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高原与西藏自治区隔江相望,并接壤青海、云南等省,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26.9万人,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绵阳市的平武县、北川县,雅安市的石棉县、汉源县,凉山州的盐源、冕宁、西昌、越西、甘洛等县。美丽富饶的土地能够生长英雄,也能生长说唱英雄故事的奇人。川西高原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众多优秀的《格萨尔》民间说唱艺人,尤其德格、色达、丹巴、新龙等地说唱艺人更为集中。这里,我们就其中比较典型和突出的艺人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非遗传承人阿尼
阿尼,原名四郎多登,1949年出生于四川省德格县柯洛洞乡色巴沟村一个普通的牧民家中。小的时候特别讨人喜欢,活泼可爱,因而当地活佛就赐给他一个名字——阿尼,大意是“乖巧、逗人喜爱”,从此“阿尼”这一称呼就一直伴随着他,人们渐渐的淡忘了他的真实名字。阿尼有兄妹八人,他排行第三。小时候,他家的主要生计是放牧,收入微薄。另外,他的父亲是名藏医,后来被划成了“四类分子”。家境贫困,加之父亲的缘故,全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因此,只读了7天的书,阿尼便回家放牧。家庭的不幸,并没有使活泼可爱的阿尼默默无语,他依然热衷于歌舞,喜欢听故事,一如既往地参加当地的各种文艺活动。
15岁那一年,阿尼做了些相同的、奇怪的梦,梦里总会出现一个身穿白衣、骑白马、全身武装的人,有时是白衣人向他讲故事,有时是白衣人直接带他进入古老的战场。次日,他就将梦里的场景讲给别人听。有人知道,说他讲的是格萨尔的故事。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说唱《格萨尔》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东西”。阿尼说唱《格萨尔》的事情,后来被工作组知道了,不准他再说唱。一天夜里他又梦见了白衣人,梦中白衣人告诉他,一定要把格萨尔的故事唱下去,传唱格萨尔,可保佑他一生平安,身体健康。这件事情,被色巴洛呷喇嘛知道后,喇嘛特意找到他,将一本旧的《格萨尔史诗霍岭大战》上部交给他。有了这部书以后,阿尼开始更多地偷偷学说《格萨尔》。
后来,阿尼开始学做生意,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对《格萨尔》的热爱,他边做生意边学《格萨尔》。一次,阿尼在青海做生意时,看到了新出版的《霍岭大战》,共三部。阿尼十分想要,一问价钱,要30元一部。而他当时只挣到了100元,还得留出返回德格的路费。他到书店里软磨硬泡地讲价,一连几天,书店的人被他说动了,答应他25元一部,阿尼花75元买下了三部书。怀揣着得来不易的书籍,阿尼回到德格。在德格,阿尼每天都在百货公司门前做生意,闲暇时就诵读《格萨尔》。或许是声音的优美,亦或是故事的迷人,他在这里渐渐吸引了不少听众。但好景不长,派出所就发现了他说唱《格萨尔》的事情,禁止他说唱,还没收了他的书。阿尼十分心疼他的书,想尽办法将书要了回来,从此规规矩矩的做生意。但人们对阿尼的说唱念念不忘,每天仍有许多人到他做生意的地方请他说唱。人们的热情,让阿尼无法拒绝,他就偷偷讲,听众还主动地为他“站岗放哨”。
后来,阿尼还师从竹庆佛学院罗曲老师学习《格萨尔》唱腔,丰富自己的说唱技艺。罗曲老师十分器重阿尼,送给他一杆马鞭,据说是格萨尔用过的,马鞭上还挂着松耳石。罗曲老师还送给他一块类似贝壳的化石,让他好好说唱格萨尔。
改革开放以后,说唱格萨尔的故事变成了正当的事情,阿尼的才艺被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发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阿尼和其他两位艺人(包括他的妻子卓玛拉措)应邀来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格萨尔》,节目播出后立刻轰动了康区大地,甚至传到了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从此,阿尼开始走南闯北为人们说唱《格萨尔》。2007年,阿尼被文化部评为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阿尼能唱《格萨尔》史诗中80个唱腔,自学了77部《格萨尔》史诗。一度,在现代的商业社会冲击下,阿尼对《格萨尔》说唱的传承产生了担忧,而现在国家对《格萨尔》说唱的重视又让他对史诗的传承有了信心。
