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沈阳市进入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沈阳金廊概念的提出,更是加快了青年大街两侧大量城市更新改造,更多的商业、办公、文体休闲等功能融入街路,使青年大街成为展示城市特色和形象的重要窗口。但道路环境景观却是相对滞后,机动车仍占主导地位,缺少对行人的关怀。本文重点探讨了街路环境景观各要素的导则控制要求,在现状道路景观的基础上整合、提升,努力塑造环境优美、出行舒适且具有北方特色的,能够展示沈阳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大道。
【关键词】城市更新,道路环境景观,地域特色,文化,生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ity Shenyang .It proposed the Shenyyang overall concept to speed up the renovation of young street on both sides of the city. . But the road landscape is relatively lagging.The vehicle is still dominant, lack of pedestrian ca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for street landscape control requirements, integration, promo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road landscape, to creat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 can show the image of Shenyang city landmark landscape avenue.
Keywords: city renewal, road landscap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ecology
TU972+.12
1、金廊发展建设概况
金廊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吸引了诸如华润置地、香港嘉里、恒基兆业、恒隆国际、新世界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
2、金廊环境景观主要存在问题
2.1城市功能方面
目前,金廊主体即青年大街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多数时间承担的是城市快速路功能,这与现在及未来的多元化的城市功能不相匹配。
2.2道路绿化景观方面
沿线的道路绿化仍延续作为城市快速路的防护绿化功能,与两侧城市建筑空间缺乏渗透、互动,缺少市民庇荫、停驻、休闲空间。
2.3街道设施方面:
街路现有设施多围绕公交候车亭附近分布,,数量少且多数破旧,和金廊现代、简约的城市风格不相匹配;
2.4交通通行方面:
现有交通体系仍是以机动车为主导,部分路段仍存在人及自行车混行。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运行,这使得路面的通行变得更为复杂,不能满足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3、金廊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
3.1设计总则
3.1.1总述
(1)本导则作为城市道路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定,针对现状的实际问题对金廊沿线环境景观的主要内容和要素的规划与设计要提出控制要求,以引导道路景观向着舒适、安全、美观、有序并富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2)金廊作为沈阳市最重要景观道路应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全面考虑道路环境景观中的各项要素,实现功能多元化、景观多样化、设施人性化,能够充分展示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大道的设计目标。
3.1.2整体框架控制
(1)城市开放空间、视线及节奏控制
结合北陵公园、北运河、市府广场、青年公园、科普公园、浑河滩地等开敞空间与紧密界面相互交替,相互衬托,以达到空间明确的市氛围。
控制视线通廊,并结合道路交叉、广场、水系、公园等开放空间,绿化体系也应统一中又富有各区域的景观特色,增强个性。
(2)景观分区
依据金廊两侧组团的城市功能及金廊绿化景观规划的要求,在形成统一的道路景观景观体系前提下,结合各功能组团突出各段的景观特色。
省政府段(泰山路—崇山路),道路景观整体以规则式为主,体现庄严、肃穆的风格特点,烘托历史风貌街区的特色。
省公安厅段(崇山路—长大铁路),作为历史风貌街区的延伸区域,在在规则式基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景观设施及色叶树木,烘托地区生活氛围。
市府广场段(长大铁路—中山路),并突出小尺度與精致性,体现简洁、明快、稳重、大方的办公环境特色。
市委段(中山路—十三纬路),道路景观布置树阵、花坛、露天茶座等休闲空间,突出商业氛围。
青年公园段(十三纬路—文萃路),结合青年公园、水系与展览馆广场绿化景观规划,注重开敞空间的营造与变化,并突出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
五里河段(文萃路—南二环路),整体以大尺度风格为主,烘托本区域城市入口的空间标志性。
3.2设计分则
3.2.1街路元素总体要求
(1)综合考虑步行空间景观环境及各类设施的布置,形成统一、协调的道路整体景观体系,结合不同区段可结合区段功能街路元素可适当变化,丰富街景;
(2)街路景观应体现季节、气候、景
观变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街道景观元素的色彩、风格、造型等方面与地方文化、历史文脉及城市发展相协调,体现自然、历史与现代感。
(3)应突出市政空间(红线内)的公共性,明确与项目开发单位各自用地空间,开发项目临街空间也应突出市民共用的特征。
(4)街路景观的精细性是地域文化内涵意义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街路各要素的精心塑造和设计,使道路景观跟丰富怡人、自然和谐,提升街路魅力。
3.2.2沿线绿化控制导则
(1)应从城市的整体出发,金廊沿线绿化景观要形成大气、壮丽的景观特征,构建统一、连续的城市景观绿廊,体现和展示沈阳的形象和个性,且具有时代感。
