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能够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较窄,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学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难题。河南师范大学不断探索创新,将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院优势,积极探索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建设,充分发动心理委员、宿舍长、学生社团等同辈团体力量,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1.开展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是辅导员,辅导员首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校制定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计划,组织辅导员认真系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并参加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持证上岗;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定期组织辅导员沙龙和案例督导会议,总结工作得失、分享心得体会、提高咨询水平。
2.建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为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
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独立的空间,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建立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要求有专门的场地、人员、制度和特色,并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可以对前来求助的学生提供辅导帮助,可以主动约谈一些突遇重大生活事件者,可以结合实际开展一些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些学院心理辅导工作站成了学生心灵成长的港湾。
3.建立“辅导员——心理服务委员——宿舍长”的工作体系,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动态
班级和宿舍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了解学生信息的主要渠道。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服务委员,把宿舍长定为每个宿舍的心理服务人员,全方位了解学生信息;编印《心理服务委员工作手册》,通过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辅导、听讲座、感受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心理服务委员和宿舍长工作能力,引导其积极有效开展工作;自编心理委员工作情况调查表,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效果、自我评价等进行全面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4.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督导,逐步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特色增长点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评,将心理健康技能纳入辅导员技能大赛,激励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鼓励辅导员选择特定心理问题深入研究,成为该方面问题的行家里手。
二、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1.坚持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每月一报,学院主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学校实施了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月报制度,要求学院每月月末总结本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失利弊,了解学院学生本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摸清心理异常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估,赢得工作上的主动性。
2.坚持特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每周一报,学院切实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健康成长
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因素多元而复杂。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院要求科学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制定辅导方案;每周定期深度访谈,评估其发展变化,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干预措施;主动与家长、宿舍好友协商,制定成长方案,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将学生情况及时报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商谈工作中的疑点难点,群策群力,保证效果。
3.坚持主动约谈突遇重大生活事件学生,增强学院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应对能力
重大生活事件是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也是心理危机的主要诱因。学院为每名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其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分析影响其心理发展的生活事件,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主动约谈一些人际交往不良以及突遇学业失败、失恋、家庭变故等重大生活事件者,引导其合理归因,顺利解决问题,将挫折变为成长的契机;学院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及时有效应对学生遇到的突发危机事件,预防恶性心理事件发生。
4.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培育,学院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鼓励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针对性强、参与度大的特色活动,形成规模效应,扩大覆盖面;在规模化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梳理,实现项目化,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事前要有调查、有预算、有策划,事中要有内容、有形式、有深度,事后要有总结、有评估、有跟踪,确保每一项活动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在项目化基础上进一步凝聚特色,实现品牌化,要求开展一个活动要做到理念精深、认识精准、内容精致、环节精细、团队精干,在宏观上追求高格调,在细微处体现真功夫,在效果上抓住实收益,每一步骤以“精”为标志严格要求,真正抓住学生的心、打动学生的情、改变学生的识、磨砺学生的意,实现教育目的。
5.坚持开发心理讲座和团体心理咨询资源库,学院分层次、分阶段地针对大学生相应问题进行集中辅导
学校针对大一学生开展了“分水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为成长助跑——学生心理教育系列讲座”,引导他们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学生,举行“大学恋爱是必修还是选修”主题讲座、“幸福魔方——揭开异性交往的面纱”系列讲座,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对于大三学生,通过“我们的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专题讲座,使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未来。对于大四学生,通过开展“步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系列讲座,提高其进入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科学评估,不断提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将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下移学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尝试,效果突出但生态要求高,前景广阔但实施难度大,对其进行科学评估、总结反思,有助于不断提高其实际效果。
1.效果突出、前景广阔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创立历经建构骨架、搭建平台、充实内容、全面提高等阶段,取得了显著效果,逐步实现了开展有平台、实施有依托、效果有保证的生动局面。目前,有63名政工干部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显著提高,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每年成立40个左右团体辅导小组,参加活动学生近1200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2.生态要求高、实施困难多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有着较高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工作推进中抓住一些关键环节可以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是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制度化、体系化、专业化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的重点,宿舍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掘和利用学院优势资源,整合学生同辈团体力量,调动更广大的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发展,已形成了参与性强、参与面广、参与度深的良好的心理健康工作局面,河南师范大学将继续着眼于特色工作的培育,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更有效。
