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T改变女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及危险因素调查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l7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调查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将行心电图检查确诊的249例冠心病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并以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复查,经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假阳性率,并比较女性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另选取同期检查的80例非冠心病女性作为对照组,调查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女性患者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假阳性率(33.33%)高于男性(28.68%),总体阳性率为69.08%;女性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病变支数、心绞痛类型与ST-T改变情况与男性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冠心病患者在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与吸烟方面与健康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与吸烟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论

心电图对于诊断女性冠心病存在一定偏差,其阳性率低于男性患者;女性冠心病患者多为单只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与T波改变;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与吸烟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95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无病变组60例、CIMT增厚组50例及斑块组85例,测定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容积(PCT)、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等指标及尿液11-脱氢血栓素B2(11-DH-TXB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疾病症状评分、围绝经期症状、复发、不良反应与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F-MPQ-2评分与AF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潮热出汗与骨关节痛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TP方案对比单纯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用TP方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对比两组的近期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客观有效率为51.4%,疾病控制率为71.4%;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37.1%,疾病控制率为6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
目的 探讨联合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预测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窘迫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84例正常组和56例窘迫组的UA、MCA的收缩期血流峰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在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无痛人工流产妇女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7例)和观察组(123例),对照
目的对比研究思密达、活性炭灌胃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百草枯染毒对照组、思密达干预组,活性炭干预组。染毒对照组、思密达组、活性炭组均于中毒后6、24、48、72 h分批处死存活的大鼠,光镜下观察肺病理改变,并测定血浆百草枯浓度、TGF-β1含量。结果染毒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出血、炎症细胞浸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伴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特征及炎症因子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血生化检测结果,58单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42例支气管肺炎伴血小板增多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临床治疗及炎性因子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喘息、呼吸困难、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间接下肢CT静脉成像(CTV)与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165例临床怀疑下肢DVT的患者,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下腔、下肢CTV检查以及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一致性,并对间接下肢CTV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方法检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