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人凝血、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7例老年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适应症患者,疏血通注射液静脉缓慢滴注,1次/日,连续用药14天。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用国标标准化比值(INR)表示、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血管内皮功能检查。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后INR由(1.17±0.13)和延长至(1.32±0.21)和APTT由(30.9±6.2)秒延长至(36.9±7.3)s、TT由(15.5±2.2)s延长至(17.3±2.9)s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FIB由(3.04±1.17)g/L,降低至(2.30±0.6)g/L,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由(8.5±5.9)%提高至(16.9±6.7)%有明显增加(P<0.001)。血小板聚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由(31.5±24.2)%下降至(21.4±16.3)%,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由(53.1±26.0)%下降至(38.8±19.9)%(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具有抗凝血功能,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抑制花生四烯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