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发热伴耳廓肿痛10年,左颈痛伴上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4月9日入我科。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40℃,逐渐出现右耳廓红肿、疼痛,伴双膝、踝关节疼痛,当地医院考虑“复发性多软骨(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
【机 构】
:
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100095,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发热伴耳廓肿痛10年,左颈痛伴上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4月9日入我科。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40℃,逐渐出现右耳廓红肿、疼痛,伴双膝、踝关节疼痛,当地医院考虑“复发性多软骨(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血清及滑膜中动态表达、细胞因子与关节炎症及滑膜微血管密度(MVD)相关性及沙利度胺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沙利度胺作用及可能机制,试图为沙利度胺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
软骨是一个低氧的组织,软骨细胞有着很好的低氧适应能力.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作为调节细胞低氧适应能力的重要因子,它在软骨的分化形成,软骨细胞的低氧生存以及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男,46岁,反复腰背疼痛伴僵硬1年,右胸痛2个月.1年前出现腰背部疼痛,伴僵硬感,晨起明显,活动后有所缓解,2个月前翻身时突觉右侧胸痛,2指间左右大小范围,非条带状分布,呈针刺样,停止翻身动作后胸痛自行缓解,夜间及咳嗽或打喷嚏时好发,深呼吸时无影响.至我院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结果示"胸1椎体右侧及左侧第一胸肋关节18F-脱氧葡萄糖(FDG)轻度增高,不符合转移瘤表现,双侧
为了加强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诊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风湿病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第一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将于2009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
辉瑞中国风湿科研基金项目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研究进展,对高水平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患者男,16岁,体质量50 kg.反复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4个月,伴低热.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C反应蛋白(CRP)112 m一/L,骶髂关节CT示双侧Ⅰ级改变.无眼炎,无长期慢性腹泻史,无银屑病皮疹及家族史。
目的 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获得其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采集RA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将来源于健康供者的BMSCs与来源于RA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同时分别加入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刺激物.分别检测异基因BMSCs对R
辉瑞中国风湿科研基金项目于2010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研究进展,对高水平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患者女,37岁.因"双手指遇冷变白变紫伴皮肤色素沉着2年"入院.患者2年前始出现双手指遇冷变白变紫,并逐渐出现双手、面部皮肤色素沉着,无发热、口腔溃疡、关节痛、光过敏及口干眼干.近1年来双手指遇冷后变自变紫发作频繁,双手指遇冷水疼痛,脱发及腋毛脱落,腋窝、膝关节伸侧、颈部及腹部皮肤亦出现色素沉着。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兔实验性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OA的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分为5组,A组(健康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白藜芦醇高剂量干预组)、D组(白藜芦醇中剂量干预组)、E组(白藜芦醇低剂量干预组).除A组外,其他各组均以Hulth法复制膝OA模型.术后第4周开始,A组、B组每天以5 ml含0.1%二甲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