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特点,随后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建设不断发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实际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它是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与温度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对于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体积砼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体表系数较小,很容受应力收缩或温度变化影响出现混凝土裂缝,实际施工质量控制要求较高。二是大体积混凝土有着较大收缩变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防水等级较高,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干湿变化均会对混凝土基础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三是在现场浇筑时需要大量混凝土,对于原料质量要求较高,通常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在25℃以上的環境中,很容易导致裂缝问题产生,因此实际对施工方法控制也有着较高要求。通过上述对大体积混凝土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对施工控制与温度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实施,从而为整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实际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注意做好分层浇筑施工,一般待下层浇筑混凝土温度在满足上层浇筑温度要求后,再进行分层浇筑施工,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应提高布料施工效率,要在下层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之前,完成新的一层布料施工,避免出现冷缝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做到插入混凝土要快,然后慢慢拔出振动棒,并注意做好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在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表面不再出现明显坍塌,并且有水泥浆出现,说明混凝土振捣充分,可停止振捣。由于混凝土一般有着较大的体积,实际浇筑高度也比较高,受沉降影较大,为保险起见,在振捣施工时应进行二次振捣,可有效提升振捣效果。
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首先将混凝土表面压平,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起到良好的保湿效果。同时在塑料薄膜之上,可以再覆盖一层保温材料,做好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派专人看管,12 h 内不得有人踩踏,24 h 后,除了允许测温设备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严禁人为踩踏。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0 ℃ 后,方可拆除全部保温保湿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包含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贯穿裂缝、深层裂缝与表层裂缝,具体如图一所示。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一是要结合工程要求实际,做好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温度,尽量选择温度适宜时间,避免环境温度过高,致使混凝土入模温度增大,引起裂缝问题。二是在开展混凝土入模浇筑施工时,应加强环境通风,更加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内部热量的散发,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裂缝产生。三是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缓凝减水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各龄期强度,尤其是在后期,可起到良好的混凝土强度增强效果,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一)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预设冷却水管
大体积混凝土受自身体积影响,为更好的实现温度控制,需要从混凝土内部入手,通过在内部设置冷却水管,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度。冷却水管可选择薄钢壁水管,呈“S”型布置,做好不同层水管间距离控制,通常控制距离为1m,不同层水管间距间距为2m,在大体积混凝土边缘位置,需要注意布置外侧水管,外侧水管间距为0.5m。进水口布置在混凝土顶面,水管头要露出混凝土表面50cm,出水口设置在混凝土侧面,管头同样露出混凝土表面50cm。为保障水管通常性,在使用冷却水管前应做好压水实验,在混凝土浇筑至冷却水管标高处,开始在冷却水管通水,在通水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通水量,通水量具体可控制在25L/min左右,在通水时间控制上,主要由混凝土实际温度来决定。此外,在通水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通水温度,若通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之差在30℃以上,需要将水温控制在最低。在完成通水冷却后,需要选择相同品质的砂浆或水泥浆,做好通水管封堵工作。
(二)做好人工降温
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必然会增加混凝土浇筑温度,因此需要从多向环节入手,做好人工降温处理,例如针对混凝土原材料,在正式进场前,可以先对石子进行冷水冲洗,达到降温效果,针对将水泥,应将其置于简仓中存放,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对其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受夏季高温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温度传递至混凝土内部,除了要加强通风外,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盖一些阻隔温度的材料,达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混凝土表面盖一层防水岩棉被(厚度3cm左右)与塑料防水薄膜,可以起到保湿降温作用,二是采取蓄水养护措施,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蓄一层水层,水层深度可控制在2至12cm左右,视现场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定,温差越低,蓄水厚度越小。在是施工中,一般会选择第一种方案,究其原因在于,塑料薄膜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一方面有利于混凝土表层强度提升,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微膨胀剂作用发挥。相对于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可起到更好的温度控制效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结: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过程,施工难点较多,施工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为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施工裂缝问题,需要加强各项施工技术落实,做好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从而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推动混凝土施工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艳,王士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J].建筑安全,2017,32(32):32-33.
[2]杨超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58-59.
[3]钱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与施工方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5)147-147.
