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线教师来说,复习课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的好坏。面对每年的中考,如何抓好思想品德课复习,是我这个初涉该门学科老师的一大难题。后来得到了“政治沙场”老将的指导和鼓励,在这里对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及应考方法简略说一说。
一、读透教材,细研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和指导思想
从近年来我市思想品德中考开卷试题来看,都严格根据课程标准,特别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考纲》所确定的考试范围来命题,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因此,在复习前,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读懂、读透教材,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准确掌握教材知识点与考试说明之间的结合点,弄清楚中考有多少考点,每个考点又有哪些知识点,然后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开卷试题,充分把握试题题型、难易以及各专题知识在试题中所占的分值,这样做到胸有成竹,复习时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二、分阶段复习
第一轮: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
(一)把握“结合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多数同学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翻书和资料,不需要平时的功夫。要知道,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知识及其相互联系都不熟悉,再用大量的时间来不停地翻书查找、消化并组织语言,势必导致时间上的匆忙甚至做不完试题。这样不仅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心情,更何况不少活动与实践题,在教材或资料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所以有的同学在考试时只会盲目地抄教材和资料,甚至有的同学每题都翻书 、照搬照抄,结果答非所问。也有的同学不懂得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结果考试时有用的资源也成了废料。
开卷考试虽然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甚至需要理解或运用。因为开卷考试的“开”,是相对于课本或一定资料的形式上的“开”以及答题语言表述多元化上的“开”,但在答题结构规则和语言组织上都还是“闭”的。无论题目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最终还是通过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或学科语言体现出来。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首先以单元为单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对一个个知识点的积累。除了让学生识记必要的基本概念、原理外,我们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清脉路,以便在考试时快速查找所需要的知识点,对症解决问题。其次要精读、细研教材,并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要对知识系统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和重点把握,熟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在考试中,才能驾驭试题,才能做到对想用的知识点“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
(二)关注社会时政热点, 学会用教材知识去透析社会现象
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显著特点。命题往往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来体现试卷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是本学科中考的一大特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复习时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建设、科技、社会发展中与学生生活贴近、与考点内容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一是时政热点,例如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谐社会、节能减排、免费义务教育、新农村建设、“嫦娥一号”、2008年“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八荣八耻”、改革开放30周年、自主创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曲折发展的两岸问题等;二是社会热点,如赈灾、禁止免费赠送塑料袋等;同时,一些反映人民生活、贴近人民生活和贴近考生实际的素材,也往往成为选择的对象。另外,对于一些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展望人类未来生活,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问题,也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比如科学发展、环境保护、文明进步等,它们的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能给试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搜集时政材料,并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寻找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点,把握“热点”的精髓,并加以剖析,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第二轮:专题复习,拓展知识
(三)精选题例,掌握解题技巧
1、在复习时,要舍得花精力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指导。
开卷试题多以生活、社会、科技等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要求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题设问题。我们就要教给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基本方法,其一认真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其二要明确要求,找准结合点;其三理清思路,正确答题。具体要求是:①按照设问要求准确回答,思路清晰,逻辑性强。②知识点全面,没有遗漏。如果涉及多个知识点时,应考虑主次与先后,并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③尽量避免答题的随意性和口语化,尽量使用学科语言,切不可考生自己“心知肚明”,阅卷老师却“一头雾水”。尽量杜绝错别字和病句,语言通顺,要点有条理,书写工整。
2、答题技巧的训练。
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试题形式和设问方式尽管日趋多样灵活,但有的题是有其自身的解答规律和技巧的,在复习时老师要多加指导。
(四)做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1、搜集时政热点材料,借助社会热点把握考点。
一是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要经常关注时政热点、重点,善于摘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鲜活的材料进课堂。二是要对开放性材料题的命题方向、解题思路进行深入研究,对时政热点要紧扣教材,要多角度地思考和挖掘,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点,选准恰当的切入点。
2、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开放式的课堂氛围和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复习课不能老是讲条条、划条条,这样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乏味、炒现饭,多联系和引导学生讨论现实社会中碰到的问题,多搜集典型生动的事例引入课堂,把理论知识渗透到现实材料中去,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进行全方位开放性练习和模拟题训练
主观题开放性练习和模拟题训练不搞“题海战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题型的专项训练和模拟考试,每一种题型都不放过,每一个热点都要从不同的命题方向进行训练;在选择漫画、图表、材料等新颖题型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常规题的训练。
第三轮:查漏补缺,回归课本,实战演练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要结合近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一些试题。首先,精心选择各种类型的试题。先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选时政热点训练,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要做好考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注意学生对复习该学科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心理辅导,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同时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辅导,有针对性的点拨。注意学生资料的整理,做到轻装上阵。
