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个问题的重提让人们更加关注20世纪80年代兰州伏龙坪出土东汉墨书纸,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起源和证据到底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西汉麻纸陆续在甘肃、新疆、陕西的出土再次印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的国家。兰州伏龙坪东汉墓出土墨书纸不仅是东汉蔡伦改良纸张原材料之后的“蔡侯纸”的实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记载在东汉书法“隶变”书体发展演变的重要证据。
关键词: 兰州伏龙坪东汉墓;考古;汉纸;书法
1 兰州伏龙坪东汉墓出土的墨书纸初步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蔡侯纸的一些基础性描述:公元105年,也就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的时候,蔡伦总结了前人用苎麻、丝织品来造纸的经验,对西汉及秦代的造纸工艺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多次试验之后,发明了用麻头、破渔网、楮树树皮、破布等原料制造出更加适合笔墨书写的植物纤维纸,为纸在民间的大面积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研制出的“蔡侯纸”和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呈献给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赞赏,汉和帝刘肇亲自试墨书纸,甚为喜爱。于是便下令让全国为之推广,学习蔡伦的造纸技法,纸的使用在当时终于开始普及。
在对造纸技术进行改良的过程中,蔡伦经过反复实践,从材料中挑选旧渔网、楮树的树皮、破麻布头等容易找到并且成本低廉的造纸原料,将它们剪断切碎,放在一个大水池中进行浸泡。浸泡了很长时间后,中间的杂物腐烂了,但是纤维不易腐烂,于是就保留了下来。之后的工艺是将浸泡过的原料捞出来,统一装入石臼中,让工匠们不停地搅拌均匀,直到成为糊状、浆状物,之后用特制的竹篾把这黏糊糊的东西挑起来,将其晾干后揭下,就可以制为成品的纸张。
蔡伦被封为“龙亭侯”之后,他改良的造纸工艺也更为普及了,于是百姓们将这种纸称之为“蔡侯纸”。他带着工匠反复试验,不间断地在造纸作坊中尝试,最后得出一种纸质感很好、轻薄柔软、韧性十足,由于原料并不难找,所以这种纸很容易推广且成本很低。蔡伦改良后的造纸技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广泛的传播,经中亚、欧洲乃至向全世界传播,他改进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被载入史册,并为后世广泛推广,也被历代纸工尊为造纸的鼻祖、“纸神”。美国著名学者型作家麦克·哈特在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把蔡伦排在名人榜的第七位。
1987年9月,兰州伏龙坪的煤场正在进行基建,施工中工人们发现有墓葬,于是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了文物部门。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座东汉中晚期的夫妻合葬墓。兰州市博物馆组织馆内专业人员对兰州龙尾山伏龙坪东汉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清理,该墓葬距地表有4.7米,穹隆顶,砖室,墓门向南,有左右耳室。墓葬中发现两具骨骸,旁边共发现2000多枚汉代钱币“剪轮五铢”和“东汉五铢”,铜盆、铜壶、铜镜、铜釜甑等铜器6件,另有白金饼1枚,银簪、漆妆奁等汉代文物10多件。
在墓葬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面特别的铜镜,因其镜囊中有三张作为衬垫物的圆形纸张,而且每张纸上都有清晰可辨的墨书文字,所以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这些墨书纸张极有可能成为解读这个古墓的钥匙,这些圆形纸张的直径为17.5厘米,厚度0.09厘米,刚出土时是浅黄色的,将纸面透光来看纸浆分布均匀,纸面整洁平整,柔软有韧性。三张墨书纸中,有一张霉烂较为严重,另外两张保存基本完好,墨书纸由于长期衬垫在铜镜的上下,有的部分渗透了铜锈的绿色痕迹。
我们仔细比对两张完整的墨书纸上的书法墨迹时,发现一张纸上有墨迹60多字,另一张上有墨迹40余字,有的笔画具有汉隶典型的波挑和掠笔的特征。两张墨迹疏密不同,墨迹浓淡也不一樣,从字体上分析,二者虽有相似,但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由此可以推断两张纸上的信函内容并非一人所写,也并非同一日所作,这些纸作为包装纸的功用更加明显。可准确辨识的有“妇悉履……奈何当奈何……”八字。后经专家鉴定墨迹内容为家书信函。对该纸纤维结构进行显微分析后发现,造纸主要原料为楮树皮、草料、苎麻和一些植物纤维,用强光透视其背面,可以看到明显廉纹。通过鉴别及依据文献记载,我们发现基本上和蔡伦改良造纸技术后使用的方法吻合。
