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中国古诗词的人,一定都听过叶嘉莹的名字。叶嘉莹“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诗的女儿”,是中国古典诗词领域卓有成就的诗词大家,她也是很多人抵达中国古诗词圣地的灯塔和指南针。她曾经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也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但这些头衔,都不足以概括她跌宕崇高的人生。2020年10月16日,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影片追寻叶嘉莹先生历经劫难波折的个人生命史和诗史的交织,以如诗似画的镜像展现她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传奇一生,也使得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的叶嘉莹,最近频频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从少年时代开始,叶嘉莹就经历了时代动荡、战争烽火、家道变迁……17岁时父亲在沦陷区失去音信,母亲因为术后感染,在从天津回北京的火车上去世,她没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24岁时她婚后南下到台湾,身在海军的丈夫遭遇白色恐怖被捕,她自己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牢;尔后抱着幼小的女儿寄居在友人家的客厅里,每天铺着一条毛毯蜷起身子睡觉,“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遭遇生活窘迫各种困境;彼时叶嘉莹才27岁。1954年,叶嘉莹进入台湾大学执教,得以重回她最爱的古典诗词世界。1969年,叶嘉莹得到去北美教书的机会,经历了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的短期教学,终于得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书,并几经波折把家人都带出国。正当她觉得现世安稳生活稍感完满之时,大女儿和女婿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双双丧生。一个女人一辈子可能会经历的所有忧患,叶嘉莹都一一经历并且一一熬过来了。是诗词拯救了她。叶嘉莹一生都在读诗、写诗、注诗、讲诗,诗词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本身亦是诗词。52岁失去爱女后,她蘸着自己的血泪,一字一泪地写下了十首《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她回忆说,“我把自己关在家中,避免接触一切友人,因为无论任何人的关怀慰问,都只会更加引发我自己的悲哀。我仍然以诗歌来治疗自己的伤痛。”诚如叶嘉莹所说,“我确实经历了人生的忧患”,叶嘉莹也在诗词中记录了人生中的这些至暗时刻。她的学生席慕蓉说,有人经过那样的苦难,随之会对人生彻底绝望。叶嘉莹没有,她反而用生命践行了她在词学中的创见——她在研究清初词人朱彝尊爱情词时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而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用她自己的话来形容:“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在强大的压力下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这部影片还让我们知道,叶嘉莹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在外面,她是人人尊敬的叶先生,一回到家里,仍然是那个需要面对丈夫咄咄发威要么冷漠要么呵斥的无助女子,甚至临盆之际竟把她一个人丢在医院。这是多大的矛盾,她还是给化解掉了,影片中说起她的先生,最重的一句话就是“他这个人”。“叶先生是以弱德之美,以风中芦苇,而不是一棵大树的态度去面对暴风雨,即使有再大的强风暴雨,风雨之后依然存在。”陈传兴导演说。今天很多人会去报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写作疗愈课,而叶嘉莹是早就把生命和诗词创作融为了一体。诗词与她相融、理解、感怀,帮助她淡化、溶解了生活中的悲苦。诗歌也是她的寄托,是她的远方,只要有诗歌的世界,她就不怕现实的残酷。她曾经感叹道:“各种苦难,谁都不愿意发生,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大陆学校需要教师,于是给中国教育部写信,表示愿意利用假期回国教书,自出旅费,不接受国家一分钱,也不要任何报酬。1979年春,国家同意了叶嘉莹的申请,安排其去往北京大学,不久又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她在影片中说到自己的回归与抱负,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我的先生不是我的选择,我去台湾不是我的选择,我去美国、去加拿大都是迫不得已。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的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国教书。”诗人身份和众多光环背后,叶嘉莹先生最珍视的,其实是教师的简单角色。从1979年起辗转于国内几十所高校讲学,到2014年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叶嘉莹古典诗词的教学推广,维系着古典诗词的命脉和薪火。她在晚年卖掉京津两处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留下了她人生浓重的一笔。已经97岁高龄的她,近年来依然孜孜不倦于古典诗词的教育与传承,但已绝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讲台上的叶嘉莹有种特殊的魅力。诗人席慕蓉形容,叶老师在讲台上像个发光体,是《九歌》中湘水上的女神。从1945年大学毕业,她一生都在研究传播古典诗词,足迹遍及大洋两岸的上百所大学,为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回到祖国后,她将毕生余力全部奉献给中国诗教事业。教书七十载,桃李满天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但叶先生谦虚地说,她只是水中的月亮,不是真实的月亮。
