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历史课堂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做到积极向上、不忘初心,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 历史教学 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我国社会发展追求的精神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国家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位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的崇高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把培育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判断,能够从对历史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训。当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思想及行为的引领作用时,其在学习与工作中就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到爱国爱岗、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将之发扬光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二、中职历史教学现状
1.历史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新滞后
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而教科书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在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延迟,目前来看,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因此,中职历史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新滞后。教材中缺乏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知识点,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学生的轻视,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
2.学校、教师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我国的实践经验较少,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加之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因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和教师仅仅是求学生学习和背诵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更不能做到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中职学校和历史教师要对核心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将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能够认识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弘扬价值观、实践价值观。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动作为还不够
教师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历史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学科。在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主动作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历史教学体系中,进而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第二,自身没有充分实践价值观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缺乏不断进取、学习的精神,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第三,中职历史教学缺乏科学的规划,教师不愿花费精力来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位。
三、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1.借用历史人物,促进形成学生健康人格
中职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历史课堂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能够使学生逐渐感悟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品质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重点讲解历史上的名人及其事迹,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阅读相关的名人传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人物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如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大义凛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吉鸿昌的铁骨铮铮,“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极易受到感染,进而在学习和实践中也主动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品质品格,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实现自身能力和人格的不断发展。
2.借用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个人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公民。因此,中職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用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西安事变”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过程演绎出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深入认识张、杨二人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分别饰演共产党人、东北军将士、亲日派、亲英美派等不同的政治势力,模拟当时的情景,召开“会议”,每个政治势力都选派代表在会议中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眼光就不再停留于历史事件表面,而能主动进行思考,强化责任意识。
3.借用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一直引领着祖国走向发展强盛。因此,中职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融入这些内容,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不断促进学生进步。例如,在教“古代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与之相关的纪录片,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先人们能够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发明,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彰显。
综上所述,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职历史课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爱与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不仅仅学到历史知识,更能获取学习和成长的经验,并积极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崇高的品格。只有重视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才能引导学生践行正确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历史教师要秉持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位,使学生学习价值观、践行价值观,并从中不断收益,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
[2] 张娟《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路径》,《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5年第1期。
[3] 张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解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 历史教学 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我国社会发展追求的精神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国家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位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的崇高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把培育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判断,能够从对历史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训。当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思想及行为的引领作用时,其在学习与工作中就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到爱国爱岗、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将之发扬光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二、中职历史教学现状
1.历史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新滞后
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而教科书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在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延迟,目前来看,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因此,中职历史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新滞后。教材中缺乏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知识点,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学生的轻视,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
2.学校、教师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我国的实践经验较少,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加之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因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和教师仅仅是求学生学习和背诵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更不能做到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中职学校和历史教师要对核心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将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能够认识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弘扬价值观、实践价值观。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动作为还不够
教师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历史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学科。在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主动作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历史教学体系中,进而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第二,自身没有充分实践价值观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缺乏不断进取、学习的精神,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第三,中职历史教学缺乏科学的规划,教师不愿花费精力来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位。
三、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1.借用历史人物,促进形成学生健康人格
中职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历史课堂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能够使学生逐渐感悟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品质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重点讲解历史上的名人及其事迹,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阅读相关的名人传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人物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如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大义凛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吉鸿昌的铁骨铮铮,“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极易受到感染,进而在学习和实践中也主动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品质品格,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实现自身能力和人格的不断发展。
2.借用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个人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并在实践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公民。因此,中職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用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西安事变”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过程演绎出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深入认识张、杨二人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分别饰演共产党人、东北军将士、亲日派、亲英美派等不同的政治势力,模拟当时的情景,召开“会议”,每个政治势力都选派代表在会议中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眼光就不再停留于历史事件表面,而能主动进行思考,强化责任意识。
3.借用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一直引领着祖国走向发展强盛。因此,中职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融入这些内容,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不断促进学生进步。例如,在教“古代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与之相关的纪录片,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先人们能够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发明,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彰显。
综上所述,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中职历史课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爱与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不仅仅学到历史知识,更能获取学习和成长的经验,并积极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崇高的品格。只有重视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才能引导学生践行正确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历史教师要秉持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位,使学生学习价值观、践行价值观,并从中不断收益,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
[2] 张娟《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路径》,《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5年第1期。
[3] 张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解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