兰州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经过比对相关文献,发现伏龙坪出土的这种汉纸和之前人们发现的汉纸有所区别,它的柔韧性比较好,尤其难得的是,纸上清晰可辨的墨迹文字是渗入纸内的效果,并不是浮于表面。伏龙坪汉纸的出土是继甘肃敦煌、居延、武威旱滩坡、西安灞桥之后,中国古纸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是考古中发现墨迹文字较多的古纸。
经专家初步认定:兰州伏龙坪出土的这些墨书纸,从年代和时间来看,可能就是“蔡侯纸”的实物,这次汉纸的再次发现对研究兰州汉代历史,特别是为我国造纸技术的改良与普及提供了宝贵的实证。纵观我国古代的书法史,西汉及之前留下书法痕迹的书法家很少;但是从东汉时有记载的书法名家逐渐多了起来。这种现象从侧面说明造纸技术改良之后,纸的使用变得普及了。人们用纸张来书写,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名家书法墨迹的传播提供了最基础的前提条件。
目前已经解读出来的东汉墨书纸释文:“言(残)女妇悉履祚祐阔(?)盈采东就医药会悲痛奈何当奈何溉(慨)相会得此书复当西所复见饮泣而行复当留后忽忽……”
伏龙坪汉纸出土后,当时就在国内考古学界、学术界引起了轰动。1988年,兰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派出专人护送伏龙坪汉纸进京,并委托国家博物馆(当时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进行取样化验鉴定,以便弄清楚它的真实成分。鉴定结果是伏龙坪东汉墨书纸是木质纤维构成,也就是说,这是一块由人工用竹木之类的材料造出来的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其实蔡伦不是纸的发明者,而是造纸术的改良与推进者。
2 其他地区出土汉纸以及相关性探索与材料比对
在中国,纸的出现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两汉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末期,甘肃境内陆续出土了大量汉纸,在居延肩水金关汉代屯戍遗址、天水放马滩、悬泉汉代邮驿遗址、敦煌马圈湾遗址、武威旱滩坡等地都发现了纸张。这些纸张的年代都比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间要早。根据这些考古发现的证据,事实上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这些纸中有的甚至要比蔡侯纸早200年之久。我们通过把兰州伏龙坪汉纸与其他出土地的汉纸做比对性研究,发现西汉的用纸和东汉完全不同。 根据考古发现,蔡伦之前的纸还包括1933年在我国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公元前一世纪(约为公元前49年)的西汉麻纸。
比对中造纸材料最为接近的纸是出土于陕西西安的灞桥纸。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陕西西安东郊灞桥附近出土了一批“灞桥纸”实物。根据考证,其制作的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期,应该是当时实证中最早的纸。灞桥纸的特点是纸质暗黄,纸面平整柔软,呈薄片状,透光来看,纸浆很不均匀。经取样鉴定后发现其主要原料为大麻纤维,间或有少许的苎麻。
据记载,1986年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代墓葬区出土了放马滩纸地图,经鉴定为西汉文景时期所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该纸质地图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时呈深黄色、不规整。经分析这个纸的原料是大麻,可以看作为西汉早期的麻纸。但这件文物的价值不单于此,由于在纸上有线条绘制的山、川、路,它还是一幅历史久远的实用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地图实物。经过详细分析,放马滩纸的历史年代要比陕西灞桥纸更早,造纸的材料和工艺更好。以此推测,纸的出现应能早到战国时期。
此外还有居延纸等,均属于麻纸,比较粗糙,并未能普及。而蔡侯纸的技术中开始使用树皮、木浆、竹浆造纸,使得古代造纸有了一个飞跃性发展。
兰州伏龙坪出土东汉墨书纸也可以印证蔡侯纸的成熟与普及,因为在出土时它是铜镜的衬垫物,是为了保护铜镜而随意的修剪、包装,如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包装纸一般,而且带有字迹,古人这样生活化的随意性给我们留下了了解珍贵信函文物的证据。可见这样的纸张在当时已经相当普及了。