影片中,叶先生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阕词《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她的朋友沈秉和解释了这背后蓝鲸的故事,据说在远古神话中,两头蓝鲸可以相隔几千公里,通过呼声通话。叶嘉莹接着解释道,“我说‘老去余年更几多’,我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也许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我就教大家吟诗,我觉得这个要把它传下去,所以‘剩将余世付吟哦’。我说‘遥天如有蓝鲸在’,沈先生说的那个蓝鲸可以隔洋传语,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会有一个人能听到,会感动。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就是留下来,就这样。”
叶先生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坚守和传承令人动容。
■热议锐评: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从容地面对命运的一切掠夺与馈赠,叶嘉莹先生用一生颠沛流离的遭际书写成一首抑扬顿挫的长调,最终活成了诗的模样,绚烂至极而又归于平淡。著名学者缪钺曾称赞她对诗词的研究是“王国维之后又一次新的开拓”,巧合的是,叶嘉莹也常引用王国维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为她不顺遂的一生,做一个轻描淡写又诗意的注解。著名诗人、画家席慕蓉曾说,“叶先生顾盼之间那种自在与从容,仿佛整个生命都在诗词之中涵泳。”著名学者戴锦华认为,叶嘉莹在面对一系列人生大恸时所表现出来的“极度朴素、极度节制、极度誠恳”的生命态度,“这样体认生命的方式,这样面对生命劫掠的方式,就是崇高。”
影片导演陈传兴将叶先生视为最重要的一位老师,通过她,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中国诗词的源头以及诗歌中流淌的生命。“只是……如何在今天找到诗词的精灵?”陈传兴话锋一转,他对观众席上端着手机拍视频的那些年轻人说,“抖音是这一代人的绝句。我期待你们用短视频、game来表达你们对诗词的感受。这是我非常微薄的一点信心。”
■素材运用:诗词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亦是诗词;超脱于尘世的苦难,升华为女性的优雅与包容;内敛、自持、隐忍的“弱德之美”;所有漫长,只为瞬间的光;播撒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种子;坚守和传承;空灵的境界;“穿裙子的士”……
(资料来源:《文汇报》《文学报》《羊城晚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
从少年时代开始,叶嘉莹就经历了时代动荡、战争烽火、家道变迁……17岁时父亲在沦陷区失去音信,母亲因为术后感染,在从天津回北京的火车上去世,她没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24岁时她婚后南下到台湾,身在海军的丈夫遭遇白色恐怖被捕,她自己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牢;尔后抱着幼小的女儿寄居在友人家的客厅里,每天铺着一条毛毯蜷起身子睡觉,“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遭遇生活窘迫各种困境;彼时叶嘉莹才27岁。1954年,叶嘉莹进入台湾大学执教,得以重回她最爱的古典诗词世界。1969年,叶嘉莹得到去北美教书的机会,经历了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的短期教学,终于得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书,并几经波折把家人都带出国。正当她觉得现世安稳生活稍感完满之时,大女儿和女婿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双双丧生。一个女人一辈子可能会经历的所有忧患,叶嘉莹都一一经历并且一一熬过来了。是诗词拯救了她。叶嘉莹一生都在读诗、写诗、注诗、讲诗,诗词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本身亦是诗词。52岁失去爱女后,她蘸着自己的血泪,一字一泪地写下了十首《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她回忆说,“我把自己关在家中,避免接触一切友人,因为无论任何人的关怀慰问,都只会更加引发我自己的悲哀。我仍然以诗歌来治疗自己的伤痛。”诚如叶嘉莹所说,“我确实经历了人生的忧患”,叶嘉莹也在诗词中记录了人生中的这些至暗时刻。她的学生席慕蓉说,有人经过那样的苦难,随之会对人生彻底绝望。