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即兴伴奏是小学音乐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深入了解歌曲的内在含义,并且找到与歌曲内涵相似的,符合意境要求的伴奏音型,從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歌曲的内涵。即兴伴奏是小学音乐课辅助教学重要部分,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小学音乐老师来说,具备即兴伴奏能力也是基本要求。
关键词: 即兴伴奏;音乐课;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005-01
一、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即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的即兴伴奏,也就是在没有提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临时结合课堂教学情况、歌曲的主旋律、学生的情绪等搭配上丰富的和声或者是音型进行快速的伴奏,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即兴伴奏的重要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的利用这一方式去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有部分老师掌握伴奏能力,但是却在演唱上能力不足;有部分老师能够很好的进行演唱的教学,但是伴奏能力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与老师专业水准缺失有密切关系的。有的音乐老师每天要上多节课,有沉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这样一来,往往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热情的缺乏。
二、即兴伴奏对小学音乐课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在人的审美能力中,音乐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感知力涵盖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两方面,音乐感知力代表对音乐的复杂形势与结构等各方面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音乐感知力越强代表乐感就越好,通常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就很强,当然音乐创作能力也会更高。音乐感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因此需要重点的把握。在小学阶段,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有不同水平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能够感知到音乐的高低。而高年级的学生才初步的能够对音乐的优美性有基本的感知。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即兴伴奏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审美感知能力就是将审美感知与审美知觉进行结合,这是审美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审美感受的形式之一。关于这一概念,美学专家滕守尧先生指出,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要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这样才是最有
提升审美感知力的方法。所以说,老师应该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在音乐课堂中,充分的利用即兴伴奏这一方式,让学生审美感知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三)对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和影响。
将即兴伴奏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充分的调动课堂的气氛,增加音乐魅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音乐情境中,让演唱的效果大大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良好的即兴伴奏,有助于体现歌曲中的内涵,也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于音乐老师来说,在进行即兴伴奏时,需要充分的注意所选歌曲的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风格、曲式等,如何更好的演奏前奏、间奏与尾奏。要充分的掌握基本的伴奏类型以及技巧。
我国教育部门在针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也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指出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创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帮助陶冶情操。而即兴伴奏则可以很好的实现的这一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歌曲自身的旋律结构,深入剖析其中的内在含义,然后通过伴奏的形式表达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融入伴奏这的情感,与学生的歌声相结合,完成一个音乐形象的塑造。
三、促进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上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对即兴伴奏的重视。
在2003年,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类专业的教学规范中就指出,要充分的重视起即兴伴奏的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且国家教育部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来增强对于相关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其中重点包括钢琴伴奏能力,这也充分表明国家教育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
如何才能够最直接有效的提升教师即兴伴奏能力,这一点的实现是要求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伴奏课程的必修课,让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人才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培养,不仅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力能,尤其是即兴伴奏能力。要认识到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从而不断的将自身的素质提升,也让教师队伍资源更加的充足,这是各大高校的职责所在。
(二)强化教师的即兴伴奏技能。
目前小学阶段音乐教材中出现的都是简谱,但是很多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点上,就充分考验了教师的现场移调能力,而现场移调又需要教师掌握视奏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用首调唱名 do、re、mi、fa、sol、la、si 类演绎歌曲,并且可以使用创新性的曲调来进行歌曲的演绎。学习者能够将C调作为基础,然后进行升降的改变,从而形成更加多变的节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即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观正在形成,这个时候也是音乐教学的最好时机。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的重视起即兴伴奏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充分的运用即兴伴奏来丰富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升,也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感知力。
参考文献
[1] 樊一颔.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J]. 新课程小学 .2011
[2] 《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0
关键词: 即兴伴奏;音乐课;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005-01
一、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即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的即兴伴奏,也就是在没有提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临时结合课堂教学情况、歌曲的主旋律、学生的情绪等搭配上丰富的和声或者是音型进行快速的伴奏,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即兴伴奏的重要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的利用这一方式去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有部分老师掌握伴奏能力,但是却在演唱上能力不足;有部分老师能够很好的进行演唱的教学,但是伴奏能力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与老师专业水准缺失有密切关系的。有的音乐老师每天要上多节课,有沉重的教学任务和压力。这样一来,往往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热情的缺乏。
二、即兴伴奏对小学音乐课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在人的审美能力中,音乐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感知力涵盖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两方面,音乐感知力代表对音乐的复杂形势与结构等各方面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音乐感知力越强代表乐感就越好,通常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就很强,当然音乐创作能力也会更高。音乐感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是小学,因此需要重点的把握。在小学阶段,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有不同水平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能够感知到音乐的高低。而高年级的学生才初步的能够对音乐的优美性有基本的感知。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即兴伴奏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审美感知能力就是将审美感知与审美知觉进行结合,这是审美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审美感受的形式之一。关于这一概念,美学专家滕守尧先生指出,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要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这样才是最有
提升审美感知力的方法。所以说,老师应该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在音乐课堂中,充分的利用即兴伴奏这一方式,让学生审美感知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三)对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和影响。
将即兴伴奏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充分的调动课堂的气氛,增加音乐魅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音乐情境中,让演唱的效果大大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良好的即兴伴奏,有助于体现歌曲中的内涵,也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于音乐老师来说,在进行即兴伴奏时,需要充分的注意所选歌曲的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风格、曲式等,如何更好的演奏前奏、间奏与尾奏。要充分的掌握基本的伴奏类型以及技巧。
我国教育部门在针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也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指出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创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帮助陶冶情操。而即兴伴奏则可以很好的实现的这一点,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歌曲自身的旋律结构,深入剖析其中的内在含义,然后通过伴奏的形式表达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融入伴奏这的情感,与学生的歌声相结合,完成一个音乐形象的塑造。
三、促进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上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对即兴伴奏的重视。
在2003年,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类专业的教学规范中就指出,要充分的重视起即兴伴奏的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且国家教育部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来增强对于相关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其中重点包括钢琴伴奏能力,这也充分表明国家教育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
如何才能够最直接有效的提升教师即兴伴奏能力,这一点的实现是要求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伴奏课程的必修课,让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人才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培养,不仅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力能,尤其是即兴伴奏能力。要认识到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从而不断的将自身的素质提升,也让教师队伍资源更加的充足,这是各大高校的职责所在。
(二)强化教师的即兴伴奏技能。
目前小学阶段音乐教材中出现的都是简谱,但是很多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点上,就充分考验了教师的现场移调能力,而现场移调又需要教师掌握视奏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用首调唱名 do、re、mi、fa、sol、la、si 类演绎歌曲,并且可以使用创新性的曲调来进行歌曲的演绎。学习者能够将C调作为基础,然后进行升降的改变,从而形成更加多变的节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即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观正在形成,这个时候也是音乐教学的最好时机。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的重视起即兴伴奏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充分的运用即兴伴奏来丰富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升,也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感知力。
参考文献
[1] 樊一颔.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J]. 新课程小学 .2011
[2] 《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