一、读透教材,细研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和指导思想
从近年来我市思想品德中考开卷试题来看,都严格根据课程标准,特别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考纲》所确定的考试范围来命题,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因此,在复习前,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读懂、读透教材,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准确掌握教材知识点与考试说明之间的结合点,弄清楚中考有多少考点,每个考点又有哪些知识点,然后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开卷试题,充分把握试题题型、难易以及各专题知识在试题中所占的分值,这样做到胸有成竹,复习时少走弯路,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二、分阶段复习
第一轮:梳理教材知识,夯实基础
(一)把握“结合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多数同学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翻书和资料,不需要平时的功夫。要知道,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知识及其相互联系都不熟悉,再用大量的时间来不停地翻书查找、消化并组织语言,势必导致时间上的匆忙甚至做不完试题。这样不仅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心情,更何况不少活动与实践题,在教材或资料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所以有的同学在考试时只会盲目地抄教材和资料,甚至有的同学每题都翻书 、照搬照抄,结果答非所问。也有的同学不懂得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结果考试时有用的资源也成了废料。
开卷考试虽然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甚至需要理解或运用。因为开卷考试的“开”,是相对于课本或一定资料的形式上的“开”以及答题语言表述多元化上的“开”,但在答题结构规则和语言组织上都还是“闭”的。无论题目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最终还是通过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或学科语言体现出来。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首先以单元为单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对一个个知识点的积累。除了让学生识记必要的基本概念、原理外,我们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清脉路,以便在考试时快速查找所需要的知识点,对症解决问题。其次要精读、细研教材,并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要对知识系统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和重点把握,熟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在考试中,才能驾驭试题,才能做到对想用的知识点“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
(二)关注社会时政热点, 学会用教材知识去透析社会现象
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显著特点。命题往往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来体现试卷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是本学科中考的一大特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复习时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建设、科技、社会发展中与学生生活贴近、与考点内容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一是时政热点,例如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谐社会、节能减排、免费义务教育、新农村建设、“嫦娥一号”、2008年“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八荣八耻”、改革开放30周年、自主创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曲折发展的两岸问题等;二是社会热点,如赈灾、禁止免费赠送塑料袋等;同时,一些反映人民生活、贴近人民生活和贴近考生实际的素材,也往往成为选择的对象。另外,对于一些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展望人类未来生活,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问题,也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比如科学发展、环境保护、文明进步等,它们的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能给试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搜集时政材料,并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寻找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点,把握“热点”的精髓,并加以剖析,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第二轮:专题复习,拓展知识
(三)精选题例,掌握解题技巧
1、在复习时,要舍得花精力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指导。
开卷试题多以生活、社会、科技等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要求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题设问题。我们就要教给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基本方法,其一认真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其二要明确要求,找准结合点;其三理清思路,正确答题。具体要求是:①按照设问要求准确回答,思路清晰,逻辑性强。②知识点全面,没有遗漏。如果涉及多个知识点时,应考虑主次与先后,并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③尽量避免答题的随意性和口语化,尽量使用学科语言,切不可考生自己“心知肚明”,阅卷老师却“一头雾水”。尽量杜绝错别字和病句,语言通顺,要点有条理,书写工整。
2、答题技巧的训练。
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试题形式和设问方式尽管日趋多样灵活,但有的题是有其自身的解答规律和技巧的,在复习时老师要多加指导。
(四)做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1、搜集时政热点材料,借助社会热点把握考点。
一是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要经常关注时政热点、重点,善于摘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鲜活的材料进课堂。二是要对开放性材料题的命题方向、解题思路进行深入研究,对时政热点要紧扣教材,要多角度地思考和挖掘,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点,选准恰当的切入点。
2、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开放式的课堂氛围和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复习课不能老是讲条条、划条条,这样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乏味、炒现饭,多联系和引导学生讨论现实社会中碰到的问题,多搜集典型生动的事例引入课堂,把理论知识渗透到现实材料中去,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进行全方位开放性练习和模拟题训练
主观题开放性练习和模拟题训练不搞“题海战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题型的专项训练和模拟考试,每一种题型都不放过,每一个热点都要从不同的命题方向进行训练;在选择漫画、图表、材料等新颖题型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常规题的训练。
第三轮:查漏补缺,回归课本,实战演练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要结合近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一些试题。首先,精心选择各种类型的试题。先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选时政热点训练,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要做好考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注意学生对复习该学科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心理辅导,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同时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辅导,有针对性的点拨。注意学生资料的整理,做到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