(2)植物种植应以高大乔木为主体,重点地段可加强点缀,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的搭配,营造层次丰富、对比协调的观赏性景观,并注重加强与两侧建筑的联系与渗透。
(3)对于地下管线埋深较浅区域,可结合花坛、树池等景观形式增加覆土深度,满足大树种植需求。
(4)全线绿化要体现生态性,注重立体绿化的打造,多配置对减少汽车尾气、噪音有利的树种,营造环境舒适的街道空间。
3.2.4沿线硬质铺装控制导则
(1)硬质铺装应采用不同的材质、色彩及图案使人们能清晰辨明各种不同的使用空间(自行车通行空间、人行交通空间、停留休息空间)和相应设施,对交通形成引导。
(2)应采用结实、耐磨且易透水的先进材料,注重材质的生态环保性能,使人和车辆能安全、有效、舒适地通行。
(3)充分考虑慢性交通的重要性,通过铺装的材质及色彩的变化使街路空间更具舒适性与趣味性,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2.5沿线街道家具控制导则
(1)街道家具应结合道路景观整体氛围进行统一设计,融合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体现金廊的 “现代、简约”的风格特点。
(2)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根据人流量、使用频率、服务半径确定合理间距。
(3)色彩应统一采用中度色彩(宜采用灰色或驼黄色),色彩不应过多,避免形成杂乱的效果。
(4)材质的选择应注重生态环保性,同时注重街道家具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并应适当体现沈阳作为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
4、结语
道路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环境,与城市居民生活、文化、经济密切相关。道路环境景观具有复杂性,涉及我们在道路空间中视线所及的各种物体,即需要物质空间环境的需要,又依赖于各部门及规章制度的配合。本文试图从城市街路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入手,从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对街路环境景观提出控制及指导性的规定,为道路景观的设计、审批及实施建设提供依据,提高城市道路环境景观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2、《城市街路、广场景观设计导则》 DB21/T1171-2000
3、[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宜萍,何小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4、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5、王浩.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6、郭雅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吴志强.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
作者简介:
杨涛,1981年9月出生,男,大学本科,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与城市设计所
李昂,1981年3月出生,女,大学本科,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工程师
【关键词】城市更新,道路环境景观,地域特色,文化,生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ity Shenyang .It proposed the Shenyyang overall concept to speed up the renovation of young street on both sides of the city. . But the road landscape is relatively lagging.The vehicle is still dominant, lack of pedestrian ca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for street landscape control requirements, integration, promo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road landscape, to creat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 can show the image of Shenyang city landmark landscape avenue.
Keywords: city renewal, road landscap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ecology
TU972+.12
1、金廊发展建设概况
金廊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吸引了诸如华润置地、香港嘉里、恒基兆业、恒隆国际、新世界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
2、金廊环境景观主要存在问题
2.1城市功能方面
目前,金廊主体即青年大街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多数时间承担的是城市快速路功能,这与现在及未来的多元化的城市功能不相匹配。
2.2道路绿化景观方面
沿线的道路绿化仍延续作为城市快速路的防护绿化功能,与两侧城市建筑空间缺乏渗透、互动,缺少市民庇荫、停驻、休闲空间。
2.3街道设施方面:
街路现有设施多围绕公交候车亭附近分布,,数量少且多数破旧,和金廊现代、简约的城市风格不相匹配;
2.4交通通行方面:
现有交通体系仍是以机动车为主导,部分路段仍存在人及自行车混行。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运行,这使得路面的通行变得更为复杂,不能满足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3、金廊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
3.1设计总则
3.1.1总述
