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刘翔的退出几乎和四年前改写历史时一样,引发了民众和媒体白热化的关注。现在的刘翔,健康、受伤、胜利、失败都已经不再属于他一个人,他甚至已经没有了失败和放弃的权力。因为刘翔是中国的,是十三亿人的,他已不再是人的存在,而是神的显现。
有人义愤填膺,说今天刘翔死了,愤懑难平的网友甚至要求刘翔向纳税人道歉。这些愤怒和指责恰恰来自那些曾经自诩热爱刘翔和支持他的人们。但是,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爱的是那个不会受伤,永远都会拿冠军的刘翔,而非作为“人”的刘翔。这种有条件的爱和支持的潜台词是:你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才有资格得到我“无条件的”爱。其中折射出的无非是对自己,对他人功利性的判断。他们爱刘翔是因为刘翔让同为中国人的他们感到有“面子”,感到“荣耀”,而当有一天刘翔无法负载13亿人对“光荣”的渴求(其实,本质上任何人都无法承载如此的重担),他就沦为众矢之的。“刘翔是我们的,我希望他怎样他就要怎样”——刘翔在被捧上神龛的同时,也被剥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选择的自由。
那些打着“爱之深,责之切”的旗号,对刘翔口无遮拦恶言相向的人,其实是在以一种胜败论英雄的浅薄标准评价他。要知道,前者的动机是基于爱、理解和包容,而非仇恨、失望。在“责”中应该充满建设性意见,而非就事论事的短浅批评。“责”是为了对方今后的发展,而非泄一时之愤,甚至唾弃。而后者,更多的是想让失败者为失败付出代价,低头认罪。回想中国羽毛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的遭遇,无不是胜利的时候举国欢歌,失利的时候凄风苦雨,饱受指责与讽刺,其实这都是国人泄愤心理的表现。
还有人说,刘翔爬也要爬到终点,不能输了精神。且不说他们爱不爱刘翔,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连自己都不爱。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有一种尊严叫爱自己”。从这个意义看,刘翔的退出并非耻辱,而是有尊严的行动。那些以此为耻的人应该注意,“爱自己”从来不等于“只爱自己”,就像“为自己”的同义语绝非“只为自己”一样。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永远无法拥有平静的内心,因为他从来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接纳和尊重;同样,他也不可能学会如何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接纳他人,因为没有“我”也就没有“我爱你”,爱自己就是爱他人爱世界的源始。无论何时何地,请记住,“爱自己”意味着你有权力决定自己生活的优先级;有权力倾听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需要;有权力在必要的时候说“不”;更有权力脆弱、犯错、放弃和失败!这些权力并非由他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给予自己。同时,也只有拥有这些权力的人才能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爱自己”的权力。
事实上,我们应该为刘翔的选择喝彩!他那无声的转身是走下神坛的超越,是对自己的忠实。当所有人用热烈的欢呼和有力的臂膀把你抛向空中,当你被一步步抬向神坛,与你同行的除了胜利的光环,还有一种对神的膜拜和期待,于是你开始被要求以近乎神的方式出现和行动。
然而,当我们开始用人的身躯承担神的责任,往往就是不诚实的开始。其一,你开始拒绝面对人性的局限;其二,你不愿让崇拜者看到令人失望的一面,开始伪装自己。此时,拒绝被神化需要超凡的勇气和对内心的诚实。如果说人的身上真的有所谓神性,只有这两样才配得上。可贵的是,刘翔是真实的、勇敢的。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和期望,他依然发自内心地表白,“北京奥运会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四年前的比赛是我要的,但现在的比赛是大家要的”。恰恰是他的这种思考和决定,还有真实的回答,最令人敬佩。刘翔的退赛就像《功夫熊猫》里那张光可鉴人的无字箔卷一样,我们能从中看到的无非是自己的心态。
刘翔退出后,路透社用阿喀琉斯之踵比喻刘翔的伤退。阿喀琉斯被火葬后,清风吹过的灰烬中,巨人的骨架清晰可辨。朋友们捡起他的遗骸,装进镶金嵌银的盒子,安葬在海岸的最高处。输赢永远不是尊严的标尺。刹那的转身,刘翔走下了虚无的神坛,也从此超越了竞技场上的分秒,还人性以尊严。对比起成败,人性更应被安放在我们内心的最高处。
图/郭德鑫 傅树清 编辑/张鸣
最抗重压奖——菲尔普斯
早在比赛开始前,这位泳池里的超人就被媒体围追堵截,曝光个够本。载着“八金梦”的重压,又是如此大的赛事,菲尔普斯如何减压?此人自有妙计。盛大的开幕式他不参加,一个人躲在奥运村悠闲地看转播。没有比赛时,他就跟队友一起打扑克,或者睡觉。我们甚至在转播中看到,马上投入比赛的菲尔普斯刚刚摘下耳机,投入热身运动。也许,这就是这位“游泳神童”的过人之处。