牧民娃子仁孜多杰
色达,被称为“格萨尔艺术之乡”,这里不仅有名扬海内外的格萨尔藏戏、遗迹和传说,还有众多知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仁孜多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27年,在理塘县瓦须云汝部落一个普通的牧民的家中,仁孜多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是个有些贫寒的牧民家庭,仁孜多杰的父母十分的善良,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很有修养的佛门弟子,于是请来老师教他学习。仁孜多杰6岁时,因为牧场的纠纷,他家被迫迁到新龙县日郎部落。11岁时,两个放牧的同伴劝仁孜多杰一同前往拉萨,他同意了。一天晚上,他们三人悄悄收拾好行李,走出了牧场,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行程。他们一路走一路乞讨,没有吃的,只好捡干骨头砸碎后熬成汤充饥。三人中,仁孜多杰的年龄最小,长途跋涉和饥寒交迫使得他常常落在两个同伴的后面。两个同伴觉得他是个负担,一天晚上,趁他熟睡之时偷偷弃他而去。承受了这沉重打击,仁孜多杰并没有退却,他鼓起勇气,继续他未走完的路途。在路上,他遇见了一批好心的朝圣者,他们让仁孜多杰一路同行,同吃同住。跟随朝圣者们,仁孜多杰来到了心中的圣地拉萨。拜别恩人后,他又独自一人一边乞讨一边朝圣,他拜谒了西藏许多的朝供点。一年多以后,仁孜多杰回到康区,在石渠县某个牧区的一个牧民家中当了娃子。
转眼,仁孜多杰13岁了,此时他跟随石渠著名活佛巴珠仁波切和色达伏藏大师多吉占堆前往青海阿尼玛青神山进行佛事活动,并负责放马。一天,他到神山东坡放马,休息时在一块大石头边睡着了,还做了神奇的梦,梦里,一位戴盔披甲穿白袍骑白马,帽顶插一白盔旗,手持长矛的武士来到面前,翻身下马后把长矛插在地上,右手拿一本经书,左手拿一串绳子,对仁孜多杰说,我这里有两样东西,你选择哪一样?仁孜多杰想到经书是圣物,而绳子没有什么意义,就选择了经书。一经选择,那白面骑士不翼而飞、无影无踪,但梦中武士高大的形象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次日,他依然去东坡放马,在他睡过的地方发现了用红布包裹的一本书,仔细一看,缠绕的绳上还盖有黑色的图章,他十分惊奇,围着书转了3圈,并磕了3个响头,然后把书带回住地给两位活佛看。二位活佛看了后说:“这是一本伏藏法书,这事对你是个良好的缘起,此书现在还不能开启,将来再具缘起时,自然有人开启”。从此,仁孜多杰把该书奉为怀中之宝,从不离身。第二年夏天的一天,仁孜多杰到野外狩猎,一批僧人马队经过他的住地,一位大喇嘛(玉树著名高僧拉堪青仁波切)见了仁孜多杰后立即下马走进他的帐篷与之交谈。得知了他捡书的奇事后,喇嘛请他将书拿来一看,结果此书正是格萨尔王传《仙界遣使》。大喇嘛开始念诵起书中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仁孜多杰也跟着念诵起来,最后居然能完 全说唱该书的全部内容。此时,喇嘛说:“好,今天是个良好的缘起,我给你开启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智慧之门,从现在起,你将成为梦中神授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今后要多说唱。”从此,仁孜多杰常常梦见格萨尔或与格萨尔有关的场景,第二天醒来便能说出更多的格萨尔故事。1959年,仁孜多杰全家搬迁至色达县泥朵乡,1962年又迁到该县克戈乡。
仁孜多杰渐渐成了康藏大地众人皆知的格萨尔说唱艺人,足迹遍布康北高原。经色达县益邛老师的核对,仁孜多杰至少能说唱38部以上的格萨尔王传。他说唱时不用太多的准备,别人请他唱哪一部,他便可马上开始,但中间不能被打断。他说唱时还有一奇特之处,即手中拿一小纸条,两眼紧盯,像看着一本书。他说小纸条可起到定神的作用。
