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犹太人的孩子问母亲:“如果家中着了大火,我该抢救什么呢?”母亲笑着回答:“最重要的是你要能把自己的智慧抢救出来,其他的一切都是不重要的。”幽默但又耐人寻味,智慧乃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语文的智慧,一在于语文的学科价值,二在于儿童教育的情感。《揠苗助长》这堂课中,施萍一老师正是深入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去挖掘文本语言以及思想的核心价值;正是深入到儿童语文学习的现场,去帮助、扶持、吸引他们走向生命的远方。
一、智慧首先在于发现
《揠苗助长》是一则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果说一则故事是“树木”,教师就要善于找到这棵“树”所属的那片“林”。施老师正是帮助学生向林子深处寻找,找到那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林子。
用一片“树林”的底气,去读一棵“树”,于是,她带领学生将“一则故事”读了个透。用“关键词”串联法,读懂寓言故事简短的结构;用“讲故事”的方法,读懂鲜明的形象,感受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用拓展阅读的方式,读懂寓言将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简短的故事中那独有的特点。课堂没有离开字词,没有脱离语言,没有阻隔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有的是语文智慧的发现,豁然开朗的欣喜。譬如,教学第一段时,很多老师会抓住文中的“焦急”展开,而施老师则从“巴望”入手,我以为这一“发现”是极其精准的。“焦急”是农夫客观的心理,从“焦急”出发的农夫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常理的,只有从“巴望”处点化才能深刻揭示农夫“揠苗助长”的主观动机,既符合寓言的夸张写法,又契合寓言的内在隐喻。
二、智慧是一种挑战
本堂课,施老师将“讲故事”作为语文能力训练的核心要素,怎样将这种能力训练在每个儿童的学习中达成?一堂课结束,目标是否达成,这是课堂评价的最重要的准绳。
课中,施老师致力于将“空间”“内因”“外力”进行改造,融合进教学活动中。目标设置多个坡度(开放的空间),比如每一部分练讲故事,可以“把故事讲出来”,也可以更进一步(有讲的味道),还可以再更进一步(讲出心理活动,讲出表情和动作);儿童可以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内在动力),到达他自己认为可以到达的坡度;但教师还要适时、适度、适切地给他一股助推的力(外在助力),有时手段简单得就是一个促使学生动态生成的评价,比如“有点小遗憾,要是能把农夫焦急时会怎么想也讲出来,我们就更爱听了”,这时候,评价就是一股正面积极暗示的力量,推着儿童往前走。
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智慧挑战,引导着儿童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登上“不同的高度”,更帮助与支持儿童登上“他的高峰”,以获得有紧张感、生成感的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
三、智慧没有技巧,只有情感
著名演员陈冲在获得奥斯卡奖时发表感言:“我没有任何技巧,只有情感。”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智慧也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只有情感,所不同的,这是儿童教育的情感。
儿童教育的所有情感,一个“顺”字为紧要。“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唐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课中,施老师以学校的课题思想“顺其天性”“扬其个性”“启其智性”为核心教学理念,顺从着、顺应着儿童,倾听着、点化着儿童:
片段一:谁来讲讲故事经过的第二部分?
(指名一学生讲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你觉得她讲得怎么样?
生:讲得还可以,就是声音太轻了。
师:为什么要大声讲呢?
生:因为农夫是“兴致勃勃”地说的,他很高兴。
师:总而言之,你认为要讲出“兴致勃勃”的味道,怎样能讲得更好呢?
生:要讲得很响亮,很有力。
师:咦,刚才农夫明明已经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现在怎么又有劲了?
生:他刚才是没有力气了,可是他想到禾苗都长高了,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开心,力气就回来了。
师:(文字演示)看,“勃”右边就是个“力”,就像你说的,“兴致勃勃”就要讲得响亮,有力量。
生:脸上的表情要非常高兴,满脸笑容,因为禾苗不是长了一点点,是长了一大截呢!
师:哪个小农夫,再来兴致勃勃地讲一讲?
(指名一学生讲)
师:为你点赞,你的一个动作为你的讲加了分!
片段二:你想对农夫说什么?
生:他太急了,禾苗其实是在长的,只不过长得比较慢而已。
师:送他一个词。
生:急于求成。
师:能送他一句俗语吗?
