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8日,由江西省科協主办、省遗传学会承办的以“江西超级稻遗传与示范推广”为主题的江西省科协系列学术沙龙第三十八期在江西省农科院举办。本期沙龙旨在进一步促进超级稻在江西省的示范推广,扩大超级稻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确保江西粮食安全。江西省农科院院长谢金水、省科协副主席梁纯平出席沙龙并讲话。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孙卫民主持沙龙开幕式。本次沙龙由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主任、省遗传学会理事长陈大洲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并主持沙龙研讨。省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张正国研究员、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程飞虎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曾勇军博士、省农科院资环所书记彭春瑞研究员、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李湘民研究员等专家出席沙龙,来自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农科院、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各设区市农科所的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沙龙。
张正国研究员指出,江西省超级稻研制及种植技术在国内走在前列,但从2006年至2010年,五年间累计种植面积只有13.1%,远低于全国20.2%平均水平,如何扩大超级稻种植面积及提高产量,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程飞虎研究员认为,要在江西省进一步扩大超级稻的种植面积,必须要加强“农科教企”协作,即省农业厅科教处,省农技总站,省农科院水稻所、土肥所,江西农大农学院,省农业厅种植业相关单位,相关种业企业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在提高超级稻产量方面,要注意“良种良法良田”结合,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此外要注意整合“项目资源”,争取将农业部、科技部的“种子工程”、“粮丰工程”“高产创建”等工程有机整合起来,促进我省超级稻的推广发展。此外还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省财政设立江西省超级稻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专项;设立品种选育资金重点支持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关键要解决育种工作中的短视性和功利性问题;设立示范推广资金重点用于超级稻品种补贴、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补贴,如集中育秧补贴、穗肥施用补贴等,广泛开展高标准示范点建设这样才能促进我省超级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提高。
曾勇军博士指出,在江西省双季超级稻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产量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生产中突出表现为:前期生长不足,有效穗数不足,总颖花量过少;中期生长过旺,茎秆细弱,成穗率较低,大穗优势不明显;有些品种后期早衰,影响籽粒充实。严重影响到江西省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栽培技术,才能有效提高产量。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实现双季稻超高产的关键,前期早发稳长是保证穗数和实现壮秆大穗的基础,中期壮秆大穗是实现扩库强源、改善群体质量的关键,后期根健冠强是提高光合生产能力、促进籽粒灌浆的重要保证。“早”(前期早发稳长)是基础、“壮”(中期壮秆大穗)是关键,“强”(后期根健冠强)是目标。
彭春瑞研究员强调,在江西省双季超级稻种植过程中,只有将“前期育秧肥壮秧促早发,中期三控结合控制分蘖”的核心技术和“选用良种、宽行窄株、合理密植、后期调控、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稳定地提高江西省超级稻产量。
陈大洲研究员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发生的频率呈现加快、加重的趋势,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下,只有推广种植“绿色超级稻”,才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中实际单产的突破,实现在水稻生产中“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战略目标。绿色超级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量高,品质优基础上,实现基本不喷施农药;肥料利用率高(可施化肥,获相同的产量)节水耐旱;广适性强,实现节约农药50%,化肥30%,节水30%以上。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对于农业、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势在必行,前景乐观。但任务艰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需要加强研制、种植、推广的力度。
会后,出席学术沙龙的领导还与会人员一起实地考察了南昌县广福镇超级稻示范基地。(张强 编辑:陈焕标)
(江西省科协)
张正国研究员指出,江西省超级稻研制及种植技术在国内走在前列,但从2006年至2010年,五年间累计种植面积只有13.1%,远低于全国20.2%平均水平,如何扩大超级稻种植面积及提高产量,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程飞虎研究员认为,要在江西省进一步扩大超级稻的种植面积,必须要加强“农科教企”协作,即省农业厅科教处,省农技总站,省农科院水稻所、土肥所,江西农大农学院,省农业厅种植业相关单位,相关种业企业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在提高超级稻产量方面,要注意“良种良法良田”结合,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此外要注意整合“项目资源”,争取将农业部、科技部的“种子工程”、“粮丰工程”“高产创建”等工程有机整合起来,促进我省超级稻的推广发展。此外还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省财政设立江西省超级稻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专项;设立品种选育资金重点支持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关键要解决育种工作中的短视性和功利性问题;设立示范推广资金重点用于超级稻品种补贴、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补贴,如集中育秧补贴、穗肥施用补贴等,广泛开展高标准示范点建设这样才能促进我省超级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提高。
曾勇军博士指出,在江西省双季超级稻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产量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生产中突出表现为:前期生长不足,有效穗数不足,总颖花量过少;中期生长过旺,茎秆细弱,成穗率较低,大穗优势不明显;有些品种后期早衰,影响籽粒充实。严重影响到江西省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栽培技术,才能有效提高产量。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实现双季稻超高产的关键,前期早发稳长是保证穗数和实现壮秆大穗的基础,中期壮秆大穗是实现扩库强源、改善群体质量的关键,后期根健冠强是提高光合生产能力、促进籽粒灌浆的重要保证。“早”(前期早发稳长)是基础、“壮”(中期壮秆大穗)是关键,“强”(后期根健冠强)是目标。
彭春瑞研究员强调,在江西省双季超级稻种植过程中,只有将“前期育秧肥壮秧促早发,中期三控结合控制分蘖”的核心技术和“选用良种、宽行窄株、合理密植、后期调控、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稳定地提高江西省超级稻产量。
陈大洲研究员建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发生的频率呈现加快、加重的趋势,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下,只有推广种植“绿色超级稻”,才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中实际单产的突破,实现在水稻生产中“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战略目标。绿色超级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量高,品质优基础上,实现基本不喷施农药;肥料利用率高(可施化肥,获相同的产量)节水耐旱;广适性强,实现节约农药50%,化肥30%,节水30%以上。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对于农业、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势在必行,前景乐观。但任务艰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需要加强研制、种植、推广的力度。
会后,出席学术沙龙的领导还与会人员一起实地考察了南昌县广福镇超级稻示范基地。(张强 编辑:陈焕标)
(江西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