(作者单位: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建设不断发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实际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它是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与温度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对于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体积砼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体表系数较小,很容受应力收缩或温度变化影响出现混凝土裂缝,实际施工质量控制要求较高。二是大体积混凝土有着较大收缩变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防水等级较高,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干湿变化均会对混凝土基础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三是在现场浇筑时需要大量混凝土,对于原料质量要求较高,通常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在25℃以上的環境中,很容易导致裂缝问题产生,因此实际对施工方法控制也有着较高要求。通过上述对大体积混凝土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对施工控制与温度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实施,从而为整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实际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注意做好分层浇筑施工,一般待下层浇筑混凝土温度在满足上层浇筑温度要求后,再进行分层浇筑施工,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0cm以内。应提高布料施工效率,要在下层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之前,完成新的一层布料施工,避免出现冷缝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做到插入混凝土要快,然后慢慢拔出振动棒,并注意做好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在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表面不再出现明显坍塌,并且有水泥浆出现,说明混凝土振捣充分,可停止振捣。由于混凝土一般有着较大的体积,实际浇筑高度也比较高,受沉降影较大,为保险起见,在振捣施工时应进行二次振捣,可有效提升振捣效果。
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首先将混凝土表面压平,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起到良好的保湿效果。同时在塑料薄膜之上,可以再覆盖一层保温材料,做好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派专人看管,12 h 内不得有人踩踏,24 h 后,除了允许测温设备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严禁人为踩踏。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0 ℃ 后,方可拆除全部保温保湿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包含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贯穿裂缝、深层裂缝与表层裂缝,具体如图一所示。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一是要结合工程要求实际,做好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温度,尽量选择温度适宜时间,避免环境温度过高,致使混凝土入模温度增大,引起裂缝问题。二是在开展混凝土入模浇筑施工时,应加强环境通风,更加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内部热量的散发,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裂缝产生。三是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缓凝减水剂,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各龄期强度,尤其是在后期,可起到良好的混凝土强度增强效果,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一)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预设冷却水管
大体积混凝土受自身体积影响,为更好的实现温度控制,需要从混凝土内部入手,通过在内部设置冷却水管,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度。冷却水管可选择薄钢壁水管,呈“S”型布置,做好不同层水管间距离控制,通常控制距离为1m,不同层水管间距间距为2m,在大体积混凝土边缘位置,需要注意布置外侧水管,外侧水管间距为0.5m。进水口布置在混凝土顶面,水管头要露出混凝土表面50cm,出水口设置在混凝土侧面,管头同样露出混凝土表面50cm。为保障水管通常性,在使用冷却水管前应做好压水实验,在混凝土浇筑至冷却水管标高处,开始在冷却水管通水,在通水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通水量,通水量具体可控制在25L/min左右,在通水时间控制上,主要由混凝土实际温度来决定。此外,在通水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通水温度,若通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之差在30℃以上,需要将水温控制在最低。在完成通水冷却后,需要选择相同品质的砂浆或水泥浆,做好通水管封堵工作。
(二)做好人工降温
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必然会增加混凝土浇筑温度,因此需要从多向环节入手,做好人工降温处理,例如针对混凝土原材料,在正式进场前,可以先对石子进行冷水冲洗,达到降温效果,针对将水泥,应将其置于简仓中存放,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对其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受夏季高温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温度传递至混凝土内部,除了要加强通风外,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盖一些阻隔温度的材料,达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在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混凝土表面盖一层防水岩棉被(厚度3cm左右)与塑料防水薄膜,可以起到保湿降温作用,二是采取蓄水养护措施,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蓄一层水层,水层深度可控制在2至12cm左右,视现场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定,温差越低,蓄水厚度越小。在是施工中,一般会选择第一种方案,究其原因在于,塑料薄膜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一方面有利于混凝土表层强度提升,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微膨胀剂作用发挥。相对于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可起到更好的温度控制效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结: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过程,施工难点较多,施工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为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施工裂缝问题,需要加强各项施工技术落实,做好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从而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推动混凝土施工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艳,王士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J].建筑安全,2017,32(32):32-33.
[2]杨超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58-59.
[3]钱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与施工方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5)147-147.
(作者单位: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