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对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从“浅易”的角度,应当是难度不算太大,都是“踮踮脚,够得着”的题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去阅读鉴赏古诗词,也就是对古诗词要做到“五读”,以强化答题的准确性。
第一读 诗歌的题目。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题目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
1.题目可以揭示诗的类别,也就是诗歌的题材。如2001年全国卷,选得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从题目中的“送”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远行,心有不舍,才写了这首诗。据此,我们就可以从送别的角度来考虑作答。
2.可以揭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伤田家》这首诗,题目中有一个“伤”字,就揭示了作者对农民不幸遭遇的同情。
3.题目还可交待作者的行踪,写作对象。如2003年全国卷,王维的《过香积寺》。题目中的“过”是寻访、探访的意思,由此我们得知作者是在探访香积寺。
除此之外,诗歌题目还有交待时间的(朱淑真、《秋夜》),交待写作目的的(张旭,《山中留客》),交待写作缘由的(张籍,《秋思》)等等。
第二读 诗的作者。
1.作者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不可能独立于时代之外的,在他的身上会留下很多时代的印记,作为文人这些印记会更多、更明显。我们以唐代为例:初唐时,受前朝的影响,就连唐太宗也带头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那是的诗坛有一股纤弱之风。后来“初唐四杰”变得刚健壮大起来。到了盛唐,随着国家的强盛,诗坛也充斥着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的浪漫气质,经过“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坛变得现实了一些,诗中出现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今的描写内容。
2.作者的创作风格。
作者的风格是固定的,虽然也有特例存在,但高考一般不会为难我们。风格分主体风格和个体风格。
主体风格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我们平时一定要理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过程及代表人物。主体风格还有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也要注意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个体风格,是一个作者长期创作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他人的风格,要注意多记取,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苏轼的词旷达洒脱,辛弃疾的词则慷慨愤世,象这些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积累,到时会“英雄有用武之地”的。
第三读 诗歌主体。
对诗歌的理解,一般遵循“通其意,明其旨,析其巧”的原则,也就是先通读诗歌,通晓诗的大意,在通晓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弄明白了诗的主旨,然后便可以分析诗中到底作者为了表现主题,运用了哪些技巧。如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二)
诗意:作者在洛阳城里见到秋风刮起,便写了一封家书,想请人捎回,担心话没有说全。于是,在信使将要上路时,又急急忙忙打开,重新浏览了一遍。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诗的主旨:作者流落他乡——洛阳,见到秋风飘起,不由得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技巧呢?便是作者在诗中“又开封”的细节描写。
第四读、诗后的注释。在高考诗歌考题中,经常会有一些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是对诗歌中不好理解地方的说明,有时也可成为我们理解诗意或解答诗题的关键。
1.注释作者,知人论世。如2005年、山东卷,注为: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据此我们就可以想到,南宋后期,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诗人大都有忧国忧民思想。
2.有的注释是解释诗中个别的字词,减轻了我们理解诗歌的难度,加强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2003年全国卷,王维的《过香积寺》注释是: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王维寻访香积寺的目的是什么。
3.交待诗歌创作的背景,帮助我们作者创作的缘由及作者当时的心情。如2005年天津卷,汪元量的《湖州歌》,注释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看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到,作者在路途中看到大好河山落入敌手的悲愤心情。
第五读 诗后的题干。审题,不仅是审题意,还包括审题干。命题人在设计题目时一般在题干中或多或少的给出一点提示,这些提示对我们理解诗意、作答题目也是很重要的。
1.明确诗歌的考察角度。
(1)考查遣词造句的妙处。如2004年浙江卷,问“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等等。
(2)考查句意理解。2006年天津卷,“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我们只要抓住题中的“边塞景象”,再联系注释中的“碛”的解释“沙漠”,句意便可迎刃而解。
(3)有的题干,还直接告诉我们考查诗中所用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
2.有的诗题会告诉我们诗歌的体裁,也就是告诉了我们理解诗歌的角度。如04年江苏卷,“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还有间接告诉的,04年全国卷“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喻历史沧桑”,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诗。这样,我们的答题思路不就出来了吗?