仁孜多杰说唱的《格萨尔王传》从头至终层次清晰,从不出现重复现象,言辞极为丰富,一些优美的诗歌和宗教用语,让人难以相信出自一个文盲之口。他说唱引用的民间谚语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比喻贴切,还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他的说唱需长则长,需短则短,灵活多样,深受群众欢迎。此外,仁孜多杰的说唱曲调有其独特的风格,根据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和内容采用不同演唱曲调。
1999年初,这位年逾7旬的民间艺人在竹日神山附近寿终正寝,唯有经记录整理的格萨尔王传孤本《墨日器宗》成了他的绝唱本,还有3个具有孤本价值的格萨尔王传没能抢救整理出来,给格萨尔学术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汉族人巴丹
巴丹,汉族,原名梁文权,大约是1898年生于现今成都北门一带。小时候,他和父亲一起为了讨生活来到了川西的炉霍。到炉霍后,他取了个藏族名字叫巴丹。为了学一门谋生技艺,巴丹拜当地的艺人为师学习说唱《格萨尔》,同时还找人当师傅学习雕刻嘛呢石手艺。学成以后,他便在当地说唱《格萨尔》,还参加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刻录。
23岁左右,巴丹的父亲因病去世。为了谋生,他来到丹巴大桑和瓦足一带,以三道桥村绕拉寨背后的坐禅岩洞为居所,走村串户的说唱《格萨尔》,后来他还在此地安家落户,当地百姓都习惯称呼他家的房名为“格萨尔”。他经常到巴旺、巴底和金川县一带说唱《格萨尔》。后来的人回忆起来,说:“他身材高大,穿藏袍、蓄长发,头发拌红线盘缠于头,额头还留有一撮披发,蓄有小胡子。”
成家后,巴丹时常带着家人走乡串户,深入村寨中说唱《格萨尔》。唱完后,主人家会主动给他们茶和馍馍,有的还会送给一些粮食或面粉。如果遇到村寨中有人家办红白喜事,他就带着家人应邀或自愿而去。红白喜事一结束,他便开始说唱。“说唱时,他总是戴着格萨尔帽,右手的食指与中指间夹着帽底垂下的五色彩带,抚住右脸颊,左手执小脆铃,叮叮铛铛地敲了一阵后,就开始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58岁的巴丹在送公粮至丹巴县城途中,因突发疾病而去世。
用石头说唱的俄珍卓玛
说起俄珍卓玛,人们啧啧称奇的不仅是她的说唱技艺,还有她那满屋子神奇的石头。平日里,俄珍卓玛与普通的牧民妇女没有区别,也是文盲。与说唱大师仁孜多杰一样,俄珍卓玛也生活在竹日神山下,从小过着游荡的放牧生活。她说唱《格萨尔》也来自神授。一天,她到山上放牧,放着放着就躺在草丛中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里,一个英武的汉子来到她面前,给她讲了不少故事,梦醒之时汉子随一道耀眼的光环而去,她揉着眼睛,汉子所讲的故事已经清晰地嵌入了她的脑中,但她没办法将这些故事讲给别人。一次,她捡到一块形状独特的石头,看着石头上面的图案,她十分的兴奋,在脑中装着的很多故事像波涛一样涌了出来,随口而出,滔滔不绝。从此,她不断地捡回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随手拿起一块,就能说唱出一段不同的故事。之后她拿着这些石头给牧民说唱,牧民说:“你说的就是格萨尔王的故事啊”。她这才明白,自己无意中会说格萨尔王故事了。但她这种以石头说唱格萨尔故事的方式可谓独特而神奇。
如今,俄珍卓玛居住在色达县城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房子不大,只有一个小院子和一栋平房,这就是她的家。院子里还搭了个小篷,里面堆满了她视为宝贝的各种石头。房屋不大,除了一张陈设单薄的床以外,我们能看到仍然只有石头,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积如山,占去了屋子的大半空间。
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上面的图案也千姿百态。如果是一个奇石爱好者,当被眼前数千奇石所迷惑。但在俄珍卓玛眼中,这些石头都与史诗中的某个人物有着密切联系,负载着这个人物的·段故事,她指着每一个石头都能讲许多,那些小段的故事正是史诗《格萨尔王传》分部本中的一些情节和段落。而如果没有石头在握,俄珍卓玛便和常人一样根本不会说唱。石头的寻找,来自她的一种感觉。比如,外出放羊或转经途中,她会突然对众多石头中的某一块有特殊感觉,当她俯身捡起,就会有一段新的格萨尔故事脱口而出。
旧时代的奇特艺人切呷
在新龙,曾经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他叫切呷,新龙县洛古乡人。
