,实际收获少。这种模式下的课堂生态呈现如下问题: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形式、轻实质;重训练、轻反思;重题型、轻策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僅辛苦,而且极易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且低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与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1]。
  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持续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导师团队研究成果的指导下[2-3],结合本校实际教学情况,在当前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一种适合本校特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三环七步教学模式”。
  二、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该模式的基本理念可用“一二三”概括。“一”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即以学为本,立德树人;“二”是指坚持“两项原则”,即以学定教,教学相长;“三”是指实现“三位一体”,即“鱼渔欲”三位一体,使数学教育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和“授人以‘愉与欲’”,达到“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考得满意,终身受益,幸福成长”的教育境界。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中的“三环”,是指数学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课前独学环节、课中展示分享环节、课后小结反馈环节;“七步”是指一节数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七个基本步骤,即明确目标、独学、交流·展示、典型分享、巩固·应用、小结·反思、反馈·评价。课堂“七步”又在教学“三环”中落实,其基本操作程序是课前独学(明确目标、独学)→课中展示分享(交流·展示、典型分享、巩固·应用)→课后小结反馈(小结·反思、反馈·评价)。其中,课前独学是基础,课中展示分享是核心,课后小结反馈是保障。
  三、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操作案例
  笔者以利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例,说明“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一)明确目标(1分钟左右)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也就是学会目标、会学目标和乐学目标。教师将学习目标写在黑板右上角或用PPT展示,表达要清晰、明了、简练。在这一步骤中,学生明确实现目标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养成以目标为导航的学习习惯。


  (二)独学(5分钟左右)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动脑思考,通过精读课本,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自主探究“学习锦囊”上的问题,用彩色笔标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与同学交流,并记下学习困惑,以便在课堂交流中研讨。教师在辅导学生预习时,有意识地了解学情,为课堂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设定独学的时间,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迅速行动起来,有序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逐步建构新知结构,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交流·展示(16分钟左右)
  这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步,由两个活动组成:组内交流,归纳成果;组间展示,分享成果。
  1.组内交流,归纳成果(7分钟左右)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问题,先自我检查,梳理独学的收获、困惑与反思(2分钟左右),再与组内同学交流收获与困惑(3分钟左右),最后用2分钟时间梳理组内展示的成果(三个收获,两个困惑,一个反思),准备展示的同学(小组成员轮流代表小组进行展示)为组间交流做准备。教师深入小组中,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予以帮助和指导,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高级伙伴;通过巡堂,教师全面兼顾与记录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发现小组中有创意的想法或困惑,鼓励其展示创意,或让其他小组来解答疑问,以便安排下一阶段的组间交流。
  2.组间展示,分享成果(9分钟左右)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该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认真聆听,随时准备纠正错误。其他同学点评,说出此题的知识点、易错点、解题关键点,或由此题进行变式训练、知识拓展,等等。教师在这个步骤主要针对组内讨论的结果,选出典型的小组上台展示,培养学生交流展示的基本技能。根据小组代表的发言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提炼、启发点拨等,并提示学生做好笔记。


  (四)典型分享(7分钟左右)
  这个步骤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新知结构。教师对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及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答疑点评。学生认真倾听教师对每个问题的答疑、点拨,在“学习锦囊”上认真记下精讲点拨的要点,并自我矫正。教师针对难点、疑点、关键点、模糊点和错漏点等進行点拨答疑、点评提炼,同时通过这一环节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宝贝”——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等。


  (五)巩固·应用(8分钟左右)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巩固新知、学以致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完善认知结构。该环节一般控制在8分钟左右。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拓展、激励、督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精练·检查和活用·迁移环节。


  (六)小结·反思(3分钟左右)
  这一步是高效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快速回顾学习过程,去粗取精,提炼要点和学习方法,养成回顾与梳理、反思与创新的习惯。学生自主对照学习目标,用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或精练的语言,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了什么,该怎样学,等等。教师出示课程开始时展示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从三维角度进行回顾、梳理、反思和创新。


  (七)反馈·评价
  这个步骤在于促进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主要发生在课后小结反馈环节中的师生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查漏补缺,即学生针对前面“三环”中自己没想到、不明白的地方查漏补缺;多元评价,即学生通过自我反馈和他人评价,提高自我认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及学习效能感。教师从旁督促,鼓励调控。


