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x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厅
  
  ■时间:2008年9月15日 ■地点:北京音乐厅
  ■作品:《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作曲家:贝多芬
  ■领唱:姜咏、牛莎莎、范竞马、刘跃 ■演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演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 ■指挥:李心草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高声吟诵《论语》佳句“四海之内皆兄弟”,有专家认为,德国作曲家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在人文精神上与之一脉相承。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央乐团——即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前身,与中央广播合唱团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共约300人,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严良堃指挥,男中音歌唱家魏启贤担任领唱;另外三名歌唱家是:女高音梁美珍、女中音蔡焕真和男高音魏鸣泉。声乐部分用中文演唱。这是新中国音乐家在国内首次公演这部不朽的交响乐巨作。中国国家交响乐团2008-09音乐季开幕式音乐会,将这部礼赞“人类和谐天下大同伟大理想”的经典巨作再次搬上舞台,作为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演出,具有特殊意义。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最后一个乐章节选德国诗人弗雷德里克·席勒诗作《欢乐颂》,用作独唱与合唱共同演唱《欢乐颂》歌词。这是著名作曲家在交响曲里,第一次使声乐与器乐相映成辉,开创浪漫主义交响音乐形式的先河。将谐谑曲放在慢乐章之前,取代古典交响乐的常用格式,这是贝多芬第一次在交响乐中采用。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首演。Michael Umlauf指挥,贝多芬也上了台。前者曾看到失聪的贝多芬试图指挥歌剧《费德里奥》彩排失败的经过,这一次,他指示歌唱家和乐队不要跟随贝多芬。贝多芬每一部分开头都起个拍子,然后一页一页翻动总谱,然而他听不见音乐。首演非常成功,小提琴手约翰·贝姆回忆:“贝多芬指挥了这首曲子,他站在舞台上疯狂地做着指挥手势,就像他自己演奏所有的乐器、演唱整个合唱那样舞动身体。所有的音乐家都留意着他的节奏。”据记载:“观众将极高的尊重和同情,给予了这位音乐巨匠。在乐章间每每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曲终后的掌声更是经久不息。”女中音Caroline Unger近前示意贝多芬转过身来,接受欢呼和掌声。观众五次起立长时间鼓掌,手臂、手帕、帽子在空中挥动。贝多芬听不见却看到了这一动人场景。那时,只有皇室成员入场时,观众才会三次起立鼓掌。一位音乐家受到五次起立鼓掌,实属最高荣誉。
  第一乐章适度庄严的快板,奏鸣曲式,情绪强烈。引子由弦乐空五度微弱颤音构成神秘的背景,漂浮在这之上的是一些动机碎片,这些碎片突然在d小调上汇聚成严峻的主部主题。一个三度平行的连接部出现了,这是梦幻与对幸福的憧憬。降B大调的副部主题是一种哀怨叹息但又抗争向上的情绪。发展部主要对主部主题进行发展,充满了复杂的复调思维。再现部以很强力度开始,完整再现了主部。在尾声中运用了增四度音程,这里有贝多芬交响曲首次出现的圆号四重奏。
  第二乐章活泼的急板,谐谑曲,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是下行八度音程,带附点的定音鼓独奏,与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类似,它有些像奥地利的连德勒舞曲,这个主题在弦乐群中以五声部的赋格形式进行呈现,然后转为主调手法发展。F大调的第二主题充满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第二部分是对比性的三声中部,D大调,二拍节奏,这里出现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主题和一个对题,两个主题形成对位发展。这一部分中用到了长号,这是贝多芬首次在作品中使用这种乐器;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抒情性的乐章是一种双主题的自由变奏曲式,降B大調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平缓、温暖,但寓意极为深刻。D大调的第二主题优雅抒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调。这个乐章通过层层的变奏,对节奏和旋律进行逐步的深化发展。这一乐章微妙的转调形成了一种梦境的气氛,但几次被腾起的嘹亮的号角声打断,这是英雄的号角。第四圆号的一段独奏需要有独到的艺术功力。整个乐章结束在长号声部上。
  第四乐章急板——很快的快板合唱《欢乐颂》,被查尔斯·罗森认为是交响曲里的交响曲,它分为不间断的四个“乐章”,其结构如同第九交响曲本身一样:
  1.引子开头,小号在d小调上吹出一个狂怒的急板乐句,瓦格纳称为是“恐怖的号角合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的宣叙调,这是一种否定的宣示。主部主题即“欢乐颂”主题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弱力度奏出,这是一种肯定的答案。小提琴和中提琴接过去陈述,在这些声部中形成对位,音响逐渐增强。这段旋律像是一首德国民歌。“恐怖的号角合奏”突然闯入,人声先是一段贝多芬写词的男中音宣叙调:“啊,朋友,我们不要这种声音。”接着,他用愉快的音调唱出《欢乐颂》的第一节诗句。最后四行诗作为合唱副歌。四重唱形成新的变奏。
  2.军乐形式的6/8拍谐谑曲,有土耳其风格,以合唱变奏终止。乐队演奏一段轻松的赋格段穿插其间。
  3.“亿万人民团结起来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这一段,用一个圣咏式的新主题,呈现出一种沉思。
  4.赋格曲的终曲,采用的是第一和第三“乐章”的主题。
  第四乐章是一个主题的统一体,每个部分都在主部主题或“亿万人民团结起来”、或是两者结合的基础上进行。
  ■
  
  链接
  《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能是全球著名指挥家、歌唱家和乐团录制唱片版本最多的贝多芬作品,许多古典音乐爱好者无不争相收藏。
  虽然见仁见智,但迄今公认的“最佳”版本也相当一致,托斯卡尼尼/NBC广播交响乐团BMG公司1950年录制的CD;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1963年录制的CD/LP和80年代为Sony公司录制DVD;索尔蒂/芝加哥交响乐团《贝多芬全集》CD,有人认为,在所有版本中其音质最好。许多人还非常推崇富特文格勒/柏林爱乐乐团EMI版《贝多芬全集》CD;伯恩斯坦柏林墙倒塌纪念实况CD等。普罗艺术国内发行的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1990年录制的DVD,被权威唱片杂志评价为1990~2000年10年之中最好的版本。