总之,对诗中的这五种已知信息,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不放过丝毫的信息。如果能做到,那我们答题的准确度一定会很高。
第一读 诗歌的题目。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题目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
1.题目可以揭示诗的类别,也就是诗歌的题材。如2001年全国卷,选得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从题目中的“送”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远行,心有不舍,才写了这首诗。据此,我们就可以从送别的角度来考虑作答。
2.可以揭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伤田家》这首诗,题目中有一个“伤”字,就揭示了作者对农民不幸遭遇的同情。
3.题目还可交待作者的行踪,写作对象。如2003年全国卷,王维的《过香积寺》。题目中的“过”是寻访、探访的意思,由此我们得知作者是在探访香积寺。
除此之外,诗歌题目还有交待时间的(朱淑真、《秋夜》),交待写作目的的(张旭,《山中留客》),交待写作缘由的(张籍,《秋思》)等等。
第二读 诗的作者。
1.作者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不可能独立于时代之外的,在他的身上会留下很多时代的印记,作为文人这些印记会更多、更明显。我们以唐代为例:初唐时,受前朝的影响,就连唐太宗也带头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那是的诗坛有一股纤弱之风。后来“初唐四杰”变得刚健壮大起来。到了盛唐,随着国家的强盛,诗坛也充斥着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的浪漫气质,经过“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坛变得现实了一些,诗中出现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今的描写内容。
2.作者的创作风格。
作者的风格是固定的,虽然也有特例存在,但高考一般不会为难我们。风格分主体风格和个体风格。
主体风格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我们平时一定要理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过程及代表人物。主体风格还有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也要注意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个体风格,是一个作者长期创作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他人的风格,要注意多记取,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苏轼的词旷达洒脱,辛弃疾的词则慷慨愤世,象这些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积累,到时会“英雄有用武之地”的。
第三读 诗歌主体。
对诗歌的理解,一般遵循“通其意,明其旨,析其巧”的原则,也就是先通读诗歌,通晓诗的大意,在通晓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弄明白了诗的主旨,然后便可以分析诗中到底作者为了表现主题,运用了哪些技巧。如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二)
诗意:作者在洛阳城里见到秋风刮起,便写了一封家书,想请人捎回,担心话没有说全。于是,在信使将要上路时,又急急忙忙打开,重新浏览了一遍。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诗的主旨:作者流落他乡——洛阳,见到秋风飘起,不由得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技巧呢?便是作者在诗中“又开封”的细节描写。
第四读、诗后的注释。在高考诗歌考题中,经常会有一些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是对诗歌中不好理解地方的说明,有时也可成为我们理解诗意或解答诗题的关键。
1.注释作者,知人论世。如2005年、山东卷,注为: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据此我们就可以想到,南宋后期,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诗人大都有忧国忧民思想。
2.有的注释是解释诗中个别的字词,减轻了我们理解诗歌的难度,加强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2003年全国卷,王维的《过香积寺》注释是: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王维寻访香积寺的目的是什么。
3.交待诗歌创作的背景,帮助我们作者创作的缘由及作者当时的心情。如2005年天津卷,汪元量的《湖州歌》,注释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看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到,作者在路途中看到大好河山落入敌手的悲愤心情。
第五读 诗后的题干。审题,不仅是审题意,还包括审题干。命题人在设计题目时一般在题干中或多或少的给出一点提示,这些提示对我们理解诗意、作答题目也是很重要的。
1.明确诗歌的考察角度。
(1)考查遣词造句的妙处。如2004年浙江卷,问“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等等。
(2)考查句意理解。2006年天津卷,“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我们只要抓住题中的“边塞景象”,再联系注释中的“碛”的解释“沙漠”,句意便可迎刃而解。
(3)有的题干,还直接告诉我们考查诗中所用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
2.有的诗题会告诉我们诗歌的体裁,也就是告诉了我们理解诗歌的角度。如04年江苏卷,“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还有间接告诉的,04年全国卷“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喻历史沧桑”,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诗。这样,我们的答题思路不就出来了吗?
总之,对诗中的这五种已知信息,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不放过丝毫的信息。如果能做到,那我们答题的准确度一定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