综上所述,兰州伏龙坪东汉墓出土汉纸后,它同时承载着两点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一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良造纸术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物;二是中国书法史在东汉时期书体演变的重要证物。
3 对于研究汉代书法和中国书法史隶书阶段演变过程的意义
兰州伏龙坪出土墨书纸带给我们的另一重要信息是其书法特征,这些字的基本结体特征是平画宽结,笔画有轻重缓急之分,且单字中主次明显、变化平衡,完全符合汉隶规范。《中国书法史》记载,东汉时期书法艺术已经走向繁荣,虽然篆、隶、草、行、楷诸体都已形成,但东汉主流书体仍是以隶书为轴心,这个时期隶书逐渐成熟并发展到顶峰。
另外,我们在东汉墨书纸上很容易找出当时隶书的几个结构特点:①字形扁方左右分展;②起笔蚕头收笔燕尾;③化圆为方化弧为直;④变画为点变连为断;⑤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这些信息都为我们更进一步研究解读东汉墨书纸的内容和书体风格提供了规律性信息和延续性思考。我们先来分析西汉出土纸张及书法墨迹,以悬泉置出土西汉纸为例。
悬泉置出土的西汉纸虽有残损,但可见墨书两行,字体结构紧密,但字迹比较潦草。纸的质地韧性十足,经试验发现其吸水性差,在边缘碎块断茬中,夹有麻织物的碎块,悬泉置纸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纸质书写文书。汉悬泉置遗址共发现24件与简牍放在一起的麻纸,其中4件麻纸上有墨书,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纸书。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可作为书体楷化的物证。
我们再来看东汉隶书的特点:一是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谓篆圆隶方。二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三是“蚕无二设,雁不双飞”,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四是字形为扁平取势,很多用笔结构对称展开,尤其在撇捺、伸展点的组合上有生动质感。
我们再用河西简牍文字来比较伏龙坪墨书纸。甘肃河西简牍对研究书法史和书体源流、书法在汉代演变的整体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经过分析研究汉简中所包含的所有书体种类,我们可以更好地全面比对各个历史时期书法体系在互相融合、转换变化时的取舍和加强。这种字体充分反映了一段时期隶书的演变发展过程。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伏龙坪东汉墓出土的墨书纸与河西简牍的字形字体有很近的相似度,在体系上都属于过渡性字体。
通过辨别汉代简牍和墨书纸字体上的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追溯隶书的起源大约在战国时代。汉隶不但在上层社会普及,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普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让这种书写方式迅速地成熟起来,隶书不断发展,书写日臻完美,成为汉代的通用书体。
再看草书,对于伏龙坪汉纸墨迹中草书元素的融入,其根源可以从甘肃出土汉简证据中有大量草书的发现,并且这些草书的字体不同于其他书体,我们可以通過它们清晰地看见汉代草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汉代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汉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写法,张怀瓘在《书断》中记“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就是说的这种快写法。由于早期的草书作为西汉古隶的简易急速的写法,在实用性上得以发挥,我们可以引用梁武帝萧衍《草书状》中的描述,即“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
4 结语
我们研究汉代书法的系统有两个方面:一是碑刻;二是简牍。在纸尚未普及的时候,这些方式是记录记载重要事件和文献史料的主要载体。而在兰州出土的伏龙坪东汉墨书纸上,可以看到的信息量相当丰富,这其中既有东汉生活化、风俗化的表达,又能体现纸的普及性使用,更能体现当时信函上的隶书、楷书、草书等字体的融合变化。
根据《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论断,兰州出土的伏龙坪东汉墨书纸上字体的主体笔法虽然是隶书,但有楷书的方正,也有草书的牵连。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演变型字体,它是东汉书风的完整展示,对于我们研究蔡伦造纸、东汉信件类字体的运用和变化都有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刘光华.甘肃通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2]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张永基,刘云鹏.甘肃书法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4]刘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关键词: 兰州伏龙坪东汉墓;考古;汉纸;书法
