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中国足球协会在原有甲级联赛的基础上对国内的足球联赛实行更进一步的改革,正式推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从本质上讲,我国的职业俱乐部联赛是一种以行政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为组织形式的联赛[1]。中超俱乐部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降薪、拖欠球员工资;球员的竞技水平低,观众和投资商流失,假球、黑哨、赌球等随之出现,影响了中超联赛的健康发展[2]。中超联赛作为国内足球顶级赛事却遭遇如此的境地,值得深思。
一、足球运动价值核心的缺失
没有公平,就没有足球,没有公平的游戏规则,足球运动就是肮脏的交易。足球运动之所以为世界人民所热爱,是因为它在张扬力量、天赋、协作等理念的同时,以游戏的方式彰显公平与正义,公平竞赛是足球运动的核心价值。纵观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这几年来的表现,绿茵场上的胜负已经被太多场外的因素所操纵,假球、黑哨、官哨、赌哨的泛滥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些违背公平的行为不仅使得中国足球越来越虚假和丑陋,也导致了观众对联赛的强烈不满和背弃[3]。
二、足球市场管理机制的缺失
(一)联赛主体缺少主动权导致腐败滋生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办近二十年,国家和国有企业为中国足球投入了大量资金,热诚的球迷为中国足球的兴旺也慷慨解囊,但是,这个庞大的市场却是在极为不理性、不透明的管理机制下运作的。俱乐部是市场主体,但是这个主体对足球市场的各项规则很少有发言权,大多数时候都是听命于官僚意志,足球市场是迄今为止中国市场经济中非常不健康的一块,投入最多而收益最少,问题很严重而治理起来极为困难足球市场萎缩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此同时少数人却得以中饱私囊。
(二)“内耗资本”严重导致联赛亏损
职业联赛十多年来,每年中国在足球上的投入都在成倍增长,但并没有给中国足球整体水平带来提升,国家队屡战屡败,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内耗资本”过多,而真正关乎整个中国足球前进的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却很少有人关注。张曙光很满意自己提出的“内耗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正是某些俱乐部用不断砸钱来抬高球员身价,并以高薪吸引高水平球员来大造豪华阵容谋求好成绩,导致了中国足球内战红红火火,外战却遍体鳞伤的现状。而导致“内耗资本”横生的原因,在张曙光看来主要是因为“国企玩足球”造成的。
(三)缺少有效的打击办法导致联赛失控
中国足协作为中国足球的行业协会,作为职业联赛的规则制订者和管理者,作为一个半官方的领导机构,对中国足球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游戏规则失控,中国足协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裁判不公问题,中国足协既无有效的管理方法,又不能为司法介入提供帮助,以至于足协领导提出的“斩立决”己经成为民间的笑谈;赌球成风的问题,已经公然存在,但中国足协却对之熟视无睹、无能为力;市场管理和运作方面,中国足协更是捉襟见肘,联赛上座率不断走低、各俱乐部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不仅职业联赛难以为继,中国足球的职业水准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三、青少年足球人口急剧下降
在 2001年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决定今后9年将把青少年足球培养工作作为我国足球工作的重点。但是十年已经过去,后备人才的缺乏仍然是我国足球运动的致命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5]。足球后备人才培養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客观地讲,中超足球俱乐部尚未形成稳定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没有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储备。
俱乐部后备人才的紧缺容易造成俱乐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通过短期的转会来获取优秀的球员,而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后备人才培养储备上,导致球员转会身价飞涨,增加俱乐部的负担。作为足球后备人才主要培养者的职业俱乐部,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俱乐部投资者更换频繁,更使投资者目光短浅,只希望在经营期间短时间内能追求利益,无法做到俱乐部发展的长远建设。各职业俱乐部把联赛放在第一位,多数俱乐部只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一线队伍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后备梯队的培养,忽视二线、三线队伍建设。有些俱乐部根本就是为了注册而临时组建二、三队,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四、结论与建议
我国足球超级联赛水平低得原因很多,这里包括现阶段的足球体制存在着种种问题,联赛环境的不纯洁,不利于运动员心理的健康成长,教练员、球员、裁判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足球的训练水平等。我国足球联赛要想取得好成就,必须完善足球体制,提高训练水平,提高教练员、球员、裁判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建议我国足球超级联赛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潜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从青少年抓起,抓好我们的后备力量的建设,扩大我国的足球人口,铲除制约我足球来年赛发展的障碍机制,增加我国运动员与高水平球队进行比赛的机会,积极虚心地向高水平地足球联赛学习,提高训练的条件和水平,中国超级联赛一定会有走向辉煌的一天。
参考文献:
[1] 尹兆友,张玲.论职业运动员的形象设计与包装[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462-1464.
