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亦言:写得一手好文章,走进人生每个巷。事实证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对我们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要想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就得从学生抓起。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实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语文学习,说到底,就是要掌握会读会写的能力。一份试卷中,作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作文决定着语文的成绩。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有的学生还不会写文章,甚至怕写文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系统、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多年来,语文老师大多沿袭着这样一个训练模式,既“出题—作文—批改—评讲”。结果是:学生写得苦,老师改得累。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基本上的解决。作文的写作尽管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无迹可寻,无处下手,只要抓住关键,由此入手,就完全可使你的文章得以改观。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方面得到优化训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从兴趣入手,写自己喜欢写的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多么的必要。在初一年级教学中,安排学生写“心情日记”,即写下自己愿意写的,喜欢写的。平时的教学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题材写作,尽可能从他们的文中发现闪光点,给予表扬,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写作并不是一种苦差事。因为这种写作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快乐的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内容可写了。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命题作文的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二、加强作文基本功训练
写一篇文章,要抓牢它的三大要素:主旨、思路、语言。也就是,写一篇文章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语言来写这篇文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基本功训练,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作文基本功包括命题、开头与结尾、段与段的过渡、处理材料的能力、布局谋篇、展开与深入等等。这些训练不能一倾而出,应该分阶段来进行。初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的“词句导引作文训练法”过渡而来,加上现在大多学生过分依赖于电脑、电视等视频音响媒体,导致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下降,这就更需要老师在这方面下功夫。从开头的招式到结尾的招式、照应、过渡的分解,都要一一地加以有序的训练。如2003年云南中考作文《家,真好》有这样一个漂亮的开头:“痛苦的时侯,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來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可从这个例子中教会学生“开门见山,亮明观点”的开头招式,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手把手教学。从部分入手,到后来就从整体着笔,大处落实写作。各部分训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梯次递进,综合延伸,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夯实语言积累与训练
语言功底的深浅直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思维离开了语言,就成了虚无的东西,犹如空中楼阁。加强语言训练的根本是语言积累,它包括词汇的积累,精美片断的 积累和精美诗文的积累,在方法上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的结合,要以学生悟解为主、老师讲解为辅,要讲究实用性与持久性,使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我在其教学中,平日的常规作业专门对此作了相关的练习:每周摘抄一篇优美文章,朗读数遍,加深理解,取其精华;坚持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初一以讲成语故事为主,初二以背诵优美文章为主,初三以自己写作为主。通过这些练习,其目的就是为了夯实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奠定了好的基础,部分学生写作语言也开始成熟了,个性化的语言在文中时有出现,各有魅力,尽展风彩,着力打造亮点。
四、开阔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前三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学生的文章更上一层楼,就需要思维能力的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着差异的,这种差异直接决定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优秀作文无不在思维方面体现出独到性与新颖性。如我班某生在写《母爱》一文时,他一破常规,不以人为选材对象,却以动物为题材,写出来就别有一番风味,不落俗套。该生能如此选材,得宜于他平日的细心观察。因此,要培养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为学生的思维直接取决于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的程度,取决于学生的修养水平与道德情操,取决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思维程度。当创新的意识和欲望增强时,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写作的欲望,不用再靠老师的指点,一篇篇鲜活的个性化的文章自然就会呈现在眼前。
作文的这些有序训练,必须坚持,一步一环地扣紧,关键是每一步都要落在实处。要想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拥有收获作文的喜悦,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还虽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待拓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
语文学习,说到底,就是要掌握会读会写的能力。一份试卷中,作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作文决定着语文的成绩。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有的学生还不会写文章,甚至怕写文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系统、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多年来,语文老师大多沿袭着这样一个训练模式,既“出题—作文—批改—评讲”。结果是:学生写得苦,老师改得累。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基本上的解决。作文的写作尽管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无迹可寻,无处下手,只要抓住关键,由此入手,就完全可使你的文章得以改观。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方面得到优化训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从兴趣入手,写自己喜欢写的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多么的必要。在初一年级教学中,安排学生写“心情日记”,即写下自己愿意写的,喜欢写的。平时的教学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题材写作,尽可能从他们的文中发现闪光点,给予表扬,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写作并不是一种苦差事。因为这种写作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快乐的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内容可写了。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命题作文的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二、加强作文基本功训练
写一篇文章,要抓牢它的三大要素:主旨、思路、语言。也就是,写一篇文章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用什么样语言来写这篇文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基本功训练,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作文基本功包括命题、开头与结尾、段与段的过渡、处理材料的能力、布局谋篇、展开与深入等等。这些训练不能一倾而出,应该分阶段来进行。初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的“词句导引作文训练法”过渡而来,加上现在大多学生过分依赖于电脑、电视等视频音响媒体,导致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下降,这就更需要老师在这方面下功夫。从开头的招式到结尾的招式、照应、过渡的分解,都要一一地加以有序的训练。如2003年云南中考作文《家,真好》有这样一个漂亮的开头:“痛苦的时侯,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來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可从这个例子中教会学生“开门见山,亮明观点”的开头招式,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手把手教学。从部分入手,到后来就从整体着笔,大处落实写作。各部分训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梯次递进,综合延伸,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夯实语言积累与训练
语言功底的深浅直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思维离开了语言,就成了虚无的东西,犹如空中楼阁。加强语言训练的根本是语言积累,它包括词汇的积累,精美片断的 积累和精美诗文的积累,在方法上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的结合,要以学生悟解为主、老师讲解为辅,要讲究实用性与持久性,使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我在其教学中,平日的常规作业专门对此作了相关的练习:每周摘抄一篇优美文章,朗读数遍,加深理解,取其精华;坚持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初一以讲成语故事为主,初二以背诵优美文章为主,初三以自己写作为主。通过这些练习,其目的就是为了夯实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奠定了好的基础,部分学生写作语言也开始成熟了,个性化的语言在文中时有出现,各有魅力,尽展风彩,着力打造亮点。
四、开阔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前三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学生的文章更上一层楼,就需要思维能力的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着差异的,这种差异直接决定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优秀作文无不在思维方面体现出独到性与新颖性。如我班某生在写《母爱》一文时,他一破常规,不以人为选材对象,却以动物为题材,写出来就别有一番风味,不落俗套。该生能如此选材,得宜于他平日的细心观察。因此,要培养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为学生的思维直接取决于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的程度,取决于学生的修养水平与道德情操,取决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思维程度。当创新的意识和欲望增强时,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写作的欲望,不用再靠老师的指点,一篇篇鲜活的个性化的文章自然就会呈现在眼前。
作文的这些有序训练,必须坚持,一步一环地扣紧,关键是每一步都要落在实处。要想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拥有收获作文的喜悦,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还虽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待拓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