责编:晓 成
一、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1.开展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是辅导员,辅导员首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校制定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计划,组织辅导员认真系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并参加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持证上岗;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定期组织辅导员沙龙和案例督导会议,总结工作得失、分享心得体会、提高咨询水平。
2.建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为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
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独立的空间,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建立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要求有专门的场地、人员、制度和特色,并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可以对前来求助的学生提供辅导帮助,可以主动约谈一些突遇重大生活事件者,可以结合实际开展一些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些学院心理辅导工作站成了学生心灵成长的港湾。
3.建立“辅导员——心理服务委员——宿舍长”的工作体系,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动态
班级和宿舍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了解学生信息的主要渠道。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服务委员,把宿舍长定为每个宿舍的心理服务人员,全方位了解学生信息;编印《心理服务委员工作手册》,通过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辅导、听讲座、感受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心理服务委员和宿舍长工作能力,引导其积极有效开展工作;自编心理委员工作情况调查表,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效果、自我评价等进行全面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4.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督导,逐步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特色增长点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考评,将心理健康技能纳入辅导员技能大赛,激励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鼓励辅导员选择特定心理问题深入研究,成为该方面问题的行家里手。
二、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1.坚持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每月一报,学院主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学校实施了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月报制度,要求学院每月月末总结本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失利弊,了解学院学生本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摸清心理异常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估,赢得工作上的主动性。
2.坚持特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每周一报,学院切实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健康成长
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因素多元而复杂。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院要求科学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制定辅导方案;每周定期深度访谈,评估其发展变化,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干预措施;主动与家长、宿舍好友协商,制定成长方案,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体系,形成工作合力;将学生情况及时报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商谈工作中的疑点难点,群策群力,保证效果。
3.坚持主动约谈突遇重大生活事件学生,增强学院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应对能力
重大生活事件是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也是心理危机的主要诱因。学院为每名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其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分析影响其心理发展的生活事件,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主动约谈一些人际交往不良以及突遇学业失败、失恋、家庭变故等重大生活事件者,引导其合理归因,顺利解决问题,将挫折变为成长的契机;学院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及时有效应对学生遇到的突发危机事件,预防恶性心理事件发生。
4.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培育,学院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鼓励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针对性强、参与度大的特色活动,形成规模效应,扩大覆盖面;在规模化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梳理,实现项目化,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事前要有调查、有预算、有策划,事中要有内容、有形式、有深度,事后要有总结、有评估、有跟踪,确保每一项活动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在项目化基础上进一步凝聚特色,实现品牌化,要求开展一个活动要做到理念精深、认识精准、内容精致、环节精细、团队精干,在宏观上追求高格调,在细微处体现真功夫,在效果上抓住实收益,每一步骤以“精”为标志严格要求,真正抓住学生的心、打动学生的情、改变学生的识、磨砺学生的意,实现教育目的。
5.坚持开发心理讲座和团体心理咨询资源库,学院分层次、分阶段地针对大学生相应问题进行集中辅导
学校针对大一学生开展了“分水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为成长助跑——学生心理教育系列讲座”,引导他们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学生,举行“大学恋爱是必修还是选修”主题讲座、“幸福魔方——揭开异性交往的面纱”系列讲座,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对于大三学生,通过“我们的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专题讲座,使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未来。对于大四学生,通过开展“步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系列讲座,提高其进入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科学评估,不断提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将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下移学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尝试,效果突出但生态要求高,前景广阔但实施难度大,对其进行科学评估、总结反思,有助于不断提高其实际效果。
1.效果突出、前景广阔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创立历经建构骨架、搭建平台、充实内容、全面提高等阶段,取得了显著效果,逐步实现了开展有平台、实施有依托、效果有保证的生动局面。目前,有63名政工干部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显著提高,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每年成立40个左右团体辅导小组,参加活动学生近1200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2.生态要求高、实施困难多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有着较高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工作推进中抓住一些关键环节可以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是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制度化、体系化、专业化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的重点,宿舍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掘和利用学院优势资源,整合学生同辈团体力量,调动更广大的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发展,已形成了参与性强、参与面广、参与度深的良好的心理健康工作局面,河南师范大学将继续着眼于特色工作的培育,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更有效。
责编:晓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