1 兰州伏龙坪东汉墓出土的墨书纸初步研究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蔡侯纸的一些基础性描述:公元105年,也就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的时候,蔡伦总结了前人用苎麻、丝织品来造纸的经验,对西汉及秦代的造纸工艺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多次试验之后,发明了用麻头、破渔网、楮树树皮、破布等原料制造出更加适合笔墨书写的植物纤维纸,为纸在民间的大面积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研制出的“蔡侯纸”和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呈献给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赞赏,汉和帝刘肇亲自试墨书纸,甚为喜爱。于是便下令让全国为之推广,学习蔡伦的造纸技法,纸的使用在当时终于开始普及。
在对造纸技术进行改良的过程中,蔡伦经过反复实践,从材料中挑选旧渔网、楮树的树皮、破麻布头等容易找到并且成本低廉的造纸原料,将它们剪断切碎,放在一个大水池中进行浸泡。浸泡了很长时间后,中间的杂物腐烂了,但是纤维不易腐烂,于是就保留了下来。之后的工艺是将浸泡过的原料捞出来,统一装入石臼中,让工匠们不停地搅拌均匀,直到成为糊状、浆状物,之后用特制的竹篾把这黏糊糊的东西挑起来,将其晾干后揭下,就可以制为成品的纸张。
蔡伦被封为“龙亭侯”之后,他改良的造纸工艺也更为普及了,于是百姓们将这种纸称之为“蔡侯纸”。他带着工匠反复试验,不间断地在造纸作坊中尝试,最后得出一种纸质感很好、轻薄柔软、韧性十足,由于原料并不难找,所以这种纸很容易推广且成本很低。蔡伦改良后的造纸技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广泛的传播,经中亚、欧洲乃至向全世界传播,他改进的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被载入史册,并为后世广泛推广,也被历代纸工尊为造纸的鼻祖、“纸神”。美国著名学者型作家麦克·哈特在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把蔡伦排在名人榜的第七位。
1987年9月,兰州伏龙坪的煤场正在进行基建,施工中工人们发现有墓葬,于是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了文物部门。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座东汉中晚期的夫妻合葬墓。兰州市博物馆组织馆内专业人员对兰州龙尾山伏龙坪东汉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清理,该墓葬距地表有4.7米,穹隆顶,砖室,墓门向南,有左右耳室。墓葬中发现两具骨骸,旁边共发现2000多枚汉代钱币“剪轮五铢”和“东汉五铢”,铜盆、铜壶、铜镜、铜釜甑等铜器6件,另有白金饼1枚,银簪、漆妆奁等汉代文物10多件。
在墓葬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面特别的铜镜,因其镜囊中有三张作为衬垫物的圆形纸张,而且每张纸上都有清晰可辨的墨书文字,所以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这些墨书纸张极有可能成为解读这个古墓的钥匙,这些圆形纸张的直径为17.5厘米,厚度0.09厘米,刚出土时是浅黄色的,将纸面透光来看纸浆分布均匀,纸面整洁平整,柔软有韧性。三张墨书纸中,有一张霉烂较为严重,另外两张保存基本完好,墨书纸由于长期衬垫在铜镜的上下,有的部分渗透了铜锈的绿色痕迹。
我们仔细比对两张完整的墨书纸上的书法墨迹时,发现一张纸上有墨迹60多字,另一张上有墨迹40余字,有的笔画具有汉隶典型的波挑和掠笔的特征。两张墨迹疏密不同,墨迹浓淡也不一樣,从字体上分析,二者虽有相似,但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由此可以推断两张纸上的信函内容并非一人所写,也并非同一日所作,这些纸作为包装纸的功用更加明显。可准确辨识的有“妇悉履……奈何当奈何……”八字。后经专家鉴定墨迹内容为家书信函。对该纸纤维结构进行显微分析后发现,造纸主要原料为楮树皮、草料、苎麻和一些植物纤维,用强光透视其背面,可以看到明显廉纹。通过鉴别及依据文献记载,我们发现基本上和蔡伦改良造纸技术后使用的方法吻合。