其他文献
表演杂谈    8月19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钢琴之夜,绝对是一场听觉的盛宴,音乐的满汉全席。十位著名的钢琴家,从年龄只有16岁刚刚摘取西班牙国际钢琴比赛大奖的少女秦云轶到83岁高龄的钢琴泰斗克劳德·弗兰克,从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郎朗到钢琴界如雷贯耳的法国钢琴家卡萨利斯……    在這样一场如盛典般的音乐会中,每一位钢琴家的演奏都可圈可点令人回味无穷。但我个人以为最弥足珍贵的是卡萨利斯为北京奥运会现场所
期刊
海外传真    北京音乐广播从9月1日开始,连续三天为听众带来英国BBC夏季逍遥古典音乐会的精选实况,其中還包括北京音乐广播形象宣传大使郎朗在现场弹奏的曲目。   此度已经是北京音乐广播第三次转播BBC夏季逍遥古典音乐会了。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人们将听到由尤卡-贝卡·萨拉斯特指挥奥斯陆爱乐交响乐团演奏的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西贝柳斯的第一交响乐,以及郎朗和马克·余合作演奏的李斯特的作品,还有
期刊
应国家大剧院邀请,9月14日上午10:00,旅美歌唱家张莉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祖国,我为你尽情歌唱——张莉个人独唱音乐会”。    作為本次音乐会的系列活动之一“大师会客厅——张莉教授面对面”9月7日先期举行。意外的降雨并没有阻挡乐迷的热情,大剧院排练厅座无虚席,张莉为乐迷讲述了她的艺术人生:从小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恩师的点拨,为她的艺术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成了她对音乐最初的
期刊
院团风景    9月3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公布了2008-2009音乐季(上半季)的演出安排。从今年9月至明年2月,将举行二十多场音乐会。其中,在北京音乐厅的演出将实行低票价制,最高不超过300元,最低为20元。  据国交团长关峡介绍,国交从本次音乐季将开始推出双开幕音乐会,一场中国作品,一场外国作品。首场音乐会9月10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由陈佐湟指挥,推出中国作曲家史志有的交响诗《清明上河图》。
期刊
今年9月,沈阳音乐学院迎来70华诞。这所诞生于中国文化摇篮——延安的高等艺术院校,秉承了鲁迅文艺学院的光荣传统。她的历史,折射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历程,更可从中清晰地触摸到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脉络。5月23日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暨沈阳音乐学院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开幕式交响音乐会,在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此后至9月25日庆典系列活动的4个月间,学院陆续举办校庆系列活
期刊
周报评点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应当力求在传承及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如何变,都须保护花儿的“原生态”特点;花儿的“再生态”,应是在“原生态”基础上的发展。    来自青藏高原的青海花儿风情歌舞“高原花儿红”,作为文化部主办的“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节目之一,于8月28日至29日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献演。“高原花儿红”以其富于新意的歌舞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引
期刊
学堂弦歌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星光》闪耀之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邹航又在独自埋头创作。他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古筝乐团“十指莲花”组合最新创作的《三音四囍》,助其在全国“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民乐比赛”上,同老牌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中国音乐学院华夏室内乐团、中国音乐学院蝶梦飞竹组合等争锋对决,“十指莲花”最终荣获小型民族乐器组合金奖。  邹航告诉记者,《三音四囍》延续了他创作民族管
期刊
9月12日,深交“08秋冬音乐季”第二场音乐会将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奏响。由深交总监克里斯蒂·爱华德(Christian Ehwald)指挥,邀请旅欧学习的年轻小提琴演奏家、第四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第一名获得者杨晓宇独奏,带来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著名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整个秋冬音乐季,深交安排了世界各国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交响乐
期刊
音乐厅    赫尔辛基爱乐乐团首度访华北京献演,自然要以芬兰民族的骄傲西贝柳斯的作品为主。而中国爱乐者情有独钟的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也被列入其中。      在中国最普及的柴科夫斯基作品是芭蕾舞剧《天鹅湖》;在音乐会上演出频率最高的作品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最后3部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有“悲怆三部曲”之称,第四和第六分别冠以“命运”和“悲怆”
期刊
采风集锦    在我国,“歌仙”刘三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壮族人民热爱音乐、酷爱歌唱,在悠长的岁月中创造下别具一格的音乐文明。  壮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宗教音乐主要用于求雨、驱鬼逐疫、酬神祈福或丧事等活动,音乐粗犷神秘,节奏复杂多变。民间音乐是重心,尤以民歌最丰富,并按体裁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叙事歌、儿歌等。山歌是壮乡流传最广的一种体裁,各地有欢、比、诗、伦、加等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