生:欲速则不达。
师:再送一句。
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师:说得好!我们选一个词记在课题的旁边。
生:我觉得这个农夫应该去读读《种植手册》,这样他就会懂得禾苗是怎么长的了。
师:哈,有道理,有了知识就不会违背规律去做事了。
生:他太傻了……
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深入到“兴致勃勃”这一词语的感性世界,将“动作”“表情”这些原本听起来抽象的概念化作了具体的体验与经历;学生在师生自由的互动对话中,深入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呈现出活性的思维和表达状态。
“顺”,意味着课堂里的所有,都应该而且必然是从儿童那里来的——然而,仅仅从儿童那里来,是远远不够的,在儿童的经验上,在儿童自身的高度上,我们还要带他们去超越自己,获得新的进步,获得新生命的成长;还要带他们去生命的远方,从语文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获得智慧的生长,从“少”走向“多”,从“低”走向“高”,从“懵懂”走向“明亮”,从“困惑”走向“顿悟”,从“轻慢”走向“有力”,从“近处”走向“远方”。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在我看来,语文的智慧,一在于语文的学科价值,二在于儿童教育的情感。《揠苗助长》这堂课中,施萍一老师正是深入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去挖掘文本语言以及思想的核心价值;正是深入到儿童语文学习的现场,去帮助、扶持、吸引他们走向生命的远方。
一、智慧首先在于发现
《揠苗助长》是一则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果说一则故事是“树木”,教师就要善于找到这棵“树”所属的那片“林”。施老师正是帮助学生向林子深处寻找,找到那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林子。
用一片“树林”的底气,去读一棵“树”,于是,她带领学生将“一则故事”读了个透。用“关键词”串联法,读懂寓言故事简短的结构;用“讲故事”的方法,读懂鲜明的形象,感受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用拓展阅读的方式,读懂寓言将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简短的故事中那独有的特点。课堂没有离开字词,没有脱离语言,没有阻隔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有的是语文智慧的发现,豁然开朗的欣喜。譬如,教学第一段时,很多老师会抓住文中的“焦急”展开,而施老师则从“巴望”入手,我以为这一“发现”是极其精准的。“焦急”是农夫客观的心理,从“焦急”出发的农夫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常理的,只有从“巴望”处点化才能深刻揭示农夫“揠苗助长”的主观动机,既符合寓言的夸张写法,又契合寓言的内在隐喻。
二、智慧是一种挑战
本堂课,施老师将“讲故事”作为语文能力训练的核心要素,怎样将这种能力训练在每个儿童的学习中达成?一堂课结束,目标是否达成,这是课堂评价的最重要的准绳。
课中,施老师致力于将“空间”“内因”“外力”进行改造,融合进教学活动中。目标设置多个坡度(开放的空间),比如每一部分练讲故事,可以“把故事讲出来”,也可以更进一步(有讲的味道),还可以再更进一步(讲出心理活动,讲出表情和动作);儿童可以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内在动力),到达他自己认为可以到达的坡度;但教师还要适时、适度、适切地给他一股助推的力(外在助力),有时手段简单得就是一个促使学生动态生成的评价,比如“有点小遗憾,要是能把农夫焦急时会怎么想也讲出来,我们就更爱听了”,这时候,评价就是一股正面积极暗示的力量,推着儿童往前走。
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智慧挑战,引导着儿童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登上“不同的高度”,更帮助与支持儿童登上“他的高峰”,以获得有紧张感、生成感的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
三、智慧没有技巧,只有情感
著名演员陈冲在获得奥斯卡奖时发表感言:“我没有任何技巧,只有情感。”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智慧也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只有情感,所不同的,这是儿童教育的情感。
儿童教育的所有情感,一个“顺”字为紧要。“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唐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课中,施老师以学校的课题思想“顺其天性”“扬其个性”“启其智性”为核心教学理念,顺从着、顺应着儿童,倾听着、点化着儿童:
片段一:谁来讲讲故事经过的第二部分?
(指名一学生讲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你觉得她讲得怎么样?
生:讲得还可以,就是声音太轻了。
师:为什么要大声讲呢?
生:因为农夫是“兴致勃勃”地说的,他很高兴。
师:总而言之,你认为要讲出“兴致勃勃”的味道,怎样能讲得更好呢?
生:要讲得很响亮,很有力。
师:咦,刚才农夫明明已经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现在怎么又有劲了?
生:他刚才是没有力气了,可是他想到禾苗都长高了,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开心,力气就回来了。
师:(文字演示)看,“勃”右边就是个“力”,就像你说的,“兴致勃勃”就要讲得响亮,有力量。
生:脸上的表情要非常高兴,满脸笑容,因为禾苗不是长了一点点,是长了一大截呢!
师:哪个小农夫,再来兴致勃勃地讲一讲?
(指名一学生讲)
师:为你点赞,你的一个动作为你的讲加了分!
片段二:你想对农夫说什么?
生:他太急了,禾苗其实是在长的,只不过长得比较慢而已。
师:送他一个词。
生:急于求成。
师:能送他一句俗语吗?
生:欲速则不达。
师:再送一句。
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师:说得好!我们选一个词记在课题的旁边。
生:我觉得这个农夫应该去读读《种植手册》,这样他就会懂得禾苗是怎么长的了。
师:哈,有道理,有了知识就不会违背规律去做事了。
生:他太傻了……
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深入到“兴致勃勃”这一词语的感性世界,将“动作”“表情”这些原本听起来抽象的概念化作了具体的体验与经历;学生在师生自由的互动对话中,深入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呈现出活性的思维和表达状态。
“顺”,意味着课堂里的所有,都应该而且必然是从儿童那里来的——然而,仅仅从儿童那里来,是远远不够的,在儿童的经验上,在儿童自身的高度上,我们还要带他们去超越自己,获得新的进步,获得新生命的成长;还要带他们去生命的远方,从语文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获得智慧的生长,从“少”走向“多”,从“低”走向“高”,从“懵懂”走向“明亮”,从“困惑”走向“顿悟”,从“轻慢”走向“有力”,从“近处”走向“远方”。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