兰州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经过比对相关文献,发现伏龙坪出土的这种汉纸和之前人们发现的汉纸有所区别,它的柔韧性比较好,尤其难得的是,纸上清晰可辨的墨迹文字是渗入纸内的效果,并不是浮于表面。伏龙坪汉纸的出土是继甘肃敦煌、居延、武威旱滩坡、西安灞桥之后,中国古纸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是考古中发现墨迹文字较多的古纸。
经专家初步认定:兰州伏龙坪出土的这些墨书纸,从年代和时间来看,可能就是“蔡侯纸”的实物,这次汉纸的再次发现对研究兰州汉代历史,特别是为我国造纸技术的改良与普及提供了宝贵的实证。纵观我国古代的书法史,西汉及之前留下书法痕迹的书法家很少;但是从东汉时有记载的书法名家逐渐多了起来。这种现象从侧面说明造纸技术改良之后,纸的使用变得普及了。人们用纸张来书写,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名家书法墨迹的传播提供了最基础的前提条件。
目前已经解读出来的东汉墨书纸释文:“言(残)女妇悉履祚祐阔(?)盈采东就医药会悲痛奈何当奈何溉(慨)相会得此书复当西所复见饮泣而行复当留后忽忽……”
伏龙坪汉纸出土后,当时就在国内考古学界、学术界引起了轰动。1988年,兰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派出专人护送伏龙坪汉纸进京,并委托国家博物馆(当时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进行取样化验鉴定,以便弄清楚它的真实成分。鉴定结果是伏龙坪东汉墨书纸是木质纤维构成,也就是说,这是一块由人工用竹木之类的材料造出来的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其实蔡伦不是纸的发明者,而是造纸术的改良与推进者。
2 其他地区出土汉纸以及相关性探索与材料比对
在中国,纸的出现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两汉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末期,甘肃境内陆续出土了大量汉纸,在居延肩水金关汉代屯戍遗址、天水放马滩、悬泉汉代邮驿遗址、敦煌马圈湾遗址、武威旱滩坡等地都发现了纸张。这些纸张的年代都比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间要早。根据这些考古发现的证据,事实上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这些纸中有的甚至要比蔡侯纸早200年之久。我们通过把兰州伏龙坪汉纸与其他出土地的汉纸做比对性研究,发现西汉的用纸和东汉完全不同。 根据考古发现,蔡伦之前的纸还包括1933年在我国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公元前一世纪(约为公元前49年)的西汉麻纸。
比对中造纸材料最为接近的纸是出土于陕西西安的灞桥纸。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陕西西安东郊灞桥附近出土了一批“灞桥纸”实物。根据考证,其制作的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期,应该是当时实证中最早的纸。灞桥纸的特点是纸质暗黄,纸面平整柔软,呈薄片状,透光来看,纸浆很不均匀。经取样鉴定后发现其主要原料为大麻纤维,间或有少许的苎麻。
据记载,1986年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代墓葬区出土了放马滩纸地图,经鉴定为西汉文景时期所制,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该纸质地图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时呈深黄色、不规整。经分析这个纸的原料是大麻,可以看作为西汉早期的麻纸。但这件文物的价值不单于此,由于在纸上有线条绘制的山、川、路,它还是一幅历史久远的实用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地图实物。经过详细分析,放马滩纸的历史年代要比陕西灞桥纸更早,造纸的材料和工艺更好。以此推测,纸的出现应能早到战国时期。
此外还有居延纸等,均属于麻纸,比较粗糙,并未能普及。而蔡侯纸的技术中开始使用树皮、木浆、竹浆造纸,使得古代造纸有了一个飞跃性发展。
兰州伏龙坪出土东汉墨书纸也可以印证蔡侯纸的成熟与普及,因为在出土时它是铜镜的衬垫物,是为了保护铜镜而随意的修剪、包装,如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包装纸一般,而且带有字迹,古人这样生活化的随意性给我们留下了了解珍贵信函文物的证据。可见这样的纸张在当时已经相当普及了。
综上所述,兰州伏龙坪东汉墓出土汉纸后,它同时承载着两点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一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良造纸术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物;二是中国书法史在东汉时期书体演变的重要证物。
3 对于研究汉代书法和中国书法史隶书阶段演变过程的意义
