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自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使得国内经济开始好转。全国经济增长逐渐进入稳定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国内;趋势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自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的局面有所改观。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8.5%左右,CPI将增长2.5%左右。
从全国看,今年经济增长将逐渐进入回升的稳定期。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有后劲
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
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第一,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第二,医改新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第三,截至2009年8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高达25万亿元,人均约2万元。,股市的活跃和房地产价格回升也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第四,城市化率提高和通胀预期还会刺激住房需求,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呈现增长势头。
三、外贸出口有望小幅增长但外贸顺差继续缩小
世界经济由大幅度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我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
四、工业生产增速略有加快
2009年上半年,我国工商企业基本完成了“去库存化”任务,部分产品库存量已低于正常水平。从2009年下半年起,国内外工商企业回补库存有助工业增速继续加快。在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不变、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回升、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0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全年略高于今年;受基数和政策效应递减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的运行态势。
五、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2010年,国内经济增速仍在潜在增长率下限附近波动,总需求仍显不足,特别是部分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以及粮食库存比较充裕等问题,物价水平难以大幅回升。国内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输入型通胀。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主动调整水价、油价等公共产品价格,也会直接加大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此外,上年物价低增长的基数因素对物价水平带来一定影响。
这些现象主要是受国内外环境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是保速度的压力减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曾一度下滑,2010年承接去年的是一个向上的惯性,而明年上半年在延续今年回升的走势下,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的较低基数,经济增长速度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关键是要强化明年下半年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后劲,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二是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增强。从需求看,明年外需会呈现恢复性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由负转正;内需较快增长的趋势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消费需求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升级,保持稳定增长;投资需求仍然很大,在政府投资力度不会明显减弱的情况下,社会投资会加强。从产业看,虽然产能过剩问题还比较突出,明年去产能化的压力不减,但汽车、房地产业的引擎作用会进一步恢复,新能源、医药、生物、环保及创意产业等一批新的增长点将得到加快发展。从区域看,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发展动力增强,东部地区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找出了一些新的突破口,发展步伐加快。同时,我国区域经济集中度在提高,城市化的作用与城市群的地位在迅速上升,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宏观政策的着力点进一步倾向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据经济走势分析与判断,明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企稳回升的稳定期,难以很快步人新一轮上升周期。在维持现有力度的同时,着力点更多地注重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扩大内需上,一方面,在积极推进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将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办法,进一步增强投资增长的自主动力;另一方面,在继续抓好促进消费各项政策落实,保持消费较快增长的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在促进产业发展上,在继续抓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的同时,将着手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推动产品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出台鼓励兼并重组特别是跨地区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资金供应上,在继续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将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发展创业板,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引导资金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
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在未来几年,国际环境变幻多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强,在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际经济平衡关系的表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成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满足全体国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必须确保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和平、安定、有序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全面提高我国民众的科技素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并依靠技术创新,在整体平衡中成功地走出新的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国内;趋势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自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的局面有所改观。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8.5%左右,CPI将增长2.5%左右。
从全国看,今年经济增长将逐渐进入回升的稳定期。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有后劲
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
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第一,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第二,医改新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第三,截至2009年8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高达25万亿元,人均约2万元。,股市的活跃和房地产价格回升也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第四,城市化率提高和通胀预期还会刺激住房需求,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呈现增长势头。
三、外贸出口有望小幅增长但外贸顺差继续缩小
世界经济由大幅度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我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
四、工业生产增速略有加快
2009年上半年,我国工商企业基本完成了“去库存化”任务,部分产品库存量已低于正常水平。从2009年下半年起,国内外工商企业回补库存有助工业增速继续加快。在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不变、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回升、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0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全年略高于今年;受基数和政策效应递减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的运行态势。
五、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2010年,国内经济增速仍在潜在增长率下限附近波动,总需求仍显不足,特别是部分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以及粮食库存比较充裕等问题,物价水平难以大幅回升。国内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输入型通胀。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主动调整水价、油价等公共产品价格,也会直接加大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此外,上年物价低增长的基数因素对物价水平带来一定影响。
这些现象主要是受国内外环境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是保速度的压力减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曾一度下滑,2010年承接去年的是一个向上的惯性,而明年上半年在延续今年回升的走势下,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的较低基数,经济增长速度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关键是要强化明年下半年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后劲,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二是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增强。从需求看,明年外需会呈现恢复性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由负转正;内需较快增长的趋势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消费需求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升级,保持稳定增长;投资需求仍然很大,在政府投资力度不会明显减弱的情况下,社会投资会加强。从产业看,虽然产能过剩问题还比较突出,明年去产能化的压力不减,但汽车、房地产业的引擎作用会进一步恢复,新能源、医药、生物、环保及创意产业等一批新的增长点将得到加快发展。从区域看,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发展动力增强,东部地区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找出了一些新的突破口,发展步伐加快。同时,我国区域经济集中度在提高,城市化的作用与城市群的地位在迅速上升,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宏观政策的着力点进一步倾向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据经济走势分析与判断,明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企稳回升的稳定期,难以很快步人新一轮上升周期。在维持现有力度的同时,着力点更多地注重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扩大内需上,一方面,在积极推进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将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办法,进一步增强投资增长的自主动力;另一方面,在继续抓好促进消费各项政策落实,保持消费较快增长的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在促进产业发展上,在继续抓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的同时,将着手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推动产品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出台鼓励兼并重组特别是跨地区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资金供应上,在继续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将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发展创业板,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引导资金更多地进入实体经济。
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在未来几年,国际环境变幻多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强,在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际经济平衡关系的表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成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满足全体国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必须确保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和平、安定、有序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全面提高我国民众的科技素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并依靠技术创新,在整体平衡中成功地走出新的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