传说,切呷与其兄尼麦活佛去西藏,途中,在一次睡醒后,他便能通晓格萨尔王的故事。切呷也是文盲,他的说唱技艺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西藏期间,他以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所得侍奉哥哥,后来被西藏贵族知晓,便召集数人,一面让切呷说唱,一面让其余人翻阅文本进行对照,以试其艺。切呷果然身手不凡,说唱之词与文本大致不差。因而,他被誉为是《格萨尔》说唱“奇人”。
用尔龚语说唱的艺人——拉牙学加罗布
1941年6月,拉牙学加罗布出生于丹巴县革什扎乡瓦足村。从小他就爱听大人们讲故事,并跟随父亲学习藏文。他还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听巴丹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8岁时,拉牙学加罗布来到边尔牛场放牧,勤奋好学的他一边放牛,一边学安多语,并跟随阿贡喇嘛学习藏文,同时也没有忘记去听他人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拉牙学加罗布具有超强记忆力,别人说唱过的故事他基本都能记住,这为他以后说唱《格萨尔王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6岁那年,因故他回到了家乡,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他接受改造直到1979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出任村里的生产队作业组长,带领大家搞生产,闲暇时就用尔龚浯(又称道孚语,是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炉霍、色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县的藏族使用的语言,使用人口约40000左右。)给大家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
他讲故事时,盘腿坐在三脚灶的上把位,听众围在三脚灶旁边。他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比画动作。讲到兴致处,还站起来唱上几段,有时还作格萨尔王的射击、骑马等动作,常常引起人们捧腹大笑。
上述我们只对少数的说唱艺人进行了介绍,在广袤的川西大地,还有众多的说唱艺人在草原上传唱着、传承着《格萨尔王传》,为了心中的英雄,他们不畏艰辛,走南闯北。他们让千年的史诗继续流传在美丽的雪山草地。
非遗传承人阿尼
阿尼,原名四郎多登,1949年出生于四川省德格县柯洛洞乡色巴沟村一个普通的牧民家中。小的时候特别讨人喜欢,活泼可爱,因而当地活佛就赐给他一个名字——阿尼,大意是“乖巧、逗人喜爱”,从此“阿尼”这一称呼就一直伴随着他,人们渐渐的淡忘了他的真实名字。阿尼有兄妹八人,他排行第三。小时候,他家的主要生计是放牧,收入微薄。另外,他的父亲是名藏医,后来被划成了“四类分子”。家境贫困,加之父亲的缘故,全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因此,只读了7天的书,阿尼便回家放牧。家庭的不幸,并没有使活泼可爱的阿尼默默无语,他依然热衷于歌舞,喜欢听故事,一如既往地参加当地的各种文艺活动。
15岁那一年,阿尼做了些相同的、奇怪的梦,梦里总会出现一个身穿白衣、骑白马、全身武装的人,有时是白衣人向他讲故事,有时是白衣人直接带他进入古老的战场。次日,他就将梦里的场景讲给别人听。有人知道,说他讲的是格萨尔的故事。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说唱《格萨尔》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东西”。阿尼说唱《格萨尔》的事情,后来被工作组知道了,不准他再说唱。一天夜里他又梦见了白衣人,梦中白衣人告诉他,一定要把格萨尔的故事唱下去,传唱格萨尔,可保佑他一生平安,身体健康。这件事情,被色巴洛呷喇嘛知道后,喇嘛特意找到他,将一本旧的《格萨尔史诗霍岭大战》上部交给他。有了这部书以后,阿尼开始更多地偷偷学说《格萨尔》。