有人义愤填膺,说今天刘翔死了,愤懑难平的网友甚至要求刘翔向纳税人道歉。这些愤怒和指责恰恰来自那些曾经自诩热爱刘翔和支持他的人们。但是,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爱的是那个不会受伤,永远都会拿冠军的刘翔,而非作为“人”的刘翔。这种有条件的爱和支持的潜台词是:你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才有资格得到我“无条件的”爱。其中折射出的无非是对自己,对他人功利性的判断。他们爱刘翔是因为刘翔让同为中国人的他们感到有“面子”,感到“荣耀”,而当有一天刘翔无法负载13亿人对“光荣”的渴求(其实,本质上任何人都无法承载如此的重担),他就沦为众矢之的。“刘翔是我们的,我希望他怎样他就要怎样”——刘翔在被捧上神龛的同时,也被剥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选择的自由。
那些打着“爱之深,责之切”的旗号,对刘翔口无遮拦恶言相向的人,其实是在以一种胜败论英雄的浅薄标准评价他。要知道,前者的动机是基于爱、理解和包容,而非仇恨、失望。在“责”中应该充满建设性意见,而非就事论事的短浅批评。“责”是为了对方今后的发展,而非泄一时之愤,甚至唾弃。而后者,更多的是想让失败者为失败付出代价,低头认罪。回想中国羽毛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的遭遇,无不是胜利的时候举国欢歌,失利的时候凄风苦雨,饱受指责与讽刺,其实这都是国人泄愤心理的表现。
还有人说,刘翔爬也要爬到终点,不能输了精神。且不说他们爱不爱刘翔,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连自己都不爱。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有一种尊严叫爱自己”。从这个意义看,刘翔的退出并非耻辱,而是有尊严的行动。那些以此为耻的人应该注意,“爱自己”从来不等于“只爱自己”,就像“为自己”的同义语绝非“只为自己”一样。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永远无法拥有平静的内心,因为他从来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接纳和尊重;同样,他也不可能学会如何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接纳他人,因为没有“我”也就没有“我爱你”,爱自己就是爱他人爱世界的源始。无论何时何地,请记住,“爱自己”意味着你有权力决定自己生活的优先级;有权力倾听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需要;有权力在必要的时候说“不”;更有权力脆弱、犯错、放弃和失败!这些权力并非由他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给予自己。同时,也只有拥有这些权力的人才能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爱自己”的权力。
事实上,我们应该为刘翔的选择喝彩!他那无声的转身是走下神坛的超越,是对自己的忠实。当所有人用热烈的欢呼和有力的臂膀把你抛向空中,当你被一步步抬向神坛,与你同行的除了胜利的光环,还有一种对神的膜拜和期待,于是你开始被要求以近乎神的方式出现和行动。
然而,当我们开始用人的身躯承担神的责任,往往就是不诚实的开始。其一,你开始拒绝面对人性的局限;其二,你不愿让崇拜者看到令人失望的一面,开始伪装自己。此时,拒绝被神化需要超凡的勇气和对内心的诚实。如果说人的身上真的有所谓神性,只有这两样才配得上。可贵的是,刘翔是真实的、勇敢的。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和期望,他依然发自内心地表白,“北京奥运会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四年前的比赛是我要的,但现在的比赛是大家要的”。恰恰是他的这种思考和决定,还有真实的回答,最令人敬佩。刘翔的退赛就像《功夫熊猫》里那张光可鉴人的无字箔卷一样,我们能从中看到的无非是自己的心态。
刘翔退出后,路透社用阿喀琉斯之踵比喻刘翔的伤退。阿喀琉斯被火葬后,清风吹过的灰烬中,巨人的骨架清晰可辨。朋友们捡起他的遗骸,装进镶金嵌银的盒子,安葬在海岸的最高处。输赢永远不是尊严的标尺。刹那的转身,刘翔走下了虚无的神坛,也从此超越了竞技场上的分秒,还人性以尊严。对比起成败,人性更应被安放在我们内心的最高处。
图/郭德鑫 傅树清 编辑/张鸣
最抗重压奖——菲尔普斯
早在比赛开始前,这位泳池里的超人就被媒体围追堵截,曝光个够本。载着“八金梦”的重压,又是如此大的赛事,菲尔普斯如何减压?此人自有妙计。盛大的开幕式他不参加,一个人躲在奥运村悠闲地看转播。没有比赛时,他就跟队友一起打扑克,或者睡觉。我们甚至在转播中看到,马上投入比赛的菲尔普斯刚刚摘下耳机,投入热身运动。也许,这就是这位“游泳神童”的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