  四、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考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本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学生逐渐养成了独学、群学的好习惯,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虽然该模式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这是一次在本校新应用的教学模式实践,对本校的传统教学提出了很多挑战。因此,为让该教学模式得到正常开展与落实,产生持续、积极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实验教师不断地总结和反思。
  (一)学校的大力支持是保障
  学校领导对课改的重视、深刻的认识、坚定的意志是落实该教学模式的保障。譬如在开始实施该教学模式初期,学校不仅邀请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培训,而且设计了激励机制,促使实验教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持续推动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此外,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学习锦囊”,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保障。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是关键
  该模式有机整合了独学、对学与群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弥补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但提高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关键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独学时最好能独立反思、提出问题,对学时最好能相互质疑问难,群学时最好先有充分的独学准备,再由小组代表有序地交流分享,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分享的机会。
  (三)教师的教学素养是核心
  该模式的应用和落实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较高。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需要具有立德树人的根本思想,领悟和熟悉“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基于对教材和数学本质的理解设计有效的“学习锦囊”;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具有驾驭课堂的教学技能,应对诸如“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的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问题。模式的实践会经历由无序的“杂乱”到有益的“杂乱”的过程,实验教师的课改信念很关键。教师是打退堂鼓,还是允许这些“杂乱”的存在?教师思考为什么会“杂乱”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这将会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
  (四)“学习锦囊”的妙用是法宝
  “学习锦囊”是教师在领悟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编写的学习导航图,是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和检查学得怎样的载体。基于“学习锦囊”的目标导向和任务导航,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的任务清晰,重点突出。譬如,“学习锦囊”引导学生课前精读教材,并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带着任务走进课堂;“日日清”任务单使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五)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是动力
  成功的教学改革除了有学校的大力支持,也少不了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在本模式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如何处理好教学进度”“如何培养学生独学的习惯”“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群学”“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对模式进行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的教研活动实践的支持。教学理论专家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两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能帮助教师在专业理论指引下找到“回家”的路,使教改目标更清晰。教师主动反思改进,有效地避免了在同一水平的重复。这也将是该教学模式应用与改善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唐剑岚.“鱼渔欲”三位一体优化数学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以“三角形的内角”课例片段分析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5(9):5-10.
  [3]唐剑岚,蒋蜜蜜,肖宝莹.数学认识信念:影响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变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4(6):61-66.
其他文献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解法而忽视其实际背景,回到了数学大纲教材的老路,失去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良好机会。事实上,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运用视觉化表征既能呈现数学建模的过程,又能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图解法、解题程序框图等连在一起,使视觉化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问题的表征方式影响着信息的组织、解释和利用
期刊
【摘要】概念课的教学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小学的概念存在着特殊性,其概念的外围并不严谨,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如何更好地让小学生理解概念是一個重要的课题,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评价趋于生活化,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造多样性方法。同时,师生一起寻找绘本与概念之间的关键联系,也不失为学习概念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绘本;
期刊
【摘要】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可以运用分类思想帮助学生由认识知识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整理、分类、概括提升的过程,逐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分类;梳理;分享;分层;知识结构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复习”。  二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数学教学中,直观操作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数的观念,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践行新课程的核心任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数学实
期刊
【摘要】数学素养如何在教学中真正落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为例,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素养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方面的价值,然后结合改进前的教学环节逐一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关键词】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数学素养;数学学科能力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解决我镇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教学理念陈旧、合作低效、轻视算理、算用分离等现状,本文通过关注前测、规范合作、讲清算理、算用结合等方面,探讨基于MS-EEPO操作系统的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此模式以学生为本,以落实知识点、能力点、考点为目标,使重视教师的“教”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堂教学的落实情况,梳理初中化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化学肥料”的教学为例,分析初中化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体现。该案例的设计和实施深入挖掘课题的教育价值,整合课程内容和教育目标;基于主体情感体验策略,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实施多元评价,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核心价值;渗透式
期刊
【摘要】认知策略在学生英语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本课题以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某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优秀英语教师的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教授学生进行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及效果。经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学生在从感知知识到习得、运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有效学习策略,可以在一
期刊
【摘要】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生态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M老师的“函数与方程”公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生态课堂的育人价值。M老师的公開课通过情境引入,介绍数学史典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生成新的概念,并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期刊
【摘要】许多教师对译林版小学英语课本中新增的Project板块教学存在误区和不解。为了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和参与Project版块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教材的设置意图,从而优化学生的语言输出,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本文将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指导,以译林版英语小学六年级下册Project 1 Being a good student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将“转译与协同”方法应用于Project版块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