后来,阿尼开始学做生意,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对《格萨尔》的热爱,他边做生意边学《格萨尔》。一次,阿尼在青海做生意时,看到了新出版的《霍岭大战》,共三部。阿尼十分想要,一问价钱,要30元一部。而他当时只挣到了100元,还得留出返回德格的路费。他到书店里软磨硬泡地讲价,一连几天,书店的人被他说动了,答应他25元一部,阿尼花75元买下了三部书。怀揣着得来不易的书籍,阿尼回到德格。在德格,阿尼每天都在百货公司门前做生意,闲暇时就诵读《格萨尔》。或许是声音的优美,亦或是故事的迷人,他在这里渐渐吸引了不少听众。但好景不长,派出所就发现了他说唱《格萨尔》的事情,禁止他说唱,还没收了他的书。阿尼十分心疼他的书,想尽办法将书要了回来,从此规规矩矩的做生意。但人们对阿尼的说唱念念不忘,每天仍有许多人到他做生意的地方请他说唱。人们的热情,让阿尼无法拒绝,他就偷偷讲,听众还主动地为他“站岗放哨”。
后来,阿尼还师从竹庆佛学院罗曲老师学习《格萨尔》唱腔,丰富自己的说唱技艺。罗曲老师十分器重阿尼,送给他一杆马鞭,据说是格萨尔用过的,马鞭上还挂着松耳石。罗曲老师还送给他一块类似贝壳的化石,让他好好说唱格萨尔。
改革开放以后,说唱格萨尔的故事变成了正当的事情,阿尼的才艺被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发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阿尼和其他两位艺人(包括他的妻子卓玛拉措)应邀来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格萨尔》,节目播出后立刻轰动了康区大地,甚至传到了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从此,阿尼开始走南闯北为人们说唱《格萨尔》。2007年,阿尼被文化部评为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阿尼能唱《格萨尔》史诗中80个唱腔,自学了77部《格萨尔》史诗。一度,在现代的商业社会冲击下,阿尼对《格萨尔》说唱的传承产生了担忧,而现在国家对《格萨尔》说唱的重视又让他对史诗的传承有了信心。
牧民娃子仁孜多杰
色达,被称为“格萨尔艺术之乡”,这里不仅有名扬海内外的格萨尔藏戏、遗迹和传说,还有众多知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仁孜多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27年,在理塘县瓦须云汝部落一个普通的牧民的家中,仁孜多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是个有些贫寒的牧民家庭,仁孜多杰的父母十分的善良,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很有修养的佛门弟子,于是请来老师教他学习。仁孜多杰6岁时,因为牧场的纠纷,他家被迫迁到新龙县日郎部落。11岁时,两个放牧的同伴劝仁孜多杰一同前往拉萨,他同意了。一天晚上,他们三人悄悄收拾好行李,走出了牧场,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行程。他们一路走一路乞讨,没有吃的,只好捡干骨头砸碎后熬成汤充饥。三人中,仁孜多杰的年龄最小,长途跋涉和饥寒交迫使得他常常落在两个同伴的后面。两个同伴觉得他是个负担,一天晚上,趁他熟睡之时偷偷弃他而去。承受了这沉重打击,仁孜多杰并没有退却,他鼓起勇气,继续他未走完的路途。在路上,他遇见了一批好心的朝圣者,他们让仁孜多杰一路同行,同吃同住。跟随朝圣者们,仁孜多杰来到了心中的圣地拉萨。拜别恩人后,他又独自一人一边乞讨一边朝圣,他拜谒了西藏许多的朝供点。一年多以后,仁孜多杰回到康区,在石渠县某个牧区的一个牧民家中当了娃子。
转眼,仁孜多杰13岁了,此时他跟随石渠著名活佛巴珠仁波切和色达伏藏大师多吉占堆前往青海阿尼玛青神山进行佛事活动,并负责放马。一天,他到神山东坡放马,休息时在一块大石头边睡着了,还做了神奇的梦,梦里,一位戴盔披甲穿白袍骑白马,帽顶插一白盔旗,手持长矛的武士来到面前,翻身下马后把长矛插在地上,右手拿一本经书,左手拿一串绳子,对仁孜多杰说,我这里有两样东西,你选择哪一样?仁孜多杰想到经书是圣物,而绳子没有什么意义,就选择了经书。一经选择,那白面骑士不翼而飞、无影无踪,但梦中武士高大的形象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次日,他依然去东坡放马,在他睡过的地方发现了用红布包裹的一本书,仔细一看,缠绕的绳上还盖有黑色的图章,他十分惊奇,围着书转了3圈,并磕了3个响头,然后把书带回住地给两位活佛看。