兰州伏龙坪出土墨书纸带给我们的另一重要信息是其书法特征,这些字的基本结体特征是平画宽结,笔画有轻重缓急之分,且单字中主次明显、变化平衡,完全符合汉隶规范。《中国书法史》记载,东汉时期书法艺术已经走向繁荣,虽然篆、隶、草、行、楷诸体都已形成,但东汉主流书体仍是以隶书为轴心,这个时期隶书逐渐成熟并发展到顶峰。
另外,我们在东汉墨书纸上很容易找出当时隶书的几个结构特点:①字形扁方左右分展;②起笔蚕头收笔燕尾;③化圆为方化弧为直;④变画为点变连为断;⑤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这些信息都为我们更进一步研究解读东汉墨书纸的内容和书体风格提供了规律性信息和延续性思考。我们先来分析西汉出土纸张及书法墨迹,以悬泉置出土西汉纸为例。
悬泉置出土的西汉纸虽有残损,但可见墨书两行,字体结构紧密,但字迹比较潦草。纸的质地韧性十足,经试验发现其吸水性差,在边缘碎块断茬中,夹有麻织物的碎块,悬泉置纸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纸质书写文书。汉悬泉置遗址共发现24件与简牍放在一起的麻纸,其中4件麻纸上有墨书,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纸书。书体介于隶、楷之间,可作为书体楷化的物证。
我们再来看东汉隶书的特点:一是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谓篆圆隶方。二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三是“蚕无二设,雁不双飞”,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四是字形为扁平取势,很多用笔结构对称展开,尤其在撇捺、伸展点的组合上有生动质感。
我们再用河西简牍文字来比较伏龙坪墨书纸。甘肃河西简牍对研究书法史和书体源流、书法在汉代演变的整体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经过分析研究汉简中所包含的所有书体种类,我们可以更好地全面比对各个历史时期书法体系在互相融合、转换变化时的取舍和加强。这种字体充分反映了一段时期隶书的演变发展过程。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伏龙坪东汉墓出土的墨书纸与河西简牍的字形字体有很近的相似度,在体系上都属于过渡性字体。
通过辨别汉代简牍和墨书纸字体上的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追溯隶书的起源大约在战国时代。汉隶不但在上层社会普及,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普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让这种书写方式迅速地成熟起来,隶书不断发展,书写日臻完美,成为汉代的通用书体。
再看草书,对于伏龙坪汉纸墨迹中草书元素的融入,其根源可以从甘肃出土汉简证据中有大量草书的发现,并且这些草书的字体不同于其他书体,我们可以通過它们清晰地看见汉代草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汉代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汉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写法,张怀瓘在《书断》中记“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就是说的这种快写法。由于早期的草书作为西汉古隶的简易急速的写法,在实用性上得以发挥,我们可以引用梁武帝萧衍《草书状》中的描述,即“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
4 结语
我们研究汉代书法的系统有两个方面:一是碑刻;二是简牍。在纸尚未普及的时候,这些方式是记录记载重要事件和文献史料的主要载体。而在兰州出土的伏龙坪东汉墨书纸上,可以看到的信息量相当丰富,这其中既有东汉生活化、风俗化的表达,又能体现纸的普及性使用,更能体现当时信函上的隶书、楷书、草书等字体的融合变化。
根据《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论断,兰州出土的伏龙坪东汉墨书纸上字体的主体笔法虽然是隶书,但有楷书的方正,也有草书的牵连。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演变型字体,它是东汉书风的完整展示,对于我们研究蔡伦造纸、东汉信件类字体的运用和变化都有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刘光华.甘肃通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2]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张永基,刘云鹏.甘肃书法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4]刘涛.中国书法简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