(1)本导则作为城市道路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规定,针对现状的实际问题对金廊沿线环境景观的主要内容和要素的规划与设计要提出控制要求,以引导道路景观向着舒适、安全、美观、有序并富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2)金廊作为沈阳市最重要景观道路应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全面考虑道路环境景观中的各项要素,实现功能多元化、景观多样化、设施人性化,能够充分展示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景观大道的设计目标。
3.1.2整体框架控制
(1)城市开放空间、视线及节奏控制
结合北陵公园、北运河、市府广场、青年公园、科普公园、浑河滩地等开敞空间与紧密界面相互交替,相互衬托,以达到空间明确的市氛围。
控制视线通廊,并结合道路交叉、广场、水系、公园等开放空间,绿化体系也应统一中又富有各区域的景观特色,增强个性。
(2)景观分区
依据金廊两侧组团的城市功能及金廊绿化景观规划的要求,在形成统一的道路景观景观体系前提下,结合各功能组团突出各段的景观特色。
省政府段(泰山路—崇山路),道路景观整体以规则式为主,体现庄严、肃穆的风格特点,烘托历史风貌街区的特色。
省公安厅段(崇山路—长大铁路),作为历史风貌街区的延伸区域,在在规则式基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景观设施及色叶树木,烘托地区生活氛围。
市府广场段(长大铁路—中山路),并突出小尺度與精致性,体现简洁、明快、稳重、大方的办公环境特色。
市委段(中山路—十三纬路),道路景观布置树阵、花坛、露天茶座等休闲空间,突出商业氛围。
青年公园段(十三纬路—文萃路),结合青年公园、水系与展览馆广场绿化景观规划,注重开敞空间的营造与变化,并突出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
五里河段(文萃路—南二环路),整体以大尺度风格为主,烘托本区域城市入口的空间标志性。
3.2设计分则
3.2.1街路元素总体要求
(1)综合考虑步行空间景观环境及各类设施的布置,形成统一、协调的道路整体景观体系,结合不同区段可结合区段功能街路元素可适当变化,丰富街景;
(2)街路景观应体现季节、气候、景
观变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街道景观元素的色彩、风格、造型等方面与地方文化、历史文脉及城市发展相协调,体现自然、历史与现代感。
(3)应突出市政空间(红线内)的公共性,明确与项目开发单位各自用地空间,开发项目临街空间也应突出市民共用的特征。
(4)街路景观的精细性是地域文化内涵意义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街路各要素的精心塑造和设计,使道路景观跟丰富怡人、自然和谐,提升街路魅力。
3.2.2沿线绿化控制导则
(1)应从城市的整体出发,金廊沿线绿化景观要形成大气、壮丽的景观特征,构建统一、连续的城市景观绿廊,体现和展示沈阳的形象和个性,且具有时代感。
(2)植物种植应以高大乔木为主体,重点地段可加强点缀,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的搭配,营造层次丰富、对比协调的观赏性景观,并注重加强与两侧建筑的联系与渗透。
(3)对于地下管线埋深较浅区域,可结合花坛、树池等景观形式增加覆土深度,满足大树种植需求。
(4)全线绿化要体现生态性,注重立体绿化的打造,多配置对减少汽车尾气、噪音有利的树种,营造环境舒适的街道空间。
3.2.4沿线硬质铺装控制导则
(1)硬质铺装应采用不同的材质、色彩及图案使人们能清晰辨明各种不同的使用空间(自行车通行空间、人行交通空间、停留休息空间)和相应设施,对交通形成引导。
(2)应采用结实、耐磨且易透水的先进材料,注重材质的生态环保性能,使人和车辆能安全、有效、舒适地通行。
(3)充分考虑慢性交通的重要性,通过铺装的材质及色彩的变化使街路空间更具舒适性与趣味性,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2.5沿线街道家具控制导则
(1)街道家具应结合道路景观整体氛围进行统一设计,融合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体现金廊的 “现代、简约”的风格特点。
(2)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根据人流量、使用频率、服务半径确定合理间距。
(3)色彩应统一采用中度色彩(宜采用灰色或驼黄色),色彩不应过多,避免形成杂乱的效果。
(4)材质的选择应注重生态环保性,同时注重街道家具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并应适当体现沈阳作为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
4、结语
道路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环境,与城市居民生活、文化、经济密切相关。道路环境景观具有复杂性,涉及我们在道路空间中视线所及的各种物体,即需要物质空间环境的需要,又依赖于各部门及规章制度的配合。本文试图从城市街路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入手,从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出发,对街路环境景观提出控制及指导性的规定,为道路景观的设计、审批及实施建设提供依据,提高城市道路环境景观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2、《城市街路、广场景观设计导则》 DB21/T1171-2000
3、[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宜萍,何小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
4、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5、王浩.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
6、郭雅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吴志强.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
作者简介:
杨涛,1981年9月出生,男,大学本科,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与城市设计所
李昂,1981年3月出生,女,大学本科,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