二位活佛看了后说:“这是一本伏藏法书,这事对你是个良好的缘起,此书现在还不能开启,将来再具缘起时,自然有人开启”。从此,仁孜多杰把该书奉为怀中之宝,从不离身。第二年夏天的一天,仁孜多杰到野外狩猎,一批僧人马队经过他的住地,一位大喇嘛(玉树著名高僧拉堪青仁波切)见了仁孜多杰后立即下马走进他的帐篷与之交谈。得知了他捡书的奇事后,喇嘛请他将书拿来一看,结果此书正是格萨尔王传《仙界遣使》。大喇嘛开始念诵起书中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仁孜多杰也跟着念诵起来,最后居然能完 全说唱该书的全部内容。此时,喇嘛说:“好,今天是个良好的缘起,我给你开启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智慧之门,从现在起,你将成为梦中神授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今后要多说唱。”从此,仁孜多杰常常梦见格萨尔或与格萨尔有关的场景,第二天醒来便能说出更多的格萨尔故事。1959年,仁孜多杰全家搬迁至色达县泥朵乡,1962年又迁到该县克戈乡。
仁孜多杰渐渐成了康藏大地众人皆知的格萨尔说唱艺人,足迹遍布康北高原。经色达县益邛老师的核对,仁孜多杰至少能说唱38部以上的格萨尔王传。他说唱时不用太多的准备,别人请他唱哪一部,他便可马上开始,但中间不能被打断。他说唱时还有一奇特之处,即手中拿一小纸条,两眼紧盯,像看着一本书。他说小纸条可起到定神的作用。
仁孜多杰说唱的《格萨尔王传》从头至终层次清晰,从不出现重复现象,言辞极为丰富,一些优美的诗歌和宗教用语,让人难以相信出自一个文盲之口。他说唱引用的民间谚语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比喻贴切,还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他的说唱需长则长,需短则短,灵活多样,深受群众欢迎。此外,仁孜多杰的说唱曲调有其独特的风格,根据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和内容采用不同演唱曲调。
1999年初,这位年逾7旬的民间艺人在竹日神山附近寿终正寝,唯有经记录整理的格萨尔王传孤本《墨日器宗》成了他的绝唱本,还有3个具有孤本价值的格萨尔王传没能抢救整理出来,给格萨尔学术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汉族人巴丹
巴丹,汉族,原名梁文权,大约是1898年生于现今成都北门一带。小时候,他和父亲一起为了讨生活来到了川西的炉霍。到炉霍后,他取了个藏族名字叫巴丹。为了学一门谋生技艺,巴丹拜当地的艺人为师学习说唱《格萨尔》,同时还找人当师傅学习雕刻嘛呢石手艺。学成以后,他便在当地说唱《格萨尔》,还参加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刻录。
23岁左右,巴丹的父亲因病去世。为了谋生,他来到丹巴大桑和瓦足一带,以三道桥村绕拉寨背后的坐禅岩洞为居所,走村串户的说唱《格萨尔》,后来他还在此地安家落户,当地百姓都习惯称呼他家的房名为“格萨尔”。他经常到巴旺、巴底和金川县一带说唱《格萨尔》。后来的人回忆起来,说:“他身材高大,穿藏袍、蓄长发,头发拌红线盘缠于头,额头还留有一撮披发,蓄有小胡子。”
成家后,巴丹时常带着家人走乡串户,深入村寨中说唱《格萨尔》。唱完后,主人家会主动给他们茶和馍馍,有的还会送给一些粮食或面粉。如果遇到村寨中有人家办红白喜事,他就带着家人应邀或自愿而去。红白喜事一结束,他便开始说唱。“说唱时,他总是戴着格萨尔帽,右手的食指与中指间夹着帽底垂下的五色彩带,抚住右脸颊,左手执小脆铃,叮叮铛铛地敲了一阵后,就开始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58岁的巴丹在送公粮至丹巴县城途中,因突发疾病而去世。
用石头说唱的俄珍卓玛
说起俄珍卓玛,人们啧啧称奇的不仅是她的说唱技艺,还有她那满屋子神奇的石头。平日里,俄珍卓玛与普通的牧民妇女没有区别,也是文盲。与说唱大师仁孜多杰一样,俄珍卓玛也生活在竹日神山下,从小过着游荡的放牧生活。她说唱《格萨尔》也来自神授。一天,她到山上放牧,放着放着就躺在草丛中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里,一个英武的汉子来到她面前,给她讲了不少故事,梦醒之时汉子随一道耀眼的光环而去,她揉着眼睛,汉子所讲的故事已经清晰地嵌入了她的脑中,但她没办法将这些故事讲给别人。一次,她捡到一块形状独特的石头,看着石头上面的图案,她十分的兴奋,在脑中装着的很多故事像波涛一样涌了出来,随口而出,滔滔不绝。从此,她不断地捡回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随手拿起一块,就能说唱出一段不同的故事。之后她拿着这些石头给牧民说唱,牧民说:“你说的就是格萨尔王的故事啊”。她这才明白,自己无意中会说格萨尔王故事了。但她这种以石头说唱格萨尔故事的方式可谓独特而神奇。
