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一种道德品德,也是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规范。可是随着经济增长,负面消息、新闻的报道以及人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出现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会导致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忽视社会道德。针对这一现象,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使作为链接社会未来发展金刚线的大学生更加有素质。
诚信伦理; 伦理道德; 高校教育; 道德缺失
一、大学生失信现象的表现
首先我们不能否定所有的大学生诚信建设都存在问题,基本的诚信品质还是很优良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得到很多诚信危机的存在。大学生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毕业不主动还贷款。
我们都知道在高考结束后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部分学生读书难问题,可是当学校给予四年的贷款之后,一些学生却直至毕业也没有主动还清贷款。这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少数不讲信用的学生抹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作弊技术愈显高明。黄豆般大小的耳机,作弊手表等等,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考试期间都抱有侥幸心理,从而导致自身主观的不努力。据某高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在外语考试、论文写作中雇佣“枪手”在大学校园里屡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严重性。
第三,人际交往中言行矛盾,言而无信。
据调查,高校里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这隐藏在背后的诚信伦理问题不可小觑。久而久之,高校诚信氛围就会恶化。同时,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守诺言,挖空心思欺骗同学、老师。
二、大学生伦理诚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家庭诚信伦理教育的缺失
诚信作为一种伦理德行,是民众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家庭对大学生的诚信伦理教育、伦理道德的传承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的巨大转型,部分家长自身修不高,他们的素质品质都有待提高。现在的家长信奉实用主义,认为金钱、名利是孩子应该追逐的事物。这种观念对孩子的诚信伦理道德教育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他们知道诚信教育对于孩子的人生很重要,却没有掌握好方法,最终产生了不良后果。
第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些许的偏差。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诚信。“道德认知程度的高低与这个人能否守得住道德底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① 在目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工作的误区,把道德认知当混淆为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如何转化为道德情感,是要通过自我的内省内化,然后用到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各种因素的直接间接制约,所以我们不将道德认知等同与道德行为。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对伦理诚信的教育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过于强调正统教育,纯理论的教育没有给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因此与大学生在社会中接触的某种现实形成反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视野的拓展。因此面对社会,大学生往往无法形成自己对于伦理诚信的实质理解。
第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失信现象严重。我们面临着贪污腐败问题,而且这个大问题至今未有良好地解决方案,导致了很多社会上的问题。大家盲目以为有了官职就拥有的金钱,就可以威高临下。
三、高校诚信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知道诚信伦理问题事关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学习,社会生活乃至各方各面,所以,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完全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却可以防微杜渐。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榜样教育。“榜样教育法, 也叫先进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它是通过先进典型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示范,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榜样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了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来进行教育, 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② 大学生年龄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特征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求知欲强烈,但缺乏辨识能力。然而榜样教育却能产生激励示范作用,可以极好地让他们矫正自我。
第二,加强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其不同的诱因,那么我们就应该建立一条诚信教育体系。“我们的诚信教育往往都是在教室内进行,在课本中实现。”③ 如今的新诚信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此,其传播手段可以创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根据多媒体、网络、新闻传媒等等手段,加强诚信教育的力度。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师表是从教者理应具备的基本教师素质,所以诚信伦理教育需要建设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队伍。”④ 我们希望看到的高校学生,是具有过硬理论基础兼备较高诚信素质的精神面貌的学生群体。因此需要做到: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于开拓创新的、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期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最后,高校学生自觉提高自身诚信伦理道德建设。无论外界的环境、教育、因素施加何种力度于大学生,高校学生都应具备诚信伦理的概念与素质,并在自己的努力下着重提高自己的诚信“价格”。做到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为诚为实。将自我的诚信素质的提高看做是自我标价的积累,为自身今后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的思考和重构》汤晓颖,郝延军
[2]《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戴锐 [J] 教育研究 2002.8
[3]《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伦理的策略》许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29
[4]《加強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力营造校园和谐环境》陈平
诚信伦理; 伦理道德; 高校教育; 道德缺失
一、大学生失信现象的表现
首先我们不能否定所有的大学生诚信建设都存在问题,基本的诚信品质还是很优良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得到很多诚信危机的存在。大学生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毕业不主动还贷款。
我们都知道在高考结束后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来解决部分学生读书难问题,可是当学校给予四年的贷款之后,一些学生却直至毕业也没有主动还清贷款。这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少数不讲信用的学生抹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作弊技术愈显高明。黄豆般大小的耳机,作弊手表等等,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考试期间都抱有侥幸心理,从而导致自身主观的不努力。据某高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在外语考试、论文写作中雇佣“枪手”在大学校园里屡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严重性。
第三,人际交往中言行矛盾,言而无信。
据调查,高校里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这隐藏在背后的诚信伦理问题不可小觑。久而久之,高校诚信氛围就会恶化。同时,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守诺言,挖空心思欺骗同学、老师。
二、大学生伦理诚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家庭诚信伦理教育的缺失
诚信作为一种伦理德行,是民众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家庭对大学生的诚信伦理教育、伦理道德的传承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的巨大转型,部分家长自身修不高,他们的素质品质都有待提高。现在的家长信奉实用主义,认为金钱、名利是孩子应该追逐的事物。这种观念对孩子的诚信伦理道德教育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他们知道诚信教育对于孩子的人生很重要,却没有掌握好方法,最终产生了不良后果。
第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些许的偏差。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诚信。“道德认知程度的高低与这个人能否守得住道德底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① 在目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工作的误区,把道德认知当混淆为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如何转化为道德情感,是要通过自我的内省内化,然后用到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各种因素的直接间接制约,所以我们不将道德认知等同与道德行为。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对伦理诚信的教育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过于强调正统教育,纯理论的教育没有给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因此与大学生在社会中接触的某种现实形成反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视野的拓展。因此面对社会,大学生往往无法形成自己对于伦理诚信的实质理解。
第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失信现象严重。我们面临着贪污腐败问题,而且这个大问题至今未有良好地解决方案,导致了很多社会上的问题。大家盲目以为有了官职就拥有的金钱,就可以威高临下。
三、高校诚信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知道诚信伦理问题事关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学习,社会生活乃至各方各面,所以,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完全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却可以防微杜渐。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榜样教育。“榜样教育法, 也叫先进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它是通过先进典型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示范,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榜样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了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来进行教育, 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② 大学生年龄处于青年中期,其心理特征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求知欲强烈,但缺乏辨识能力。然而榜样教育却能产生激励示范作用,可以极好地让他们矫正自我。
第二,加强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其不同的诱因,那么我们就应该建立一条诚信教育体系。“我们的诚信教育往往都是在教室内进行,在课本中实现。”③ 如今的新诚信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此,其传播手段可以创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根据多媒体、网络、新闻传媒等等手段,加强诚信教育的力度。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师表是从教者理应具备的基本教师素质,所以诚信伦理教育需要建设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队伍。”④ 我们希望看到的高校学生,是具有过硬理论基础兼备较高诚信素质的精神面貌的学生群体。因此需要做到: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于开拓创新的、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期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最后,高校学生自觉提高自身诚信伦理道德建设。无论外界的环境、教育、因素施加何种力度于大学生,高校学生都应具备诚信伦理的概念与素质,并在自己的努力下着重提高自己的诚信“价格”。做到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为诚为实。将自我的诚信素质的提高看做是自我标价的积累,为自身今后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的思考和重构》汤晓颖,郝延军
[2]《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戴锐 [J] 教育研究 2002.8
[3]《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伦理的策略》许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29
[4]《加強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力营造校园和谐环境》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