叶嘉莹没有,她反而用生命践行了她在词学中的创见——她在研究清初词人朱彝尊爱情词时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而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用她自己的话来形容:“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在强大的压力下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这部影片还让我们知道,叶嘉莹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在外面,她是人人尊敬的叶先生,一回到家里,仍然是那个需要面对丈夫咄咄发威要么冷漠要么呵斥的无助女子,甚至临盆之际竟把她一个人丢在医院。这是多大的矛盾,她还是给化解掉了,影片中说起她的先生,最重的一句话就是“他这个人”。“叶先生是以弱德之美,以风中芦苇,而不是一棵大树的态度去面对暴风雨,即使有再大的强风暴雨,风雨之后依然存在。”陈传兴导演说。今天很多人会去报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写作疗愈课,而叶嘉莹是早就把生命和诗词创作融为了一体。诗词与她相融、理解、感怀,帮助她淡化、溶解了生活中的悲苦。诗歌也是她的寄托,是她的远方,只要有诗歌的世界,她就不怕现实的残酷。她曾经感叹道:“各种苦难,谁都不愿意发生,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大陆学校需要教师,于是给中国教育部写信,表示愿意利用假期回国教书,自出旅费,不接受国家一分钱,也不要任何报酬。1979年春,国家同意了叶嘉莹的申请,安排其去往北京大学,不久又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她在影片中说到自己的回归与抱负,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我的先生不是我的选择,我去台湾不是我的选择,我去美国、去加拿大都是迫不得已。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的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国教书。”诗人身份和众多光环背后,叶嘉莹先生最珍视的,其实是教师的简单角色。从1979年起辗转于国内几十所高校讲学,到2014年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叶嘉莹古典诗词的教学推广,维系着古典诗词的命脉和薪火。她在晚年卖掉京津两处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留下了她人生浓重的一笔。已经97岁高龄的她,近年来依然孜孜不倦于古典诗词的教育与传承,但已绝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讲台上的叶嘉莹有种特殊的魅力。诗人席慕蓉形容,叶老师在讲台上像个发光体,是《九歌》中湘水上的女神。从1945年大学毕业,她一生都在研究传播古典诗词,足迹遍及大洋两岸的上百所大学,为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回到祖国后,她将毕生余力全部奉献给中国诗教事业。教书七十载,桃李满天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但叶先生谦虚地说,她只是水中的月亮,不是真实的月亮。
影片中,叶先生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阕词《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她的朋友沈秉和解释了这背后蓝鲸的故事,据说在远古神话中,两头蓝鲸可以相隔几千公里,通过呼声通话。叶嘉莹接着解释道,“我说‘老去余年更几多’,我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也许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我就教大家吟诗,我觉得这个要把它传下去,所以‘剩将余世付吟哦’。我说‘遥天如有蓝鲸在’,沈先生说的那个蓝鲸可以隔洋传语,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会有一个人能听到,会感动。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就是留下来,就这样。”
叶先生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坚守和传承令人动容。
■热议锐评: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从容地面对命运的一切掠夺与馈赠,叶嘉莹先生用一生颠沛流离的遭际书写成一首抑扬顿挫的长调,最终活成了诗的模样,绚烂至极而又归于平淡。著名学者缪钺曾称赞她对诗词的研究是“王国维之后又一次新的开拓”,巧合的是,叶嘉莹也常引用王国维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为她不顺遂的一生,做一个轻描淡写又诗意的注解。著名诗人、画家席慕蓉曾说,“叶先生顾盼之间那种自在与从容,仿佛整个生命都在诗词之中涵泳。”著名学者戴锦华认为,叶嘉莹在面对一系列人生大恸时所表现出来的“极度朴素、极度节制、极度誠恳”的生命态度,“这样体认生命的方式,这样面对生命劫掠的方式,就是崇高。”
影片导演陈传兴将叶先生视为最重要的一位老师,通过她,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中国诗词的源头以及诗歌中流淌的生命。“只是……如何在今天找到诗词的精灵?”陈传兴话锋一转,他对观众席上端着手机拍视频的那些年轻人说,“抖音是这一代人的绝句。我期待你们用短视频、game来表达你们对诗词的感受。这是我非常微薄的一点信心。”
■素材运用:诗词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亦是诗词;超脱于尘世的苦难,升华为女性的优雅与包容;内敛、自持、隐忍的“弱德之美”;所有漫长,只为瞬间的光;播撒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种子;坚守和传承;空灵的境界;“穿裙子的士”……
(资料来源:《文汇报》《文学报》《羊城晚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