如今,俄珍卓玛居住在色达县城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房子不大,只有一个小院子和一栋平房,这就是她的家。院子里还搭了个小篷,里面堆满了她视为宝贝的各种石头。房屋不大,除了一张陈设单薄的床以外,我们能看到仍然只有石头,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积如山,占去了屋子的大半空间。
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上面的图案也千姿百态。如果是一个奇石爱好者,当被眼前数千奇石所迷惑。但在俄珍卓玛眼中,这些石头都与史诗中的某个人物有着密切联系,负载着这个人物的·段故事,她指着每一个石头都能讲许多,那些小段的故事正是史诗《格萨尔王传》分部本中的一些情节和段落。而如果没有石头在握,俄珍卓玛便和常人一样根本不会说唱。石头的寻找,来自她的一种感觉。比如,外出放羊或转经途中,她会突然对众多石头中的某一块有特殊感觉,当她俯身捡起,就会有一段新的格萨尔故事脱口而出。
旧时代的奇特艺人切呷
在新龙,曾经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他叫切呷,新龙县洛古乡人。
传说,切呷与其兄尼麦活佛去西藏,途中,在一次睡醒后,他便能通晓格萨尔王的故事。切呷也是文盲,他的说唱技艺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西藏期间,他以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所得侍奉哥哥,后来被西藏贵族知晓,便召集数人,一面让切呷说唱,一面让其余人翻阅文本进行对照,以试其艺。切呷果然身手不凡,说唱之词与文本大致不差。因而,他被誉为是《格萨尔》说唱“奇人”。
用尔龚语说唱的艺人——拉牙学加罗布
1941年6月,拉牙学加罗布出生于丹巴县革什扎乡瓦足村。从小他就爱听大人们讲故事,并跟随父亲学习藏文。他还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听巴丹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8岁时,拉牙学加罗布来到边尔牛场放牧,勤奋好学的他一边放牛,一边学安多语,并跟随阿贡喇嘛学习藏文,同时也没有忘记去听他人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拉牙学加罗布具有超强记忆力,别人说唱过的故事他基本都能记住,这为他以后说唱《格萨尔王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6岁那年,因故他回到了家乡,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他接受改造直到1979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出任村里的生产队作业组长,带领大家搞生产,闲暇时就用尔龚浯(又称道孚语,是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炉霍、色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县的藏族使用的语言,使用人口约40000左右。)给大家说唱格萨尔王的故事。
他讲故事时,盘腿坐在三脚灶的上把位,听众围在三脚灶旁边。他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比画动作。讲到兴致处,还站起来唱上几段,有时还作格萨尔王的射击、骑马等动作,常常引起人们捧腹大笑。
上述我们只对少数的说唱艺人进行了介绍,在广袤的川西大地,还有众多的说唱艺人在草原上传唱着、传承着《格萨尔王传》,为了心中的英雄,他们不畏艰辛,走南闯北。他们让千年的史诗继续流传在美丽的雪山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