[2] 黄燕春,陈秋芬.我国足球俱乐部实施"双轨制"的现在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1(19):149-150.
[3] 曹卫华,张延安,赵升.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建设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5-17.
[4] 高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9-30.
[5] 朱永杰.关于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107-108.
一、足球运动价值核心的缺失
没有公平,就没有足球,没有公平的游戏规则,足球运动就是肮脏的交易。足球运动之所以为世界人民所热爱,是因为它在张扬力量、天赋、协作等理念的同时,以游戏的方式彰显公平与正义,公平竞赛是足球运动的核心价值。纵观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这几年来的表现,绿茵场上的胜负已经被太多场外的因素所操纵,假球、黑哨、官哨、赌哨的泛滥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些违背公平的行为不仅使得中国足球越来越虚假和丑陋,也导致了观众对联赛的强烈不满和背弃[3]。
二、足球市场管理机制的缺失
(一)联赛主体缺少主动权导致腐败滋生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办近二十年,国家和国有企业为中国足球投入了大量资金,热诚的球迷为中国足球的兴旺也慷慨解囊,但是,这个庞大的市场却是在极为不理性、不透明的管理机制下运作的。俱乐部是市场主体,但是这个主体对足球市场的各项规则很少有发言权,大多数时候都是听命于官僚意志,足球市场是迄今为止中国市场经济中非常不健康的一块,投入最多而收益最少,问题很严重而治理起来极为困难足球市场萎缩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此同时少数人却得以中饱私囊。
(二)“内耗资本”严重导致联赛亏损
职业联赛十多年来,每年中国在足球上的投入都在成倍增长,但并没有给中国足球整体水平带来提升,国家队屡战屡败,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内耗资本”过多,而真正关乎整个中国足球前进的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却很少有人关注。张曙光很满意自己提出的“内耗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正是某些俱乐部用不断砸钱来抬高球员身价,并以高薪吸引高水平球员来大造豪华阵容谋求好成绩,导致了中国足球内战红红火火,外战却遍体鳞伤的现状。而导致“内耗资本”横生的原因,在张曙光看来主要是因为“国企玩足球”造成的。
(三)缺少有效的打击办法导致联赛失控
中国足协作为中国足球的行业协会,作为职业联赛的规则制订者和管理者,作为一个半官方的领导机构,对中国足球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游戏规则失控,中国足协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裁判不公问题,中国足协既无有效的管理方法,又不能为司法介入提供帮助,以至于足协领导提出的“斩立决”己经成为民间的笑谈;赌球成风的问题,已经公然存在,但中国足协却对之熟视无睹、无能为力;市场管理和运作方面,中国足协更是捉襟见肘,联赛上座率不断走低、各俱乐部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不仅职业联赛难以为继,中国足球的职业水准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三、青少年足球人口急剧下降
在 2001年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决定今后9年将把青少年足球培养工作作为我国足球工作的重点。但是十年已经过去,后备人才的缺乏仍然是我国足球运动的致命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5]。足球后备人才培養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客观地讲,中超足球俱乐部尚未形成稳定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没有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储备。
俱乐部后备人才的紧缺容易造成俱乐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通过短期的转会来获取优秀的球员,而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后备人才培养储备上,导致球员转会身价飞涨,增加俱乐部的负担。作为足球后备人才主要培养者的职业俱乐部,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俱乐部投资者更换频繁,更使投资者目光短浅,只希望在经营期间短时间内能追求利益,无法做到俱乐部发展的长远建设。各职业俱乐部把联赛放在第一位,多数俱乐部只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一线队伍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后备梯队的培养,忽视二线、三线队伍建设。有些俱乐部根本就是为了注册而临时组建二、三队,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四、结论与建议
我国足球超级联赛水平低得原因很多,这里包括现阶段的足球体制存在着种种问题,联赛环境的不纯洁,不利于运动员心理的健康成长,教练员、球员、裁判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足球的训练水平等。我国足球联赛要想取得好成就,必须完善足球体制,提高训练水平,提高教练员、球员、裁判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建议我国足球超级联赛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潜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从青少年抓起,抓好我们的后备力量的建设,扩大我国的足球人口,铲除制约我足球来年赛发展的障碍机制,增加我国运动员与高水平球队进行比赛的机会,积极虚心地向高水平地足球联赛学习,提高训练的条件和水平,中国超级联赛一定会有走向辉煌的一天。
参考文献:
[1] 尹兆友,张玲.论职业运动员的形象设计与包装[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462-1464.
[2] 黄燕春,陈秋芬.我国足球俱乐部实施"双轨制"的现在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1(19):149-150.
[3] 曹卫华,张延安,赵升.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建设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5-17.
[4] 高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9-30.
[5] 朱永杰.关于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